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5年沈阳M51/2地震的再研究

来源 :东北地震研究 | 被引量 : 22次 | 上传用户:liyaping1214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 ,我国历次正式出版的地震目录 ,皆将此次地震审定为M5 ,宏观震中为41 8°N ,1 2 3 4°E ,震中烈度为Ⅶ度。为进一步核实此次地震的参数 ,笔者查阅了已发表的有关资料 ,调阅了辽宁省档案馆 3 0卷历史档案 ,以确定文献中提供的破坏点的具体位置 ,统计了近、现代中强地震的烈度分布和人员伤亡情况 ,咨询了有关专家。经进一步研究认为 ,历次出版物对这次地震宏观震中位置和震中烈度的认定是合适的 ,但Ⅶ度区范围较笼统。我们依据历史地震烈度评定原则 ,确定了各破坏点的烈度
其他文献
比较全面地分析了国内10 kV配电网中主流类型开关设备的20 kV升压改造情况,对移开式开关柜、固定式开关柜和环网柜提出了采用内部结构优化的升压改造方法,为将来10 kV配网逐
介绍了应用人工地震影像法对义县孟家屯煤矿采空区范围、厚度等进行探测的情况及结果。
为减少数字地震观测的间断率,研制了数字化地震遥测子台多功能监测器。本文介绍了该仪器的设计思路及功能。
为提高风能转换系统在复杂恶劣的环境下正常运行的能力,针对未知故障,设计了基于滑模故障观测器的最优容错控制器。根据风速的多时间尺度特性,建立风能转换系统非线性机理模型。
采用三相线电压的采样值计算过激磁电压的有效值,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与系统频率无关。计算精度高。采用傅里叶变换计算出被测电压的实部或虚部值,并作为线性插值法的输入值,查找
本文对铁岭地震台在山洞电源、信号线路改造与接地网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做简要介绍 ,依据洞室固有条件 ,结合《规范》要求 ,探讨了监测环境建设施工经验
阐述了做好生命线工程的震害防御与抗震设防工作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对生命线工程建设的若干建议。
电磁波发射机在电磁波观测系统研究项目中起了很好的作用。本文详细介绍了发射机的研制、指标、使用方法及试验结果。
介绍了基于Internet/Intranet标准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在辽宁省地震数据通过互联网发布的实现方法。该方案采用MapXtreme平台,利用ASP技术和脚本语言JavaScript,VbScript及HTML技术,响应浏览器端的动态请求,诸如信息查询、显示和图形的缩放、漫游,并根据用户请求完成属性数据的可视化表达。
本文根据辽宁地区的地震构造环境 ,讨论了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必要性以及应当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