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与内容并重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y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波兰动画以其出众的艺术特色屹立于世界动画之林,早期的实验动画受到特定历史时期的影响显示出独特的艺术魅力,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近代波兰动画不仅保留了本土动画的艺术特色,并且将欧美等其他国家动画片的叙事方法、手段和优秀元素结合到影片中,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影片风格。
  关键词:波兰动画;实验动画
  早期的波兰动画主要有三个重要的特点:重技术实验轻内容叙述、偏爱暗色调以及充满深刻人文主题。这些特点的产生与其不幸的历史有直接的联系。史家笔下称波兰是“悲剧性的国家”,在18世纪末短短23年内三度遭瓜分,第二次世界大战,华沙大屠杀,华沙起义等都深深影响了早期的波兰动画。
  回顾早期的波兰动画,从最早的尚·连尼卡和波洛齐克的作品《从前》《迷宫》《屋》到维托·吉尔兹的《西部牛仔》和《马》等等,这些作品主要都是艺术家通过动画这一媒介来表达自己渴望自由,反战的愿望,在内容方面非常浅显,并没有特别重视叙述的方法和手段,而将重点放在技术手段的实验上。
  《从前》这一波兰抽象动画学派的开山之作,不但在视觉风格上强调图案设计,而且其运用的动画制作技术也是革命性和独创性的。短片里,实景拍摄的影像,彩纸剪切的图形和旧杂志、海报上挖下来的人物轮廓组合拼接,美术风格极其独特,影响了后来一批热爱实验动画材料表现的动画人。然而重视实验性,材料性的同时,短片忽视了故事的叙述。《西部牛仔》这部动画片最独特之处在于作者将各种大色块的颜料直接刷在赛璐珞上,使整个作品视觉效果极强。1967年威尔特制作的《马》,将绘画优势展露到极点,他使用毛笔进行绘制,将彪悍狂野的群马表现得淋漓尽致。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受到了其他国家动画影响尤其是美国那种带有幽默讽刺的特性,波兰动画已然不是原本那种重技术实验而忽略内容叙述的特点,可谓是形神兼顾。波兰这个备受战争蹂躏的国家也已经逐步走出了曾经的阴影,制作的动画片的内容也逐渐由反战向关注生活关注人类的本性变化。近代波兰的动画师们在重视影片制作技术的同时,将叙述技巧和方法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他们更多地运用电影中的各种技巧来叙述故事,使得动画片更加吸引人更加富有涵义。
  最具有代表性的笔者认为是2001年的《大教堂》、2004年的《堕落的艺术》以及2007年的《方舟》。
  《大教堂》这部动画短片获得了SIGGRAPH2002 最佳动画短片奖以及第75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的提名。这部片子总共只有6分半钟,却了花了将两年半时间来制作。本片在技术上堪称极致,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场景,每一个光影的变化都只能用完美来形容。有了出色的制作,才有令人炫目的观赏效果,然而如何在六分半钟时间里表达出一个有情节的故事,导演也做足了手段,让人屏住呼吸,顺着他的思路,融入影片中去。
  影片前半部分,也就是朝圣者走过教堂时,使用了圣歌般的人声咏唱,安详圣洁。而从太阳出来之前,突然转为节奏强劲的电子音乐,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朝圣者都保持静默站立的姿势,通过镜头的不断切换,配合电子音乐的节奏,让人越来越紧张。而变树一节,更是全篇的高潮,背景音乐只有一个乐句不断重复,配合人体撕裂的声音、树枝在空中甩动的风声,大地震动的声音。最后一切声音戛然而止,镜头也越拉越远,最后定格在最后那幅截图上。这时候,观赏者才能平静一下,长吁一口气,但仍然沉浸在影片所带来的震撼中。
  叙事上是如此的讲究,而影片的含义也是非常深奥和值得思考的。最初朝圣者来到圣地大教堂时,恰逢日食,教堂被黑暗所笼罩,这也正寓意时代陷入无尽的黑暗之中。朝圣者进入教堂,四周昏暗无光,这时组成教堂的殉教封神圣徒们赐予了朝圣者圣光火杖,这圣火意味着光明,代表希望,但这光明不足以让朝圣者看清整个大教堂而获得真相,朝圣者只能自己不断向前观摩教堂探寻信仰,以前的殉教圣徒们各自怀着不同的心态旁观着,朝圣者走到教堂后方,看到了茫茫的火海断崖,这代表尘世中如炼狱般的苦难,朝圣者俯身查看了土壤和土壤上的颗颗种子,土壤代表宣教之地,种子代表教徒,这时圣光火杖熄灭了,朝圣者只能自己凭借信仰开始在此陷入漫长祈祷,这代表朝圣者个人的艰难宣教路程,时光流逝、斗转星移,日食终于过去了,黑暗时代结束了,太阳出来了,光明重临世间,整个大教堂在光辉下现出真相,原来这所圣地教堂是由无数为信仰献身的殉教者用生命浇筑的,普通的教徒组成了教堂的枝干轮廓,少数的为信仰殉教的朝圣者成为圣徒被列为神像,教堂的顶端的那位神级神像就是教派的创始者,总之,圣地上的整座大教堂就是由无数为信仰殉教的人组成的,正是无数的信徒才赋予了信仰崇高的价值。这时,看到光明的种子们,也就是众多的教徒们,在光芒下迅速的发芽成长,朝圣者也在教徒们的簇拥下以身殉教,被封为圣徒并列为神像,和教徒们化成的枝干共同组成大教堂新的一部分。
  然而《大教堂》这部影片的深奥内涵还不止于此,并不是每一个人观赏完影片后都有相同的理解和想法,对于影片的主旨,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是很值得人回味的。“奉献和俘虏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词。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所谓坚持信仰追求真理,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诱惑与贪婪的产物。”每个虔诚的朝圣者在被刺穿献祭前,都以为自己是第一个看见圣堂的幸运儿。而在成为壁上枯槁无言的不朽之后,却有了不同心肠:(看到天真无知的后来人)悲哀、怜悯、不忍、无奈、鄙夷、冷笑、微笑、麻木。
  《Falling Art》是一部CG动画短片,曾经获得SIGGRAPH2005短片大赛第一名,2006年获得英国学院奖(英国“奥斯卡”)最佳短片奖。
  故事讲述的是某个废弃的军事基地上,大胡子军官将一枚荣誉勋章授予某个士兵后,将他从高崖上踢落,手拿相机的瘦子医生会及时按下快门,拍下士兵坠落时的动作。照片冲出,士兵火速送给大胖子将军,供他进行“艺术创作”。当胖子将军对创作结果不满意时,可怜的士兵就会成为牺牲品,再一次被踢落。   这部短片之所以可以称作《坠落的艺术》或《堕落的艺术》。这是因为当士兵的坠落被作为艺术时,它是将军的“坠落的艺术”;而当艺术的产生建立在生命的被屠戮基础上,这可以称作是“堕落的艺术”。片子里的四种人,五个角色,分别代表了五种状态。士兵:只管听命令,视功绩为一切,宁愿放弃生命也在所不辞。他们是高尚的,但也是盲目的。士官:尽管在给士兵戴奖章的时候表情有抽动,他在心疼,但也无能为力。军医:手拿照相机记录这一切,士兵的死活与他无关,他只管拍照,沉浸在自己拍照的艺术里,静观其变,他是冷酷的。将军:对待士兵尸体的照片有如精美艺术品一样珍惜,对待他们的生命有如蚂蚁一样不惜,当荧幕上出现将军随着士兵们的“舞蹈”而跳动的时候,他并不在乎空着的椅子上没有任何多余的人欣赏他的“艺术”,只是沉醉其中,他是昏庸的,是执着的。还有那只青蛙,完全的旁观者,任何事与它无关。每一角色都代表了一种现实中的人,深刻的挖掘了社会的现实和人类的内心本质。
  继《大教堂》和《堕落艺术》之后,2007年的《方舟》又一举拿下了SIGGRAPH电脑动画节全场大奖。导演选择的制作方式十分独特:并不完全依赖CG画面,而是采用实际模型与CG模型的相结合的形式,因此真实模型在影片里占了很大比重。事实上,此片的制作流程与电影的视觉特效处理的工作流程是非常相似的。整个动画片的前期概念草稿和中后期制作总共花费了五年时间!这就说明制作这部短片,制作组已经不单单对影片的制作技术和手段提出了高要求,在制作理念和叙事方法上都有了更大的进步。故事讲述的是诺亚在带着一群人逃避瘟疫的航行中让那些人被自己身上携带的病毒感染至死在那条逃亡的路上。他很悲愤,因为他的仁慈突然变为了罪恶。他本要做一个伟人却结果成了一个恶人。他想自杀却下不去手,他想弥补却为时已晚。他站上甲板决定爆头,却还是没能像自己想象一般英勇。他在往后约有三四十年无数次举起过他的枪。他又在三四十年里无数次劝说自己,就这样他放下了他的枪。接下来在一年又一年无尽的反省自责和自我安慰下他疯了,想是导致他精神崩溃的另一个因素是因为他发现他的病竟然不治而愈,他突然觉得之前他身上的病毒完全是为了杀死他所在拯救的那些或许能带他走向伟人之路的人们的。他再一次遭受了剧烈的打击,再一次举枪,再一次被矛盾中挥之不去的懦弱将他赎罪的强烈意志在手枪扳机扣动之前击垮,自此之后他盲目的习惯性的频繁举起他的枪,医生们摇摇头,表示一下他们的无奈,人类在无意中便可犯下滔天罪行,而自己的生命却总是如此宝贵。而诺亚最后站在方舟上想自杀的时候,有一个大全景:很多诺亚围着一个小岛。这个景和先前诺亚把自己的血放在显微镜下,周围围着细菌的场景是一模一样的,这也暗示着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就像是细菌感染正常细胞,包围,掠夺,侵蚀,直到自己的寄生母体倒下,死亡。
  这细微的镜头可谓蕴含了大量的信息和承载了导演的主旨。至于故事情节究竟是诺亚的真实经历的回忆还是疯癫的一种遐想,不得而知。这也正如同大教堂一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影片最后的大全景展示的是康复中心的大楼屹立于大地之上,而大楼方舟的造型也不禁让人深思,这是不是意味着在现代社会环境不断恶化、瘟疫不断发生、人类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都面临着巨大的危机,而需要一个世外桃源般的世界来净化人类的恶心灵,救赎这个社会呢,整个影片的音乐和画面色彩都很好地配合了影片的主题,是那么凝重和发人深思。纵观近代波兰动画,摆脱了过去那些特质走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1] 冯文,孙立军.动画概论[M].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
  [2] 孙立军.动画艺术辞典[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3.
  [3] 胡媛媛,张乐.波兰实验动画电影的艺术特色[J].电影文学,2010(23).
  [4] 吴毅强,胡澹.中国先锋(实验)动画初探[J].美术大观,2009(02).
  [5] 刘明.《大教堂》中的光影艺术[J].艺海,2011.
  作者简介:周炯生(1986—),男,山东青岛人,2009年本科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硕士毕业于北京大学,2012~2013年就职于北京立方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担任前端设计部动画设计师一职,2013年至今就职于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担任数字媒体方向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和涉及领域:动画创作,增强现实及裸眼3D案例中三维技术的使用,运动捕捉系统对于辅助制作CG角色动作的使用,3D打印项目中3D模型修补技术,影视后期特效制作等。
其他文献
摘 要:科技的发展指引着设计的方向,设计是建立在科技的进步之上的。因此,科技与设计的关系紧密相连,本文探讨的是科技为设计带来了尖端的前沿技术,并对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科技;设计;影响  1 科学技术  1.1 “科学”一词的来源  “科学”一词是由英文“Science”翻译而来的。清朝时,“Science”曾被译为“格致”。明治维新时期,“科学”一词作为译名出现在日语里。康有为引进并
期刊
摘 要:版画是印刷技术的产物,印痕是其特性。印痕在版画中无处不在,它就是画面中最小的绘画语言,再与画面的主题内容相结合,构建画面。这其实就是借用平面构形中的同质异构的方法,按照“符号学”为理论中的“能指层”与“所指层”。印痕作为画面的能指层,能指画面的任何主题内容即画面的。研究这样的构形手法,对于当代绘画的语言探索,具有一定的意义与价值。  关键词:符号学;印痕;同质异构  涉及同质异构的概念,我
期刊
摘 要:民国时期的上海是中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程度最高的城市,大量书画家入沪,带动上海书画市场的发展。润例亦称润笔,或称润格,俗称笔单,是诗文、书画的酬劳标准,润例在我国文化史上起源已久,在书画逐渐市场化与商业化的过程中,不断衍生出新的面貌。吴湖帆是民国海上画派新生代的领军人物,他的书画在当时就已畅销海内,本文从润例入手,研究吴湖帆书画在民国时的市场价格,通过史料检索的方式梳理出当时的物价状况,体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以重庆市巫溪县宁厂古镇为例,分析在当前加快城镇化发展的背景下,历史文化名镇在保护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推动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发展的主要思路。  关键词:城镇化;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发展;宁厂古镇  历史文化名镇保存着大量的文化古迹资源、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以及深厚的人文历史资源等,具有独特的自然地理
期刊
摘 要:近年来,国内不少省市都在重建或扩建博物馆。各种类型的博物馆相继建立,并进行不同规模的室内陈列装修。从已经开放展出的那些场馆会发现相互之间总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各馆之间的陈列形式越来越趋同,呈现出“千馆一面”的现状。这种趋同化的现象逐渐为不少博物馆专家和观众所诟病。  关键词:趋同;多元化;设计;创新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在为世界各国带来了新技术、新材料和新手段的同时,各种文化相互之间的影
期刊
摘 要:招贴画是传统的传播媒介,拥有悠久的历史,宣传功能是招贴最基本、最重要的功能,特别是商业招贴。招贴画实际就是一种文化的传播,传播的信息体现了特定的价值观念或是特定的人文特征以及文化特征。成功的招贴不仅要使受众得到所传播的信息,也应该使其得到精神上的享受、灵魂上的净化。情操上的陶冶和文化品位上的提高。  关键词:招贴;商业广告;视觉;传播  0 前言  招贴,如果想想那些存在于我们身边,日常的
期刊
摘 要:我国民族声乐是在传统民歌、戏曲、说唱中发展而来的歌唱形式,后又经过借鉴西方传统的唱法,形成了如今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说明了我国民族声乐已经走向与时代同轨的专业化道路。特别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成名并活跃在当今声乐舞台的民族声乐家们,在他们的艺术实践中不断的借鉴和创新,形成他们独具特色的演唱风格,同时也从他们的演唱实践中更加体现出我国现代民族声乐的科学性、时代性、民族性和艺术性。特别是在民族
期刊
摘 要:艺术以情感人,以情化人。但艺术情感并不是艺术家个人日常生活中自然情感的流露,而是经过艺术家审美化、闪烁着理性之光并与人类心灵相通的审美情感。唯有艺术情感,才能使作品显出勃勃生气、撼人心魄、感人肺腑!  关键词:艺术情感;以情感人;艺术活动  艺术以艺术形象这种特殊形式反映社会生活,但形象性不是文艺的全部特征。文艺区别于科学著作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情感性。一般说来,科学活动情感比较淡化,以理性
期刊
摘 要:临时展览作为博物馆基本陈列的有益补充,越来越受到业界的重视和关注。本文以嘉定博物馆近年来开展的临时展览工作为例,就郊区(县)博物馆临时展览的策划与实施做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博物馆;展览  近年来,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公益性基础文化机构,肩负着展示人类文明、传承历史文化、满足公众文化需求的重要使命,越来越受到收到社会的关注和大众的青睐。伴随着公众文化意识的觉醒及文化习惯的养成,摆
期刊
摘 要:社会主义制度的新中国对女性劳动力的需求是《九州无事乐耕耘》中女性形象产生的直接前提。作为一个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被树立起来的典型青年劳动女性形象,她的视觉形象的塑造自然会受到当时国情的影响,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启发了剩余劳动力尤其是女性劳动力投入社会主义国家的生产建设中去,而女性形象在这种局部去性别化的过程中,无论是男性化的体态还是被保留的女性化元素,也同样服从于这个目的。  关键词:中国画;妇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