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课改背景下合格的英语专业师范生培养

来源 :民风(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672855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英语课程改革要求英语教师树立新的教学观念,不断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对高师教育提出了新挑战。当前的英语高师教育存在着对新课改了解不深入、课程设置不合理、轻视师范生的能力培养等问题。在新课改背景下,高师院校应改革英语专业师范生的培养,从加深对新课改的理解、调整课程设置、加强实践环节、培养研究型教师入手,使培养的英语专业师范生满足新课改的要求,为新课改服务。
  关键词: 新课改;英语专业师范生;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3)02-0019-02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立足于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提升综合国力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新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纲要)[1]
  以2001年6月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标志,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式启动。高等师范教育承担着向基础教育输送师资的责任。因此,高等师范教育应跟紧基础教育改革的步伐,以便更好地为基础教育服务。如何改革师范生教育,培养满足新课改要求的师资,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 从英语课程新标准看新课改对合格的英语老师提出的新要求
  2011年修订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一方面,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为今后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形成跨文化意识,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英语课程有利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要完成英语新课程的任务,必须明确英语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2]
  1. 英语新课标要求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念
  (1)新课标要求英语教师树立新的教师观。
  按照新课改的精神,英语教师应树立新的教师意识,以思想带动行动,为新课改服务。英语教师要确定课程意识,由课程的执行者变为课程的设计者和开发者;要具有反思意识,由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
  (2)新课标要求英语教师树立新的学生观。
  新课改认为,学生是具有责权主体的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是具有独特个性的人, 教师关注个体差异。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的人,要用积极的态度来认识学生。
  (3)新课标要求英语教师树立新的课程观。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打基础。在新课改背景下,英语课程应该注重素质教育,注重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考虑全体学生的发展需求;要注重语言学习的过程,提倡采用既注重学习过程,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效的教学途径。
  2. 英语新课标要求教师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
  (1)新课标要求英语教师掌握扎实的英语学科专业知识,提高语言素养。英语教师应该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此基础上,英语教师应掌握综合运用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同时,英语教师应多涉猎各国文化,培养自己具备跨文化意识。此外,英语教师还应更新语言知识,提高自身的英语语言素养。
  (2)新课标要求教师积累教学知识,提高教学实践能力。英语教师在掌握了学科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应不断积累学科教学知识。一方面,英语教师应熟悉普通教育学的知识,熟悉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风格。另一方面,英语教师应该认真积累英语教学法的相关理论,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和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
  (3)新课标要求教师开展教学反思,促进专业可持续发展。教学反思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师生互动方式、对学生的学法指导等方面的反思,有利于教师“学会教学”和学生“学会学习”,也有利于促进教师由经验型教师向学者型教师转变。
  英语新课改对高师英语师范生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高师英语师范教育应从当前高师英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新课改提出的新要求,改革对英语专业师范生的培养。
  二 当前英语专业师范生培养方式与新课改要求不相适应的方面
  1. 师范院校教师、学生对新课改的理念理解不深入。
  高师院校培养的英语师范生将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主要力量。因此,高师英语教育应该为学生提供了解新课改的通道。但在教学中,无论是高师教育的老师还是学生,都对新课改了解不够。一方面,尽管不少参与新课改并有着丰富经验与体会的学科和课程专家来自高师院校,但这部分教师在校内往往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价值,既很少进行本科教学,又很少在校内进行有关的新课改的教师培训工作[3]。另一方面,由于大学具有相对独立性,教师缺乏新课改的经验与体会,也缺乏与中小学一线教师的合作交流,从而造成他们对新课改只有纸上谈兵的能力。由于缺乏对新课改的理解,许多老师在培养高师学生时并不注重把学生的培养与新课改的要求结合起来,造成了师范生培养与新课改的脱节。此外,很多高师院校很少能给师范生提供到中小学感知新课改的机会,师范生既难以从课堂上深刻认知新课改,又缺乏对新课改的亲身体验,实践新课改的热情、欲望和动力也就无从谈起,遑论其在教育观念方面有多大的转变和在教学方式方面有多大的突破[3]
  2. 课程设置不合理。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因此进行合理的课程设置是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但当前,师范院校对高师英语教育的课程设置不合理:过分注重专业科学的知识体系和课程的知识传承价值,偏重于按学科专业教学的模式来培养教师,而轻于教师职业素养的培养;偏重于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忽视教育教学技能的获得;单纯强调学生对学科领域知识的掌握,忽视学生的综合性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4]。这具体表现在:在英语学科内,高师学校的师范英语教育重视英语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对英语教学法课程缺乏应有的重视;在教育类课程中,往往比较重视与英语学科结合的教学法课程,而对普通教育类课程重视不够;在英语学科和其它学科之间,往往只重视与英语学科相关的知识,而较少涉猎其它学科知识。   3. 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
  师范生要成长为优秀的英语教师要经过循序渐进的三个过程:站得上讲台,站得好讲台,站得稳讲台。要实现这三个目标,必须多参加教学实践。传统的教师观认为:教师是以传递、传播优秀人类文化为载体,所以教师要“问道在先”,要求教师必须是“学高”之士。这种教师观必然导致师范教育培养目标的知识中心倾向[5]。师范院校侧重师范生专业基本理论和知识的培养,而相对轻视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主要体现在师范学生参与教育实践的机会少、教育实践形式单一、实践时间短而集中。师范生的教学实践主要包括两种: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校内实践以微格教学为主,但由于在微格教学中充当教学对象的一般都是彼此的同学,微格教学的教学环境相对理想化。事实上,微格教学只提供了一个练习环境,增强师范生自信,帮助师范生能够站得上讲台。而最能锻炼师范生技能的教育实习一般只有六--八周,有三项基本任务:进行教育实习;实习班主任工作;开展教育调查。在实习过程中,真正用来体验实践性知识的时间少得可怜[4]。此外,有些院校放任对教育实习的管理,这就导致了师范生在实习期内没有得到好好锻炼,从而延迟了他们站得好和站得稳讲台的时间。
  三 新课改对培养合格的英语专业师范生的启示
  1.重视新课改,加深对新课改的理解。
  高师院校作为基础教育师资力量的主要来源,应该重视新课改,加深对新课改的理解。
  (1)师范类专业教师和学生应该系统学习有关新课程改革的文件与指导精神,理解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内容、实施过程,理解新课程的教学观、学习观、课程观、教师与学生的评价观、课程结构特点、课程实施特点[6]。尤其要重视英语新课程标准,了解英语新课程的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等相关方面。
  (2)师范生应认真研究新课改的英语教材。教材是课程标准和教学之间联系的纽带,是实现课程标准的手段。认真研究新课改的英语教材,有利于进一步了解英语新课改的精神和要求,也有利于师范生在未来的教学中结合新课标要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3)深入基础教育一线。师范院校应安排师范专业的教师走进中小学,了解新课改在中小学的进展。值得注意的是,高师教师走入中小学了解新课改不应是一时之举,而应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这有利于了解新课改实时进展,并由此适当调整对师范生的培养。
  (4)应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不少参与新课改并有着丰富经验与体会的学科和课程专家来自高师院校,这种现成的教师资源对高师院校的师范教育来说是一笔重要财富。但这部分教师在校内往往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价值,既很少进行本科教学,又很少在校内进行有关的新课改的教师培训工作[3]。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浪费。高师院校应充分自身资源,让这些专家学者就新课改的相关内容对本校的教师和师范生进行指导。
  2.调整课程设置。
  针对当前师范院校对高师英语教育的课程设置不合理的情况,师范院校应适当调整课程设置。
  (1)适当增加教育类课程。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生除必须具备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外,还必须具备较强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7]。因此,必须在保持原有的学科专业课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教育类课程,除了普通教育学课程外,还可设置英语教育系列课程:如英语测试论、英语学习策略、教学评价等。
  (2)增加通识性课程。通识教育是对长期以来我国过分专业化的高等教育导致人的片面发展的一种矫正[8]。为师范生增加通识教育课,有利于培养师范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拓展知识面。加大跨专业选课力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知识,以适应新课改中课程设置日益综合化的特点。
  3.加强实践环节,提升师范生的教学能力
  (1)延长实习时间。我国师范院校师范生的实习时间短而集中,一般在第七或第八学期进行,持续时间为六——八周。这样集中的实习安排使学生不能及时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投入实践。师范院校一方面应适当让师范生从低年级起就进行见习,接触真实的教学环境和教学对象;另一方面,应延长教育实习的时间,使师范生能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实践。
  (2)高师院校可以和中小学开展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对师范生进行有效指导。在建立实习基地后,高师院校课鼓励师范生在实习基地开展教育见习、教育调查,增加师范生的实践形式。高师院校还可以邀请实习基地中的一线教师到学校给师范生上课,进行指导。此外,教学法及教学技能课程的教师还可以以课堂为平台,在课堂上适当减少教师讲授的时间,放手让学生进行实践,并对学生的实践进行点评指导,让学生在实践中进步。
  4.增强科研能力,培养研究型教师。
  按照新课改要求,成为研究型教师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师范院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为基础教育培养研究型教师。一方面,师范院校可以邀请在英语教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开展讲座,也可以邀请中小学的优秀一线教师分享经验,从而提高师范生的科研意识。另一方面,学校可以为师范生提供科研平台,鼓励学生就英语教学开展调查研究,使他们在科研活动中掌握科研方法,养成严谨的科研态度。
  基础教育与师范教育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师范教育的质量决定着未来一线教师的质量,师范教育质量的高低也会影响新课程改革的成败。我们在重视基础教育改革的同时,也应注重师范教育的改革,提高未来基础教育教师的师资力量,使之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N].中国教育报,2001-7-27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 李红惠.新课改背景下高师院校师范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扬州大学学报,2006,(2):84-87
  [4] 张安华.高师生教育理念培养现状及适应中小学新课程改革探索[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8):85-88
  [5] 陈红艳,郭妮妮.试论新课改背景下的师范教育改革[J].科技信息,2008,(30):344-345
  [6] 宋光辉.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师范生培养的策略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 (1):55-56
  [7] 贾萍, 郝伶闪.新课改背景下高师院校英语专业面临的挑战及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9,(4):103-104
  [8] 张秀阁,吴金昌,吴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师范生培养新模式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2004,(4):64-65
  作者简介: 农斯颖,女,广西崇左人,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课程与教学论专业2012级硕士研究生。
其他文献
在传输速率技术不断突破的同时,为满足资源分享的需求,各种无线传输应用也多种多样.三星最近新推出的手机已运用无线传输技术实现手机间资源共享来吸引消费者,针对苹果用户实
美联储主席贝南克(Ben Bernanke)在谈到美国的住宅市场时使用了“大幅度调整”(substantial correction)的字眼.美国的住宅市场正处于困境之中.经过几年的上涨之后,在一些措
现阶段我国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也逐渐被人们重视,计算机病毒的传播与感染、黑客的非法入侵等,严重危害计算机网络安全,计算机用户可以利用防火墙技术有效屏蔽不
近期,来自美国、以色列和中国大学以及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的科学家所组成的科研小组,成功研发出一种“旋转式”无线电波。该无线电波的最快传输速度可以达到2.56Tbit/s
互联网+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的格局建构,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它能使工作生活化,大幅度提高后勤工作的效率,推进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的现代化.我们假设,这一系统化体系要
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要有关键动作”,“要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为此,要迎难而上,乘势而上,锐意进取,“困难面前逞英豪”,一个个改革举措正让全面深化改革成为
办公室里许多朋友打电话时将脖子侧弯,把话筒夹在脖子、肩膀和下巴之间,嘴里和电话那头的人说着话,手还在不停地写字或操作电脑,这一系列动作看起来忙碌,似乎颇为潇洒,并且时
移动互联网可以说是移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融合的必然产物,它的存在与应用让人们的生产生活得到极大便利.但随着国内移动网络规模和用户规模的不断扩大,其中存
期刊
“中牟模式”获荣誉  从农村出来的曹西平,能一步步走上中牟县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中牟县农委”)党组书记、主任的位置,着实不易。  隶属郑州市的中牟县,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全国有名的大蒜之乡。中牟县自1980年开始规模发展大蒜生产以来,目前全县已发展到30万亩以上,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大蒜的四分之一以上。中牟县也是有名的西瓜之乡,该县西瓜种植历史悠久,以其个头大、味道美等鲜明特点享誉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