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355-01
【摘要】目的:对心理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4月至2013年7月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展开常规护理,观察组44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展开心理护理干预,利用焦虑自评表与抑郁自评表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行护理干预后SDS与SAS评分均有显著降低,观察组降低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促使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显著缓解或改善,对疾病康复极为有利。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心理护理干预;焦虑;抑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属于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具有不完全可逆、气道阻塞有进行性加重等特征[1],发病率与死亡率较高。我院在对COPD患者展开护理时,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成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1年4月至2013年7月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86例,其中男51例,女35例,年龄51-73岁,平均(68.3±2.5)岁;合并症:肺源性心脏病24例,呼吸衰竭37例。所有患者文化程度均为小学以上,意识清楚,无精神病史,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观察组3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病程等基本资料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展开对比。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展开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具体干预措施如下:(1)准确把握患者心理,制定合理心理护理计划。多数COPD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抑郁及焦虑心理,在心理护理干预中需密切观察患者心理变化,根据其心理特征制定护理计划,给予患者针对性心理护理与社会支持。(2)加强疾病知识讲解与宣传。为患者讲解COPD相关知识与护理目的、作用,列举治疗成功案例,促使其疑虑与担忧减少。如在气道护理中,促使患者呼吸道保持畅通,正确行吸痰处理并对呼吸机管道予以及时更换,做好气道湿化与痰培养,促使患者排出消化道分泌物;通过列举成功治疗案列增强患者治疗信心,利用心理暗示、健康诱导手段使患者将撤机作为期待,多方面开导使其保持良好心态。(3)强化护理巡视。若患者因缺乏自信、睡眠质量较差、缺少家属探视、看到病友死亡等对情绪造成影响,则对患者加强安抚与巡视,促使其心率与血压恢复平稳。(4)对于患者特异性心理因素传授放松方法,促使患者形成信息分享并给予情感支持。采取适当行为干预,如对饮食加以改变,戒烟、维持运动等。(5)音乐干预。根据患者爱好播放轻缓音乐,对其精神紧张状态加以缓解。在播放音乐时,指导患者闭眼并进行深呼吸,听轻音乐与呼吸机吹气声,促使其精神得到最大程度放松。
1.3 觀察指标
在干预前后利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情绪状态进行评定。在患者展开自评时,确保其明确所有条款内容,不受任何影响展开评价。当SAS评分高于50分时,认定患者存在焦虑症,若SDS评分高于53分认定患者有抑郁症状。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展开统计学分析,用(x±s)形式表示计量资料。对组间数据展开t检验,组内数据展开X2检验,当P<0.05时,二者间存在显著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行护理干预后,SDS与SAS评分均有显著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1。
3 讨论
根据WHO相关调查显示,COPD致死率在所有致死病因中位居第4位[2],且呈不断增高趋势。COPD患者因为肺功能呈现进行性衰退,其劳动能力及生活质量会受到严重影响,同时心肺功能会逐渐降低,具有较高死亡风险,因此患者通常具有巨大心理压力,对药物治疗与病情缓解极为不利,可导致病情发展加速。
已有临床研究表明,COPD患者多数具有严重心理学问题,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我院在对COPD患者展开护理工作时,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通过心理护理计划制定、加强疾病知识讲解与巡视,传授放松方法并给予音乐干预,为患者提供全方位心理护理。其中音乐干预是新兴边缘学科,利用音乐特有的生理、心理效应,使患者通过音乐体验消除心理障碍,实现患者修复身心健康目的。两组患者行护理干预后,SDS与SAS评分均有显著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干预可促使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显著缓解或改善,对疾病康复极为有利。
参考文献
[1] 王云霞.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缓解期的应用[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2):325-326.
[2] 周义双,周义玲,万双青.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J].淮海医药,2007,25(5):465-466.
【摘要】目的:对心理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4月至2013年7月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展开常规护理,观察组44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展开心理护理干预,利用焦虑自评表与抑郁自评表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行护理干预后SDS与SAS评分均有显著降低,观察组降低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促使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显著缓解或改善,对疾病康复极为有利。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心理护理干预;焦虑;抑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属于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具有不完全可逆、气道阻塞有进行性加重等特征[1],发病率与死亡率较高。我院在对COPD患者展开护理时,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成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1年4月至2013年7月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86例,其中男51例,女35例,年龄51-73岁,平均(68.3±2.5)岁;合并症:肺源性心脏病24例,呼吸衰竭37例。所有患者文化程度均为小学以上,意识清楚,无精神病史,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观察组3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病程等基本资料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展开对比。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展开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具体干预措施如下:(1)准确把握患者心理,制定合理心理护理计划。多数COPD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抑郁及焦虑心理,在心理护理干预中需密切观察患者心理变化,根据其心理特征制定护理计划,给予患者针对性心理护理与社会支持。(2)加强疾病知识讲解与宣传。为患者讲解COPD相关知识与护理目的、作用,列举治疗成功案例,促使其疑虑与担忧减少。如在气道护理中,促使患者呼吸道保持畅通,正确行吸痰处理并对呼吸机管道予以及时更换,做好气道湿化与痰培养,促使患者排出消化道分泌物;通过列举成功治疗案列增强患者治疗信心,利用心理暗示、健康诱导手段使患者将撤机作为期待,多方面开导使其保持良好心态。(3)强化护理巡视。若患者因缺乏自信、睡眠质量较差、缺少家属探视、看到病友死亡等对情绪造成影响,则对患者加强安抚与巡视,促使其心率与血压恢复平稳。(4)对于患者特异性心理因素传授放松方法,促使患者形成信息分享并给予情感支持。采取适当行为干预,如对饮食加以改变,戒烟、维持运动等。(5)音乐干预。根据患者爱好播放轻缓音乐,对其精神紧张状态加以缓解。在播放音乐时,指导患者闭眼并进行深呼吸,听轻音乐与呼吸机吹气声,促使其精神得到最大程度放松。
1.3 觀察指标
在干预前后利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情绪状态进行评定。在患者展开自评时,确保其明确所有条款内容,不受任何影响展开评价。当SAS评分高于50分时,认定患者存在焦虑症,若SDS评分高于53分认定患者有抑郁症状。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展开统计学分析,用(x±s)形式表示计量资料。对组间数据展开t检验,组内数据展开X2检验,当P<0.05时,二者间存在显著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行护理干预后,SDS与SAS评分均有显著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1。
3 讨论
根据WHO相关调查显示,COPD致死率在所有致死病因中位居第4位[2],且呈不断增高趋势。COPD患者因为肺功能呈现进行性衰退,其劳动能力及生活质量会受到严重影响,同时心肺功能会逐渐降低,具有较高死亡风险,因此患者通常具有巨大心理压力,对药物治疗与病情缓解极为不利,可导致病情发展加速。
已有临床研究表明,COPD患者多数具有严重心理学问题,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我院在对COPD患者展开护理工作时,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通过心理护理计划制定、加强疾病知识讲解与巡视,传授放松方法并给予音乐干预,为患者提供全方位心理护理。其中音乐干预是新兴边缘学科,利用音乐特有的生理、心理效应,使患者通过音乐体验消除心理障碍,实现患者修复身心健康目的。两组患者行护理干预后,SDS与SAS评分均有显著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干预可促使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显著缓解或改善,对疾病康复极为有利。
参考文献
[1] 王云霞.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缓解期的应用[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2):325-326.
[2] 周义双,周义玲,万双青.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J].淮海医药,2007,25(5):465-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