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胺碘酮长期治疗室性和室上性心律失常

来源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2430lusofq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小剂量胺碘酮长期治疗室性和室上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实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对124例药物治疗无效的或致命性心律失常患者用胺碘酮治疗10年的结果。其中,室性心律失常45例(36%),房性心律失常52例(42%),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27例(22%)。治疗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的负荷剂量分别为600mg/日共7天和600~1200mg/日共14天,每日维持剂量分别为194±48和206±55mg。平均用药时间32±28个月,总共治疗326.3患者·年。

结果:

39例持续性室性快速心律失常的保险统计的满意控制率(无猝死和非致命性心律失常复发)在第1年为78%,第2年71%。室上性心律失常满意控制率(持续性房性心律失常的心室率<100bpm伴症状明显改善,阵发性房性心律失常和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发作<1次/年)在第1、2、3年分别为73%、65%和62%。与胺碘酮有关的不良反应累积发生率为5.8/100人·年,需停药的12例(9.7%)。15例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2例发生肝脏毒性反应,另1例发生非致命性肺纤维化。胺碘酮总的治疗成功率(心律失常满意控制且无不良反应)在第1、2、3年分别为67%、59%和53%。

结论:

小剂量胺碘酮治疗室性和室上性心律失常与大剂量用药用样有效而副作用较少。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目的根据医学真菌大亚单位核糖体(lsu rRNA)基因的高度保守区设计广谱扩增引物,建立应用PCR-SSCP技术检测医学重要真菌的方法,并应用于临床。方法首先用PCR技术扩增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假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光滑念珠菌、解脂念珠菌、新型隐球菌的lsu rRNA基因,然后根据7种标准菌株DNA的单链构象多态性特征将上述医学真菌鉴定到菌种;观察引物对常见细菌和哺乳动物细胞DNA的扩增
期刊
目的为检测丙型肝炎病毒,建立FD耐热逆转录酶介导的逆转录-nested PCR系统。方法用该系统对108例可疑患者的血液进行检测,并与ELISA法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表明,FD耐热逆转录酶介导的逆转录-nested PCR比ELISA检出了更高的阳性率。结论该系统是一种灵敏、有效、特异的HCV检测方法。
期刊
期刊
目的:总结15例经静脉胸前植入单导线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的临床应用结果。方法:15例患者,男性13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51.7岁。患者植入ICD适应证为:心室颤动(室颤)8例,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7例。所有患者均有院外晕厥史。ICD均为非开胸经静脉单导线系统,其中Medtronic 7219 C型2例,7220 C型3例。除颤电流由右心室心内线圈状电极至除颤器外壳本身。CPIVentak
目的:对器质性心脏病的恶性心律失常,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为重要治疗手段,作者报道6例经静脉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的临床病例。方法:6例器质性心脏病(陈旧性心肌梗塞3例,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3例)伴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或心室颤动(室颤),年龄30~68岁,经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不能耐受药物副作用,经静脉植入ICD。结果:随访中1例患者停服胺碘酮后室速频率增快,超过设置的室速频率窗口而启动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