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MS法测定人血中钩吻碱甲

来源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uterw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GC-MS法测定人血中钩吻碱甲含量的方法。方法:样品用pH 8.98的硼砂缓冲溶液调至碱性,经乙醚提取、混悬、离心,取有机层氮气吹干,残渣甲醇定容,离心,上清液GC/MS分析,测定钩吻碱甲,定性特征离子108、322,定量特征离子108。结果:钩吻碱甲在0.5~40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4),检测限为0.03μg/ml,方法精密度5.8%,稳定性7.8%,回收率为63.8%~66.9%,基质效应为128.0%。结论: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作为测定人血中钩吻碱甲含量的方法。 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niclosine content in human blood by GC-MS. Methods: Samples were adjusted to basicity with borax buffer solution at pH 8.98, extracted with ether, suspended and centrifuged. The organic layer was air-dried with nitrogen and the residue methanol was centrifuged. The supernatant was analyzed by GC / MS. A, qualitative characteristic ions 108, 322, quantitative characteristic ions 108. Results: The linear range was 0.5-400μg / ml (r = 0.9994). The detection limit was 0.03μg / ml, the precision was 5.8% and the stability was 7.8%. The recovery was 63.8% ~ 66.9%, matrix effect was 128.0%. Conclusion: The method is simple, accurate and can be used as a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niclosine content in human blood.
其他文献
以神经精神障碍为首发症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四例误诊分析李起栋,黄红恩,左新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71医院(九江332000)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神经系统异常;精神障碍;误诊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出现神经
包块型宫外孕是异位妊娠中较特殊的类型。往往病程长,病史不典型,误诊较多。作者对误诊的18例包块型宫外孕作一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中均为生育年龄
在美国,减少冠心病的危险有两个主要研究,一个是大众基础的研究,即叙述饮食方式的一般指南以及美国境内人口的生活方式。这个研究着重规定食物中总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的总量,
乌头碱类中毒11例临床分析曾泽华661100云南省蒙自县人民医院1临床资料1991年,我院收治乌头碱类(大、小草乌,雪上一枝蒿)中毒11例,男性8例,女性3例,年龄18~75岁。根据病人入病时的症状、体征及心电图表现,分
本文分析45例桥本氏病诊断和手术治疗的经验教训。本病合并其它甲状腺外科疾病诊断较困难,手术方式要慎重选择。术中常规冰冻快速活检,可帮助鉴别诊断和指导术式选择。 This art
社会情报(SocialIntelligence)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接收知识、传递信息以及认知变化的能力,是人类搜集、分析、综合和应用信息的活动。社会情报侧重理论,在实际应用中一般采用工商情报、经济情报、竞
前庭大腺脓肿是外阴部的急性炎症,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切开引流术和造口术。我院自1995年以来,试用穿刺冲洗法治疗本病共54例,已逐步取代切开引流术和造口术。此法是选用敏感药物局部
系统性硬皮病是一种泛发性的结缔组织 病变,其特征是皮肤、血管和部分内脏的硬化和变性,早期诊断存在困难,并难以与其它相关疾病鉴别。Maricq等于1989年提出硬皮病谱性疾病(
对海拔2260m的西宁地区600名不同年龄健康人进行了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脂质(IPO)测定,并与平原同龄人的测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①高原与平原居民均随着增龄而表现出SOD活性
27名健康者从海拔2260m快速进入海拔4700m高原进行了肺CO弥散量的测定,显示肺CO弥散量与急性高山病有某种程度相关。反应组10例和对照组17例相比,肺CO弥散量均随海拔的增高而增加,增加的幅度反应组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