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洄从之:怎一个“忍”字了得!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123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万分之一二。”“母亲”“这种生活的痛苦”,用课文中的一个字概括,就是“忍”。(“母亲”的“严”“慈”“刚”,也是“忍”的体现。)
  身教重于言传。作者是按照对母亲的感知的递进过程来写的,既知如此,我们不妨溯洄从之,披文入情,来深切体味这位伟大的母亲以怎样的“忍”品,造就了胡适这位文化大师。
  胡适的父亲胡传比母亲冯顺弟大30多岁。胡适丧父,其时母亲还不到23岁。
  23岁,在今天这个时代是被叫做“女生”“女孩儿”的年龄。“我母亲23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主持家政,这是怎样的一种尴尬难堪的角色身份啊!“这种生活的痛苦”,非常人所能忍,但是,“我母亲的气量大,性子好,又因为做了后母后婆,她更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她能忍常人所不能忍。“我母亲最大的禀赋就是容忍。”(胡适《我的信仰》①)
  课文选自胡适《九年的家乡教育》②第五节(标题是编者加的),兹摘两段:
  我仿佛记得我父亲死信到家时,我母亲正在家中老屋的前堂,她坐在房门口的椅子上。她听见读信人读到我父亲的死信,身子往后一倒,连椅子倒在房门槛上。
  我父亲死时,我母亲只有23岁。我父初娶冯氏,结婚不久便遭太平天国之乱,同治二年(1863)死在兵乱里。次娶曹氏,生了三个儿子,三个女儿,死于光绪四年(1878)。……到光绪十五年(1889),他在江苏候补,生活稍稍安定,才续娶我的母亲。……大姊比我母亲大七岁。大哥比她大两岁。二姊是从小抱给人家的。三姊比我母亲小三岁,二哥三哥(孪生的)比她小四岁。这样一个家庭里忽然来了一个17岁的后母,她的地位自然十分困难,她的生活自然免不了苦痛。
  “我母亲23岁做了寡妇”,这是一个旧时中国妇女的最大的不幸!唯一留给她的就是“当家的后母”。(旧时大家庭讲究辈份大小,这是她仅有的一点生存空间。)——她还要持这个家:家道中落,经济窘迫,其困境可想而知;对诸子诸妇,虽然是名义上的母亲,但这个母亲竟比有的孩子还要小,其苦楚不言而喻。
  就先从这方面说起吧。
  母亲与家人的相处
  看看大哥:大户人家多纨绔
  父亲去世后,家事衰落。“家中经济本不宽裕”。而“大哥从小就是败子,吸鸦片烟,赌博,钱到手就光,光了就回家打主意,见了香炉就拿出去卖,捞着锡茶壶就拿出去押。”
  就是这样一个同父异母比自己的母亲还大两岁的长兄,“母亲又是当家的后母”,母亲该怎样来处理呢?
  “我母亲几次邀了本家长辈来,给他定下每月用费的数目。”“几次”,可见,仍无济于事。母亲“忍”,并没有一推了之,而是妥善应对:
  “但他总不够用,到处都欠下烟债赌债。每年除夕我家中总有一大群讨债的,每人一盏灯笼,坐在大厅上不肯去。……大厅的两排椅子上满满的都是灯笼和债主。”而“大哥早已避出去了”,扔下了一个烂摊子,母亲还得帮大哥挡债。“我母亲走进走出,料理年夜饭、谢灶神、压岁钱等事,只当作不曾看见这一群人”,面对讨债大军,母亲镇定自若,这还是“忍”。“到了近半夜,快要‘封门’了,我母亲才走后门出去,央一位邻舍本家到我家来,每一家债户开发一点钱。做好做歹的,这一群讨债的才一个一个提着灯笼走出去。”“央……”,这又是“忍”。
  母亲处理完毕,“大哥敲门回来了”,“我母亲从不骂他一句。并且因为是新年,她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这样的过年,我过了六七次。”两个“从不”,足见母亲何等的气量,这不是每个女性都能做到的,这是“忍”,不便管理与必要管理,拿捏得度。小女子,大作派,大风范。
  “每年除夕我家中总有一大群讨债的”,“每年”,年年如是!母亲该有多少隐忍的艰难和心酸!
  看看两位嫂子:婆媳关系最难处
  三个女人一台戏。何况是婆媳之间,何况是后婆和儿媳之间,何况是“23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婆媳之间!
  “大嫂是个最无能而又最不懂事的人,二嫂是个很能干而气量很窄小的人。”两位都不好相处。母亲又身处这样的婆媳间,其中艰难,难以想象。
  “她们闹气”,“她们对我母亲闹气”,“只因为我母亲的和气榜样,她们还不曾有公然相打相骂的事”,但是,“……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这比打骂更难受。”母亲还是“忍”。
  “大哥的女儿比我只小一岁,她的饮食衣料总是和我的一样。我和她有小争执,总是我吃亏,母亲总是责备我,要我事事让她。”三个“总”,一个“让”,这就是母亲的“忍”“让”,如此严格自律,就更不要说若有什么大争执了。
  “后来大嫂、二嫂都生了儿子了,她们生气时便打骂孩子来出气,一面打,一面用尖刻有刺的话骂给别人听。”这样的指桑骂槐,谁人能忍?母亲再难“忍”,也在硬“忍”——受不完的夹板气。
  “我母亲只装做没听见。有时候,她实在忍不住了,便悄悄走出门去,或到左邻立大嫂家去坐一会儿,或走后门到后邻度嫂家去闲谈。她从不和两个嫂子吵一句嘴。”只是“坐一会儿”“闲谈”,苦往肚里咽,也不向人诉;一个“从不”,忍气吞声。这又是一种怎样的“忍”啊!
  “每个嫂子一生气,往往十天半个月不歇,天天走进走出,板着脸,咬着嘴,打骂小孩子出气。我母亲只忍耐着。”任何人的忍耐都是有限度的,但“忍到实在不可再忍的一天”,母亲还是“忍”:
  “她也有她的法子。这一天的天明时,她就不起床,轻轻地哭一场。她不骂一个人,只哭她的丈夫,哭她自己苦命,留不住她丈夫来照管她。”悲悲切切,凄凄惨惨,我们似乎听得见。母亲忍辱负重,多么不易。“忍”是心头一把刀啊。
  这一哭很高明也很无奈:丈夫是她生存在那个家中的无形依靠。毕竟是在诗礼世家的大家族,母亲的柔性策略终于可以算作唯一的宗法途径。她的“只哭她的丈夫”或许只是提醒两个儿媳,“我”还是你们的后婆,不要忘了辈分。   这一哭倒也有效果:“不多一会儿,那位嫂子来敲我们的房门了。我开了房门,她走进来,捧着一碗热茶,送到我母亲床前,劝她止哭,请她喝口热茶。我母亲慢慢停住哭声,伸手接了茶碗。那位嫂子站着劝一会儿,才退出去。”“捧”“送”“请”“站”“退”,这些动作无不体现了“来闹气的”嫂子对母亲的敬重,为什么?“只因为我母亲的和气榜样”“事事格外容忍”。一“捧”一“接”,一切尽在不言中……
  仅仅是因为“我母亲的气量大,性子好”么?“我母亲又是当家的后母”,加之“又做了后婆”,怎么做?只能“忍”。“忍”一时风平浪静。这不是每个后婆都能做到的。年纪虽小,母仪尽显。
  “奇怪的很,这一哭之后,至少有一两个月的太平清静日子。”我们不禁要问,一两个月之后呢?再看前文,“这时候,我总听得见前堂或后堂有一扇房门开了,一个嫂子走出房向厨房走去……”,一个“总”字说明,嫂子们来闹气,无休无止;母亲不忍也得忍的哭,一场又一场。心中的痛楚难以形容。
  对两个嫂子,母亲“忍”“让”“走”“哭”,“她从不和两个嫂子吵一句嘴。”“大人不记小人过”,一忍再忍,这就是“榜样”,这就是风范,这就是厚德。而背后则是隐忍的苦涩和辛酸。
  看看五叔:寡妇门前是非多
  “我家五叔是个无正业的浪人,有一天在烟馆里发牢骚,说我母亲家中有事总请某人帮忙,大概总有什么好处给他。”一方面,“我母亲待人最仁慈,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另一方面,“但她有时候也很有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五叔的“这句话传到了我母亲耳朵里”,这时,母亲“气得大哭”,这不是“轻轻地哭一场”可以忍受的,也不是一碗热茶能解决的。母亲不依不饶,“请了几位本家来,把五叔喊来,她当面质问他她给了某人什么好处。直到五叔当众认错赔罪,她才罢休。”名节,对一个年轻的寡妇多么的重要!一定要说清楚,道明白——触及到母亲的底线,母亲绝不再忍。母亲忍无可忍,这也是一种“忍”啊。五叔捕风捉影,凭空诬陷,闲言碎语,无稽之谈,只得“当众认错赔罪”。母亲凭的是节操、仁德、刚强和智慧。
  母亲重德垂范,身体力行,儿子感同身受。耳濡目染母亲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在了幼小的胡适的心底。我们往回读:
  “给了我一点做人的训练”
  “但这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做人的训练。……”全是为教育“我”而“忍”啊!
  胡适“一点”的自谦,自不待言。胡适在母亲点点滴滴做人处事的传授和示范下,淬炼着行为习惯、言行举止的自律。
  “训练”这个用语,不难看出母亲对“我”的管束之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也不难看出母亲些许赌气的意味。——文中写道“家中经济本不宽裕,全靠二哥在上海经营调度。”读《九年的家乡教育》,我们知道:“我母亲不敢得罪他们,因为一家的财政权全在二哥的手里,我若出门求学是要靠他供给学费的。”母亲的艰难处境,由此可见一斑。
  “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母亲千辛万苦,用心良苦,帮助“我”养成了反省的好习惯。“每天”,如此清明自觉,始终如一,这是怎样的韧性啊。“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可以想见,对熟睡中的儿子的凝视中,寄托了母亲多少希望和期待啊!一方面想让儿子多睡会儿,不忍心叫醒他,另一方面,为了儿子将来读书成才,为了儿子的前途着想,又必须早早把他叫醒。真真是矛盾纠结,柔肠百转!“严”的背后还是“忍”啊!
  “她看我清醒了,才对我说昨天我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我认错,要我用功读书。”母亲也许不知道“吾日三省吾身”这句话,但她却懂得及时帮助孩子反省的重要,要求儿子知书识礼,她实践了这句话,实属难能可贵,堪称教子典范。小胡适一早接受了母亲的教诲,这一整天说话做事当会特别小心。胡适的母亲,着实不简单!不一般!
  母亲谨遵丈夫遗嘱
  胡适的父亲是好人、好官、好学问。母亲教育儿子,以父为范:“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母亲的话,文中只有两处,都是关涉父亲的。这里是第一处。)——对丈夫的敬重挚爱,情真意切,令人唏嘘,感人肺腑;对儿子的殷切希望,更是言之谆谆,情之切切。从母亲的话中也可见父亲在母亲心中的影像:在母亲的心里,父亲是一尊偶像。且看:“有时候她对我说父亲的种种好处……她说到伤心处,往往掉下泪来。”“往往”,不只一次。
  “给我母亲的遗嘱上说穈儿天资颇聪明,应该令他读书。给我的遗嘱也教我努力读书上进。”(《九年的家乡教育》)父亲的遗言,母亲奉行不渝。不能隐忍,又怎能负重?母亲还肩负丈夫的嘱托,独自抚孤的重任!
  “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母亲在纠正小胡适成长中的错误时,决不以牺牲儿子的自尊为代价。“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母亲忍住不说。“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等”,是“忍”;“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又是“等”,又是“忍”。“总不”,这是为什么啊?“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还是“忍”。孤儿寡母,母亲含辛茹苦,煞费苦心,对孩子的惩戒,是为了让孩子反省,是为了培养孩子成才。她容不得孩子有一点坏毛病,生怕他不争气。
  所以,母亲绝不放过小胡适的任何一点错误:
  “……我随口回答:‘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小胡适毕竟是小男孩儿,有时也难免淘气,然而,小孩儿顽皮起来容易忘却丧父之疼,随口无意无心的“轻薄”话,却是针,刺在母亲的心上。
  “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地责罚了一顿。”“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母亲的话,这里是第二处。)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胡父已殁,孩儿懵懂。这句狡黠的话轻薄了姨母,轻薄了母亲,更轻薄了父亲,也轻薄了自己。而这,小孩儿是意识不到的,母亲真的动了气,“她气得发抖”——但,也只是“气得坐着发抖”,而且是“说”,也并没有吼。她还是忍着——“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再看,“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这只是“听说”而已,并没有科学的依据,母亲为了医我的眼翳病,已经到了什么都愿意尝试的地步了。母亲为儿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爱不失度,严不失格。   看,正是少不更事年龄的小胡适真是少有的懂事:
  “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就吓住了。”
  “我刚说了这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
  我们再往回读,开头三段即是先行叙述母亲对自己进行“九年家乡教育”的大体成效:
  “……我母亲也不准我和他们乱跑乱跳。”“又因为我确是喜欢看书”,所以,“我总是文诌诌的”。而且,“既有‘先生’之名”,再加上“大人们鼓励我装先生样子”,“我不能不装出点‘先生’样子”。“有一天,一位老辈‘穈先生也掷铜钱吗?’”的调侃,竟让我“觉得大失了‘先生’的身份!”并且,“我”也以小“先生”的样子规范自己的行为。后来,“失掉了这学习音乐的唯一机会”“又失掉了学做画家的机会”。
  这,正是母亲认同和期望的。母亲没有多少文化,却是很有远见的。“我母亲不许我有任何种类的儿童游戏。”(胡适《我的信仰》)。“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
  “我一生可算是不曾享过儿童游戏的生活”“但别的方面都没有发展的机会”,这些都是作为母亲的“忍”的代价。在母亲的严格管束之下,儿子也果然做得很好:“十天之中,总有八九天我是第一个去开学堂门的。”
  失之东隅,得之桑榆。“我在这九年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看文章)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底子”。幼子对学习的热爱与执著,又何尝不是对隐忍的寡母最大的安慰?
  “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
  “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第二个“我”看似多余,实则是强调。这“极大极深的影响”是什么呢?
  母亲以爱相抚,以严相束,以言相传,以身相教。一个别样的母亲,惠及了作者的一生。
  文章的结尾,作者深情地写道:“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我”能自我管束。是母亲把“忍”运用到了极致。这就是母亲的“忍”,给予胡适的“极大极深的影响”。
  胡适14岁(其实只有12岁零两三个月)离家到上海求学。20岁赴美留学。母亲失去了她的丈夫,唯一的儿子又不在跟前,母亲孤身一人,以这样一个尴尬的身份,有庶母婆婆(“我的庶祖母”),有这样的“大哥”“大嫂”“二嫂”“五叔”……又在这样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旧式大家庭,“这种生活的痛苦”,让人难以想象,她又能独自支撑多久呢?
  “我12岁零两三个月就离开她了”,读到这里,我不禁就想,母亲让这么小的唯一的孩子外出求学,也太狠心了;胡适扔下寡母,也太狠心了。但转念一想,母亲和儿子,不都是一个“忍”么?彼此忍受着母子离别之痛。“临别的时候,她装出很高兴的样子,不曾掉一滴眼泪。”(胡适《在上海》③)游子所受的历练不管是多么的痛苦,都比不上慈母的牵挂与煎熬。
  母亲,是寡母,所以对幼子期望更高,要求更严,要面对侮辱维护尊严;作为后母,对大哥的败家不骂一句;作为后婆,对大嫂二嫂的闹气隐忍再三;作为当家人,要管好幼子,要巧对债主,要钝化家庭矛盾……母亲忍辱负重,苦心经营着一个本不宽裕的大家。
  也因此,胡适的母亲,只活了四十六岁。母亲是在用“命”在“忍”啊!
  关于母亲的生平事迹,胡适《先母行述》④中有详细记述。这里略作摘录:
  “先母遭此大变时,仅二十三岁。……先母内持家政,外应门户,凡十余年。以少年作后母,周旋诸子诸妇之间,其困苦艰难有非外人所能喻者。先母一一处之以至诚至公,子妇间有过失,皆容忍曲喻之。”
  “先母自奉极菲薄,而待人接物必求丰厚;待诸孙皆如所自生,衣履饮食无不一致。……先母于日用出入,虽一块豆腐之细,皆令适登记,俟诸兄归时,令检阅之。”
  “及适十四岁,即令随先三兄洪駓至上海入学,三年始令一归省。人或谓其太忍,先母笑颔之而已。”
  “……诸兄归里,请析产,先母涕泣许之;……先母自伤及身见家业零败,又不能止诸子离异,悲愤咯血。”
  “适被取赴美国留学,行期由政府先定,不及归别,匆匆去国。先母眷念游子,病乃日深。是时诸兄虽各立门户,然一切亲戚庆吊往来,均先母一身搘拄其间。……家中日用,皆取给于借贷。先母于此六七年中,所尝艰苦,笔难尽述。适至今闻邻里言之,犹有余痛也。”
  “辛亥之役,汉口被焚,先长兄只身逃归,店业荡然。先母伤感,病乃益剧。然终不欲适辍学,故每寄书,辄言无恙。及民国元二年之间,病几不起。先母招照相者为摄一影,藏之,命家人日:‘吾病若不起,慎勿告吾儿;当仍倩人按月作家书,如吾在时。俟吾儿学成归国,乃以此影与之。吾儿见此影,如见我矣。’”
  “民国六年七月,适自美国归。与吾母别十一年矣。归省之时,慈怀甚慰,病亦稍减。不意一月之后,……先母闻长孙死耗,悲感无己。适归国后,即任北京大学教授;是年冬,归里完婚,婚后复北去,私心犹以为先母方在中年,承欢侍养之日正长;岂意先母屡遭患难,备尝劳苦,心血亏竭,体气久衰,又自奉过于俭薄,无以培补之;故虽强自支撑,以慰儿妇,然病根已深,此别竟成永诀矣。”
  “遂于十一月二十三日晨一时,弃适等长逝,享年仅四十有六岁。”
  “先母所生,只适一人,徒以爱子故,幼岁即令远出游学;十五年中,侍膝下仅四五月耳。生未能养,病未能侍,毕世劬劳未能丝毫分任,生死永诀乃亦未能一面。平生惨痛,何以如此!”
  呜呼,“子欲养而亲不待”,对母亲的深恩无法报答于万一,悲痛之情,情何以堪!
  在胡适的心里,双亲都是他心中的丰碑,人格品行的标杆。
  我敢断言:没有母亲的“忍”,后来的胡适也绝不可能成就如此的非凡:
  他一生获得了36个博士学位;   他是学贯中西、著述等身的学者;
  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和奠基人;
  他历任北京大学校长、驻美大使等职;
  他是著名诗人、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
  他是“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
  这就是母亲的“忍”,给予胡适的“极大极深的影响”。(胡适的母亲为他备尝了二十几年的艰辛,把一辈子的希望全寄托在他身上,他也不负母亲厚望。)
  正如林肯所说:“我之所有,我之所能,都归功于我天使般的母亲。”⑤
  胡适说:“……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胡适还说: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认真做事,严肃做人。
  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有七分证据不说八分话。
  不做无益事,一日当三日。人活五十年,我活百五十。
  ……
  我们说:感谢胡适的母亲,感谢她培养了一位中国历史上划时代的文化巨人!
  胡适从母亲那里习得了一个“忍”,不是不孝,而是大孝啊!
  胡适的婚姻是母亲包办的。
  “吾之就此婚事,全为吾母起见,故从不曾挑剔为难(若不为此,吾决不就此婚)……今既婚矣,吾力求迁就,以博吾母欢心。”
  “这主要是因为我有一个非常非常好的母亲,她对我的深恩是无从报答的。我长时间离开她,已经使我深感愧疚,我再不能硬着心肠来违背她。”⑥
  胡适的孝,由此可见一斑。
  是母亲成就了儿子胡适,也成就了一个传奇。
  “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
  “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胡适是掏出“心灵”来写母亲的。复读之,荡气回肠,心动神驰。而最打动我的,还是莫过于一个“忍”字了:
  “我母亲也不准我和他们乱跑乱跳。”
  “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
  “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
  “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
  “我母亲从不骂他一句。”
  “她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
  “她从不和两个嫂子吵一句嘴。”
  “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
  “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这,就是母亲的“忍”。忍一世,几人能够?“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这,就是母亲“忍”的坚定信念;这,就是胡适母亲的坚韧情怀,也是广大中国式母亲形象的光辉写照。“忍”的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胡适的母亲的“忍”,令人灵魂震颤,令人高山仰止。
  再读结尾:“……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胡适的自谦自不待言。)
  我们知道,鲁迅是批评胡适最多的人。我们来看看胡适评价鲁迅的话⑦:
  “凡论一人,总须持平。爱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方是持平。鲁迅自有他的长处。如他早年的文学作品,如他的小说史研究,皆是上等工作。”
  “人家骂我的话,我统统都记不起了,并且要把它忘记得更快更好!”
  胡适能够撇开与鲁迅的恩怨是非,独立而客观地评断。胡适的“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宽恕人”“体谅人”,无不来自母亲的言传身教,母亲的“忍”品已经深深烙印在胡适的身上。
  最后我也想借用胡适该文中的一句话,作为本文的结语:胡适的母亲这种“忍”的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万分之一二。
  参考文献
  ①②③④胡适:《胡适自传》,黄山书社,1986年11月。
  ⑤戴尔·卡耐基:《林肯传》,中国纺织出版社,2012年第6期。
  ⑥周质平:《胡适与韦莲司》,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11月。
  ⑦胡颂平:《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3年9月。
  [作者通联:山东鱼台县教体局教研室]
其他文献
胡适先生的《我的母亲》是一篇自传体散文,节选自作者本人的《胡适四十自述》,是篇传统的课文,不断入选初、高中语文教材,其教学价值可见一斑。  笔者所在的地区使用的是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我的母亲》入选在《现代散文选读》选修板块中。初中学段针对本文的教学设计大多围绕母亲的形象特点展开,分析母亲的多重身份、作为“恩师”的教育手段以及“后母”的当家法宝等,最终归结到母亲对自己影响深远。针对高中阶段的学情,
老奶奶变“人体磁铁”    俄罗斯利佩茨克市71岁的老奶奶埃琳娜·科瓦莱娃45岁那年遭遇了一次差点致命的电击事故,然而,大难不死的她竟然摇身变成了一个“人体磁铁”。  埃琳娜在45岁那年遭遇了一次电击事故,160伏的电流穿过了她的身体。从那以后,埃琳娜就发现自己的身体能够吸附起任何金属物,事实上,除了金属物品外,她还能将塑料、玻璃、陶瓷等其他物品吸附到胸部、腹部和手臂上。一旦这些东西吸附到她身上,
那一年我上高中,家里正是水深火热的时节。屋漏偏逢连夜雨,本来就家境贫寒,又遭遇了一场大冰雹,把地里所有的农作物都打成了残疾,这意味着一年的收成都泡汤了。父亲在一夜之间灰白了头发,不仅仅是为了他的庄稼,也为了那个是否让我退学的难题。  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孩子中途退学。这是父亲对我和他自己的承诺。由于生活窘迫,我在学校里处处捉襟见肘,那点可怜的生活费我要精打细算到每一分每一毛。在食堂吃最便宜的饭菜,而
钱钟书先生的《谈中国诗》一文,收录在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五第三单元,相应的《教师教学用书》中指出,该文旨在总结概括中国诗的特点,并把它介绍给外国的学者们。把中国诗的特点概括为:1.篇幅短小。2.富于暗示性。3.“笔力轻淡,词气安和”。4.社交诗特别多。这“四个特点”,无论如何说不上是“赞美”,甚而至于还有几句感情上颇为解嘲的语言:“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地聪明”(第2自然段末尾);“比起西洋
【引 言】  与元稹《莺莺传》的凉薄、真实比,王实甫《西厢记》显得浪漫唯美,团团圆圆。即便如此,《西厢记》中最华美的章节“长亭送别”,仍然是以绝望为底色的。  莺莺情深深意绵绵,语切切泪涟涟,恨、怨、怅、痴、醉、愁、叹、盼、闷、思、忧,百感交集。泪染霜林,玉肌清减,茶饭不思,眼中流血,心内成灰,坐卧不安,牵肠挂肚,难舍难分,担忧张生功名难就无颜回乡一去不返,担忧张生孤身在外的健康平安,也担忧张生在
柳永是北宋词人中的另类,他浪迹江湖,出入秦楼楚馆,过着偎红倚翠、听歌看舞的生活,看似浪漫,实则凄楚,数十年的漂泊使他的血液里头沉淀着浓郁的流浪意识。柳永的词作,无论是羁旅行役,还是相思别离,都铺染得有那么一层孤独、伤感的流浪意识的色彩。在此种意识的观照下,其意象之撷取,意境之营构,时空之设置,情怀之抒写等等,无不烙上归宿无觅、生命落空的流浪印痕。  柳永的流浪,不仅仅是指他形骸上的流浪,更主要的是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学重视人文性是题中之义。但有的教师对此认识却是分裂的,理解为两个问题两个方面,具体落实时更多是对课文主旨做人文拓展,且常拓展过度或偏离。重新审视阅读教学中的人文拓展,理解并在教学中正确落实,是提升语文教学有效性的重要考量。 一、阅读教学中的人文拓展  1.课文主旨的人文拓展  2018年1月11日,泉州市教科所“送教送研下乡”至德化县,课堂教学
议论文是用来表达作者学识见解的,就人论事、就事论事、缘理说事、因事论理等等都是议论文写作的常见形式。但在真实的写作过程中,学生为了写满800字这类“议论性文章”,绝大多数还是使出了两种“绝招”,一是拼命举例:周国平如何,汪国真如何,王国维如何;二是大量引用名人警句:林徽因如是说,林清玄如是说,林语堂如是说,林林总总。名人热,名言热,那些大师们的故事在高考中一时大热,只有故事没有说理,只有他们,没有
日本一个小女孩15年前将一封信放在气球里放飞,如今这封信在一条从太平洋1000米深处捕获的鱼体内被发现。同时还发现了红色气球的碎片。这名女孩在1993年写这封信庆祝学校成立120周年。信上写着:“我们的学校已经120岁了……如果你捡到这封信,请给我来信。”信中附有学校地址。捕获这条鱼的52岁的渔民说:“我打鱼已经很多年了,但这种事让人难以置信。”寄信的女孩现在是一名21岁的大学生。她说:“我不敢相
中秋节到了,初中生小殷别出心裁地想在家里办一个“中秋par-ty”与同学欢度节日。殷爸爸和殷妈妈为此终止了宴请亲戚朋友的“全家大团圆”计划,按照孩子们的喜好,置办了一大堆吃的、喝的、玩的……然而,当一切准备就绪的时候,小殷毫不客气地提出:“我和同学们在一起狂欢,若有大人在场,大家可能放不开。不如,爸妈你们把饭菜准备好后,就自动消失吧!”殷爸爸和殷妈妈这下可傻眼了……  对这个事件,你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