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谱:倪姓和甲骨文家谱刻辞研究

来源 :寻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nLoveRic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文字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通称为甲骨文字或甲骨文。甲骨文是现代汉字的早期形式和直接源头,一般认为甲骨文是殷商王朝用于记载占卜记事而契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所以甲骨文又被称为契文、龟甲文、龟甲兽骨文。绝大部分甲骨文出土于河南安阳西北小屯村、花园庄、侯家庄等地,而这一带是历史上著名的殷商王朝的遗址,因此,甲骨文又被称为殷墟甲骨文。研究汉字的起源就不能不直接追溯到殷墟甲骨文,同样,追寻中国姓氏和家族的起源也必须到殷墟甲骨文上找寻真实的史料证据。
  占卜吉凶和祭祀祖先是甲骨文记载的主要内容,而祭祀祖先正是中华文化的典型特征之一。祭祀祖先最基本的先决条件就是对自己祖先的确认。所以在商、周两代的青铜器铭文上最为常见的“子子孙孙永宝用”就成了一句祖先传给后代的基本训条。在商周时代,“国之大事,唯祀(祭祀)与戎(战争)”。准确牢记自己的历代祖先名氏,成了当时各国、各部落史官和家族成员的基本任务。我们通过研究西周时期的《史墙盘》上的铭文,知道了那上面记载着微氏家族六七代人的名氏和历史。而在殷商甲骨文中,也有一件真实地记录着倪氏家族十一代十三位祖先的名氏,因此,这段甲骨文成了名副其实的家谱,这是中国最早的家谱——“天下第一谱”即由此而得名。
  在已经出土的十几万片甲骨文中,可以明确看做是家谱的,大概只有三件:其一见于《殷契卜辞》第209片,其二见于《库、方二氏藏甲骨卜辞》第1506片,其三见于《殷墟文字乙编》第4856片。以上三片甲骨中,家谱的特征最为丰富和最有研究价值的当推《库、方二氏藏甲骨卜辞》第1506片。这是一大片牛肩胛骨,最初由美国传教士方法敛收藏,后转手出售给大英博物馆。
  随文附上这片甲骨的拓片和文字摹写。按照从右往左的顺序,我将文字释读如下(括号内文字为我补充说明文字):
  贞:
  免(倪)先祖曰吹。(第一代)
  吹子日卫。(第二代)
  卫子日燕。(第三代)
  燕子日帷。(第四代)
  帷子日壹。(第五代)
  壹弟日启。(第五代)
  壹子日噩。(第六代)
  噩子日徕。(第七代)
  徕子日洪。(第八代)
  洪子日御。(第九代)
  御弟日修。(第九代)
  御子日射。(第十代)
  射子日商。(第十一代)
  其中,卫、徕、修、射四字为笔者释读。具体考释过程,另有文章专论。
  用现代汉语翻译如下:
  卜问:
  倪姓的先祖名叫倪吹。
  倪吹的儿子名叫倪卫。
  倪卫的儿子名叫倪燕。
  倪燕的儿子名叫倪帷。
  倪帷的儿子名叫倪壹。
  倪壹的弟弟名叫倪启。
  倪壹的儿子名叫倪噩。
  倪噩的儿子名叫倪徕。
  倪徕的儿子名叫倪洪。
  倪洪的儿子名叫倪御。
  倪御的弟弟名叫倪修。
  倪御的儿子名叫倪射。
  倪射的儿子名叫倪商。
  那么,这里的问题是: “帷子日壹”和“壹弟日启”同为第五代,“洪子日御”和“御弟日修”同为第九代,有什么必要在这里相同辈分的人同时举出两个?为什么还要特别记载“壹弟日启”和“御弟日修”呢?
  根据我们对商代历史纪年的了解,这种现象只在下列情况下才出现,即:他们都是当时隶属于商王朝的小的诸侯国国君继承人,所以才有必要在同一片甲骨上相同辈分的人同时举出两个。也就是说,当时的倪姓是殷商王朝统治下的一个小诸侯附属国的国君,在那里奉行的是长子继承制,而在第五代和第九代却出现了兄终弟及的现象。“帷子日壹”和“壹弟日启”同为第五代,“洪子日御”和“御弟日修”同为第九代,因为他们先后继承王位,所以才有必要把他们的名字同时记录下来。我们考察《史记·周本纪》中的记载也可以发现,同为商王朝附属国的周人,在开国之前的王位继承上一直也是以长子继承制为主、兄终弟及制为辅的。
  普通的百姓和贵族是完全用不着这样记载的。
  看起来,我们对于商王朝及其所属国的王位继承制问题需要重新审视。
  王国维先生在《殷周制度论》一文中曾经考证:“特如商之继统法,以弟及为主而以子继辅之,无弟然后传子。自成汤至于帝辛三十帝中,以弟继兄者凡十四帝:外丙、中壬、大庚、雍己、大戊、外壬、河亶甲、沃甲、南庚、盘庚、大辛、小乙、祖甲、庚丁……故商人祀其先王,兄弟同礼,即先王兄弟之未立者,其礼亦同,是未尝有嫡庶之别也。此不独王朝之制,诸侯以下亦然。”如上所述,商朝的王位继承法是采用兄终弟及制的,兄无弟则传兄之子。但是,这一制度是否推广到商的所属诸侯国,史料中一直是语焉不详的。而我们通过《库、方二氏藏甲骨卜辞》第1506片的史料记载,却发现了在倪姓诸侯国中,是长子继承制为主,而兄终弟及制为辅的。
  对于上述甲骨文家谱刻辞中出现的十一代、十三位祖先,考虑到当时殷商时人的平均寿命,我们按每代20~30年计算,则这一家谱涉及的历史长达220~330年,几乎涵盖了整个殷墟甲骨文使用的历史年限。陈梦家先生在《殷墟卜辞综述》一书中将这件甲骨定为殷王武丁时代所刻。诚如是,则第十一代的“射子曰商”及其“商子曰某”的第十二代子孙应该生活在殷王武丁时代。武丁生活的时代大约在公元前1250~公元前1192年之间,在位59年。则倪姓的始祖倪吹又将比此再早220~330年,即公元前1470年或公元前1580年,这正是殷商王朝建国不久的太丁、外丙、中壬、太甲四帝的时代。因此,一篇倪姓甲骨文家谱刻辞,几乎和殷商王朝的传承是并列发展而来的。换句话说,这一家谱历史年代和殷商历史年代是一致的。
  过去,在甲骨学界一直存在着有关第1506片甲骨真伪问题的争论。主张是伪刻的学者有郭沫若、容庚、唐兰、胡厚宣等先生,主张是真品的学者有董作宾、陈梦家、于省吾、饶宗颐、张秉权、张政烺、李学勤等先生。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甲骨学家认为它是真品。上述家谱刻辞历史年代和殷商历史年代的一致性,是我们判定第1506片甲骨文家谱刻辞和骨片皆为真品的最为重要的年代学证据。这片甲骨是1903年出土,当时对于商代历史年代的准确认识还无从谈起。而从文字字形到人名所包含的历史信息,根本不是后代所能伪造出的。
  接下来,我们继续考察倪姓的由来及其地理位置。
  根据第1506片甲骨刻辞,我们知道了倪姓在历史上最早的祖先是倪吹。
  甲骨文中的“兄”即“郧”,也就是“倪”。“郧”和“倪”为后出字,加“邑”部偏旁,大都与古国有关,表示国名或者城名,甲骨文和金文中时常出现“兄人”、“兄伯”、“史兄”、“小臣兄”等历史记载,更加证明了当时倪姓是个小诸侯国这样一个历史事实。这是典型的“因地以成名”的得姓方式。“郧”与“倪”相通,进入春秋战国时代以后,“倪”字取代“兄”、“郧”,成为姓氏用字。
  根据宋代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一书的记载:“郧(倪),出自曹姓。邾武公封次子于郧,是为小邾。其地东海望郳城是也。”在著名的青铜器《邾公幼钟》上,其铭文记载:“陆终之孙邾公作厥和钟”。这一铭文意义乃在于暗示着在商周直到战国时期的神话传说中,邾公是“陆终之孙”。按照《世本》的记载:“吴回氏生陆终”,在吴回之前,则是轩辕黄帝的正妃嫘祖生昌意、昌意娶蜀山氏酋长之女昌仆生颛顼、颛顼的次妃腾隍氏生称、称的儿子叫老童、老童娶根水氏部族的女子骄福生了重黎和吴回。如此一来,则倪姓出自曹姓,也就是出自姬姓的轩辕黄帝。而陆终的夫人女媸生晏安,晏安因辅佐舜帝有功,被舜帝封于曹地,建立曹国,赐姓曹。故此,倪姓出自曹姓,已经是上古时代的氏族、姓氏发展史上的一个定论。
  在上述殷商甲骨刻辞中,倪姓的先祖名叫倪吹,他生活在殷商王朝建国不久的太丁、外丙、中壬、太甲四帝的时代,即公元前1470年或公元前1580年前后。而在此之前的夏代和五帝时代,应该就是倪姓的远祖曹姓的时代。而到了倪射的儿子倪商的时代,按照我们的上述推断,显然应该是商代晚期,很可能他已经是末代国君了。因为武王克商以后,曾经封古曹国的后裔曹侠到邾地,继承陆终、吴回的香火。邾地,就在今天的山东滕州一带。因为近邻鲁国,所以当时邾国成了鲁国的一个附庸国。周宣王时代,再次封邾颜的小儿子到郳,组成新的小邾国。郧成了小邾国的国都,于是,小邾国国君开始以郳地为姓,小邾国的国名变成了郧国。“郧”字右边表示城池。拥有城池的郳人,加个人字偏旁就成了“倪”姓。从此,“郧(倪)”姓正式定型。《公羊传·庄公五年》中记载有“秋,倪黎来朝”,《左传·昭公二十年》中记载了“倪甲出奔郑”一段历史事实。在春秋战国时代,倪国是“齐威王所谓泗上十二诸侯”之一。
  简单来说,倪姓从曹姓中诞生,经过历史演变,最终出现了倪姓。殷商甲骨刻辞的真实存在,宣告了中国千古第一家谱的出世。
其他文献
王少春汉族,1959年生于天津。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版画系,获学士学位。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助教班,毕业于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造型艺术系油画专业,获硕士学位。2004-2006
近日,由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主办,山西博物院、山西省美术家协会、晋祠博物馆共同承办的“赵梅生新写意画展”在山西博物院会展中心隆重开幕。中共山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胡苏平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大家熟知的。然而,孔子为何取这样的名和字呢?据笔者所知,历代的解释众多,而具代表性者有四:  一、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云:孔子刚生下时,头顶中间是凹下的,像尼丘山形,中低而四旁高,故名丘字仲尼。  二、《孔子家语》云:孔子母亲叫颜徵在,曾在尼丘山求子而私祷,因此生下孔子后,便命名为丘,取字仲尼。钱穆先生在《孔子传》中即采用此说:“孔子名丘,字仲尼。因孔子父母祷于尼丘山而得生,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王学辉1957年生于山西省太原市。1983年毕业于山西大学艺术系国画专业。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学会理事、山西省文联副主席、山西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山西面院院长、
期刊
近日,由安徽省文化厅、安徽省书画院主办,宣城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宣城市书画院承办的“梅清与宣城画派学术研讨会暨安徽全省书画院院长联席会”在梅清故里,中国文房四宝之乡
通过对北欧五国幼儿教育和保育的最新政策话语进行文献调查和文本分析,发现北欧国家幼儿教育和保育政策话语的最新变化包括:幼儿教育和保育的定位从作为民主实践场转变为社会
2019年4月13日,著名神经科学家保罗·格林加德(PaulGreengard)逝世.20世纪50年代,格林加德开始他的职业生涯.当时,科学家们认为神经传递纯粹是靠电进行的,神经细胞只通过神经
期刊
当丰台五小把幸福作为学校价值追求以后,就不断在追问自己、追问学生:学生、教师在学校是否真的幸福?是什么让他们最有幸福感?循着这个思路,我们不断地构建、调整“幸福教育”的行动体系。通过学生、教师的问卷调查,我们发现让师生产生幸福感最多的地方是课堂。特别是学生,一天的学习生活有80%是在课堂中度过的,从效能的角度上来说,课堂才是学校有效落实“幸福教育”的主渠道,是“幸福文化”的缩影,更是检验“幸福教育
期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