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化初期的发展经济学——陈云“一五”时期的经济思想与经济实践

来源 :当代中国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11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在这里借用“发展经济学”这一概念,说明陈云在“一五”时期的经济思想和经济实践是中国工业化初期的发展经济学。一、我国工业化的起点是重工业、大规模、高速度。这一方针是党中央的集体决定。陈云在编制“一五”计划过程中对此是积极支持,具体贯彻的。他说,我们的计划是紧张的,但可以过得去,不至于破裂。
其他文献
今年是陈云同志诞辰95周年和逝世5周年,为缅怀陈云同志的丰功伟绩,学习陈云同志在长期革命和实践中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当代中国史研究》杂志社于2000年4月6日邀请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党校、人民日报社、当代中国研究所等单位近20位专家学者举行学术研讨会,现将会议发言摘编如下。
期刊
党内的错误思想和错误倾向是经常发生的,如何正确解决这个问题是党的建设中的一个重大课题。陈云同志为解决这一课题提出过很多精辟见解。我感到至少有三点,是今天贯彻中央从严治党的方针过程中必须大力提倡的。
期刊
陈云在对私改造中作出了别人无法替代的作用。一、对主要农副产品实行统购统销,切断了城乡资本主义的联系,是加速对私改造的外部条件。从统购统销对“三大改造”作用来看,一是国家掌握了主要农副产品货源和轻纺工业原料及重要出口物资,不仅切断了城乡资本主义的联系,而且切断了从农村获得货源和轻纺工业原料来源,逼迫私营企业接受国家加工订货;
历经十载艰辛劳动而成的《陈云年谱(1905-1995)》(以下简称《年谱》),分为上、中、下三卷,总计130万字,具有大型编年体史学著作的性质,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史料翔实、丰富,表述严谨、准确。本书所记陈云大事近万条,大部分条目都以原始档案为依据。原始档案的权威性为《年谱》的权威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期刊
1995年以来,陈云研究迎来了一个高潮,其中1995-1996年是这一高潮的顶点。几年来,新版《陈云文选》、《陈云文选》一卷本、《陈云论党的建设》、《陈云同志关于评弹的谈话和通信》(增订本)等陈云论著相继出版,《党的文献》杂志也整理发表了一些陈云文稿。除各大报刊杂志上发表的大量回忆、纪念文章外,还出版了一些宣传介绍陈云生平的著述,如《伟人之初领袖篇——陈云》、《陈云在延安》、《陈云与东北解放》、《共和国经济风云中的陈云》、《中华名人丛书——陈云》等。
期刊
陈云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永不磨灭的功勋。他在经济建设上的贡献,与创造性地运用实事求是的哲学思想、在历史关头展现了高尚的求实风范是分不开的。他将贯彻实事求是的有效途径精炼为15个字:“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并指出:“这十五个字前九个字是唯物论,后六个字是辩证法,总起来就是唯物辩证法”。
期刊
陈云经济思想的主题是什么?我们认为,最为贴切的一句话,是陈云在党的八大发言中讲的——建设一个“有利于人民的社会主义经济”。“有利于人民”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所在,但如果不能对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进行科学的规划和安排,就不利于这个本质很好地实现。
由于军费开支浩大和大量收购物资,不得不多发钞票;又由于人民尝够了国民党政府统治之下通货膨胀、物价飞涨的苦头,长期形成了重货轻币的心理习惯;再加上投机资本家囤积居奇兴风作浪,从1949年7月到1950年2月曾出现三次物价上涨风。当时,稳定物价是稳定人心、稳定政权的关键。陈云以异乎寻常的精力、才能和智慧赢得了稳定物价、统一财经战役的胜利,并由此声名远扬海内外,毛泽东称之日“能”,赞扬稳定物价其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
陈云和邓小平,是第二代领导集体的代表人物,两人可比较的地方很多,这里只就经济建设中陈云的“综合平衡”思想与邓小平的“上新台阶”思想做些初步分析。建国以来陈云强调平衡的思想在《陈云文选》第二三卷中是十分突出的,总结起来,陈云平衡思想中的特点是:
期刊
陈云的政治威望和丰富经验,使得他当之无愧地成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最重要成员之一。作为政治家和实践家,陈云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了自己毕生的心血和精力;作为思想家,陈云为我们留下了三卷文选和其他一些重要著作,成为我党宝贵的精神财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