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颅脑损伤术中脑膨出26例处理体会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dchri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中出现脑膨出的临床资料。结果: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主要原因为迟发性颅内血肿,其次为弥漫性脑肿胀、长时间脑组织缺血缺氧等是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结论: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可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术中;脑膨出
  急性脑膨出是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中较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处理困难,预后差[1]。一旦出现,如处理不当则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2]。2000年1月—2012年1月我科收治2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26例患者,其中男性20例,女性6例,年龄16~76岁(平均40.3岁)。其中交通伤23例,坠落伤2例,打击伤1例。所有患者于伤后1小时到6小时内入院。其中GCS评分3~5分者15例,GCS评分6~8分者11例。术前双侧瞳孔散大者11例,一侧瞳孔散大者24例,1例瞳孔无明显变化。术前头颅CT检查26例均有颅内血肿及不同程度的中线结构偏移。其中移位>10mm 22例,环池及第三、四脑室受压消失4例。术后立即复查头颅CT,其中20例提示有原位或远隔部位迟发性硬膜外及硬膜下和脑内血肿,外伤性脑梗死2例,弥漫性脑肿胀4例。
  1.2 手术方法 26例患者均行血肿清除及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术前估计对侧可能出现血肿增大需行双侧减压手术的术前做好充分准备;术中应用脱水剂降低颅内压,可在硬脑膜切开之前骨窗形成后先悬吊硬脑膜,再切开硬脑膜约1~2cm缓慢减压,最后完全剪开硬脑膜;术中请麻醉医师配合,使用过度通气、控制性降血压,将收缩压控制在90mmHg左右;出现急性脑膨出时,用手适当加压保护,以减缓脑膨出速度, 同时使用脱水剂、过度換气、控制血压等降颅压。如果脑膨出仍不能缓解。先进行简单缝合后复查头部CT。有颅内血肿行血肿彻底清除,以弥漫性脑肿胀为主要表现。需行内减压切除部分非功能区脑组织后关颅。
  2 结果
  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主要原因为迟发性颅内血肿本组有20例,其次为弥漫性脑肿胀4例、长时间脑组织缺血缺氧造成脑梗塞2例。本组存活16例。其中恢复良好5例,中度残疾2例,重度残疾6例,植物生存3例。
  3 讨论
  急性脑膨出是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比较严重的并发症。一旦发生将会明显影响手术效果。并进一步导致病人预后不良,加大患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3]。因此找出急性脑膨出的原因提高术中的防治水平对病人的预后意义重大。本组结果显示,迟发性颅内血肿和弥漫性脑肿胀是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主要原因。颅脑损伤术中迟发性血肿的形成与压力填塞效应的减轻或消除有关。当重型颅脑损伤时颅内血管易出血,但因颅内血肿和脑水肿所产生的颅内压较高产生压迫作用,未形成或仅形成少量血肿。但当骨瓣去除、剪开硬膜、清除血肿或使用强脱水剂后压力突然减轻,原来损伤的血管可能迅速出血,从而形成新的血肿血肿,导致术中急性脑膨出。因此术前如果估计对此血肿可能加大的要做好术前准备。当术中清除一侧血肿脑压降低后又迅速升高并出现脑膨出,即应考虑迟发性血肿可能,宜尽快结束原手术。复查头部CT。如果有迟发性血肿部位立即行手术彻底清除。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是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另外一个主要原因。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发生机制多认为是外伤后下丘脑、中脑和延髓的结构和功能遭到破坏。导致大脑血管调节中枢功能丧失。因此弥漫性脑肿胀引起的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处理往往更为棘手,预后更差。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法,术中要求减压范围达到颧弓水平,靠近中颅窝底。同时加深麻醉,控制血压,降低并维持收缩压在90mmHg左右,时间2~4min,时间过长则可能引起脑缺血,反复数次。过度通气,降低并维持PCO2在25~30mmHg[4]。使用20%甘露醇快速静滴及利尿剂静推脱水。在剪开硬膜前应做好处理急性脑膨出的准备,并做好关颅准备,以免恶性脑膨出后关颅困难。硬膜切开后可用手适当加压保护,以防脑组织快速膨出。发生脑膨出后应立即进行有效的处理,包括快速给予脱水剂、过度通气、头高体位及控制动脉收缩压等。必要时实行内减压切除部分非功能区脑组织后关颅。
  总之,针对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不同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可提高患者的存活率,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
  参考文献:
  [1] 陈志斌,陈芝坛.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25例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04,32(2):114-115.
  [2] 马延斌,朱志安,张 红,等.弥漫性脑肿胀术中急性脑膨出的防治方法[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3,8(6):376-377.
  [3]戴权荣.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23例的治疗分析[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7,3(1):108-109.
  [4] 李和平,郗振东,孙红燕,等.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处理[J].中国临床医学,2005,12(1):3940.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总结急诊输尿管结石ESWL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采取B超定位。对输尿管上段结石采取仰卧位,中下段采取俯卧位。治疗过程中利用B超動态观察结石粉碎情况及碎石后结石排空时间。结果:125例150枚结石,1.0cm以内的结石一次粉碎成功率98%,结石排空时间为7~10天;>1.5cm的结石排空时间为15天。结论:输尿管结石急诊就诊者可因肾内压骤增而引起肾功能损害,尤其是双侧者短时间内的梗阻
期刊
【摘 要】总结1例垂体后叶素致心率减慢的护理体会,在用药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用药反应,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关键词】垂体后叶素;心率减慢;体会  垂体后叶素是由猪、牛、羊等动物的脑垂体后叶中提取的水溶性成分,内含催产素和加压素。小剂量能增强子宫的节律性收缩,大剂量能引起强直性收缩,使子宫肌层内血管受压迫而引起的止血作用。本药物可用于产后出血、产后复旧不全、促进宫缩、引产、肺出血、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
期刊
【摘 要】目的:研究食管癌术后的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EN)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胃癌术后患者随即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营养支持均等热量、等氮量,检测营养支持前后营养指标,氮平衡,观察肠功能恢复情况、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各种不良反应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体重均下降,但试验组下降少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試验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及氮平衡的
期刊
【摘 要】目的:观察微波理疗用于术后切口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间,术后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本研究中共包括144例患者,分析患者的切口感染情况及手术后切口引流量、手术后伤口积液情况。结果:行微波理疗后,患者无发生切口感染,引流量少,手术后伤口积液发生率少。结论:微波理疗用于术后切口能有效地防止切口感染和减少积液,促进创面愈合,缩短切口愈合时间。  近些年,微波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高龄房颤患者行非心脏手术的麻醉处理过程及注意事项。方法:20例70岁以上房颤病人,在做充分的术前准备的同时,选择正确的麻醉方法。术中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并及时做正确的药物调控,术后预防低氧血症及其他心血管事件发生。结果:20例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结论:术前积极治疗原发病,选择正确的麻醉方法及麻醉药物,术中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出现异常及时正确处理,是降低术中麻醉风险的重要措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腹股沟斜疝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使用聚丙烯单丝编织的不可吸收疝补片,对78例腹股沟疝病人进行无张力修补治疗;观察手术方法、术后病人自主能力的恢复、术后伤口疼痛、并发症和复发率。结果:无手术死亡病例。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无切口感染。术后随访3~24个月,无复发。结论: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安全有效,患者恢复快、疼痛感小且持续时间短、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是
期刊
【摘 要】选取我院急诊78例锁骨外端骨折或肩锁关节脱位骨科诊治为观察对象,时间阶段为:2011年6月~2013年3月。将其随机分作普通组和AO组两组。普通组患者采用普通锁骨钩钢板治疗、AO组采用AO锁骨钩钢板进行内固定治疗。两组患者的临床预后方法为对比Laz-zcano标准。结果显示:普通组优、良、差的案例个数依次为9、16、7;AO组的案例个数则分别为19、23、5例。两组患者的优良率分别为79
期刊
【摘 要】目的:阴茎位于男性生殖器,正常成人阴茎长7-10cm,由三个海绵体构成,有尿道贯穿,阴茎有阴茎头,阴茎体,和阴茎根部三部分构成,又称龟头,头的尖端为尿道外口。  【关键词】包皮;环切;护理;健康  1 概述  2 诊断标准:包皮过长是指包皮覆盖阴茎头,但能将包皮上翻而显露阴茎头。  3 方法:  3.1第一种 传统包皮环切术是一个简单而有难处理的手术,他应该避免一系列的问题  由于切除不
期刊
【摘 要】目的:总结分析60岁以上老年患者心脏瓣膜病的臨床特点及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75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行心脏瓣膜手术,占同期心脏瓣膜手术的14.3 %(75/526)。结果:手术后早期死亡2例(9% ),主要手术后并发症包括重度低心排血量综合症,房室传导阻滞,急性肾功能衰竭、呼吸功能衰竭等。半年后复查,2例死亡,70例生存。主要死亡原因为脑血管意外。
期刊
【摘 要】经外周静脉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一种全新的中心静脉置管术,操作快速简便、创伤小,可以长期保留,减少了反复浅静脉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保护血管,为患儿的药物治疗及长期输液提供了安全、可靠、有效的途径。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轻护理工作负荷,达到高质量的护理目标。补充液体、静脉营养,可输注高浓度药物使药物快速进入人体。动态监测中心静脉压,提供治疗依据。特别是在NICU,为抢救危重新生儿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