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神经血管蒂足底内侧皮瓣修复儿童足跟软组织缺损

来源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daxia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应用足底内侧皮瓣修复儿童足跟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08年9月至2013年2月,应用带血管神经蒂的足底内侧皮瓣转移修复儿童足跟软组织缺损7例,腹股沟处取皮,植于供区创面.结果 修复后皮瓣及游离皮片全部成活,穿鞋袜时无足底处挤压等不舒适症状,随访3个月~1年,皮瓣外观良好,质地佳,行走后无皮瓣皮肤破损,皮瓣静止两点辨别觉6~9mm,平均7 mm.结论 足底内侧皮瓣转移后对肢体损伤小,恢复快,瘢痕集中于足部,对肢体外观无明显影响,且能恢复较好感觉,是儿童足跟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

其他文献
患者女,38岁.孕39周.工作中右上肢被机器卷入致出血、疼痛、畸形伴功能障碍3h余,于2007年12月2日转入我院.来时查体:体温35.4℃,脉搏112次/分,呼吸29次/分,血压100/60 mmHg,神志清,精神差,失血貌,痛苦面容.心肺听诊无异常,腹部膨隆,右上臂中段不全离断,仅前内侧3 cm皮肤、肱二头肌、肱肌、桡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相连,骨折端外露,余均挤挫离断.前臂自肘关节下不全离断
期刊
为了促进我国的修复重建外科专业的学术交流与发展,展示近年来修复重建外科领域的新进展和新成果,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定于2014年9月18日至20日,在广州市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召开第19次全国学术交流大会。会议由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承办,包括特邀嘉宾讲座与大会发言、
期刊
温州医学院附属义乌医院(浙江省义乌市中心医院)创建于1941年2月,是义乌市规模最大的集医疗、急救、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为一体的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
期刊
目的 探讨游离股前外侧超薄穿支皮瓣修复(足母)甲皮瓣供区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12例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在显微镜下均匀修薄皮下脂肪,保留2~3mm皮下脂肪,皮瓣面积3 cm×8 cm~5 cm×12 cm,修复(足母)甲皮瓣供区软组织缺损.结果 12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12个月,皮瓣外形稍臃肿,质地柔软,有弹性,无色素沉着,无冻伤,负重区溃疡及疼痛,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供区仅留线性瘢
目的 研究对比同指指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与邻指皮瓣修复指端缺损效果. 方法 2010年1月至201 1年12月年共50例指端缺损患者,指端缺损面积最小1.2 cm×1.0 cm,最大2.2 cm×1.4 cm,随机选择行同指指动脉岛状推进皮瓣修复25例,邻指皮瓣修复25例,对比两组皮瓣的患指外观满意程度、有无痛觉过敏、指端耐寒性、指端两点辨别觉、患指指间关节活动度,并对指端两点辨别觉行独立样本t检验统
封闭负压引流(VSD)技术因其临床应用便利、促进创面愈合,已在我国各地医院推广应用于各种创面的治疗[1-8].但在临床应用中也暴露一些问题,尤其对复杂性创面的应用常感棘手[9-12].现就我们临床实践谈一点在复杂性创面中VSD技术应用的原则和注意事项.一、复杂性创面复杂性创面主要指以下几种情形创面:1.污染严重创面:急性创伤直接导致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开放性骨折、开放性复合组织缺损;
期刊
目的 探讨术中吲哚菁绿(ICG)荧光血管造影在颅内外血管搭桥(EC-IC bypass)手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内动脉闭塞(AOICA)中的作用. 方法 回顾性分析AOICA行血管搭桥手术治疗8例患者的经验.吻合前根据造影结果进行选择目的血管,吻合后再行荧光造影评估吻合情况.共搭桥11次,行ICG荧光血管造影25次. 结果 8例手术得益于ICG荧光血管造影,选择了较适宜的目的血管.术中发现2例吻合
患者男,42岁.因车祸致右小腿软组织缺损1周入院.检查:右小腿中、下段前侧大面积软组织缺损(15 cm×9 cm),伴有胫骨与肌腱外露,胫前动脉损伤,胫后动脉完好.由于小腿后侧也有损伤,局部无可供转移的皮瓣也不适宜行吻合血管的皮瓣移植.治疗方法:先行受区创面清创,缝合部分创面.用VSD治疗1周,创面明显缩小,仅遗留前内侧6 cm×5 cm骨外露创面.然后,行健侧胫骨后缘内侧纵行切口,分离比目鱼肌与
期刊
目的 探讨剪开套接自体神经外膜小间隙桥接法和外膜原位缝合法修复周围神经断裂的效果.方法 取SD大鼠40只,体质量400~ 450 g,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8只,小间隙吻合组16只,外膜原位缝合组16只.术后大体观察大鼠肢体恢复自主活动及溃疡愈合的情况;术后12周,应用神经电生理检测技术检测坐骨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在显微镜下观察神经吻合口处解剖学形态,分别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S-100
目的 建立并验证一种新型慢性压迫性颈脊髓损伤大鼠模型. 方法 2011年6-2011年11月,将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6)、急性压迫组(4h、24h,n=6)、慢性压迫组(4h、12 h、24 h、48 h、72 h、1周,n=6).在C5~6硬膜外间隙置入不同规格吸水聚氨酯胶片制作急、慢性压迫性脊髓损伤模型.造模后不同时间行MRI、组织学和组织化学观察,运动功能评分(BBB)评价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