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禅定与智慧
这几天阳光异常明媚。每天很早就醒了。
只想做东西。工作室又热闹起来了。工作累了可以享受一口气喝一大杯橙汁的感觉。
从明天开始,我们要写生一个等比例的雕塑人体,共七个人,写生一周。
架子刚焊好时怎么看怎么像卡通人的比例,看来这个环节必须盯着。我们把架子剪断,重新焊了一遍;泥也运来了,四吨泥堆在工作室的一角。
我期待这个工作的过程。
这七位朋友并不都是做雕塑的,但都有多年的创作历程。我希望做出来的东西不一样,可以很专业,也可以很不专业。
在做的过程中会引发很多话题,或许这才是精华所在。平时我们大都是在工作之前聊方案,或在作品完成之后去总结,就象研讨会,总是在评价一段工作的结果如评价别人一样。
那么在工作的过程当中,你感受到的,瞬间领悟到的,瞬间否定掉的,随机判断的,可能都流失了。这些感受可能很小,是技术上的,也可能很大,大到一种认识,一种趣味,一种惯性。
禅定与智慧,无所谓先后,也不应有先后,入定之时就是智慧启动之时。对于艺术家来讲,没有杂念地进入工作状态,就是禅定,在这种状态下跳出来的问题,才是最关键的问题。
干扰
这两年,艺术几乎和奥运会一样,成为一个全民话题了。由艺术引发的热门话题归纳起来,大多是关于艺术的社会作用。比如,艺术创作与人的社会地位;艺术与经济的关系;艺术与各阶层人的关系。
而关于艺术里面的专业话题比较少。当然,不能要求所有外行人聊内行话,他们没有参与专业的经验。同时,内行人聊内行话显得尤其重要,因为我们的兴趣一开始是在专业里面的,艺术可以怎样做,还有无更多的做法,是我们关注的。
我们会天南地北地聊,也会聊很具体的问题。背部的中线怎么处理,耳朵做得一前一后要不要改。
我认为一件写生作品,做得越深入,就越主观。对任何一件客观事物的深入观察,都是完善主观的过程,也是充实想象力的过程。你做的每一个细节都是你认识到的细节,是你归纳出来的细节。只有主观的东西强大了,想象力足够丰富了,才能不受客观的限制。
我并不认为写生等同于学院。学院仅仅提供了写生当中的某一类方法和标准,而写生本身的空间很广大。当然,写生只是完善主观的方法,不能解决创作的所有问题,就象没有包治百病的药一样。
我一直不愿陷入套路而使用各种方法,年初办了展览,我想我应该用一种方式把这几年总结一下。或许是做过很多跟写生毫无关系的作品,我才相信这种方式能激发我,帮助我往远处走。
关于《写生秀》
《写生秀》是我2007年的一件行为作品,与梁硕,张兆宏,丁杰等几位艺术家做《掉队》展的时候表演的。
我先买了一个大卫石膏像,在展厅布置了一个课堂写生的场面。找了六七个学生现场用素描和泥塑写生大卫。学生画得很快,一会就有眉目了。
一小时后,工人开始在大卫上撩石膏,学生继续写生。工人不断地撩,学生不断地改……
最后大卫变成一个大的石膏球,学生的画面上也是石膏球。
这时工人将球放倒,学生也将画板横过来。
工人将许多花花绿绿的内衣粘在石膏球上,学生们继续画。
最后工人拿彩漆将石膏球喷成一个大彩球,学生也拿彩漆继续写生,画面变成一个个彩球。
写生对于在学院体制下培养起来的艺术家一直有着挥之不去的影响,这件作品是我在思考这种影响。我不想给观众什么具体的答案,我想给别人看的只是我在思考和追问。
这几天阳光异常明媚。每天很早就醒了。
只想做东西。工作室又热闹起来了。工作累了可以享受一口气喝一大杯橙汁的感觉。
从明天开始,我们要写生一个等比例的雕塑人体,共七个人,写生一周。
架子刚焊好时怎么看怎么像卡通人的比例,看来这个环节必须盯着。我们把架子剪断,重新焊了一遍;泥也运来了,四吨泥堆在工作室的一角。
我期待这个工作的过程。
这七位朋友并不都是做雕塑的,但都有多年的创作历程。我希望做出来的东西不一样,可以很专业,也可以很不专业。
在做的过程中会引发很多话题,或许这才是精华所在。平时我们大都是在工作之前聊方案,或在作品完成之后去总结,就象研讨会,总是在评价一段工作的结果如评价别人一样。
那么在工作的过程当中,你感受到的,瞬间领悟到的,瞬间否定掉的,随机判断的,可能都流失了。这些感受可能很小,是技术上的,也可能很大,大到一种认识,一种趣味,一种惯性。
禅定与智慧,无所谓先后,也不应有先后,入定之时就是智慧启动之时。对于艺术家来讲,没有杂念地进入工作状态,就是禅定,在这种状态下跳出来的问题,才是最关键的问题。
干扰
这两年,艺术几乎和奥运会一样,成为一个全民话题了。由艺术引发的热门话题归纳起来,大多是关于艺术的社会作用。比如,艺术创作与人的社会地位;艺术与经济的关系;艺术与各阶层人的关系。
而关于艺术里面的专业话题比较少。当然,不能要求所有外行人聊内行话,他们没有参与专业的经验。同时,内行人聊内行话显得尤其重要,因为我们的兴趣一开始是在专业里面的,艺术可以怎样做,还有无更多的做法,是我们关注的。
我们会天南地北地聊,也会聊很具体的问题。背部的中线怎么处理,耳朵做得一前一后要不要改。
我认为一件写生作品,做得越深入,就越主观。对任何一件客观事物的深入观察,都是完善主观的过程,也是充实想象力的过程。你做的每一个细节都是你认识到的细节,是你归纳出来的细节。只有主观的东西强大了,想象力足够丰富了,才能不受客观的限制。
我并不认为写生等同于学院。学院仅仅提供了写生当中的某一类方法和标准,而写生本身的空间很广大。当然,写生只是完善主观的方法,不能解决创作的所有问题,就象没有包治百病的药一样。
我一直不愿陷入套路而使用各种方法,年初办了展览,我想我应该用一种方式把这几年总结一下。或许是做过很多跟写生毫无关系的作品,我才相信这种方式能激发我,帮助我往远处走。
关于《写生秀》
《写生秀》是我2007年的一件行为作品,与梁硕,张兆宏,丁杰等几位艺术家做《掉队》展的时候表演的。
我先买了一个大卫石膏像,在展厅布置了一个课堂写生的场面。找了六七个学生现场用素描和泥塑写生大卫。学生画得很快,一会就有眉目了。
一小时后,工人开始在大卫上撩石膏,学生继续写生。工人不断地撩,学生不断地改……
最后大卫变成一个大的石膏球,学生的画面上也是石膏球。
这时工人将球放倒,学生也将画板横过来。
工人将许多花花绿绿的内衣粘在石膏球上,学生们继续画。
最后工人拿彩漆将石膏球喷成一个大彩球,学生也拿彩漆继续写生,画面变成一个个彩球。
写生对于在学院体制下培养起来的艺术家一直有着挥之不去的影响,这件作品是我在思考这种影响。我不想给观众什么具体的答案,我想给别人看的只是我在思考和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