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下传房早、房室交界性逸搏伴非时相性室内差异性传导1例

来源 :心电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kw_22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患者男性,66岁.临床诊断:胃溃疡.心电图(附图)示窦性心律的P-P间距为1.00s.,在附图AⅡ、aVR导联中每2个窦性周期后均出现一小于窦性周期2倍的长R-R间距,长间距后的QRS前有窦性P波,P-R>0.12s.粗看貌似窦性静止,但延长记录见附图B中有l次提前的P’-QRS-T波群,代偿间期不完全.而在各个长间期中的窦性T波的峰顶后均可发现有异位P’重叠于其中,使T波出现切迹或顶部增
其他文献
<正> 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是由于右冠状动脉近中段阻塞所致,少数左冠状动脉优势者可由旋支阻塞引起.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与左心室心肌梗死在治疗原则上有很大差异.自从1974年Co
本文讨论二维弹性力学平面问题,独立于Rizzo型边界分方程,一类新型的边界积分方程,其边界场变量包含应力分量σijtitj(其中ti是边界切向余弦)。该应力分量可直接用数值方法解边界积分方程求出,它
利用高阶摄动结合打靶法,分析了固支圆板在均匀径向力作用下的轴对称屈曲和过屈曲,所得结果与文(6)的FEM结构吻合得很好,应用于薄膜-基底结构,研究了受压薄膜脱层的屈曲、扩展问题,得到了
<正> 病理性Q波常表示局部心肌丧失电活动能力,可由心肌坏死、坏死样变或电静止等引起。但Q波出现不能一概认为是不可逆性的心肌缺血性坏死,积极治疗仍可使缺血心肌避免坏死,
期刊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根据教材体系及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应当是广大数学教师所关心的问题。因为它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而且有助于学生发
在沙丁机基础上,实现了反射式动态云纹测量法。该法可用于不透明模型的动态位移,应变及应力场的研究。
<正>1899年Wenckebach首先描述了Ⅱ度房室传导阻滞中的文氏现象,之后相继在窦房传导阻滞,异位节律点的传出阻滞、希氏束及分支的传导阻滞中均发现有文氏现象的存在.我们遇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