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浪大震的地质灾害及破坏特征

来源 :西北地震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pzm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野外调查和航片解译结果,对1927年古浪8级大震产生的主要地质灾害-地震破裂带,滑坡和裂缝及其展布行征进行了描述,并对该次地震的破坏特征及其控制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古浪地震的地表破坏明显受地形和岩土类型的影响。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时间序列动态数学模型、周期图、熵谱分析、灰色预测、时间分布函数等方法结合地震活动的迁移规模,对我国新疆和青海两省区7级左右地震活动周期和未来强震地点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新疆地区强震复发周期为9年;北天山温泉至中苏交界一带,南天山阿克苏、柯坪及南天山库尔勒以东一带可能是未来7级强震的危险区;青海及邻区7级左右地震复发周期为10年,1990年共和7级地震之后,青海省将是6级左右地震活动时段,除甘
本文对分层弹性地基中单桩基础通过特征分析,建立了合理的力学模型,按分层弹性地基土模型对桩进行扭转振动分析,给出了桩基础扭转自振特性及在扭转地震载荷与扭转振动载荷作用下
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因为工业发展和生活所需,人们对于电力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为有效保证社会生产、生活正常运行,要切实保障电网稳定运行,本文就电网的运行方式进行了简
本文在对1992年8月31日蒙古曼来6.1级地震前远场区域(△=300-450km)部分前兆观测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具有区域集中性和时域准同步性的异常群,可能是孕震中、短期前兆的普适性特征,并据此对地震时、空、强三要素进行了预测研究。
根据49处仰绍至东周古文化遗址深数据 距今7000-2500年汾渭盆地内部的沉积人部的凸起地区沉一般小于凹陷地区,如渭河凹平均沉积速率为0.46mm/a临当凹陷的平均沉积速率为0.36mm/a,而潼凸起和襄汾凸起的沉积
原纵切机组从日本引进时,仅为钢板窄条剪切生产而设计,作业速度慢,成品最大卷重仅151,制约了规模生产的发展。通过对卷取机功效技改分析,为实现整个机组的提速增效,满足30t大
通过分析20世纪台湾地区6.5级以上强地震的活动资料,研究了20世纪台湾地区强地震的成带性、分幕性、迁移性等特性并解释了产生这些特性的原因。
介绍步进梁的结构及液压系统设计的特点,重点分析了系统调速的方法及特性。
详细介绍了通过红外通讯和利用GPRS网络实现计算机之间的无线连接,组建地震应急现场流动地震台网的方法。如果按照此方法即能实现对现场计算机的远程无线通讯及监视,节省人力、物力及财力。对该网络的优缺点作了分析。
本文研究了一些水库诱发地震前的波速比变化。结果表明:(1)在水库诱发地震(M=2-6)前均可观测到波速比异常;(2)前兆异常时间△T和震级M的关系为log△T=aM+b,其斜率明显小于天然构造地震;(3)在震级相同的情况下,水库诱发地震的波速比异常区比天然构造地震小得多。所得结果可用来区分水库诱发地震与天然构造地震,本文给出了一个具体应用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