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种接口互联技术的煤矿远程运维系统改造设计

来源 :计算技术与自动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09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我国大多数煤矿企业仍然是设备类型多样,多种网络协议控制共存的情况,难以实现集中及远程监管,系统的运行和维护管理仍是传统人工操作,发现问题、诊断分析、及故障处理效率比较低。基于WINCC软件,综合运用以太网技术和OPC等多种接口互联技术对某煤矿企业生产系统进行改造,将多种不同系统集中在以太网平台上,通过Web Navigator提供的网络发布功能,实现了企业远程监控诊断与智能运维,通过实际运行发现系统稳定可靠,实时性和网络刷新率及故障处理速度明显提高。
  关键词:远程运维;接口互联技术;Web Navigator
  Abstract:At present, most coal mining enterprises are still in a variety of equipment types, and multiple network protocols control coexistence. It is difficult to achieve centralized and remote supervision. The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management of the system is still a traditional manual operation. Problem discovery, diagnostic analysis, and troubleshooting efficiency It is relatively low. Based on WINCC software, this article comprehensively uses a variety of interface interconnection technologies such as Ethernet technology and OPC to transform the production system of a coal mine enterprise, concentrates a variety of different systems on the Ethernet platform, and provides network publishing functions through the Web Navigator , Realized remote monitoring and diagnosis and intelligent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the enterprise. Through actual operation, the system was found to be stable and reliable, and the real-time performance, network refresh rate and fault processing speed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Key words:remote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interface interconnection technology; Web Navigator
  安全生產一直是煤矿行业的头等大事,影响着结构调整和运行机制[1],煤矿行业中传统的运维方式在监控、问题发现、报警以及故障处理等各个环节均存在明显不足,故障处理速度和工作效率低,导致现场运维管理和技术服务跟不上[2]。随着自动化、信息化与智能化的深入融合,目前大多数企业面临着传统运维方式的改变,期望通过云端、移动端、远程互联网实现信息融合和集中调度[3]。本文以某煤矿企业生产系统改造为背景,基于WINCC软件,综合运用以太网技术和多种接口互联技术对某煤矿企业进行改造,将企业多种不同系统集中在以太网平台上,通过Web Navigator提供的网络发布功能,实现了企业远程监控诊断与智能运维,通过实际运行发现系统稳定可靠,实时性和网络刷新率及故障处理速度明显提高。
  1 煤矿生产系统改造现状
  改造设计的煤矿生产系统主要包括中央35 kV变电所子网系统、绞车系统、地面生产系统、地磅系统、井下变电所和水泵系统、瓦斯监控系统、主通风系统等[4]。改造设计之前每个系统独立控制,主要有以下几种结构类型:
  (1)35 kV变电站系统采用SCADA(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 System)来完成数据采集、监视和控制。
  (2)绞车现场系统采用日本三菱公司FX2N-32MR系列PLC构成整个控制系统核心,并扩展若干模拟量及数字量I/O模块,组成现场信息采集控制系统。地面生产集中监控系统采用GE Fanuc的90-30系列PLC,并拓展一个以太网NIU单元完成现场信息的采集,采用iFix4.0组态软件完成现场信息的监控。矿井通风系统采用OMRON CP1H系列PLC进行综合管理。
  (3)煤矿井下供电综保系统是煤矿电力系统的主要组成[5],采用西门子S7-300系列PLC,以315-2DP系列CPU作为控制系统的核心,并附加模拟量及数字量I/O模块进行数据的采集。另外,采用CSU通信处理机采集现场的综保系统信息,并与西门子PLC进行通信,将综保系统的信息保存在CPU的数据块内。
  (4)地磅系统采用磅房称重管理系统计量售煤吨数,磅房称重管理系统的计算机计量统计数据自形成网络。上位机电脑采用RS232串行接口与磅秤系统进行通讯,并实时的将售煤吨数存储到MS SQL数据库系统中,便于进行查询及生成历史报表。矿井瓦斯监控系统采用专用产品及软件,所有监控信息集中贮存在计算机中的终端软件中,对井下的瓦斯信息进行实时监控。   2 远程运维系统整体设计
  由实际系统现状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多网络協议控制系统。要实现远程运维存在以下问题:
  (1)矿井生产设备多种多样,系统复杂,有不同类型的DCS、FCS、PLC和其他现场控制设备。
  (2)品牌差异造成了协议的不同,各品牌大多都遵循自己的通讯协议自成系统,数据共享困难。
  (3)控制设备数量多、监测点多,造成集中远程监控的点数多,影响数据通信质量。
  (4)监控范围广,各种设备分散在煤矿生产企业的各个区域,远距离数据传输有难度。
  针对以上问题,综合运用以太网技术和多种接口互联技术对某煤矿企业进行改造设计,远程运维系统整体结构图如图1所示。
  2.1 远程运维上位机管理平台设计
  远程运维系统主要实现生产数据、运行参数、故障报警、设备参数、维修历史、人员信息等多种参数统一有机结合[6]。本文设计中,远程运维系统上位机管理平台主要由管理信息网、自动化网络和中央调度平台构成。
  (1)管理信息网平台采用100 M快速以太网,采用星型拓扑,在网络的对外出口设置防火墙,通过实施网络管理策略保护信息网络的安全,在防火墙的DMZ区设置Web服务器作为企业网络发布的平台。整个网络信息中心设置2台服务器,按其功能分别为WinCC(Windows Control Center)数据归档服务器1台、Web服务器1台。自动化平台主要由100 Mbps工业以太网实现传输。设置1台工控机作为各子系统监控主机,各子系统信息可以在DLP(Digital Light Processing)大屏幕上显示,也可以在各控制机屏幕上显示。
  (2)自动化网络由8台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构成,分别在各个监控点设置一台以太网交换机实现各个监控点的连接。利用光纤环网实现整个工业自动化冗余设计,实现了网络的可靠性、冗余性及稳定性。这些以太网交换机能够实现即插即用和快速冗余(
其他文献
摘 要:针对一个NP完全问题,即MSP问题,研究其问题的结构性质,猜想特殊的结构可以使其算法证明得到简化。以简化证明为导引,提出一种特殊形式和结构的MSP问题。而约束了形状的特殊形式和结构的MSP问题如果不具备NP完全性,会极大影响进一步简化算法证明的研究意义。因此,提出的特殊形式和结构的MSP问题进行了NP完全性质证明。类比对SAT问题开展研究时,同样开展特殊结构的2-SAT问题、3-SAT问题
针对原有省级CIMISS系统无法有效支撑现代化气象数据服务的问题,利用分布式技术,构建了天津省级气象大数据服务中心,搭建了以HBase、GBase、分布式NAS为基础的统一数据存储环境,与省级CIMISS系统形成了无缝对接,满足了天津气象业务的现代化需求。在测试对比中发现,本系统的查询性能得到较大提升:自动站数据比CIMISS系统提升了5.2-22.3倍(倍数随着时间不断扩大),而格点数据则比原一
针对眼底图像,设计了一个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 DR)分类系统,通过对视网膜血管图像进行定量分析来实现对DR病程的分类。采用Messidor数据集的眼底照片图像,这个数据集共包含100个研究项目,其中32张未患DR的眼底照片,24张患NPDR。根据数据集中DR患者和非DR人群的眼底图像以及眼科专家的分类结果,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分析特征值的统计意义,判断该图像所
南京某高层办公楼,主楼采用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结合建筑立面要求在4层设置结构桁架转换层.项 目为具有两项不规则的复杂高层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结构计算为地震工况控制.设计中对转换桁架等关键构件设置合理的抗震性能目标,确保结构安全可靠.
摘 要:为了避免智能变电站过程层网络通信出现异常变动的现象,需要准确检测智能变电站过程层网络异常流量,为此提出新型的检测方法。设计了基于网络演算的变电站通信网络流量计算模型,将根节点全部设成信源,通过流量路由实现周围输入与输出端口的联系,获取智能变电站过程层网络中全部设备端口输入与输出流量。还应用优化支持向量模型进行异常流量检测,将网络异常流量与正常流量分类,实现智能变电站过程层网络异常流量检测。
无约束场景下,低质量的人脸图像不仅浪费计算资源而且降低系统识别率。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人脸质量评估方法对人脸图像进行预评估。以人脸识别系统特征提取网络为基础网络在COX数据集上进行微调,并使用微调后网络对COX数据集进行质量分数标定。最后,结合基础网络及质量预测网络并以相应损失函数在标定数据上进行回归学习以获取质量评估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区分不同质量的人脸图像并提升人脸
孔探是检测发动机内部损伤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为了解决发动机孔探检查中孔探人员主要依靠经验对损伤进行界定的问题,研究了基于DenseNet和ResNet融合的新型单通道网络结构,实现对发动机部件的分类,为后期孔探缺陷自动识别建立基础。通过对某大修厂孔探数据和自建数据进行处理,完成了孔探图像分类数据集的构建;训练新型的49层网络模型,在自建数据集测试集上测试的准确率和平均召回率分别为96.0%和95.9
文章针对江苏省典型砖混结构提出了3种低干预子结构加固方案,利用PKPM和ABAQUS软件考察了附加子结构布置刚度、布置楼层、布置位置和布置方向等因素对加固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基于分析结果提出了附加子结构布局设计建议.
特钢工业厂房办公楼由2栋长90.6 m、宽34.2 m、高36.5 m的塔楼组成,两个塔楼之间2层设置钢平台,一端铰接,一端滑移.通过方案比选,两塔楼均采用钢框架(局部设支撑)结构体系,标准轴网为8.4 m×9.0m,结构布置基本对称,相邻处端部一跨存在斜柱.针对斜柱对结构的不利影响,对结构进行了 pushover分析,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2层的钢平台跨度较大,进而做了舒适度分析,结果表明,满足规范的要求.
苏州平江历史街区有2500多年历史,直至今天,平江路历史街区并未凝冻固化,生活生产等职能仍在延续,成为中华优秀传统建筑文化绵延生长的活态见证.针对历史街区的具体特征,有必要对其进行长效保护与活化利用的研究和实践探索.平江历史街区针灸式点状更新的实践适应了活态的社会现状,具有普适性的示范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