专业素养与公共关怀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6056314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周刊:你怎么看当下的中国公共知识分子?
  朱学勤:现在中国既苦于公共知识分子太少,也苦于公共知识分子自觉程度不够。中国需要公共知识分子,这个必要性人人都知道。但是真正能站出来的像杨小凯、郎咸平、张思之,太少太少。实际上中国缺少的不是一个两个公共知识分子,缺少的是几百个几千个公共知识分子。与此同时,已经站出来的公共知识分子自觉程度不够,这一自觉程度不仅是指对外,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同时也指对内,有自我警惕的清醒意识。
  人物周刊:你刚才说中国的公共知识分子太少了。
  朱学勤:面对郎咸平的发言,公共知识分子应该钦佩,同时,另外还要追问的是,为什么只有一个郎咸平?中国的整个经济学界是集体失语。如果认为这个批判不应是社会的笼统呼喊,非常精准的经济学术语,才能做到,而郎咸平恰恰做到了。这说明公共知识分子的专业化是一个已经开始的历史过程。当然,具体到郎咸平的批评内容,我未必全部赞成。比如他对中国的国有企业腐败根源的看法,我就不能同意。
  人物周刊:除了经济领域,人文领域也需要公共知识分子的发言啊。
  朱学勤:这种发言不能离开自己的专业,说那些高墙高调的大话、空话,让被批评者在内心暗暗发笑。如果事情发生在文学领域,文学家义不容辞;但发生在史学领域,文学家在那里指手划脚,比如前些年关于《白银时代》的争论,就是一个笑话;发生在经济领域,那么经济学家义不容辞。但是指望像过去那样,一个伏尔泰或者一个左拉,登高一呼,应者云集——这个时代已经过去了。即便再发生德雷勒斯案件,也应该由更多的张思之出来说话,他才能说得准确,说得令人信服。
  1989年以后,中国的公共知识分子是比八十年代少多了,知识分子的犬儒化,是不正常的社会生活造成的不正常的精神现象,这是倒退,怎么批评都不过分;但与此同时,还应当看到历史的复杂层面,那就是:八十年代的文学性公共批评,正在让位给专业知识分子的公共性批评,这又是进步。公共知识分子逐渐让位于专业知识分子,文学型笼统批评正在让位给专业化背景下的具体批评,这是现代化过程的题中应有之义。如果一个社会总是让那些专业背景模糊,甚至跨专业的公共知识分子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哇啦哇啦地喊叫,这个社会是幼稚的,不正常的,也说明这个国家知识分子发展史处于初始阶段。
  问题在于有没有第三阶段,就是当知识分子专业化以后,专业化的知识分子有没有再站出来说话。我们今天可能正处在这个转折点上。
  人物周刊:专业化的知识分子有没有公共关怀?
  朱学勤:社会需要社会良心,但这个社会良心应当是复数,而不能是单数。我和法国朋友的分歧就在这里:他呼唤的社会良心是单数,不是左拉,就是萨特;我期望的是复数型的社会良心:在法律界,是张思之,在经济学界,是杨小凯、郎咸平,等等,甚至应该工人有工人自己的社会良心,农民有农民自己的社会良心。社会各阶层的利益、权利应该有这个社会的自治组织和代表人物自己来表述,而不能期望法国传统、五四传统所习惯的一个文学化形象出来大声疾呼:吾辈不出,苍生何赎?
  我为什么钦佩张思之作为一位出色法学家为那些注定失败的被告挺身而出作法律辩护?为什么钦佩郎咸平作为财务分析专家为中小股民的利益敢于向大公司总裁提出挑战?为什么钦佩杨小凯一个达到世界级领先水准的经济学却不断发表对中国问题的公共性批评?就是因为他们的公共关怀和此前那种知识分子的救世主心态完全不一样,他们开始了所谓公共批评的新一页。
  他们的出现反映了知识分子的进步,克服了公共知识分子只有公共关怀却没有专业素养的前现代弊端,又克服了现代化进程中只有专业成就却没有公共关怀的狭隘。
  专业和公共关怀两者如此完美的结合,以复数的形式出现在杨小凯、张思之、郎咸平身上,而不是以单数的形式,今天出现一个伏尔泰,明天出现一个左拉,后天又盼望出现一个萨特。如果中国还是在期待后者,那中国就没有进步,而应该为之悲哀。
  人物周刊:郎,张,杨这样的专业知识分子怎么样才能多起来?
  朱学勤:我不赞成从人的道德方面去苛求。如果以传统的思维,这样的苛求很容易做到,说什么大陆的知识分子良心不够啊,道德感不够啊等等,很容易说,但也只能说那么几句,说完就完了,没多大意思。昆德拉的小说《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中描绘了一帮知识分子总是把手指出来,责问别人:你为什么不抗议?你不抗议就是背叛!如果顺着道德苛求的思路走下去,就很容易成为昆德拉笔下描绘的那个逼人革命的手指,逼着别人做烈士,逼着别人牺牲,变得很专横很专制。民主的要求由此走向反面,会变成专制的要求。以前的左倾革命不就是这样?烧了你的房子,逼着你革命。不要走这条路。如果走这条路,表面上恢复了知识分子的公共关怀,同时也恢复了左翼政治文化。
  缺少公共批评,原因在公共生活不正常。如果这样做的人时刻会有不安全感,他顾及家小安全,使他放弃了公共批评,我觉得要谴责的不是他的自我保护,而是那个逼人家固守专业、不进入公共发言状态的那个客观环境。当然,在如此恶劣的客观环境中,居然还有人出来发言,他们就分外值得尊敬,不能因为自己不敢做,反过来说敢这样做的人是别有怀抱。同样,不能因此就有理由反过来要求别人:既然有人这样说话,为什么你不站出来说?
  人物周刊:你对改革开放后出现的当代知识分子怎么看?
  朱学勤:我们这一代先天不足,童子功不够。我们的社会阅历够了,问题意识够了,但在学术上我们这代人牺牲了十年时光。这十年损害,随着我们进入第二个十年、第三个十年会越来越强烈感受到。
  正因为如此,我分外痛惜小凯的英年早逝。他离开了我们,不仅是经济学界的专业损失,也是知识分子的公共损失,不可弥补的损失。
  至于后面这一代,他们的中国意识主体性不强,很容易被西方的学术话语席卷而去。为什么在年轻一代留学生中左翼的东西反而多呢?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求学的履历表没有出现过动荡,没有和中国生活的底层、中国生活最本质最真切的一面发生过关系,如此到西方去留学,而在他们的校园文化中,左翼是主流文化,这些年轻的学生自然会被迅速地同化,会把西方校园文化中尚有些微正当性的后现代思潮、现代批判思潮搬到中国来,两头落好,既得到西方左翼教授的喝彩,又得到中国左翼意识形态的保护。后现代思潮批判的是全球化,而这些知识分子在中国移植后现代话语的学术活动,恰恰印证了他们批判的东西,正是他们实践的东西。
  人物周刊:你对知识分子的道德自恋非常警惕?
  朱学勤:我希望的是更多的鞋匠、更多的农夫、更多的车夫,他们自己来争取自己的权利。如果这个社会还需要左拉、伏尔泰,那既是他们的不幸,也是中国的悲哀。原先的那种人文知识分子为社会代言的道德抗议,很蛊惑人,但是也很廉价。与此相应,中国的公共知识分子也是走到了第二步,即简单、笼统的人文批判在消亡,现在出现的是专业化公共批评,稀稀疏疏地出现专业知识分子的公共关怀,而在这群人中,正在出现负责任的经济批评、宪政批评和法律抗辩。这样的社会进步,是在人文官僚的视野背后发生的,也是在人文知识分子的视野背后发生的。
  在中国,公共知识分子从产生开始,就与左翼文化有种种扯不清说不白的联系,如果中国公共知识分子再出发,就需要割断这些联系。这需要他们有非常强的反思能力。要非常小心地维护知识分子的公共关怀,同时又要非常小心地警惕那些似是而非的混进来的东西。
  其次要警惕的是自己的公共关怀里,哪些是真正的社会关怀,哪些是仅仅为了自己的道德美感。公共知识分子是有道德陷阱的,如果没有足够的反思能力,很有可能开口第一步,就跳进这个道德陷阱去了。
其他文献
在印尼语中,"梅加"是云的意思。许多年前,当印尼传奇人物苏加诺以"云"为女儿命名,是希望她将来作一个温婉娴淑的家庭主妇。然而,令世人吃惊的是,这位平素在家里相夫教子的主妇,却在若干年后成为印尼第一位女总统。而3年后,她却面临着被自己昔日的部下赶下台的命运。梅加瓦蒂的人生,是最高贵的身世,最深重的国仇家恨和最缠绵的爱情故事组成的传奇。    命运多舛的前半生    梅加瓦蒂于1947年2月出生于雅加
期刊
爱与背叛。性与政治。阴谋、不伦之恋、历史、录音带、谎言……这就是克林顿、希拉里和莱温斯基的故事。如今,随着克林顿的离任,他们之间的唇枪舌剑少了,取而代之的是书中看不见的硝烟    希拉里 我依然爱我的丈夫    《亲历历史——希拉里回忆录》[美]希拉里·克林顿著   译林出版社2003年7月  在美国,希拉里一直是充满争议的人物。用纽约著名政治观察家丹·格林伯格的话说:“对于希拉里,人们或爱或恨
期刊
亡妻    我这一生中,让我刻骨铭心、永世难忘的,是我的亡妻。  1966年初,我28岁,戴着一顶右派的帽子,在一所偏远的农村中学教书。“文革”还未正式发动,空气中已经弥漫着阶级斗争的火药味。作为一个已定性的阶级敌人,我受到了各方面的冲击,正在监督劳动。在这处境艰难又狼狈的时候,我认识了她。  她长得清清秀秀,很有神采。家里是贫农成份,有老父、哥嫂、姐弟,她排行第七,家中里里外外都靠她。第一次见面
期刊
要理解邓小平在与保守派的争斗中把市场经济放出来的价值。由此开始,才可能有民主,有自由。这个世界上可以有市场经济而没有民主,却从未出现过有民主而没有市场经济    早年    人物周刊:您经常提到杨小凯,曾说要给我们杂志写文章纪念他,为什么?  朱学勤:经济学界早就有这样的说法,如果华裔经济学家有人获得诺贝尔奖,非杨小凯莫属。更为重要的是,他的公共关怀,他对中国这场改革开放的关注、评论,与他深湛的专
期刊
他们是具有学术背景和专业素质的知识者  他们是进言社会并参与公共事务的行动者  他们是具有批判精神和道义担当的理想者  有人将知识分子的目标定得太高,似乎他们应该抱负着“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神圣信念,似乎他们是人间最稀缺的品种。  以圣人标准来苛求知识分子显然是不现实的,这一点没有人比苏珊·桑塔格认识得更清楚,在1997年接受法国某杂志的一项名为《知识分子及其角色》的国际调查时,这位享誉国际的美
期刊
“真正的知识分子都是悲剧命运的承担者……他们要提前预言一个时代的真理,就必须承受时代落差造成的悲剧命运。从这个意义上说,时代需要悲剧,知识分子更需要悲剧。”如下逝者的命运,都是朱学勤先生这句话最好的注脚。  但知识分子的悲剧不是无益的,这个世界在真正的知识分子的受苦中一天天好转,后来者应该向先驱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顾准(1915-1974)    一个孤独而坚韧的思想者,凭借个人的智慧、勇气
期刊
胡小姐的不满    在被拒绝的那天早上,胡小姐没有吵闹也没有哭泣,她照样去上班,打了几通电话,其中一通打给陈先生,她曾经最爱的男人,但是手机关机,她想起陈先生今天可能要开会,她想算了!挂了电话。  她觉得这件事有点丢脸,一整天也没有跟什么人说过。  到了下午她决定找个随便谁大吵一架,然后去什么地方喝它一顿,把这些个等待与付出通通都烧掉。不过,她知道这一套或许可以解决一些小小的不顺遂,但这一次却不那
期刊
俗语有云:人怕出名猪怕壮。在好莱坞的大牌明星们名利双收的时候,危险也在向他们步步逼近。这可不是他们演的电影里的剧情,而是确确实实已发生、正在发生、或者即将发生的事情。  在好莱坞的众多明星中,危险状况到底如何?谁最危险?    危险过去时:凯瑟琳·泽塔·琼斯    事件:32岁的美国黑人女子唐内特·奈特自认爱上道格拉斯,视凯瑟琳·泽塔·琼斯为头号障碍,不断通过书信和电话威胁、恐吓凯瑟琳。不但如此,
期刊
知识很公平    弗兰西斯·培根的修辞能力是一流的,不亚于他在哲学上的贡献。他的修辞能力不是那种自我陶醉式的,而是更为高端的直白平易并且充满力量。能和他抗衡的,只有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哲学家罗素先生了。  “浅薄的哲学把人引向无神论,而深沉的哲学把人引向宗教。”这类句子在培根的著作中,比比皆是。他最著名的论断是这句话:“知识就是力量。”后来有人怀疑这不是培根的原创,因为同时代的其他一些人,也说过相似
期刊
以色列“臭弹”威力巨大     虽然示威游行是公民合法的权利,但有时示威者会情绪激动失去控制,如何有效而又不伤害地驱逐失控的人群、缓解紧张气氛成了许多国家头痛的问题。  在这方面,最有创意的要数以色列了,它摒弃了众多国家使用的橡胶子弹、催泪弹等工具,开发出了一种“臭炸弹”。“臭炸弹”的威力非常巨大,一旦爆炸,就会释放出非常难闻的气味。最重要的是,这种令人作呕的气味能在衣服上停留五年之久,无论怎么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