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可靠的火灾逃生术

来源 :百科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wa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11月14日6时,上海商学院宿舍区一女生宿舍发生火灾。4名大学女生贸然从6楼跳下,当场身亡,实在令人叹息。
  事实上,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公众需要掌握一定的防火、救火及逃生知识外,研究人员也正在不断进行研究,为预防火灾和开发新的火灾逃生设施提供线索。
  19世纪中叶,西方国家的工程师率先将近代机械和电气技术应用于火灾预防与扑救,发明了早期的自动喷水灭火装置和自动报警装置。20世纪初,随着化学与化工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研制泡沫灭火剂。同时,建筑结构及材料的防火技术也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20世纪中期以来,消防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物理学、燃烧学、流体力学和计算机技术等学科的发展,为开展火灾形成机理和火灾规律的研究提供了条件。
  为减少火灾伤害,还需要建筑学家的配合,对建筑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高层建筑必须有专用的防火构造,诸如设置防火、防烟、防化学腐蚀以及防有害气体的避难楼层,在这里人们可以安全等待消防人员的到来。
  目前,一些高层建筑已经设置了不断向电梯间加压送风的防烟楼梯间,整个楼梯间一直处于相对正压的环境,使较低楼层的居民在到达门厅之前不会在楼梯间内被有毒的烟尘熏倒。一些高层建筑的屋顶还设置有用于疏散的直升机停机坪。此外,高层建筑还应该配有由专用电源驱动的消防电梯,采用可以承受高温的高强缆索,在火灾中能使电梯有足够的运行时间运送紧急行动的消防人员和部分逃生者。
  美国研究人正在开发一种新颖的火灾逃生方法,那是一套安装于建筑物屋顶的外挂电梯系统。当这套系统被激活时,5个可以折叠的逃生舱伸出屋顶边缘,像手风琴一样张开,徐徐降到地面,每一个逃生舱里一次可以运送30名乘客。一旦舱体被打开,5个小轿厢单元会徐徐上升,搭载逃生者后,再安全下降到地面。一个救生单元每8分钟可以重复来回一次。
  美国人还开发了一种十分先进的磁悬浮逃生方案。在建筑物每个转角处安装电磁升降竖井,建筑物内的每一位居住者都有一个衬有金属材料的救生衣。在紧急情况下,居民穿上这种救生衣,直接跳到井内。逃生者能在电磁作用下悬浮于空中,然后缓慢地安全降落到地面。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样的设施也会出现在中国。到那时,如果再出现上海商学院那样的火灾,跳楼的学生也就不会丧生了。
其他文献
以Visual Basic为工具,结合数据库技术,开发了氧化还原平衡智能处理系统(OREICS)。该软件针对氧化还原平衡涉及的有关问题,提供了标准电极电势查询、电极电势计算、氧化剂/还
毫无疑问,日本核电站的核泄漏事件及其影响是长期的,甚至会永远存在。不过,最直接和长远的影响之一是,不可避免地引发永久的争论:是否该建造和运营核电站。最重大的代价是生
Donor-acceptor (DA) contribution into the intermolecular interaction (IMI) of fullerenes (C_ 60 and C_ 70 below) with amines is evidently dominant. A complex IM
原国家冶金局制定国家钢铁“十五”发展规划,拟新建7-8条冷轧生产线,增加生产能力880万吨。另据业内专家分析,自宝钢1550mm冷轧投产,鞍钢冷轧酸洗联机改造和上海益昌冷轧改造
在社会需求不断发展变化的背景下,地方高校的合唱与指挥教学改革都应该秉持着实践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原则。基于此,文章主要针对地方高校合唱与指挥教学改革的实践性与创新性
碎小的玻璃块锋利、坚硬,较其它异物容易进入眼内。在眼内非金属异物中,玻璃异物占第二位[1]。我院15年来所收治的25例患者的诊断、治疗处理情况报告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我院1981年~1996年共收治
1989年以来,我们采用胬肉切除加冷冻后带蒂结膜瓣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简称胬肉),取得满意结果,报告如下。临床材料:本组68例中,男32例,女36例,右36眼,左56眼。年龄19岁~69岁,平均48岁。发
采用自行改良的鼻泪管逆行植入谁胶管暂时悬吊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并报告211例231眼1-5年的疗效结果,治愈叨眼(83.11%),有效胜眼(10.82%),术后不同时间的疗效经显著检验P>0.05,无显著差异。作者
中俄两国都是伟大的国家,两国人民的友谊源远流长。1995年北京市与莫斯科市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11年来双方在经贸、科技、政治、文化等多个领域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并在
最近国务院分别下发了《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国发[2006]20号)和《关于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的批复(》国函[2006]62号)。全市人民欢欣鼓舞,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