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屺瞻先生是目前已知最长寿的画家,享年104岁(1892—1995)。
朱屺瞻先生生于江苏太倉浏河镇,祖辈皆业商,乐善举,他本可以过无忧无虑的公子哥生活,然而他却走上了一条崎岖的艺术探索之路。
青年时期,因受新思潮影响,朱屺瞻东渡日本,受业于藤岛武二。在这里,他学习了印象派和野兽派的绘画技巧,特别对凡高、马蒂斯借鉴了中国艺术而改变画风的现象作了深入的研究。
回国后,他沉浸在徐青藤、八大山人、吴昌硕、石涛、金冬心的绘画里,同时与黄宾虹交游。对近代文人画得陈陈相因、长期摹古、远离生活、脱离时代、玩弄笔墨,甚至缺乏必要的造型能力等现象进行深入思考,并力图革新。
朱屺瞻先生与齐白石先生的交往是一段脍炙人口的佳话。朱屺瞻与齐白石的友谊始于1929年的冬天。这一年,朱屺瞻第一次见到了齐白石的山水画,被其粗疏厚拙的风格深深吸引,当时,朱屺瞻并不知道“白石”为何人。不久,老同学徐悲鸿在上海举办画展,在一帧画上,朱屺瞻见到了一方“心游大荒”的闲章。乍看之下,刀法逋峻雄逸,酣畅淋漓,心中喜欢极了。当即就向徐悲鸿打听刻印者是谁,并也想向此人求一方印。徐悲鸿告诉朱屺瞻,刻此印者是齐白石老人,并答应待他回到北京后一定为其向白石老人代求一方。可是朱屺瞻为人耿直,他不愿借助徐悲鸿与齐白石老人的私交而得到老人的印章。他通过上海荣宝斋,按润例向白石老人订制了印章。不久,他收到了一方“心游大荒”印。就这样,朱屺瞻与齐白石相识了,那一年,齐白石六十七岁,朱屺瞻三十八岁,而“心游大荒”印也成为了开启二人忘年友谊的最早见证。
此后,二人建立了深厚的情谊。朱屺瞻不断寄款求印,仅十年时间,已藏有四十余石,而白石老人也十分看重这位远在南方的朋友。1938年,齐白石曾画一幅水墨梅花送给朱屺瞻,他在题跋中写道:“屺瞻先生既索余画梅花草堂,并题诗句,又索刻石,先后约四十印,今又索画此墨梅小幅,公之嗜痂可谓有癖矣。当此时代,如公之风雅,欲再得未必能有,因序前事,已记知已之恩,神交之善,非为多言也。”十载神交,岁月相知,从齐白石的字里行间,我们不难看出,朱屺瞻是如此醉心于齐白石的艺术造诣,以致齐氏的风格对日后朱屺瞻的艺术面貌都有着强烈且深刻的影响和启发。
到了1944年,朱屺瞻拥有的白石印已增至六十石,遂自称“六十白石印富翁”,继而又作了“六十白石印轩图卷”。图成后他请齐白石为之题跋,白石跋曰:“人生于世不能主德立功,即雕虫小技亦可为。然欲为则易,工则难,识者尤难得也。予刻印六十年,幸浮名扬于世,誉之者故多,未有如朱子屺瞻既以六十白石印自呼为号,又以六十白石印名其轩,自画其轩为图。良工心苦,竟成长卷,索予题记,欲使白石附此卷而传耶?白石虽天下多知人,何若朱君之厚我也?”一席话语,情真言切。人生得知己若此,夫复何求哉。
齐白石视朱屺瞻为难得的知己,故为朱氏刻印也匠心独具。1946年秋天,齐白石应张道藩之邀赴上海办画展。临行前,申言此行要见三个人:一个是梅兰芳,他的学生;一个是符铁年,他的湖南老乡;而这最后一个,便是自己的“第五知己”——朱屺瞻。当飞机缓缓降落在龙华机场时,齐氏所提三人皆在机场恭候迎接,齐白石一见到朱屺瞻,立即紧握着他的手,忘情连声道:“想煞我也!想煞我也!”神交近二十载的两人终于第一次晤面了。白石老人在沪期间,假寓愚园路,平日忙于创作,无暇会客。可却与朱屺瞻多次欢聚,两人交流艺事,促膝秉烛,十分投机。齐白石还在朱屺瞻作的梅花长卷上欣然题跋,临别时还将一张题有“常相见”三字的照片赠与朱屺瞻。两位艺术大师的深情厚意已默然融入画史,传为佳话。
齐白石先后得齐白石印章七十六石。
由此可知,齐白石对朱屺瞻的影响之大。齐白石的创新精神也直接影响了朱屺瞻的山水画和花鸟画创新。
至此,可以看出朱屺瞻先生的画大致是受这几方面的影响:一是系统了解西方绘画,二是植根中国传统,三是与大名家的交往,四是勇于创新的精神。
此幅山水画创作于1994年,是朱屺瞻先生晚年创作的作品,用焦墨勾山形,用笔老辣多变,厚重大气,以花青大面积着色,既有传统青绿山水的神韵,又具有強烈的时代风貌,充分体现了雄浑、沉静、劲健、润泽的美学最高境界。
朱屺瞻常把自己的画法戏为“瞎搨”,评论家何文辉曾有短歌赞之:“瞎搨,瞎搨,横七竖八,横藤穿云,怒兰峻拔,云林啸石,廉颇贯甲,鲜健灵逸,质朴生辣,有意无意,破法有法”。
朱屺瞻先生的花鸟也好,与山水相得益彰,是一个融贯中西、独具创新意识、无愧于时代的中国画大师级的人物。
朱屺瞻先生生于江苏太倉浏河镇,祖辈皆业商,乐善举,他本可以过无忧无虑的公子哥生活,然而他却走上了一条崎岖的艺术探索之路。
青年时期,因受新思潮影响,朱屺瞻东渡日本,受业于藤岛武二。在这里,他学习了印象派和野兽派的绘画技巧,特别对凡高、马蒂斯借鉴了中国艺术而改变画风的现象作了深入的研究。
回国后,他沉浸在徐青藤、八大山人、吴昌硕、石涛、金冬心的绘画里,同时与黄宾虹交游。对近代文人画得陈陈相因、长期摹古、远离生活、脱离时代、玩弄笔墨,甚至缺乏必要的造型能力等现象进行深入思考,并力图革新。
朱屺瞻先生与齐白石先生的交往是一段脍炙人口的佳话。朱屺瞻与齐白石的友谊始于1929年的冬天。这一年,朱屺瞻第一次见到了齐白石的山水画,被其粗疏厚拙的风格深深吸引,当时,朱屺瞻并不知道“白石”为何人。不久,老同学徐悲鸿在上海举办画展,在一帧画上,朱屺瞻见到了一方“心游大荒”的闲章。乍看之下,刀法逋峻雄逸,酣畅淋漓,心中喜欢极了。当即就向徐悲鸿打听刻印者是谁,并也想向此人求一方印。徐悲鸿告诉朱屺瞻,刻此印者是齐白石老人,并答应待他回到北京后一定为其向白石老人代求一方。可是朱屺瞻为人耿直,他不愿借助徐悲鸿与齐白石老人的私交而得到老人的印章。他通过上海荣宝斋,按润例向白石老人订制了印章。不久,他收到了一方“心游大荒”印。就这样,朱屺瞻与齐白石相识了,那一年,齐白石六十七岁,朱屺瞻三十八岁,而“心游大荒”印也成为了开启二人忘年友谊的最早见证。
此后,二人建立了深厚的情谊。朱屺瞻不断寄款求印,仅十年时间,已藏有四十余石,而白石老人也十分看重这位远在南方的朋友。1938年,齐白石曾画一幅水墨梅花送给朱屺瞻,他在题跋中写道:“屺瞻先生既索余画梅花草堂,并题诗句,又索刻石,先后约四十印,今又索画此墨梅小幅,公之嗜痂可谓有癖矣。当此时代,如公之风雅,欲再得未必能有,因序前事,已记知已之恩,神交之善,非为多言也。”十载神交,岁月相知,从齐白石的字里行间,我们不难看出,朱屺瞻是如此醉心于齐白石的艺术造诣,以致齐氏的风格对日后朱屺瞻的艺术面貌都有着强烈且深刻的影响和启发。
到了1944年,朱屺瞻拥有的白石印已增至六十石,遂自称“六十白石印富翁”,继而又作了“六十白石印轩图卷”。图成后他请齐白石为之题跋,白石跋曰:“人生于世不能主德立功,即雕虫小技亦可为。然欲为则易,工则难,识者尤难得也。予刻印六十年,幸浮名扬于世,誉之者故多,未有如朱子屺瞻既以六十白石印自呼为号,又以六十白石印名其轩,自画其轩为图。良工心苦,竟成长卷,索予题记,欲使白石附此卷而传耶?白石虽天下多知人,何若朱君之厚我也?”一席话语,情真言切。人生得知己若此,夫复何求哉。
齐白石视朱屺瞻为难得的知己,故为朱氏刻印也匠心独具。1946年秋天,齐白石应张道藩之邀赴上海办画展。临行前,申言此行要见三个人:一个是梅兰芳,他的学生;一个是符铁年,他的湖南老乡;而这最后一个,便是自己的“第五知己”——朱屺瞻。当飞机缓缓降落在龙华机场时,齐氏所提三人皆在机场恭候迎接,齐白石一见到朱屺瞻,立即紧握着他的手,忘情连声道:“想煞我也!想煞我也!”神交近二十载的两人终于第一次晤面了。白石老人在沪期间,假寓愚园路,平日忙于创作,无暇会客。可却与朱屺瞻多次欢聚,两人交流艺事,促膝秉烛,十分投机。齐白石还在朱屺瞻作的梅花长卷上欣然题跋,临别时还将一张题有“常相见”三字的照片赠与朱屺瞻。两位艺术大师的深情厚意已默然融入画史,传为佳话。
齐白石先后得齐白石印章七十六石。
由此可知,齐白石对朱屺瞻的影响之大。齐白石的创新精神也直接影响了朱屺瞻的山水画和花鸟画创新。
至此,可以看出朱屺瞻先生的画大致是受这几方面的影响:一是系统了解西方绘画,二是植根中国传统,三是与大名家的交往,四是勇于创新的精神。
此幅山水画创作于1994年,是朱屺瞻先生晚年创作的作品,用焦墨勾山形,用笔老辣多变,厚重大气,以花青大面积着色,既有传统青绿山水的神韵,又具有強烈的时代风貌,充分体现了雄浑、沉静、劲健、润泽的美学最高境界。
朱屺瞻常把自己的画法戏为“瞎搨”,评论家何文辉曾有短歌赞之:“瞎搨,瞎搨,横七竖八,横藤穿云,怒兰峻拔,云林啸石,廉颇贯甲,鲜健灵逸,质朴生辣,有意无意,破法有法”。
朱屺瞻先生的花鸟也好,与山水相得益彰,是一个融贯中西、独具创新意识、无愧于时代的中国画大师级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