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练点” 读写互动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msg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的小学语文教学专家吴忠豪提出语文课堂应“合理配置课堂内‘理解’训练和‘表达’训练的比例,增加口头和书面表达活动时间”。在当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呼声渐高的背景下,善用文本资源,找准“练点”,读写互动,是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的科学之路。下面以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检阅》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我的一些做法与体会。
  一、挖掘文本空白,写中促读
  《检阅》这篇课文细致描述了两个场景:儿童队员准备参加国庆检阅,商量怎么解决一件棘手的事;国庆节那天儿童队员参加检阅的情景。拄拐的博莱克为参加检阅背后所付出的努力是文本语言中的空白点。这个空白不是作者行文的疏忽,恰恰是不忍点破的韵外之致,弦外之音,布局谋篇的匠心独运。
  博莱克自尊、自强的个性品质,如果仅仅让学生从他是拄拐儿童和他在参加检阅时的出色表现上来体会,未免肤浅、苍白。因为据我了解,很多孩子对于阅兵式中的战士们在阅兵式背后所付出的努力知之甚少,也就更难以体会一个拄拐儿童所付出的艰辛。因此,我就引领学生借助了解参加我国阅兵式的战士背后的艰苦训练之后,联系文本,展开想象,进行扎扎实实的语言训练,丰富学生的言语表达,从而促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做到写中促读。我安排了以下教学环节:
  1. 出示战士方玉虎训练的有关图片和文字介绍,再让学生说说观后的感受。
  2. 引导想象:
  要知道这可是一个身强力壮的战士,他尚且如此,身为残疾人的博莱克在平常的训练中付出了怎样的努力呢?轻轻闭上眼睛,用我们的想象走近博莱克。
  (音乐声中)师描述:烈日当空,人们在树阴下乘凉,博莱克在干什么?扑通,博莱克摔倒了,他是怎么做的?博莱克一练就是几个小时,他的汗水浸透了衣背,架着拐杖的腋窝被磨出了水泡,轻轻一碰,疼得他直咧嘴。这些,你都看到了吗?你还看到了什么?
  3. 请同学们睁开眼睛,看到了吗?你看到了哪些画面?请用你手中的笔,选择你看到的一个画面用文字写下来。(学生动笔)
  这样联系课文内容,用真切的语言铺垫,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营造了适合学生想象与表达的最佳氛围。于是,博莱克训练的一个个镜头,一幕幕场景在学生的笔下呈现。有的学生写:“博莱克一练就是好几个小时,他满脸都是汗,架着拐杖的腋窝被磨出了水泡。右脚肿了起来,一碰到地面,就像刀割一般,但他仍然坚持着。”有的学生写:“天还没亮,人们还在甜蜜的梦乡里,博莱克就拄着拐杖练开了。扑通,他摔倒了!他艰难地爬起来,顾不上揉一揉摔肿的右腿,咬紧牙关又继续练了起来。他的毅力,使他鼓起了永不言败的信心。”在一个个学生的尽情想象、个性表达中,博莱克自强不息的形象跃然纸上。这样的想象练习,无疑将课文的空白点,还原成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画面,学生仿佛亲眼看见博莱克艰苦训练的感人场面,从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验得以深化,读写两方面都得到锻炼与提高。
  二、激活情感体验,读中促写
  曾祥芹先生提出的“表达性阅读”指的是:关注阅读吸收中的倾吐——以意逆志,更重视阅读吸收后的倾吐——以文表心;表达既是阅读的必要手段,又是阅读的深化阶段。学生在与文本对话过程中,会在心灵深处产生一定的触动,萌生自己的体验和感悟。指导学生把这些感悟表达出来,可以促进学生对课文内涵的深入理解,同时培养语言的表达能力,实现读中促写。
  在课上,我紧紧抓住关键语句“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了解博莱克和同伴为什么受到观众的称赞,通过朗读、想象、讨论等引导学生走近博莱克、走近这些小伙子,从而感受大家对残疾人博莱克的尊重和爱护,以及博莱克自尊自强的个性品质。在学生领略了这场特殊的检阅后,我提出:你想对博莱克或队长或所有的儿童队员说什么?试着用上“虽然……但是……”或者“尽管……还是……”写下来。
  学生们有的写:“博莱克,你真是好样的,尽管你走路不方便,但是在参加检阅时你能同全队保持一致,走得与正常人一样好,你在背后一定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有的写:“队长,你是一个好队长,虽然博莱克左腿截肢了,但是你不但没有歧视他,让他参加检阅,还把他放在队伍第一排,你让我知道了什么叫平等,什么叫尊重。”还有的写:“儿童队员们,这件棘手的事你们处理得真漂亮,虽然你们曾经为检阅时博莱克的安排为难,但是最后你们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你们的心灵像金子一样美好。”
  国庆检阅,不仅检阅了儿童队员们整齐的队伍,更检阅了他们美好的心灵。而队长和儿童队员的大胆决定、残疾的博莱克的出色表现,何尝不是对学生的一次精神洗礼?课标提出,第二学段能“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这样,让学生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从不同的角度思考,用上刚学过的关联词畅谈自己的感悟和体会,不仅使学生有话可说,而且巧妙地将语言训练与文本对话联系起来,把词语的积累、运用和口头表达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可以说,这既是阅读理解的深化,也是表达训练的良机。
  三、拓展文本故事,读写并进
  课标十分重视语文课内课外的关系,强调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沟通课堂内外,增强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紧扣文本,进行拓展延伸,并巧妙设计练笔,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
  课末,我布置了一项作业:检阅仪式结束后,博莱克回到家里,心情非常激动,请你替他把参加检阅的经历写成一则日记。这项作业要求学生尊重原文,遵循原文的思路,在熟读、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进行练笔活动。一名学生这样写:
  盼啊盼,终于盼到了国庆节。
  检阅开始了,青年组织的队伍通过了主席台,轮到我们儿童队员了。我的心像揣着一只小兔子,怦怦直跳。“我能行吗?”我开始打退堂鼓,可是,一旦放弃就永远没有机会了。
  想起这些日子艰苦的训练,一次次的跌倒,一次次的爬起,脚底、腋窝磨出的水泡都结成了厚厚的老茧,不就是为了今天吗?“别怕!走吧!”身旁传来一声亲切的鼓励。我抬起头,挺起胸,雄赳赳、气昂昂地走了起来,刚才那紧张的心情一扫而光。
  到了,到了!到了检阅台前,我几乎忘记了自己在拄拐,我同全队保持一致,目视右方,睁着大眼睛,望着检阅台。场上立刻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这个小伙子真棒!”
  “这些小伙子真棒!”
  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这掌声永远留在我的心中。
  从学生写的日记中不难看出,学生是依据课文语言重构话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如此以课文内容为凭借,想人物之所想,感人物之所感,学生进一步理解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对课文主题的理解也就得到了升华。这样的言语表达活动能够促使学生将课文情感、内容、语言进行内化,并且有效地提高学生言语表达的质量。
  (作者单位:福建省永泰县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辛铭)
其他文献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安排“表面积的变化”内容,主要是研究几个相同的正方体(或长方体)拼起来,得到的长方体与原来几个正方体(长方体)表面积之和的关系,发现并理解其中的变化规律,培养空间观念。教材分为两个大的版块:拼拼算算和拼拼说说。拼拼算算中三个活动,三个活动都是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观察、直观思考、合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体验并发现物体拼摆过程中表面积的变化规律,提高空间观念的积累水平,发展数学思考
期刊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88至91页。  教学目标  1. 通过实际操作与讨论思考,探索并掌握梯形的面积公式,并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梯形面积。  2. 经历观察、操作、测量、填表、讨论、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进一步体会转化和等积变形的思想方法,培养问题意识,形成空间观念。  3. 在操作和思考的过程中,提高对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学习兴趣,逐步形成积极的数学情感。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推导梯形
期刊
近些年,有关中小学教师心理问题的报道频频见诸报端,甚至有人大代表已开始呼吁“关注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在中小学教师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中,挫折是教师们常常体验到的一种消极情绪。一位有着十多年教龄的骨干教师曾这样说:“多年来,我一直对自己的教学信心满满,总以为不管怎么改革,凭自己的经验和能力谁也不能动摇我的‘ 骨干’地位。然而,在听了专家的评课后,我发现自己的观念落伍了,以往曾引以为豪的教学方法不行
期刊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组第14课《蜜蜂》。  【教学目标】  1. 品味语言,体会科普说明文语言表达科学、严谨又不乏生动的特色,懂得表达时要力求用词准确。  2. 感悟法布尔认真观察及实事求是的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品味语言,感受法布尔写作语言的魅力,懂得表达时要力求用词准确。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触发语用之敏感  1. 选词填空。  试验?摇?摇?摇证实?摇?摇
期刊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组第11课《去年的树》。  【教学目标】  1.认识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正确读写“融化、剩下、伐木、煤油灯”等词语。  2.练习分角色朗读,指导学生练习写批注笔记。  3.打开学生的想象空间,多元理解感悟童话揭示的道理。激发阅读新美南吉的其他作品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利用文本,指导学生练习写批注笔记,读悟文中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  【课时安排
期刊
《角的度量》一课,传统教学一般是先简单介绍一下量角的单位“度”,组织认识量角器的各个部分,然后引导学生总结“对点、对边、读刻度”的量角方法和步骤,最后组织学生进行大量的技能训练。强调教师的教,突出学生的模仿。强震球老师在执教本课时,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思路,根据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对本课进行了创新设计。通过创设问题情景,设置矛盾冲突,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需求,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逐步探索,实现了量角工具的再
期刊
最近,笔者听了一节常规原生态的“分数乘分数”(北师大版五下),现撷取其中的精彩片段。  【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我国古代著名哲学著作《庄子·天下》中有这样一段话:“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这是何意呢?我想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会明白的。  师(出示一张长方形纸条):谁为整体?  生:一张纸是一个整体。  师:那一张纸条的3倍是多少呢?可以怎样列式?  生:1×3。  师:一张纸条
期刊
一、学情和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分析  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分析:本节课的基础知识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需要达到的目标要求是“理解”。本节课的基本技能是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需要达到的目标要求是“掌握”,可以将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教学目标表述为——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数学思想与活动经验分析:本课探究活动中蕴含——转化
期刊
◎执教:林 华 指导:高云润 潘育艺 陈 琳 点评:钱本殷  【教学内容】  提土旁的书写及左窄右宽的书写规律。  【教学过程】  上课前,伴随着轻柔的钢琴曲《雨的印记》,视频播放现代硬笔书法作品,一幅幅规范、工整、优美的硬笔书法作品呈现在同学们的面前。接着,播放图文并茂的课件《两只小山羊过桥》。(主要内容:两只山羊要过桥,谁也不肯让开道,两只山羊角对角,顶得小桥摇三摇,扑通一声可不好,两只山羊洗
期刊
当下,成为研究型教师已是教师专业发展之必然,很多教师知道反思对优化课堂教学,促进专业成长的意义,也在总结回顾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方法等,但反思后在认知上并没有收获“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敞亮或者“拾级而上”的那种惬意与快感。总觉得反思的触角要么在摸索中茫然,不能扣住冥冥中期望打开的命门;要么觉得反思后的新认识对提升自己思维品质与教学行为总不那么给力;要么觉得反思的根系总不能扎进让它茁壮的沃土等。所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