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MIT媒体实验室创始人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提出“数字化空间可以为人类彻底共享信息提供可能”的预言之后,短短数十年间,数字化已然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并促进社会转型。数字化助力传统媒介与新媒介不断融合,创造出多元盈利模式和符合受众需求的交互式产品。本文立足于探究市场经济大环境下媒介融合对现代传播业造成的影响,对媒体市场的改革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媒介融合 交互性 规模化 内容集成
我国正处于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趋向融合的时期。一方面,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优势频显,不断蚕食传统媒体的市场;另一方面,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产生共鸣,报纸、期刊的报道借助新型传播技术得以具象化。在媒体市场高度繁荣的当代社会,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皆不能独自为王,唯有顺应媒介融合带来的机遇,方可促进现代传播业日臻进益。
一、宏观层面上,多媒体新闻集团将成为媒介市场格局主导者
主导新闻信息市场格局的不再是某一家传统专业类新闻公司,而是新闻集团。多媒体新闻集团在实施舆论总体战略与市场力量的双重推动下即将出现。新闻集团将以大规模聚集受众作为目标点,进行市场的有效细分,从而对不同细分市场中的不同需求进行资源重组和结构重建,多媒体集团的优势不仅在于获取信息更加便捷高效,也在于能将生产进一步规模化,产品进一步分众化,这与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提出的差异化战略是一致的。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之下,经营一种新闻产品已经不能满足受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从经营单一化产品到经营产品线、产品群才是媒体机构的选择,而这种选择将会导致机构抱团,成为新的多媒体新闻集团。
北京青年报社是国内多媒体新闻集团的典例,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整合资源,将资源变为资本,建立起了包含纸质媒体、广告经营、报纸发行、商务物流、网站协同在内的多元化经营新模式,初步打造新型报业产业链。不难预见,新闻集团必将从总体上影响新闻市场信息格局。报业史上已有先例印证不入媒介融合潮流必将导致失败:英国《泰晤士报》在1981年前销量一直低于同属严肃性大报的《每日电讯报》,但是自从1983年默多克掌控的新闻集团收购《泰晤士报》后,该报应用新闻集团固有的媒介融合优势进行印刷技术的改良和网络版发行,最终取得胜利,致使英国其余报纸难以望其项背。虽然新闻集团的不断扩张引发人们对于报业市场垄断的担忧,但是多媒体新闻集团已成发展趋向,未来的传媒市场在媒介融合影响下必然会出现类似于“三家分晋”的格局。
二、集约生产与全民创作的兴起
媒介融合改变内容的生产方式与传播模式,多个媒介集团通过不停的兼并、收购、重组,实现资源共享,在纵向产业链上开源节流,通过信息采集的源头逐步降低生产成本,在后期更容易实现一个集团旗下多种媒介形式对内容的交互推广。由此出现了新的概念:“融合新闻”,它与传统新闻传播模式不同之处就在于传播活动的整合,利用多媒体、多渠道播放信息,从真正意义上实现规模经济。与此同时,多渠道的信息播发也增添受众的好感。2006 年11月2 日,美国最大的报业集团甘奈特集团首席执行官Craig Dubow宣布:集团旗下的所有报纸都将设立“信息中心”,全面取代已有的新闻编辑室,让原先的报纸读者能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通过他们喜欢的任何平台,接收新闻和信息。①由此可见集约生产的意义不仅限于媒介集团的获益,更延伸至受众的人性化诉求。
媒介融合不仅仅是各种媒介机构的盛宴,更是作为受众的我们即将或正在经历的一次主体地位的变革。传统大众媒介垄断新闻获知与发行渠道,政府机构、报业单位、社会组织掌握发行撰文,职业新闻工作者和新闻通讯员是我们的秘书,目前人人都可称为背包记者,受众的身份由单面接收的纯净性变得日趋复杂化:囊括记者、摄影师、编辑、发行者于一身。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在于人们接受媒介的多元化和便捷性,另一方面在于人类固有的分享欲使我们不知不觉成为内容生产者,我们通过智能手机发送自行拍摄的小短片,很有可能在次日就见诸各大视频网站。简言之,媒介融合促进全民创作和自媒体时代的繁荣兴盛。
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交集扩大,依托新技术做出战略性调整
媒介融合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传统媒体在面临巨大竞争的同时,必须积极主动地涉足新媒体领域以求发展,因而传统媒体向数字化媒体发展是必然方向,传统媒体发布或者采集的内容只有在媒介集成平台上才能够使内容增值。以报纸为例,自新媒体诞生之日起,有关报纸终将灭亡的言论甚嚣尘上,媒体历史学家帕特里克·舍弗诺说:“报纸仅仅是一种施加政治影响力的工具。如果这一点不改变,纸质媒体终将灭亡。”②笔者认为应该从理性客观的视角来看待此问题,传统媒介与新媒介是一种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各类媒体的竞合态势将会维系很长一段时间,而不是相互取代,正是源于这个道理,各类媒介之间才有融合的必要与互惠的动力源泉。
视角的宽幅决定命运的广度,很多传统媒体机构正是抓住媒介融合的发展规律,才在市场上分得一杯羹,获得更为良好的成长空间。目前,美国许多报纸都开通与本报相配套的移动网站,提供网站内容和广告,被称为“追逐‘动众’的移动战略”。③譬如世界知名报刊《纽约时报》,它的特色是下属网站——“《纽约时报》 Web2.0”,它没有试图创造全新的网络品牌,而是将传统媒体增值,有意识地延伸报纸品牌,通过发达的网络来推广强化品牌观念。
依旧以《纽约时报》为蓝本,该报曾利用多种新媒体技术构建享誉新闻界的“Snow Fall”专题报道页面,受到世界新闻受众的广泛好评。去年10月上旬,新华社推出专题通讯报道“三北造林记”,采用与“Snow Fall”相似的技术,烘托出创新报道的胜景,其效果可用炫酷来加以概括。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陈昌凤撰文对“Snow Fall”和“三北造林”记进行详细对比,并设问:“国内的媒体创新还有多远?”传统媒介在与网络进行融合的同时,还应该发挥自己的特色优势,完成富有创新力的作品,这是国内媒介融合进程中需要特别关注的。
【关键词】媒介融合 交互性 规模化 内容集成
我国正处于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趋向融合的时期。一方面,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优势频显,不断蚕食传统媒体的市场;另一方面,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产生共鸣,报纸、期刊的报道借助新型传播技术得以具象化。在媒体市场高度繁荣的当代社会,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皆不能独自为王,唯有顺应媒介融合带来的机遇,方可促进现代传播业日臻进益。
一、宏观层面上,多媒体新闻集团将成为媒介市场格局主导者
主导新闻信息市场格局的不再是某一家传统专业类新闻公司,而是新闻集团。多媒体新闻集团在实施舆论总体战略与市场力量的双重推动下即将出现。新闻集团将以大规模聚集受众作为目标点,进行市场的有效细分,从而对不同细分市场中的不同需求进行资源重组和结构重建,多媒体集团的优势不仅在于获取信息更加便捷高效,也在于能将生产进一步规模化,产品进一步分众化,这与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提出的差异化战略是一致的。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之下,经营一种新闻产品已经不能满足受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从经营单一化产品到经营产品线、产品群才是媒体机构的选择,而这种选择将会导致机构抱团,成为新的多媒体新闻集团。
北京青年报社是国内多媒体新闻集团的典例,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整合资源,将资源变为资本,建立起了包含纸质媒体、广告经营、报纸发行、商务物流、网站协同在内的多元化经营新模式,初步打造新型报业产业链。不难预见,新闻集团必将从总体上影响新闻市场信息格局。报业史上已有先例印证不入媒介融合潮流必将导致失败:英国《泰晤士报》在1981年前销量一直低于同属严肃性大报的《每日电讯报》,但是自从1983年默多克掌控的新闻集团收购《泰晤士报》后,该报应用新闻集团固有的媒介融合优势进行印刷技术的改良和网络版发行,最终取得胜利,致使英国其余报纸难以望其项背。虽然新闻集团的不断扩张引发人们对于报业市场垄断的担忧,但是多媒体新闻集团已成发展趋向,未来的传媒市场在媒介融合影响下必然会出现类似于“三家分晋”的格局。
二、集约生产与全民创作的兴起
媒介融合改变内容的生产方式与传播模式,多个媒介集团通过不停的兼并、收购、重组,实现资源共享,在纵向产业链上开源节流,通过信息采集的源头逐步降低生产成本,在后期更容易实现一个集团旗下多种媒介形式对内容的交互推广。由此出现了新的概念:“融合新闻”,它与传统新闻传播模式不同之处就在于传播活动的整合,利用多媒体、多渠道播放信息,从真正意义上实现规模经济。与此同时,多渠道的信息播发也增添受众的好感。2006 年11月2 日,美国最大的报业集团甘奈特集团首席执行官Craig Dubow宣布:集团旗下的所有报纸都将设立“信息中心”,全面取代已有的新闻编辑室,让原先的报纸读者能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通过他们喜欢的任何平台,接收新闻和信息。①由此可见集约生产的意义不仅限于媒介集团的获益,更延伸至受众的人性化诉求。
媒介融合不仅仅是各种媒介机构的盛宴,更是作为受众的我们即将或正在经历的一次主体地位的变革。传统大众媒介垄断新闻获知与发行渠道,政府机构、报业单位、社会组织掌握发行撰文,职业新闻工作者和新闻通讯员是我们的秘书,目前人人都可称为背包记者,受众的身份由单面接收的纯净性变得日趋复杂化:囊括记者、摄影师、编辑、发行者于一身。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在于人们接受媒介的多元化和便捷性,另一方面在于人类固有的分享欲使我们不知不觉成为内容生产者,我们通过智能手机发送自行拍摄的小短片,很有可能在次日就见诸各大视频网站。简言之,媒介融合促进全民创作和自媒体时代的繁荣兴盛。
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交集扩大,依托新技术做出战略性调整
媒介融合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传统媒体在面临巨大竞争的同时,必须积极主动地涉足新媒体领域以求发展,因而传统媒体向数字化媒体发展是必然方向,传统媒体发布或者采集的内容只有在媒介集成平台上才能够使内容增值。以报纸为例,自新媒体诞生之日起,有关报纸终将灭亡的言论甚嚣尘上,媒体历史学家帕特里克·舍弗诺说:“报纸仅仅是一种施加政治影响力的工具。如果这一点不改变,纸质媒体终将灭亡。”②笔者认为应该从理性客观的视角来看待此问题,传统媒介与新媒介是一种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各类媒体的竞合态势将会维系很长一段时间,而不是相互取代,正是源于这个道理,各类媒介之间才有融合的必要与互惠的动力源泉。
视角的宽幅决定命运的广度,很多传统媒体机构正是抓住媒介融合的发展规律,才在市场上分得一杯羹,获得更为良好的成长空间。目前,美国许多报纸都开通与本报相配套的移动网站,提供网站内容和广告,被称为“追逐‘动众’的移动战略”。③譬如世界知名报刊《纽约时报》,它的特色是下属网站——“《纽约时报》 Web2.0”,它没有试图创造全新的网络品牌,而是将传统媒体增值,有意识地延伸报纸品牌,通过发达的网络来推广强化品牌观念。
依旧以《纽约时报》为蓝本,该报曾利用多种新媒体技术构建享誉新闻界的“Snow Fall”专题报道页面,受到世界新闻受众的广泛好评。去年10月上旬,新华社推出专题通讯报道“三北造林记”,采用与“Snow Fall”相似的技术,烘托出创新报道的胜景,其效果可用炫酷来加以概括。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陈昌凤撰文对“Snow Fall”和“三北造林”记进行详细对比,并设问:“国内的媒体创新还有多远?”传统媒介在与网络进行融合的同时,还应该发挥自己的特色优势,完成富有创新力的作品,这是国内媒介融合进程中需要特别关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