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模式下应用型本科高校环艺专业人才培养分析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8408272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工作室模式是现阶段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优秀范式。首先分析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环艺专业教学情况,然后阐释工作室模式是解决高校人才培养问题的最佳途径,最后以景德镇学院环艺专业软件课程为例,探讨工作室模式下高校环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法和对策,以供参考。
  [关    键   词]  工作室模式;应用型本科高校;环艺专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2(2020)40-0102-02
   工作室模式下应用型本科高校环艺专业人才培养,关键是以学生为中心,将工作室作为载体,把项目作为重要导向,将学习任务作为驱动,突出教、学与做有效相融,理实相结合,着重强调对高校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推进校企合作和产学互动,促使教学和就业无缝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工作室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根据知识和技术并重,理实同步的理念,将工作室当作高校实训载体,有效弥补校外实习过程中各种客观因素导致的缺陷。
   一、应用型本科高校环艺专业教学情况分析
   环艺有着十分广泛的内涵和外延,除去室内设计以外,还涵盖了建筑与景观艺术等,人们看到的所有事物与空间均为形成环境的要素,改进要素的设计为人们提供优质生活的行为就是环艺设计。
   我国一开始培养环艺专业人才的高校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环艺专业,一开始使用的是手工绘制施工图以及效果图,绘制时间长且效率低,假设学生手工绘制基础不扎实,则会直接影响设计思想的表现。而设计辅助软件为环艺提供了高效的绘图方法与手段,所以软件课程在高校环艺专业课程中诞生,发展成了环艺专业必修课。这些年来,伴随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诸多教育机构依旧在使用很早以前所拟定的教学大纲和模式,教学效果不能充分满足行业需求。
   景德镇学院环艺专业软件课程在当前教学方式的运用方面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体现在:(1)教学操作方式单一,原因在于教师经验不足,教学过程中一一示范软件中的各个工具命令,学生模仿演示实践操作,不管是教师的教学方法,还是学生操作都不灵活,无法理解软件辅助的目的,也不能把设计方式与设计需求相融。任意一款软件在设计过程中的初衷并非是服务单一专业,是照顾各种行业的功能,所以教师不认真介绍辅助环艺专业的软件功能,仅仅是简单演示操作,课程完结,学生依旧不能掌握软件辅助环艺专业的方法。(2)教师讲解环节中,仅仅关注软件教材流程操作,根据教材案例操作程序开展教学,导致教学不连贯,促使学生仅仅可以做好规范技术的作业,从而忽视了独立思考过程中软件功能对环艺专业的辅助性。而且,在实际教学阶段,案例缺乏针对性,理论和设计脱节。软件技术实践发展快速,假设教学不能紧跟时代发展而发展,那么就会导致教学落后,和行业需求脱节。
   二、工作室模式是解决高校环艺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的途径
   实习与实训并非是在短时间内学生在企业体验工作环境与职业岗位简简单单的一个过程,是高等院校学生经过实际项目完成工作的过程,实现各方面能力的加强与提升。提高应用型本科高校环艺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需要在确保实践教学基础之上,解决企业商业本质局限性以及实习时间有限的问题,所以,在工作室模式下进行人才培养构建校内实训基地与教学体系能够合理解决该问题。
   (一)工作室模式下人才培养可以打破毕业实习时间限制
   工作室模式下环艺专业人才培养贯彻于日常实践教学中,实训无须受时间所限。工作室模式下人才培养与普通的校外实习基地实践教学有一定区别,是以工作室为主要载体,把以往的封闭式教学变成面向生产实践的开放式教学。教学内容关键是以实际项目为主,通过项目带动教学,把项目实训整合在专业教育教学中,让实训教学时间提高到两年及其以上。
   (二)工作室模式下人才培養可以打破企业本身的商业属性
   工作室模式下的环艺专业人才培养是利用商业项目做好实践教学的一个过程,该本质依旧是教育,所以,其教育本质确保了知识讲解的公开性以及有效性。工作室模式下的环艺专业人才培养是经过教师带领高等院校学生在做好企业项目的环节中做好专业技术训练。与案例教学有很大的差异性,教师经过实际项目开展环艺专业知识的讲授与运用,高等院校学生能够全面掌握专业的重要知识和技术,还能够体会实际项目所带来的压力。
   (三)工作室模式下人才培养益于教学管理与实训考核
   工作室模式下的环艺专业人才培养主要是以项目为纽带促成校企合作,学生在学校中工作室做好实际项目,高等院校教务部门能够随时监督实践教学整个过程。因为工作室设置于学校内,教学管理部门以及监督小组等能够对实践过程展开有效管理与监督,进而大大提升实践教学水平与效率。
   三、工作室模式下应用型本科高校环艺专业人才培养的方法与对策
   (一)创建环艺专业软件课程体系
   以景德镇学院环艺专业软件课程为例,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针对性融合有关对策,将实践课程软件操作训练作为核心,理论讲授为辅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灵活运用软件的能力。并且融合室内设计有关原理与人体工程学、环境照明与陈设艺术等课程能帮助学生了解效果图和施工图制作并非最终目的,最主要的应当是掌握辅助设计与思维方式。(1)二维设计思路。教学内容关键针对逻辑排版设计与平面表现技法。经过学习,助力学生掌握环艺专业基础理论与方式,涵盖环艺专业中的平面构成与构景等,了解空间观念,掌握基础设计意图表达方法,规定学生在指定的版面空间中借助软件,把排版过程中形成的要素与设计信息按照需求与思路加以重新组合,将设计思维和计划通过二维方法表达于二维软件中,应当掌握的软件为PowerPoint、Photoshop,这一阶段规定学生掌握二维图形处理能力,且灵活采用软件操作技能把设计理念与美感表现出来。借助PowerPoint逻辑排版把设计思路阐述与表达,促使学生于二维平面展示中掌握表现技能与手法,并且在软件辅助环境下锻炼设计逻辑思考行为,为步入三维软件操作打基础。(2)制作三维效果图。环艺专业软件课程涵盖了Su与3ds Max等三维计算机设计软件,锻炼高校学生初级造型与三维空间建立和想象力。经过教学促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建立虚拟空间能力,认识物理材质与灯光等多种表现手法,深入了解三维构思组合、灯光和材质的搭配与运用,于设计思路表现中提升创意思维,给后期环艺专业实践科目学习与实践奠定基础。(3)计算机CAD与施工图制图。这两门课程均属于环艺专业软件课程,并且均使用在相同辅助软件Auto CAD,这一软件功能复杂且强大,能够辅助多种不相同功能任务,操作要和实际项目配合进行练习,乃环艺专业比较重要的软件课程。CAD制图课需要掌握精准的绘图与投影方式绘制工程图,图解空间几何问题,掌握Auto CAD软件操作与运用实用工具,学会基础图形输出技能,同时灵活使用软件开展画法几何与制图基础的绘制。施工图制图课程教学基础是熟悉CAD操作指令,采用CAD软件绘制工程施工图,具备很强的实践性。课程教学核心采用CAD软件绘制室内设计施工图规范与工艺等的尺度,同时经过施工场地考察与设计以及实践,培养学生采用软件开展施工图绘制与读取图的能力。    (二)建立人才培养体系
   在工作室模式下,开展应用型本科高校环艺专业人才培养中,以景德镇院校环艺专业软件课程为例,除去需要做好课程安排以及教学内容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教学体系设计。把工作室体系取代班级,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工作室机制、工作室配置,各大工作室需要配置一个高职称以及具备多年实践经验的教师,同时匹配几个软件操作非常熟练的专业课教师和科目导师,构成健全的理论与实践相融的工作队伍。教师队伍组织设计流程是把流程中的设计任务与软件操作分配给高等院校学生,使学生在软件操作中熟悉设计流程,了解软件技能,让操作变得更加有的放矢,带来实际成果。如此,不但合理運用了软件操作辅助,更能经过课程的反复练习,促使高校学生了解与掌握设计流程辅助软件技能方法的重难点,将学生软件训练与环艺专业课程相融,同时在工作室中完成。在这一环节中,工作室学生软件操作与环艺专业课程是以导师队伍配合,合理运用教学和教师资源,并且也把第二课堂和社会服务实践课程在工作室进行。工作室可以促使导师与学生共同工作与学习,进而构成优质的工作氛围。再者,学生能够在导师设计专业方向中得到环境艺术行业中最前沿的信息,共同合作完成社会服务实践案例,做好对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的培养。
   (三)构建“双师”教师队伍
   在工作室模式下应用型本科高校环艺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构建“双师”教师队伍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校企双方将工作室作为平台,经过签订合作协议,校企相互选派教师双向兼职,形成以专任教师、企业骨干和巧匠为主的工作室师资队伍,进行人才培养,强化环艺专业教学和生产相融合。教师参加企业生产与项目研发,高校聘请企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参加环艺专业课程建设与实训指导。校企共同进行教学设计,拟定项目课程标准,合理调动资源等环节,构成结构多元化的“双师”工作室教学队伍。经过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教师理论和实践水平,构成彼此互动与专兼相融,拥有实践能力、教学与协作能力的“双师”教师队伍。
   不管是何种形式的教学均是为了有效解决某一时期内教育相关问题。现如今社会发展快速,就业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应用型本科高等院校环艺专业教育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和机遇,提升学生专业水平与实践操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培养适于地区经济发展需求与充分适应行业企业需求的人才是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的责任。在工作室模式下进行环艺专业人才培养,将工作室作为单位,将项目作为重要载体,通过项目带动教学,并强化校企合作,对应用型本科高校环艺专业人才培养是非常有利的。
   参考文献:
   [1]满丛英.专业认证背景下民办高校学前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文本分析[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20,17(1):39-43.
   [2]王雪峰.江西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查分析[J].智库时代,2019(52):113-114.
   [3]徐全忠,房晓宇.中蒙财经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比较与启示:基于五所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分析[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9,17(5):114-118.
   [4]曹佳欣,周江.应用技术型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9(10):104-105.
   [5]马学儒.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求知导刊,2016(9):47.
  编辑 武生智
其他文献
[摘 要] 面对自主学习意识较薄弱的中职生群体,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提升语文学科的关键能力是语文教师要思考的问题。在新时代教育信息化的前提下,超星学习通移动教学平台作为教学辅助工具,能够有效延伸中职语文课堂,逐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超星学习通平台,以《林黛玉进贾府》作为具体的教学实践篇目,通过课前预习、课中助学、课后延伸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有效落
期刊
[关 键 词] 校友意识;重要性;培育途径;探究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2(2020)40-0030-02   凝练校友文化,汇聚校友力量,是高校人才培养与文化传承的集中展现。校友的职业发展状况及工作业绩是学校办学效果的强力佐证,在“双一流”建设、本科教学评估、学科评估、专业认证等工作中,校友发展状况已经成为
期刊
[摘 要] 通过对西安交通工程学院抽样调查,分析了陕西民办学院学生和老师对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的了解和认可程度,研究发现民办学院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了解和认知仅限于物质层面,对学院和学生双方利用“互联网+”环境下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存在不足,基于此现状提出了可行性方案。  [关 键 词] 民办学院;创新创业;“互联网+”环境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期刊
[摘 要] 中职院校是培养职业人才的专业场所,通常德育较为薄弱。校企文化交融下,让学校的教育变得更加具有导向性。校企文化交融能够给中职德育管理注入新的活力,让德育管理模式的创新成为可能。对这一问题进行重点研究,让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对接,促进学生个人发展以及企业的有序运行。  [关 键 词] 校企文化交融;中等职业;德育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期刊
[摘 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明确提出“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目前,校企合作组织松散、合作内容不深入、合作的机制不灵敏、合作效益不高,难以适应我国经济结构的升级和转型的需要,因此需要对校企合作进行思维升级,进行更高层次的“校企
期刊
[摘 要] 适当的工作压力会提高教师教学工作的效率,但过高水平的工作压力会带来不良的压力反应,危害教师的身心健康,同时对教师的教育工作带来消极影响。研究对南京某小学教师的调查,发现其工作压力处于较高水平,家长期望值过高、教师的社会认知不清晰、学校管理制度僵化、教师角色泛化等是其承受高压平的原因,提出提高教师待遇、纠正社会对教师的不正当认知、合理安排教师工作、落实人性化管理、建立合理的专业期
期刊
[摘 要] 学校妇科教研室在单纯线上教学时以讲授法为主,结合展示法、启发法、比喻法、讨论法、自学法、归纳法等不同教学方法,通过翻转课堂、案例教学、角色扮演等不同教学形式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并取得超出预期的教学效果。  [关 键 词] 线上教学;中医妇科;教学方法;教学形式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2(2020)
期刊
[摘 要] 随着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课程教学利用信息化网络平台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以独立学院西方经济学课程为例,在对课程特点、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超星平台进行教学环境、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和设计。  [关 键 词] 西方经济学;超星平台;翻转课堂;设计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獻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
期刊
[摘 要] 远程教育能较大程度避开生理缺陷对残疾人的制约,促进残疾人教育事业发展。为了解德阳残疾人远程学习现状,在3个不同单位对121名残疾人进行了调查,包括基本情况、学习的初始能力、动因、需求、兴趣、资源获取等方面。结果显示,残疾人基本具备远程学习的初始能力,学习需求主要集中在生活技能和其他技能,学习主要动因是提高自己。但残疾人群体的整体学历较低,对远程教育资源的获取途径局限于社区与残联
期刊
[摘 要] 部分高校在培育“双带头人”方面已经取得一定成绩,但仍存在部分问题。从教师思想、工作机制、保障体系以及激励机制四个方面展开分析,分别指出各自的不足及对应的改进路径。  [关 键 词] 高校;“双带头人”;培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2(2020)40-0098-02   党支部书记是各高校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