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佩孚盖棺不能论定

来源 :史学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klove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吴佩孚之死系由于他为维护国家主权而遭日谍谋害,因而成就其爱国晚节的观点,过去似成定论。作者从吴氏对日本及华北伪政权的态度、对汪精卫汉奸政权的态度、对国共两党给他的规劝警告及抗日阵营的态度三方面,通过对翔实资料的分析、论证,认为吴氏所为在中日战争之际决不能称为“爱国者”和“民族英雄”,虽不能说他是一个汉奸,但他无疑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一个亲日分子,他的晚节是有污点的。
其他文献
美国独立战争作为争取民族独立解放、追求民主自由的象征,在近代中国的传播是在鸦片战争之后。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又一次从华盛顿及其领导的美国独立战争寻求民族独立与解
州是美国大麻管制的先驱和领头雁,是大麻从合法到非法蜕变的旗手,同时也是大麻管制从分散到初步统一再到“联邦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参与者,简言之,州的活动是美国大麻管制“联
<正> 中世纪后期,英国曾发生了“圈地运动”。这个持续三百多年的圈地运动,对英国封建制度的解体、资本原始积累以及资本主义关系的产生都起过十分深远的影响,因而中外历史学
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发展是中日近代经济关系的核心内容之一。从双方贸易的成果来看,1931年和1871年相比,中国对日本的出口额增长了224倍,日本对中国的出口额增长了155倍。60年
"人"的观念的现代转型是全世界思想家数百年的研究主题,也是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不可回避的问题。中国古代文化从人性善,即人与至善本体(仁、天理之类)同体共在出发,在抽象的意
清末至民国时期,地处江西、福建、广东三省交界的寻乌县农民,面对近代开埠通商以后席卷中国的近代化浪潮,其就业、消费、生产经营和市场风险意识等经济行为与观念在承袭传统
从春秋后期到战国后期,诸子对君道的探讨表现出由"道"转"术"的趋势。成书于战国末年的《吕氏春秋》中主张的君道"用非其有",为此种趋势的存在提供了鲜明例证。《吕氏春秋》对
针对韭菜标准大棚、小拱棚和露地3种栽培模式,利用黄板诱杀技术,研究宁波地区迟眼蕈蚊成虫在韭菜不同栽培模式中的种群动态。结果表明,标准大棚中韭菜迟眼蕈蚊1年发生5代,小
鸦片战争以后,在与外洋交涉不断扩大的过程中,清廷上下逐步偏离传统天下观,开始认识到"天下"存在着众多不同于"四方夷狄"的国家,且这些国家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处于非主流
全面检讨、分析有关杨业之死的基本史料,尤其是《张乖崖集》中的新史料后发现,刘吉是为杨业"雪冤"、"证其忠赤"之人。杨业之死是为"奸臣"或"奸人"所迫。潘美、杨业一军的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