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影也是一种很好的课程资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从以课堂、以书本为中心的狭隘空间走出来,加强课程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以及科技发展的联系,开发适合本地区和学生发展需要的体现均衡性、综合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课程资源。”优秀的电影,其剧本本身就是一部很好的文学作品。此外,电影与作文在主题的提炼、素材的选择、故事的波澜、手法的多样等方面也有许多相似之处。为此,笔者尝试将电影引入到作文教学中。
培养欲望:给写作动力
什么能让人感兴趣?当然是一些新奇的、细致生动的、与众不同的东西,而电影就具有这一特点。电影,是通过画面和声音,在银幕上运动的时间和空间里塑造形象,再现和反映生活的一种艺术,其主要特点是直观性、逼真性、通俗性。这种声、色、光、影的完美融合,带给人的是一种视觉、听觉上的审美体会,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如在以“我喜爱的一种动物”为题的写作练习中,学生们起先认为这是一个老话题,写不出什么新意。对此,笔者播放了美国影片《南极大冒险》,主要讲述了一群科考队员与8条雪橇犬的故事。感人的电影情节激发了学生对动物的新鲜感受,但笔者觉得不够,还可以继续“加把火”。于是笔者问:“这人与犬之间的故事为什么会如此感人呢?”经过讨论,学生们终于明白:“导演并没有像我们通常将动物仅仅放在一个取悦于观众的角度,而是把动物放在一个与人平等的角度,从人性的角度来关注动物。”这样,学生的写作欲望完全被激发了,教学效果相当好,优秀作文相当多。
积累素材:让写作有力
语文教育家吕叔湘曾说:“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70%是得之于课外阅读。”毫无疑问,电影也是生活这本“大教材”的组成部分。其中,有一种电影叫记录片,其最基本的表现方式是真实而艺术地“再现”,融艺术性、生动性、可视性为一体,让知识的传播更生动形象。即使不是记录片,其它类型电影的大部分素材也来源于生活,是社会生活的缩影或折射。美国影片《辛德勒的名单》记录了种种人物眼中的种族屠杀和心理感受:既有辛德勒等人费尽心思地救助犹太人,又有格特以射杀犹太人取乐的残暴行为和畸变心理;既有德国士兵对犹太人屠杀的记录式画面,又有犹太人面对纳粹暴行时的恐惧和绝望……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地揭露了纳粹惨绝人寰的行径。这部电影,让学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细腻又生动、深入又丰富地认识二战这一段教科书上抽象且概括的史实;还可作为写作立意的素材,或面对灾难人性的美好,或战争和种族歧视还给人类的苦难,或让人学会在苦难中如何寻求生命的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观赏电影的过程中,拓宽了视野,积累了写作素材和情感素材,从而端正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塑造美好人格。
训练思维:让写作得力
作文的训练,归要结底是思维的训练,而电影的思维规律和作文的思维规律是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如聚焦思维方面,电影和文学作品一样,也要经常善于聚集,以小见大,从一个切入点或者从一个侧面来反映主题,这样才深刻。现代社会是一个种族、文化、观念、价值不断冲突和碰撞的时代,如何表现这一宏大的主题?美国影片《撞车》将之聚焦在一次撞车事件。事件把黑人警员一家、波斯裔杂货店一家、墨西哥修锁匠一家、黑人演员夫妇、检察官夫妇、两个黑人偷车贼(其中一个正是黑人警员的弟弟)、两个白人警察,还有一对亚洲裔的人贩子卷了进来,纠缠在一起,从而使简单的汽车碰撞上升到文化的、文明的、种族的、价值观层面的碰撞和人性的冲突。这种聚集思维不正是作文所需要的思维方式吗?
迁移方法:让写作借力
文章的结构方式和表现技巧决定着内容表现的效果,决定着文章能否吸引读者,震撼读者,如侧面烘托、伏笔照应、烘云托月、倒叙插叙、环境渲染等,而这些结构方式和表现技巧也正是电影常用的拍摄手法。可以说,欣赏电影拍摄手法的过程就是学习作文写作手法的过程,学生可以尝试在习作中模仿电影手法,把电影的长处进行吸收,之后再现在自己的作文上。写人记事的文章中,细节描写往往是学生的薄弱之处,笔者就经常在影片观赏时在特写镜头之处停下来,仔细感知人物的神态、表情、动作,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在欣赏影片《唐山大地震》时,有这样一个感人情节:“元妮婆婆想把方达带走,元妮只好答应,自己在汽车后面伤心欲绝。突然汽车停下,方达下车,他在远处大喊一声:‘妈妈!’”在这一情节中,两次给了元妮脸部的特写镜头。笔者就引导学生思考:“是不是一样?区别在哪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的?为什么送方达走时没哭而方达大叫‘妈妈’时她会泪水狂涌?……”接着就让学生发挥想象,用文字的方式来进行表达。经常做这样的分析欣赏,学生的细节意识和细节描写的方法无疑会得到强化。
电影仅是一个媒介,最终的目的是提升学生的作文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觉得要牢记这样3个“很重要”:一是影片选择很重要,选择要有目的,要根据作文教学的内容选择;二是教师引导很重要,要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要将教学内容贯穿其中;三是观后运用很重要,“学以致用”应该是任何教学活动的终极目标。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阴市山观中学)
培养欲望:给写作动力
什么能让人感兴趣?当然是一些新奇的、细致生动的、与众不同的东西,而电影就具有这一特点。电影,是通过画面和声音,在银幕上运动的时间和空间里塑造形象,再现和反映生活的一种艺术,其主要特点是直观性、逼真性、通俗性。这种声、色、光、影的完美融合,带给人的是一种视觉、听觉上的审美体会,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如在以“我喜爱的一种动物”为题的写作练习中,学生们起先认为这是一个老话题,写不出什么新意。对此,笔者播放了美国影片《南极大冒险》,主要讲述了一群科考队员与8条雪橇犬的故事。感人的电影情节激发了学生对动物的新鲜感受,但笔者觉得不够,还可以继续“加把火”。于是笔者问:“这人与犬之间的故事为什么会如此感人呢?”经过讨论,学生们终于明白:“导演并没有像我们通常将动物仅仅放在一个取悦于观众的角度,而是把动物放在一个与人平等的角度,从人性的角度来关注动物。”这样,学生的写作欲望完全被激发了,教学效果相当好,优秀作文相当多。
积累素材:让写作有力
语文教育家吕叔湘曾说:“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70%是得之于课外阅读。”毫无疑问,电影也是生活这本“大教材”的组成部分。其中,有一种电影叫记录片,其最基本的表现方式是真实而艺术地“再现”,融艺术性、生动性、可视性为一体,让知识的传播更生动形象。即使不是记录片,其它类型电影的大部分素材也来源于生活,是社会生活的缩影或折射。美国影片《辛德勒的名单》记录了种种人物眼中的种族屠杀和心理感受:既有辛德勒等人费尽心思地救助犹太人,又有格特以射杀犹太人取乐的残暴行为和畸变心理;既有德国士兵对犹太人屠杀的记录式画面,又有犹太人面对纳粹暴行时的恐惧和绝望……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地揭露了纳粹惨绝人寰的行径。这部电影,让学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细腻又生动、深入又丰富地认识二战这一段教科书上抽象且概括的史实;还可作为写作立意的素材,或面对灾难人性的美好,或战争和种族歧视还给人类的苦难,或让人学会在苦难中如何寻求生命的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观赏电影的过程中,拓宽了视野,积累了写作素材和情感素材,从而端正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塑造美好人格。
训练思维:让写作得力
作文的训练,归要结底是思维的训练,而电影的思维规律和作文的思维规律是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如聚焦思维方面,电影和文学作品一样,也要经常善于聚集,以小见大,从一个切入点或者从一个侧面来反映主题,这样才深刻。现代社会是一个种族、文化、观念、价值不断冲突和碰撞的时代,如何表现这一宏大的主题?美国影片《撞车》将之聚焦在一次撞车事件。事件把黑人警员一家、波斯裔杂货店一家、墨西哥修锁匠一家、黑人演员夫妇、检察官夫妇、两个黑人偷车贼(其中一个正是黑人警员的弟弟)、两个白人警察,还有一对亚洲裔的人贩子卷了进来,纠缠在一起,从而使简单的汽车碰撞上升到文化的、文明的、种族的、价值观层面的碰撞和人性的冲突。这种聚集思维不正是作文所需要的思维方式吗?
迁移方法:让写作借力
文章的结构方式和表现技巧决定着内容表现的效果,决定着文章能否吸引读者,震撼读者,如侧面烘托、伏笔照应、烘云托月、倒叙插叙、环境渲染等,而这些结构方式和表现技巧也正是电影常用的拍摄手法。可以说,欣赏电影拍摄手法的过程就是学习作文写作手法的过程,学生可以尝试在习作中模仿电影手法,把电影的长处进行吸收,之后再现在自己的作文上。写人记事的文章中,细节描写往往是学生的薄弱之处,笔者就经常在影片观赏时在特写镜头之处停下来,仔细感知人物的神态、表情、动作,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在欣赏影片《唐山大地震》时,有这样一个感人情节:“元妮婆婆想把方达带走,元妮只好答应,自己在汽车后面伤心欲绝。突然汽车停下,方达下车,他在远处大喊一声:‘妈妈!’”在这一情节中,两次给了元妮脸部的特写镜头。笔者就引导学生思考:“是不是一样?区别在哪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的?为什么送方达走时没哭而方达大叫‘妈妈’时她会泪水狂涌?……”接着就让学生发挥想象,用文字的方式来进行表达。经常做这样的分析欣赏,学生的细节意识和细节描写的方法无疑会得到强化。
电影仅是一个媒介,最终的目的是提升学生的作文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觉得要牢记这样3个“很重要”:一是影片选择很重要,选择要有目的,要根据作文教学的内容选择;二是教师引导很重要,要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要将教学内容贯穿其中;三是观后运用很重要,“学以致用”应该是任何教学活动的终极目标。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阴市山观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