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拿破仑恶灵

来源 :歌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shen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歌剧,最理想的,应该是感性和理性的双重满足。不过,难得有机会现场观摩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来沪上演的《黑桃皇后》(上海大剧院“马林斯基艺术节”首场),我的观剧乐趣却更多偏向了理性——马林斯基剧院这个新版本应是2015年左右的制作,导演是阿列克谢·斯捷潘纽克(AlexieStepanyuk)——解读这个新版的隐藏线索,成了我此次观剧的最大乐趣所在。其实想想,我这回真算是“买椟还珠”,有意无意间忽略了音乐和歌唱的呼吸,反而去触摸了戏剧的骨架。
  直观的印象是,新版舞台呈现干净大气。用半透明幕布做文章,很聪明(听边上的观众说,“用那么多金色,也不俗气”)。其原因是透明幕布轻盈,金色又能反光——“奇异的折射光使人疲惫”,此语来自节目册中的导演手记,他引用了俄国音乐学家鲍里斯·阿萨菲耶夫所言。
  不过,“你们懂的”,导演不会在手记里透露制作的谜底,否则观众解谜的乐趣会丧失无遗。他的谜面就是“做加法”,增加了一个原来剧本中没有的线索:开场前奏曲,一个小男孩登场。他戴着拿破仑帽(Bicorne),像个木偶,脸色像鬼魂一样惨白。随之上场的,是比他的脸色还要惨白的伯爵夫人,也像上了发条的木偶似的,
  伯爵夫人给了小男孩三张牌,小男孩就在舞台正前侧,搭了一个纸牌屋。这就是谜面。导演戏剧往往是设置一个谜面,然后用原作当工具,增加谜的维度,最后抖包袱。
  斯捷潘纽克的谜面无疑有刻意的误导,让观众第一反应以为小男孩是幼年盖尔曼。第一幕,盖尔曼也戴着拿破仑帽登场,脸色也像鬼魂一样惨白。为什么是拿破仑帽?19世纪于连式的年轻人心里都有一个小拿破仑。一个统帅梦的讽刺化处理——小男孩是第一幕里童子军的头儿。
  盖尔曼登场,小男孩退场,留下舞台前侧的纸牌屋,惹眼地立在那儿,就像挂在墙上的枪,于是整部戏的最大悬念就变成了这把枪何时打响。
  让我们跳跃至全剧的终场,斯捷潘纽克抖开了包袱——他打响了“墙上的枪”,吊诡的是,他抹去了全剧中的唯一一声枪响——盖尔曼并没有掏枪自杀,而是扑倒在纸牌屋上,纸牌屋坍塌,盖尔曼旋即进入弥留状态。
  从原作角度看,这造成了一个巨大的漏洞。因为照原作逻辑——那记枪响,实际是盖尔曼掏枪威胁伯爵夫人的“延迟发射”。没有那记枪响,观众的期待感无法得到满足,主角之死得不到合理的解释。导演不会不明白这点,但依然冒着破坏原作逻辑的风险,如此费心大动手脚,就是要圆自己的那个添加的谜——那个一直矗立在舞臺前侧的纸牌屋。当纸牌屋倒塌后,小男孩再次登场,他在安息亡灵的圣咏合唱中,合上了盖尔曼死不瞑目的眼睑,慢慢走向幕后。剧终。
  我也是看到此处,方才明白导演用意。这个男孩绝不是“幼年盖尔曼”,而是一个(完全是我自己猜的谜底)……恶灵。当然,这是一个可爱的皮囊,但它就是一个容具——被上帝亲吻过,它成天使;被恶魔触碰过,它成恶灵。导演最先在戏剧展开前展示给我们看的,就是恶魔制造恶灵的过程(伯爵夫人的授牌仪式),三张牌是恶的隐喻。那么顺理成章,实际上伯爵夫人就是这部戏的魔头;而纸牌屋,则是这个魔化仪式的物化。
  如果用这个角度重新回过头解释全剧里“怪力乱神”的诸多细节,就更有意味了。
  盖尔曼是一个虚弱痛苦的灵魂,有着太多无法满足的欲望,他很容易就被恶灵附体。导演在第一幕刻意让伯爵夫人早于丽莎登场,盖尔曼一见她,如中魔咒,五重唱里最主要的交流关系就改成了伯爵夫人和盖尔曼——魔头与恶灵附体的臣属。
  被恶灵附体后,盖尔曼对现实的观察,即被扭曲魔化。最有惊人效果的场景,即是两段“雕像变活人”——夏园中仿希腊雕像在暴风雨中如僵尸般复活;第二幕戏中戏前,皇家塑像蹒跚走下底座——导演用意一目了然,他故意让暴风雨场景成为盖尔曼的独角戏,戏中戏的前戏则是女魔头和盖尔曼的对峙;舞台上的非现实场景,乃是我们透过盖尔曼之眼看到的世界。
  更深一层看,虚弱卑微的盖尔曼原不足以赢得美人,但恶灵附体后,却对丽莎产生致命的吸引力。丽莎唱道:“他的眼睛里有火焰的热情,来自天堂。”孰不知这光芒来自黑暗世界。但我们不能冒险将盖尔曼和丽莎的爱情本身解读为虚无作祟,它和浮士德和葛丽卿在魔鬼撮合下相爱属于同一类。《黑桃皇后》中的爱情是真实的和浪漫化的,这点和普希金小说原作中玩世不恭的现世气息不符,首要原因当然就是柴可夫斯基的音乐。
  也如《浮士德》中,魔鬼借助浮士德的爱情为手段,要的是后者的灵魂;《黑桃皇后》中的恶灵也非媒婆,目的是完成恶魔的诅咒——“第三个人”。最骇人的两个场景是伯爵夫人被盖尔曼吓死后,却又“复活”隐去,再从盖尔曼的床铺被子底下现身,而她原本就是魔头控制的已死躯壳而已。由此,盖尔曼彻底疯魔。
  当纸牌屋倒塌,献祭完成,恶灵即离开这具其实已经成为行尸走肉的躯壳。盖尔曼的人性在弥留之际复归,这才重新记起丽莎,祈求宽恕。圣咏回应了他的祈祷,恶灵则走向新的牺牲品。
  回到本剧的开头。为什么导演要创造小拿破仑恶灵?它显然强化了人们在老柴的歌剧中能明显感觉到的一点:盖尔曼是“受驱使”的。柴可夫斯基兄弟的剧本和音乐将这种驱使力,解释为盲目的爱情或是命运的力量,而斯捷潘纽克则嫁接了另一层含义,反而和普希金的原作遥相呼应——驱使盖尔曼作恶的正是渴望统治世界的权欲,偏偏这种欲望被植入了一个错误的身躯。
  还有一点巧合,马林斯基这次带到中国的另一部戏,是《战争与和平》。俄国人对拿破仑形象的塑造,何尝不映射出自身?小小身躯上的大帽子,有着历史和现实的隐喻,其背后若隐若现的魔头也正在此世游荡。
其他文献
瑞典女高音歌唱家比尔吉特·尼尔森(Birgit Nilsson),1918年5月17日生于瑞典西卡鲁普,少年时代在母亲的指导下学习唱歌,1941年进入斯德哥尔摩皇家音乐学院主攻声乐。  1947年尼尔森正式登台演出,演唱《麦克白》中的麦克白夫人。她的声音雄厚有力,清澈透明,激动人心,是著名的瓦格纳戏剧歌唱家。尼尔森于1957年在拜罗伊特音乐节主演瓦格纳歌剧《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后,誉满全欧。评论界
期刊
1200多年前,鉴真大师在当年的12月20日抵达日本鹿儿岛;1200多年后的2016年12月20日,歌剧《鉴真东渡》在日本东京世界首演。作曲家唐建平是在确定了首演的日子之后查阅相关资料才发现了这一巧合,在没有任何刻意安排的情况下,冥冥之中“相距”千年的“鉴真大师”选择在同一天登上了日本这一邻邦的土地。  2016年12月14日,江南地区温度骤降,虽寒风清冷但阳光明媚。紧邻扬州瘦西湖的大明寺,迎来了
期刊
假设《托斯卡》的剧情在现实中发生,第二天的罗马小报会用什么样的标题来吸引眼球?是“警司在自家官邸身中数刀身亡”,或是“庇护共和叛党,著名画家已被枪决”,还是“知名歌手涉嫌谋杀,跳楼自尽”?  任何有职业追求的小报编辑遇上其中任意一则新闻,必定“垂涎三尺”,更何况三宗“案件”在短短几个小时内相继发生!可责任编辑就得头疼了,选哪一条放头条能更具爆炸性呢?  几周前的一天早上,三条重磅消息同时“砸”向了
期刊
近几年,国内许多艺术院团都陆续创作演出了各类题材音乐剧,并在舞台表现形式上进行了诸多探索和创新,每一部音乐剧作品都有一些精彩之处可圈可点。在欣赏的过程中,我格外关注作品动情点的设计,关注作品能不能引起观众的心灵共鸣,能不能触动观众的灵魂,能不能牵动观众的情思。观看广州歌舞剧院创演的大型原创音乐剧《和平使者》后细心品味,窃认为该剧通过一条浓厚、鲜明、催人泪下的感情线贯穿全剧,其“动情点”的设计可谓颇
期刊
游吟诗人形成于欧洲中世纪。当时,许多封建大领主城堡中汇聚着一批贵族、武士或封建王侯,他们在社交活动中为吸引、取悦女性,往往会吟唱诗歌,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特定的诗歌或音乐风格,内容既有体现尚武精神的,也有以浪漫情怀讴歌爱情的。同时,也形成了一个吟唱这些诗歌的职业歌手阶层,称为游吟诗人。欧洲的游吟诗人,推动了众多优秀文学和音乐作品的产生,许多歌剧也附会于游吟诗人现象,如威尔第的《游吟诗人》、瓦格纳的
期刊
2015年10月29、30日,山西省演艺集团及山西省歌舞剧院,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演出了原创音乐剧《火花》。用导演的话来说,这是部“描写理想与青春故事”的音乐剧,刻画了高君宇、石评梅两位中国早期革命者的形象(注:石评梅为受高君宇革命思想影响的女文学家)。  任何一部音乐剧新作,都必须带给人们新的看点,也可说是较为集中的风格。从这方面看,《火花》虽然仍显简单和稚嫩,但却以新颖的表现手法,带给了人们富有
期刊
这是一个关于长征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长征中女人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长征中女人和男人牺牲的故事——归根结底,这是一个关于长征如何取得胜利和红军战士在信仰的召唤下一往无前的故事。  全新视角解读长征  长征题材,以舞台剧的形式呈现,无疑是有很大困难的,处理不好,往往容易落入或平铺直叙或空洞说教的窠臼。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们,对于战争的残酷,对于先辈的牺牲,在感情上已经开始淡漠、麻木,这是不争的现实。音乐
期刊
编者按:2016年4月6日至10日,由国家大剧院制作的瓦格纳歌剧《汤豪舍》,在国家大剧院歌剧厅上演。《汤豪舍》是国家大剧院继《漂泊的荷兰人》《罗恩格林》之后制作的第三部瓦格纳歌剧。此次国家大剧院二度邀请到欧洲顶级导演皮耶·阿里执导并兼任舞美设计、服装设计等。主创团队运用高度象征的手法塑造舞台及刻画人物,将《汤豪舍》中救赎的主题、净化的过程,表现得唯美极致,使大家接受了一次精神的洗礼和升华,带领大家
期刊
曾经的歌剧就是一种最为普及的大众娱乐,后期却被哄抬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大歌剧、正歌剧基本一统天下唯我独尊,而与之相对的喜歌剧(包括轻歌剧、刺歌剧等)尤其是小型歌剧却被无端地边缘化了。  可能由于个人审美趣味使然,我素来也是偏爱悲剧胜于喜剧。总感觉,悲剧沉甸甸、喜剧轻飘飘,更崇尚威尔第、瓦格纳、普契尼及《阿依达》《汤豪舍》《波希米亚人》。非常喜欢李卫导演的《乡村骑士》《原野》,但他任艺术总监的北京国际
期刊
我最敬爱的恩师周小燕先生,于2016年3月4日凌晨驾鹤西去。时间已经过去许久了,我内心仍然不能接受先生已逝的事实——先生,我最敬爱的先生,您真的就这样走了吗?还记得您亲口对我说,您还要给我上课,还要听听我去意大利学习回来后语言有没有进步。可是,还没来得及向您汇报,您怎么就走了呢?您是那么的顽强,总是能创造奇迹,总以为您这次也能一如既往,回到我们身边,回到您钟爱的课堂。  记得最后一次去看您是今年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