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歌剧,最理想的,应该是感性和理性的双重满足。不过,难得有机会现场观摩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来沪上演的《黑桃皇后》(上海大剧院“马林斯基艺术节”首场),我的观剧乐趣却更多偏向了理性——马林斯基剧院这个新版本应是2015年左右的制作,导演是阿列克谢·斯捷潘纽克(AlexieStepanyuk)——解读这个新版的隐藏线索,成了我此次观剧的最大乐趣所在。其实想想,我这回真算是“买椟还珠”,有意无意间忽略了音乐和歌唱的呼吸,反而去触摸了戏剧的骨架。
直观的印象是,新版舞台呈现干净大气。用半透明幕布做文章,很聪明(听边上的观众说,“用那么多金色,也不俗气”)。其原因是透明幕布轻盈,金色又能反光——“奇异的折射光使人疲惫”,此语来自节目册中的导演手记,他引用了俄国音乐学家鲍里斯·阿萨菲耶夫所言。
不过,“你们懂的”,导演不会在手记里透露制作的谜底,否则观众解谜的乐趣会丧失无遗。他的谜面就是“做加法”,增加了一个原来剧本中没有的线索:开场前奏曲,一个小男孩登场。他戴着拿破仑帽(Bicorne),像个木偶,脸色像鬼魂一样惨白。随之上场的,是比他的脸色还要惨白的伯爵夫人,也像上了发条的木偶似的,
伯爵夫人给了小男孩三张牌,小男孩就在舞台正前侧,搭了一个纸牌屋。这就是谜面。导演戏剧往往是设置一个谜面,然后用原作当工具,增加谜的维度,最后抖包袱。
斯捷潘纽克的谜面无疑有刻意的误导,让观众第一反应以为小男孩是幼年盖尔曼。第一幕,盖尔曼也戴着拿破仑帽登场,脸色也像鬼魂一样惨白。为什么是拿破仑帽?19世纪于连式的年轻人心里都有一个小拿破仑。一个统帅梦的讽刺化处理——小男孩是第一幕里童子军的头儿。
盖尔曼登场,小男孩退场,留下舞台前侧的纸牌屋,惹眼地立在那儿,就像挂在墙上的枪,于是整部戏的最大悬念就变成了这把枪何时打响。
让我们跳跃至全剧的终场,斯捷潘纽克抖开了包袱——他打响了“墙上的枪”,吊诡的是,他抹去了全剧中的唯一一声枪响——盖尔曼并没有掏枪自杀,而是扑倒在纸牌屋上,纸牌屋坍塌,盖尔曼旋即进入弥留状态。
从原作角度看,这造成了一个巨大的漏洞。因为照原作逻辑——那记枪响,实际是盖尔曼掏枪威胁伯爵夫人的“延迟发射”。没有那记枪响,观众的期待感无法得到满足,主角之死得不到合理的解释。导演不会不明白这点,但依然冒着破坏原作逻辑的风险,如此费心大动手脚,就是要圆自己的那个添加的谜——那个一直矗立在舞臺前侧的纸牌屋。当纸牌屋倒塌后,小男孩再次登场,他在安息亡灵的圣咏合唱中,合上了盖尔曼死不瞑目的眼睑,慢慢走向幕后。剧终。
我也是看到此处,方才明白导演用意。这个男孩绝不是“幼年盖尔曼”,而是一个(完全是我自己猜的谜底)……恶灵。当然,这是一个可爱的皮囊,但它就是一个容具——被上帝亲吻过,它成天使;被恶魔触碰过,它成恶灵。导演最先在戏剧展开前展示给我们看的,就是恶魔制造恶灵的过程(伯爵夫人的授牌仪式),三张牌是恶的隐喻。那么顺理成章,实际上伯爵夫人就是这部戏的魔头;而纸牌屋,则是这个魔化仪式的物化。
如果用这个角度重新回过头解释全剧里“怪力乱神”的诸多细节,就更有意味了。
盖尔曼是一个虚弱痛苦的灵魂,有着太多无法满足的欲望,他很容易就被恶灵附体。导演在第一幕刻意让伯爵夫人早于丽莎登场,盖尔曼一见她,如中魔咒,五重唱里最主要的交流关系就改成了伯爵夫人和盖尔曼——魔头与恶灵附体的臣属。
被恶灵附体后,盖尔曼对现实的观察,即被扭曲魔化。最有惊人效果的场景,即是两段“雕像变活人”——夏园中仿希腊雕像在暴风雨中如僵尸般复活;第二幕戏中戏前,皇家塑像蹒跚走下底座——导演用意一目了然,他故意让暴风雨场景成为盖尔曼的独角戏,戏中戏的前戏则是女魔头和盖尔曼的对峙;舞台上的非现实场景,乃是我们透过盖尔曼之眼看到的世界。
更深一层看,虚弱卑微的盖尔曼原不足以赢得美人,但恶灵附体后,却对丽莎产生致命的吸引力。丽莎唱道:“他的眼睛里有火焰的热情,来自天堂。”孰不知这光芒来自黑暗世界。但我们不能冒险将盖尔曼和丽莎的爱情本身解读为虚无作祟,它和浮士德和葛丽卿在魔鬼撮合下相爱属于同一类。《黑桃皇后》中的爱情是真实的和浪漫化的,这点和普希金小说原作中玩世不恭的现世气息不符,首要原因当然就是柴可夫斯基的音乐。
也如《浮士德》中,魔鬼借助浮士德的爱情为手段,要的是后者的灵魂;《黑桃皇后》中的恶灵也非媒婆,目的是完成恶魔的诅咒——“第三个人”。最骇人的两个场景是伯爵夫人被盖尔曼吓死后,却又“复活”隐去,再从盖尔曼的床铺被子底下现身,而她原本就是魔头控制的已死躯壳而已。由此,盖尔曼彻底疯魔。
当纸牌屋倒塌,献祭完成,恶灵即离开这具其实已经成为行尸走肉的躯壳。盖尔曼的人性在弥留之际复归,这才重新记起丽莎,祈求宽恕。圣咏回应了他的祈祷,恶灵则走向新的牺牲品。
回到本剧的开头。为什么导演要创造小拿破仑恶灵?它显然强化了人们在老柴的歌剧中能明显感觉到的一点:盖尔曼是“受驱使”的。柴可夫斯基兄弟的剧本和音乐将这种驱使力,解释为盲目的爱情或是命运的力量,而斯捷潘纽克则嫁接了另一层含义,反而和普希金的原作遥相呼应——驱使盖尔曼作恶的正是渴望统治世界的权欲,偏偏这种欲望被植入了一个错误的身躯。
还有一点巧合,马林斯基这次带到中国的另一部戏,是《战争与和平》。俄国人对拿破仑形象的塑造,何尝不映射出自身?小小身躯上的大帽子,有着历史和现实的隐喻,其背后若隐若现的魔头也正在此世游荡。
直观的印象是,新版舞台呈现干净大气。用半透明幕布做文章,很聪明(听边上的观众说,“用那么多金色,也不俗气”)。其原因是透明幕布轻盈,金色又能反光——“奇异的折射光使人疲惫”,此语来自节目册中的导演手记,他引用了俄国音乐学家鲍里斯·阿萨菲耶夫所言。
不过,“你们懂的”,导演不会在手记里透露制作的谜底,否则观众解谜的乐趣会丧失无遗。他的谜面就是“做加法”,增加了一个原来剧本中没有的线索:开场前奏曲,一个小男孩登场。他戴着拿破仑帽(Bicorne),像个木偶,脸色像鬼魂一样惨白。随之上场的,是比他的脸色还要惨白的伯爵夫人,也像上了发条的木偶似的,
伯爵夫人给了小男孩三张牌,小男孩就在舞台正前侧,搭了一个纸牌屋。这就是谜面。导演戏剧往往是设置一个谜面,然后用原作当工具,增加谜的维度,最后抖包袱。
斯捷潘纽克的谜面无疑有刻意的误导,让观众第一反应以为小男孩是幼年盖尔曼。第一幕,盖尔曼也戴着拿破仑帽登场,脸色也像鬼魂一样惨白。为什么是拿破仑帽?19世纪于连式的年轻人心里都有一个小拿破仑。一个统帅梦的讽刺化处理——小男孩是第一幕里童子军的头儿。
盖尔曼登场,小男孩退场,留下舞台前侧的纸牌屋,惹眼地立在那儿,就像挂在墙上的枪,于是整部戏的最大悬念就变成了这把枪何时打响。
让我们跳跃至全剧的终场,斯捷潘纽克抖开了包袱——他打响了“墙上的枪”,吊诡的是,他抹去了全剧中的唯一一声枪响——盖尔曼并没有掏枪自杀,而是扑倒在纸牌屋上,纸牌屋坍塌,盖尔曼旋即进入弥留状态。
从原作角度看,这造成了一个巨大的漏洞。因为照原作逻辑——那记枪响,实际是盖尔曼掏枪威胁伯爵夫人的“延迟发射”。没有那记枪响,观众的期待感无法得到满足,主角之死得不到合理的解释。导演不会不明白这点,但依然冒着破坏原作逻辑的风险,如此费心大动手脚,就是要圆自己的那个添加的谜——那个一直矗立在舞臺前侧的纸牌屋。当纸牌屋倒塌后,小男孩再次登场,他在安息亡灵的圣咏合唱中,合上了盖尔曼死不瞑目的眼睑,慢慢走向幕后。剧终。
我也是看到此处,方才明白导演用意。这个男孩绝不是“幼年盖尔曼”,而是一个(完全是我自己猜的谜底)……恶灵。当然,这是一个可爱的皮囊,但它就是一个容具——被上帝亲吻过,它成天使;被恶魔触碰过,它成恶灵。导演最先在戏剧展开前展示给我们看的,就是恶魔制造恶灵的过程(伯爵夫人的授牌仪式),三张牌是恶的隐喻。那么顺理成章,实际上伯爵夫人就是这部戏的魔头;而纸牌屋,则是这个魔化仪式的物化。
如果用这个角度重新回过头解释全剧里“怪力乱神”的诸多细节,就更有意味了。
盖尔曼是一个虚弱痛苦的灵魂,有着太多无法满足的欲望,他很容易就被恶灵附体。导演在第一幕刻意让伯爵夫人早于丽莎登场,盖尔曼一见她,如中魔咒,五重唱里最主要的交流关系就改成了伯爵夫人和盖尔曼——魔头与恶灵附体的臣属。
被恶灵附体后,盖尔曼对现实的观察,即被扭曲魔化。最有惊人效果的场景,即是两段“雕像变活人”——夏园中仿希腊雕像在暴风雨中如僵尸般复活;第二幕戏中戏前,皇家塑像蹒跚走下底座——导演用意一目了然,他故意让暴风雨场景成为盖尔曼的独角戏,戏中戏的前戏则是女魔头和盖尔曼的对峙;舞台上的非现实场景,乃是我们透过盖尔曼之眼看到的世界。
更深一层看,虚弱卑微的盖尔曼原不足以赢得美人,但恶灵附体后,却对丽莎产生致命的吸引力。丽莎唱道:“他的眼睛里有火焰的热情,来自天堂。”孰不知这光芒来自黑暗世界。但我们不能冒险将盖尔曼和丽莎的爱情本身解读为虚无作祟,它和浮士德和葛丽卿在魔鬼撮合下相爱属于同一类。《黑桃皇后》中的爱情是真实的和浪漫化的,这点和普希金小说原作中玩世不恭的现世气息不符,首要原因当然就是柴可夫斯基的音乐。
也如《浮士德》中,魔鬼借助浮士德的爱情为手段,要的是后者的灵魂;《黑桃皇后》中的恶灵也非媒婆,目的是完成恶魔的诅咒——“第三个人”。最骇人的两个场景是伯爵夫人被盖尔曼吓死后,却又“复活”隐去,再从盖尔曼的床铺被子底下现身,而她原本就是魔头控制的已死躯壳而已。由此,盖尔曼彻底疯魔。
当纸牌屋倒塌,献祭完成,恶灵即离开这具其实已经成为行尸走肉的躯壳。盖尔曼的人性在弥留之际复归,这才重新记起丽莎,祈求宽恕。圣咏回应了他的祈祷,恶灵则走向新的牺牲品。
回到本剧的开头。为什么导演要创造小拿破仑恶灵?它显然强化了人们在老柴的歌剧中能明显感觉到的一点:盖尔曼是“受驱使”的。柴可夫斯基兄弟的剧本和音乐将这种驱使力,解释为盲目的爱情或是命运的力量,而斯捷潘纽克则嫁接了另一层含义,反而和普希金的原作遥相呼应——驱使盖尔曼作恶的正是渴望统治世界的权欲,偏偏这种欲望被植入了一个错误的身躯。
还有一点巧合,马林斯基这次带到中国的另一部戏,是《战争与和平》。俄国人对拿破仑形象的塑造,何尝不映射出自身?小小身躯上的大帽子,有着历史和现实的隐喻,其背后若隐若现的魔头也正在此世游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