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

来源 :昆明医科大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bo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本次研究的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患者,均为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接受手术治疗患者,将60名患者分为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治疗,而研究组患者,则接受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对比其观察指标:手术指标、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完整切除率。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长、创面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研究组患者疼痛程度较对照组轻;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完整切除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组间数据对比,表明本次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患者,接受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能有效的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该研究结果证实了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关键词: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消化道早期癌;癌前病变;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3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19)06-056-02
  随着人们生活习惯以及饮食习惯的改变,临床上接诊的消化道癌症患者人数不断增多,且逐年递增,呈现年轻化趋势,对于早期消化道癌以及癌前病变【1-2】患者,在接受消化道内镜检查后确诊后,可通过内镜下进行剥离,相对于传统手术,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的手术操作难度较大、风险较高,但是优点是可以完整切除较大的病灶,且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对于患者而言,是一种首选的手术治疗方案【3】。本次研究中,选取了60名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患者,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治疗,而研究组患者,则接受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本次研究的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患者,均为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接受手术治疗患者,将60名患者分为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对照组中,男性有14人,女性有16人,年龄区间在38-69岁,平均年龄为(50.72±2.43)岁;研究组患者中,男性有12人,女性有18人,年龄区间在37-70岁,平均年龄为(50.38±3.45)岁;本次研究在开始入组之前,已经取得医学伦理会批准,所收集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完善CT、MRI、病理等基础检查,确诊为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②具有手术指征,癌前病灶直径小于20mm;③临床资料完整;④患者自愿参与,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预期受益较小,预期风险较大;②身体状况无法耐受手术治疗;③凝血功能障碍、急性感染、严重精神疾病;④在肝、肾、心脏等严重器官疾病;⑤同时伴有乙肝、艾滋病、梅毒等传染性疾病。
  1.2方法
  對照组接受常规手术治疗,而研究组患者,则接受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具体措施如下:手术前8小时,让患者禁饮禁食,采取静脉麻醉,协助患者采取左侧卧位,在内镜下观察患者的病灶位置,使用氢离子电凝标记病灶边缘,随后在病灶边缘多点注射肾上腺素1mg+靛胭脂5ml+玻璃酸钠混合液,每个点分别注射2ml,观察是否阳性,随后确定剥离范围,使用针状刀标记外侧黏膜,切开病灶周围黏膜,剥离基底后断离,将标本取出,剥离过程中采取粘膜下注射,在结束手术操作前,将病变根部完整剥离,确认创面组织残留、穿孔以及出血状况,操作完毕后,使用止血钳止血,手术后给予常规对症治疗。
  1.3观察指标
  1.3.1疼痛程度   研究人员采用VA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4】,让患者对疼痛进行自我评价,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为中度疼痛,7-9分为重度疼痛,10分为剧痛。
  1.3.2    根据研究要求,将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长、创面愈合时间、手术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完整切除率统计记录。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产生的数据,按照数据类型进行分类,计量资料(`x±s)、计数资料(%),分别使用t检验以及卡方检验,计学软件(软件版本:SPSS20.00),计算完毕后,(P>0.05)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数据,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长、创面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两组患者的组间数据对比,表明本次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对比,研究组无一例重度疼痛,无痛患者4例,轻度疼痛患者人数大于对照组,中度疼痛人数小于对照组;对症患者中,未出现无痛患者,重度疼痛患者有6例;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研究组患者疼痛程度较对照组轻,两组患者的组间数据对比,表明本次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完整切除率对比,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完整切除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组间数据对比,表明本次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对于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患者而言,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病变多局限于黏膜层,患者在接受内镜检查确诊后,可采用外科手术将病灶组织进行切除,也是以往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案,但是常规手术对人体消化道正常解剖结构有一定的破坏性,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理功能,患者的机体创伤较大,不利于术后恢复【5】;随着内镜下手术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在早期消化道癌以及癌前病变中使用广泛,相对于传统的外科手术,内镜下黏膜剥离术能够一次性完整的将较大的病灶剥离,为后续的病理分期提供指导,但是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相对于传统手术而言,操作困难度大,对医生的年资以及熟练度要求高,手术时间较长【6】。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最早源于日本,随着消化道癌患者人数的增多,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的研究也不断深入,有报道称【7】,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可以通过内镜检查、染色,在手术操作前,先确定病灶位置以及大小,随后再进行剥离,患者手术中的出血量小,创伤小,整体愈合效果佳【8】。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接受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治疗,研究组接受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长、创面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但是研究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再将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对比,研究组无一例重度疼痛,无痛患者4例,轻度疼痛患者人数大于对照组,中度疼痛人数小于对照组,而对照组患者中,未出现无痛患者,重度疼痛患者有6例。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切口小,患者的疼痛程度轻;出血、穿孔、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率对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完整切除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组间数据对比,表明本次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患者,接受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能有效的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该研究结果证实了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庞霄君,丁秋龙,潘文胜.早期食管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胃体上部穿孔一例诊治分析[J].实用肿瘤杂志,2019,34(3): 267-269.
  [2]俞娜,沈薇,李爱华,等.内镜下黏膜剥离术中使用碘伏维持镜头及透明帽清晰度效果观察[J].临床消化病杂志,2019,31(2): 118-120.
  [3]丁斌虎,白育英.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8,18(8):1372-1374.
  [4]高晶晶,陈兴莲.心理干预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消化道早期癌对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8,26(2):230-233.
  [5]李凤东,王光尧.消化道早期癌和癌前病变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的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33):87-88.
  [6]牛应林,蔡军,李鹏,等.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联合腹腔镜淋巴结切除术治疗有淋巴结转移风险的早期胃癌的临床探讨[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7,34(7):508-509.
  [7]段东来,孙亚新,张力,等.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肿瘤的安全性及手术操作体会[J].临床消化病杂志,2014,26 (1):48-49.
  [8]洪伟勤,王小忠,彭启全,等.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消化道良性息肉,癌前病变及早期癌的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44(19):58-59,60.
  作者简介:罗艳贞,女,1985年10月出生,本科学历,民族:汉族;籍贯:广东佛山;研究方向:主要从事消化内科和消化内镜诊疗技术;职称:主治医师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在基层医院住院患者护理管理中实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住院治疗的5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实施前后,患者疾病知识知晓与护理满意度两方面评分情况。结果:相较于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实施之前,实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后,55例患者疾病知识知晓评分、護理满意度评分显示出较大差异,实施后均明显高于实施前,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基基层医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乙酰基-11-酮-β-乳香酸(AKBA)对大鼠关节软骨细胞增殖和表型维持的影响。方法:取3天龄的SD乳鼠的软骨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利用MTT法检测AKBA对细胞的毒性作用;设置空白组和低、中和高浓度AKBA药物组;番红O观察AKBA对软骨细胞分泌糖胺聚糖(GAG)的影响;qRT-PCR分析AKBA干预对软骨特異性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低、中和高浓度AKBA组对细胞增殖、软骨特异性基因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薰蒸对缓解会阴切口肿痛影响。方法:选择我科2017年1月至2017年7月收治42例产妇行会阴切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常规护理、碘伏擦洗。观察组予常规护理联合中药熏蒸,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会阴切口水肿/疼痛程度。结果:会阴伤口疼痛及肿胀程度,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会阴切口肿痛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熏蒸,能够有效减轻会阴切口肿痛程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间苯三酚在产程中的使用效果及其价值。方法:选入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住院无合并症及并发症、正常足月初产妇中宫口开大3-4cm,胎心监护正常,伴宫颈水肿者接收的产妇90例为对象,随机将产妇分成两组,每组45例。安定组产妇以常规方法分娩,在分娩的过程中出现宫缩乏力时适当给予静脉推注安定,观察组产妇接受常规方法分娩同时予以静脉推注适量间苯三酚,比较两组的产程及宫颈水肿缓解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脑血栓溶栓术后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共计抽取50例脑血栓溶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于2017年3月-2019年3月入我院进行溶栓治疗,随机分两组,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康复护理,研究组术后康复护理中加强健康教育,分组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焦虑、抑郁情绪评分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分组计算各项评分均值后对比。结果:研究组护理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健康教育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在我校门诊部诊治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门诊指导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高血压健康教育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血压、药物治疗依从性、健康行为改善及高血压知识知晓情况。结果:研究组收缩压、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
摘要:目的提高临床药学专业教学质量和学生的临床药学实践能力。方法将临床药学专业实习期与规范化培训期结合起来,有效培养临床药学专业学生的综合知识运用能力、临床思维、药学服务意识等临床实践能力。结果 通过方法学的探索,临床药学专业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可得到提高。结论通过与院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最终达到提高临床药学专业教学质量。  关键词:临床药学;临床实践;培养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目的评价在口腔正畸中应用微型种植体支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45例应用传统口外弓支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45例应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91.11%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5.56%,并发症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22.22%,且P<0.05;结论在口腔正畸中应用微型种植体支抗,疗效显著,并发症少,正畸效果显著。  关键词:口腔正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维生素B1治疗婴儿肠绞痛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婴儿肠绞痛患儿100例,随机分组,常规治疗组就诊患儿采取常规服用温开水、按摩腹部等治疗,维生素B1治疗组对本次就诊患儿采取常规治疗联合维生素BI治疗。比较两组婴儿肠绞痛疗效;婴儿哭闹缓解时间;治疗前后患儿面部表情疼痛评分量表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维生素B1治疗组婴儿肠绞痛疗效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
期刊
摘要:目的全方位分析比较在甲状腺疾病中腔镜手术和传统手术在临床疗效和治疗安全等方面的差异。方法本次研究以2018年3月~2019年5月所接受治疗的8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为研究目标,按照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进行随机分配,分别予以传统手术和腔镜手术两种不同治疗手段。结果 观察组在住院时间、并发症、出血量、住院费用以及VAS评分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