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技术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格局、教育和学习模式,也使世界跨入了革故鼎新的新境界。然而,网络一方面给学校教育注入活力,带来生机,另一方面,也给学校德育教育带来了难题和挑战。本文试图分析这些问题,在阐述网络危害的同时,也提出了网络环境下的学校德育教育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网络环境 道德教育 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7-0161-01
信息技术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格局,教育和学习模式,也使世界跨入了革故鼎新的新境界。网络为学生打开了选择学习资源的自由之门,最有效地实现了资源共享,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有利帮手。然而,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特别是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分辨能力差,很容易受到其中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面对网络环境,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趋利避害,采取有效的手段加强网络环境下学生的道德教育。
一、网络对学生的危害
(一)网络容易上瘾,荒废学业
经过调查,大多数学生上网都不是为了学习,而是为了聊天和玩游戏,真正在网上查找资料、浏览有价值信息的学生很少。由于上网时间长,挤占了学生的睡眠时间,休息少,上课时无精打采,常打瞌睡,精神萎靡,长此以往就会造成学习效率低下,无法按时完成各项学习任务。也有的学生为了上网甚至迟到、早退、旷课、夜不归宿……既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也荒废了学业。
(二)容易影响身体健康
长期沉迷于网络之中,使人精力高度集中,血液流动加快,导致心跳加速,长久下去,使眼睛长期处于疲劳状态,危害视力,严重时会使脊椎变形,进而影响身体健康,也会使学生减少与他人交流的愿望,甚至会患上电脑自闭症,使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或直接导致心理障碍,不利于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容易引发青少年犯罪
互联网上存在着一些色情与暴力的内容,学校、家长最担心的就是孩子容易受到它们的影响。由于小学生心智不成熟,这些思想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一生,造成不可估量的恶果。据不完全统计,未成年人犯罪20%与网吧有关,另外色情内容和暴力游戏容易让学生走入歧途。
二、如何进行网络环境下的德育教育
为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我校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因势利导,有效地开辟网络新阵地。下面就网络环境下的德育教育谈几点自己的见解:
(一)加强校园绿色网络文化建设
网络德育作为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延伸,更应该积极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引导学生把时间和精力用到学习和创造当中去。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教育,使网络成为宣传思想政治的重要阵地;同时综合运用互联网、校外报刊,以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同时,学校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平台,让孩子们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将有创意的作品展示出来并参加一年一度的电脑制作大赛;让孩子在学习和活动的过程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充分展现自己的创造能力,既加强了思想道德教育,也突出了对学生的引导塑造功能。
(二)实施网络道德教育,培养学生学会文明理性上网
发挥网络在课堂主渠道的作用,上好信息技术课,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通过信息技术课提高学生用电脑获取、分析、处理、创新信息的能力,促进信息技术教学与学生良好信息素养的培养。在传授网络技术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网络道德。网络作为现代文明的产物,需要用辩证发展的眼光看待它,帮助学生建立一种正确的网络观念:网络是学习资源,而不仅仅是娱乐工具。引导学生将网络变为自己的学习工具,做网络的主人,使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己所用。
(三)坚持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营造网络安全良好氛围
学校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联系中,学校要起主导作用,用网络与家长架起教育孩子的桥梁,共同创建协调一致的教育网络。我校充分利用网络方便快捷的特点,让广大家长通过“家校互动平台”来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向家长们介绍新课改和新的教育教学观念、方法,引导家长配合学校的教育改革,共同开展对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不少家长还把自己教育孩子的成功案例发布在平台上,与大家交流共享。此外,家长也可通过“翼校通”平台及时与班主任进行沟通、互动,学生的情况每日一报,家长了解,教师准确把握,网络在缩短家校间距离的同时,还加强了学校与家庭的密切联系,使两者在教育孩子方面形成了合力。
(四)加强德育工作者的素质建设
不懂得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就无法对现代学生的思想道德信息进行控制和指导。因此,当代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必须转变观念,学习普及计算机知识、网络信息传播技术,具有熟练地运用网络多媒体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能力和素质,研究和探索网络环境下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规律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游刃有余地在网上与学生交流,才能将自己的教育思想充分融入网络文化中去,才能在动态的现代思想道德中取得胜利。
网络世界既丰富多彩,又诱惑无限,我们不仅要教会青少年如何使用网络,更应该不断通过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强化青少年的道德意识,让他们充分利用网络展示自己,提高素养,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彭佩生.青少年上网的“利”与“弊”[J].河南农业,2007(18):1.
[2]李海青.青少年上网现象的调查研究与解决对策[J].烟台教育学院学报,2005(3):13.
责任编辑:杨柳
[关键词]网络环境 道德教育 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7-0161-01
信息技术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格局,教育和学习模式,也使世界跨入了革故鼎新的新境界。网络为学生打开了选择学习资源的自由之门,最有效地实现了资源共享,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有利帮手。然而,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特别是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分辨能力差,很容易受到其中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面对网络环境,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趋利避害,采取有效的手段加强网络环境下学生的道德教育。
一、网络对学生的危害
(一)网络容易上瘾,荒废学业
经过调查,大多数学生上网都不是为了学习,而是为了聊天和玩游戏,真正在网上查找资料、浏览有价值信息的学生很少。由于上网时间长,挤占了学生的睡眠时间,休息少,上课时无精打采,常打瞌睡,精神萎靡,长此以往就会造成学习效率低下,无法按时完成各项学习任务。也有的学生为了上网甚至迟到、早退、旷课、夜不归宿……既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也荒废了学业。
(二)容易影响身体健康
长期沉迷于网络之中,使人精力高度集中,血液流动加快,导致心跳加速,长久下去,使眼睛长期处于疲劳状态,危害视力,严重时会使脊椎变形,进而影响身体健康,也会使学生减少与他人交流的愿望,甚至会患上电脑自闭症,使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或直接导致心理障碍,不利于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容易引发青少年犯罪
互联网上存在着一些色情与暴力的内容,学校、家长最担心的就是孩子容易受到它们的影响。由于小学生心智不成熟,这些思想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一生,造成不可估量的恶果。据不完全统计,未成年人犯罪20%与网吧有关,另外色情内容和暴力游戏容易让学生走入歧途。
二、如何进行网络环境下的德育教育
为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我校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因势利导,有效地开辟网络新阵地。下面就网络环境下的德育教育谈几点自己的见解:
(一)加强校园绿色网络文化建设
网络德育作为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延伸,更应该积极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引导学生把时间和精力用到学习和创造当中去。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教育,使网络成为宣传思想政治的重要阵地;同时综合运用互联网、校外报刊,以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同时,学校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平台,让孩子们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将有创意的作品展示出来并参加一年一度的电脑制作大赛;让孩子在学习和活动的过程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充分展现自己的创造能力,既加强了思想道德教育,也突出了对学生的引导塑造功能。
(二)实施网络道德教育,培养学生学会文明理性上网
发挥网络在课堂主渠道的作用,上好信息技术课,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通过信息技术课提高学生用电脑获取、分析、处理、创新信息的能力,促进信息技术教学与学生良好信息素养的培养。在传授网络技术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网络道德。网络作为现代文明的产物,需要用辩证发展的眼光看待它,帮助学生建立一种正确的网络观念:网络是学习资源,而不仅仅是娱乐工具。引导学生将网络变为自己的学习工具,做网络的主人,使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己所用。
(三)坚持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营造网络安全良好氛围
学校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联系中,学校要起主导作用,用网络与家长架起教育孩子的桥梁,共同创建协调一致的教育网络。我校充分利用网络方便快捷的特点,让广大家长通过“家校互动平台”来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向家长们介绍新课改和新的教育教学观念、方法,引导家长配合学校的教育改革,共同开展对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不少家长还把自己教育孩子的成功案例发布在平台上,与大家交流共享。此外,家长也可通过“翼校通”平台及时与班主任进行沟通、互动,学生的情况每日一报,家长了解,教师准确把握,网络在缩短家校间距离的同时,还加强了学校与家庭的密切联系,使两者在教育孩子方面形成了合力。
(四)加强德育工作者的素质建设
不懂得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就无法对现代学生的思想道德信息进行控制和指导。因此,当代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必须转变观念,学习普及计算机知识、网络信息传播技术,具有熟练地运用网络多媒体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能力和素质,研究和探索网络环境下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规律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游刃有余地在网上与学生交流,才能将自己的教育思想充分融入网络文化中去,才能在动态的现代思想道德中取得胜利。
网络世界既丰富多彩,又诱惑无限,我们不仅要教会青少年如何使用网络,更应该不断通过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强化青少年的道德意识,让他们充分利用网络展示自己,提高素养,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彭佩生.青少年上网的“利”与“弊”[J].河南农业,2007(18):1.
[2]李海青.青少年上网现象的调查研究与解决对策[J].烟台教育学院学报,2005(3):13.
责任编辑: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