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物性理论下《静夜思》英译本对比分析

来源 :名作欣赏·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vinlp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及物性是表达韩礼德概念功能的语义系统,以及物性理论为理论框架,对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六个英译本进行对比分析,分析中外译者及物性过程选择的异同,进而总结中外译者翻译差异,研究结果显示: 在诗歌翻译过程中,国内外译者都尽可能还原原诗的及物性过程,中外译者各有千秋。国内译者则更注重在翻译过程中传递原诗内涵,而国外译者由于背景知识的缺乏而造成诗歌内涵的部分流失。总之,译文与原诗之间及物性过程的异同是考查译文是否地道的标准之一。
  关键词:及物性 英译本 《静夜思》
  一、引言
  诗歌是人类文化的精华,是一种高超的语言艺术,是文学的最高表现形式(万佳,2015:326)。《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表达思乡之情的诗,短短四句,读来却让人意味深长。诗歌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描绘出一幅生动的明夜思乡图。对于《静夜思》的研究,万佳(2015)使用语篇纯理功能分析了两篇《静夜思》英译文本,指出中英之间的翻译转换是一个磨合的过程。宋洪玲(2016)从英汉词义对等进行《静夜思》英译本对比,认为只有从信息、美感、表情等功能着手翻译诗歌,才能翻译出地道的译文。曾晓渊(2018)将《静夜思》与《玉阶怨》两首诗进行对比,展现李白的诗歌中心理描写的最高境界。概念功能是指人们用语言对现实世界(也包括内心世界)中所看、所听、所作、所为等各种经历的表达,语言反映人们对世界的看法(黄国文,2002:1),及物性是表达概念功能的语义系统之一。韩礼德(1994)将及物性分为六个过程:物质过程(material process)、心理过程(mental process)、关系过程(relational process)、行为过程(behavioral process)、言语过程(verbal process)、存在过程(existential process)。及物性的分析以小句(Clause)为单位,包含参与者(Participant)、过程(Process)、环境成分(Circumstantial Elements)。韩礼德以及物性理论分析《静夜思》六个英译本,以期更好地指导古诗英译的翻译实践,进而推进中国诗歌文化对外传播。为此,本文拟解决如下两个问题:(1)《静夜思》原诗所包含的及物性过程情况;(2)《静夜思》英译本与原诗及物性過程的异同。
  二、《静夜思》原诗及其英译本的及物性分析
  《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全诗围绕思乡主题展开。有学者统计,《静夜思》英译本多达60多种,本文选取的是六个具有代表性的中外译者的译本,他们分别是:许渊冲(崔永禄,2001:511)、屠笛&屠岸(吴钧陶,1997:250)、王守义&约翰·诺弗尔(崔永禄,2001:515)、Fletcher(吕叔湘,2002:136)、Watson(王斌,2001:53)和Bynner(吕叔湘,2002:138)。后文为了叙述的简洁与方便, 分别用如下简称来指代所引译文:许译、屠屠译、王约译、Fletcher译、Watson译、Bynner译。本文不仅对比译文与译文之间的差别,还对比国内译者、国外译者、中外译者三者的差异。译者对于不同过程动词、参与者、环境成分的选择体现了不同译者或者中外译者对诗词的不同层次的认知,也证明了古诗的翻译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在进行《静夜思》英译本的分析之前,先对原诗进行简要的及物性分析。
  第一句:名词词组:“床前明月光”,本句无法以小句进行及物性分析。按照功能语言学语义角度来说,事物由名词词组来体现,而情形则由小句来体现。在安静的夜晚,月光透过窗户在床上洒满月光,交代了外部环境。月光出现在床前,营造出一种孤寂、落寞的氛围,为后文做铺垫。第二句:心理过程+关系过程:“疑是地上霜。”在心理过程中,“疑”是过程,感受者(Senser)诗人是隐含的,没有出现。在关系过程中,识别者(Identifier)“月光”是隐含的,没有出现,“霜”是被识别者(Identified),“地上”是环境成分。前半句用一个心理过程描述诗人的内心活动,“疑”字正体现了疑惑的心情;后半句用一个关系过程表达诗人以为地上的明亮的月光与寒冷的霜相似,诗人也分不清是月光还是霜。由此可见,诗人身在四方,却心怀家乡,内心十分孤独。这一句通过心理过程与关系过程、情与景的结合与诗名交相呼应。第三句:物质过程+心理过程:“举头望明月。”在物质过程中,“举”是过程,“头”是目标(Goal),动作者(Actor)诗人是隐含的,没有出现。在心理过程中,“望”是过程,感受者(Senser)诗人没有出现,“明月”是现象(Phenomenon)。本句无环境成分。前半句用一个物质过程表达诗人抬头的动作,诗人是动作者;后半句用一个心理过程,诗人“望明月”表达思乡之情。第四句:物质过程+心理过程:“低头思故乡。”在物质过程中,“低”是过程,动作者(Goal)诗人是隐含的,目标(Goal)是头。在心理过程中,“思”是过程,感受者(Senser)没有出现,故乡是现象(Phenomenon)。本句也和上一句一样没有环境成分。前半句用一个物质过程描述诗人低头的动作,诗人依旧是动作者,后半句用一个心理过程再次表达诗人思乡的心理活动,故乡是心理过程的感知对象,诗人是心理过程的感知者。
  (一)第一句过程类型、参与者和环境成分
  这一句主要是描述环境,因此诗人李白只用了一个方位词“前”,就很好地衔接了床和明月光,开门见山。原诗为名词词组,很多译者也处理成名词词组(许译、Watson译、Bynner译),其中许译几乎与原词同步翻译,译为床前置于月光。而Watson译和Bynner译将月光前置于床。屠屠和王约译为物质过程,Fltcher译为心理过程。屠屠译、王约译和Fletcher译是对诗歌的深层解读,就过程类型来说,屠屠译和王约译都是物质过程,前者用铺洒“spread”,后者用淹没“is flooded”,前者更符合原诗的内涵及意境,后者有过分修饰和夸张的倾向。Fletcher译为心理过程,原诗这一句主要是描述外部环境,所以处理为心理过程有点欠妥。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原诗的床,Fletcher译为沙发,沙发一般放在客厅,而且古时候应该不存在沙发。就环境成分来说,大环境应该是床,然后突出从窗户照进来的月光,但从这点看屠屠译更优。   (二)第二句过程类型、参与者和环境成分
  第二句包含两个过程,“疑”属于心理过程,也说明诗人意识处于模糊的状态,分不清是月光还是霜。屠屠译和Fletcher二人均采用了心理过程,但“wonder”比“thought”更符合原文内涵。两个心理过程都只有一个参与者,都是“我”。“是”属于关系过程,诗人将月光看成了寒冷的霜,用关系过程写出诗人客在异乡的孤独。屠屠译与原文匹配,选用的是关系过程,有两个参与者,被感知者“月光”和感知者“霜”。然而Fletcher选用的是物质过程,只用一个参与者“霜”。其余译文仅使用一个过程:关系过程(许译)、物质过程(王约译)、心理过程(Watson译)、存在过程(Bynner译)。原诗第二句本意为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这里面既包含诗人疑惑的心理活动,又包含将月光看作霜的关系过程,所以屠屠的译文会更加符合原文。不同的译者采用不同的过程翻译诗歌,也证明不同译者对诗歌的认知不同。就环境成分来看,地点状语做环境成分(许译,屠屠译,Waston译)、时间状语做环境成分(Fletcher译,Bynner译)、方式状语做环境成分(王约译)。根据诗歌原文内涵,以地点状语做环境成分更好地传达了诗歌内涵。
  (三)第三句过程类型、参与者和环境成分
  原诗第三句包含两个过程,“举”属于物质过程,也说明诗人由刚才迷糊逐渐变得清醒。“望”属于心理过程,诗人望着月亮,内心却思念着家乡。六个译文中,只有许译、屠屠译、王约译三个译本与原文用的过程相同,只是许译先物质过程,后心理过程,而屠屠译与王约译与之相反。三个译本的物质过程,许译、王约译的参与者均为隐含的,而屠屠译译出了参与者之一“头”,与原文更贴合。其次三个心理过程的参与者都是“我”(I)和月亮(the moon)。许译和屠屠译以“明亮的”(so bright)为环境成分,而王约译环境成分中“court”一词很容易产生歧义。另外三位国外译者,由于对原诗的理解不同,翻译用的过程也不同。Fletcher仅用一个心理过程,参与者为“她亲爱的脸庞”(her dear face),明显缺失了原诗内涵。Watson译用了两个物质过程,缺失了诗人内心活动描写的心理过程,将“望明月”处理成了物质过程,简单体现望这个单一的动作,是由于文化差异。在中国文化中,月亮寄托情感,象征团圆或者思乡,但值得提出的是Watson译将月亮译成“山月”(the mountain moon)。Bynner这一句诗的译文用了四个过程,在原文内涵的基础上进行了增译。就环境成分来说,三位国外译者的处理仍不够符合原文(Fletcher译、Watson译、Bynner译)。
  (四)第四句过程类型、参与者和环境成分
  原文第四句包含两个过程,“低”属于物质过程,与前一句抬头呼应,让人感同身受。“思”属于心理过程,诗人独自在外,夜深人静时此情此景开始思念家乡。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每个人无论走多远,都无法忘记自己的家乡。就过程类型来看,五个译文均采用物质过程和心理过程,大部分译者遵循原诗的过程安排,先物质过程,后心理过程(许译、屠屠译、Watson译、Bynner译),只有王约的顺序不同,先心理过程,后物质过程。五个物质过程,都表达“低”的含义,只是各自选词不同。同时其中有两个译本的参与者是隐含的(许译、Bynner译),两个译本出现一个参与者,均指“眼睛”(my eyes,them),和王约译的两个参与者,“我”(I)和“我的头”(my head)。头部包括眼睛,但用眼睛更加具体。关于五个译本的心理过程,“思”的选词也是千差万别。对于参与者,许译、屠屠译、王约译均有心理过程中参与者现象或者感知者,尽管选词不同,意义却有相通之处,都表达思乡之情(homesickness,my nostalgia,sad and homesick)。Watson译和Bynner参与者现象为“家”(home),丢失了原诗思乡之情的内涵。Fletcher译仅用一个心理过程,表达将年轻时的美好回忆藏在心中,不能传达原文的思乡之情。原文无环境成分,大部分译者也仿照原文无环境成分(许译、王约译、Watson译),屠屠译、Fletcher译、Bynner译均有环境成分,属增译行为,也与中英文两种语言的不同有关。
  三、结语
  本文用系统功能语言学下及物性理论分析古诗,为诗歌翻译提供新的视角。通过研究发现,国内外译者各有千秋,国内译者则更注重在翻译过程中传递原诗的内涵,译文也倾向于与原文及物性过程的对照。而国外译者在诗歌翻译过程中尽管也倾向于与原诗及物性过程相对应,但由于一些背景知识的匮乏导致译文在翻译中原诗内涵的缺失。由此可见,诗歌翻译并不简单,需要考虑到方方面面,而及物性过程对照只是考察条件之一。总之,诗歌译文及物性过程与原文的对应情况,是评价译文是否地道的標准之一。
  参考文献:
  [1] Halliday, M.A.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2nd ed.) [M]. London: Arnold. 1994.
  [2] 成芳霞,徐雯婷.及物性理论下《将进酒》英译本对比分析[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3).
  [3] 程晓堂,梁淑雯.及物性理论对英汉翻译中转译的启示[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8(12).
  [4] 崔永禄.文学佳作对比赏析[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5] 黄国文.功能语言学分析对翻译研究的启示——《清明》英译文的经验功能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5).
  [6] 吕叔湘.中诗英译笔录[M].北京:中华书局, 2002.
  [7] 宋洪玲.以《静夜思》为例分析英汉词义对等论[J].语文建设, 2016(33).
  [8] 王斌.概念整合与翻译[J].中国翻译, 2001(3).
  [9] 万佳.从功能语言学角度看中英语篇的磨合——对《静夜思》语篇纯理功能的分析[J].思想战线, 2010(1).
  [10] 吴钧陶.唐诗三百首[M].长沙:湖南出版社, 1997.
  [11] 曾晓渊.心理描写的最高境界——李白《静夜思》《玉阶怨》比读[J].语文建设, 2018(2).
  作 者: 刘志凤,贵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
  编 辑:曹晓花 E-mail:erbantou2008@163.com
其他文献
摘 要:《海达·高布乐》中女主人公海达·高布乐是易卜生戏剧中最具争议性的主要人物之一。本文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将剧中人物泰斯曼作为切入点,分析海达的悲剧。高布乐将军去世后,海达接受现实嫁给泰斯曼为妻。然而由于海达始终作为高布乐将军女儿存在,她无法与以泰斯曼为代表的现实调和,在苦闷绝望之际最终选择自杀,结束了自己的悲剧人生。  关键词:《海达·高布乐》 现实 无法调和 悲剧  引言  《海达·高布乐
期刊
摘 要: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以“100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李白烈士的真实事迹为素材,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大胆创作,融入青春色彩、红色记忆、浪漫情怀、谍战氛围等元素,通过舞剧的表现形式,对红色经典进行全新演绎。  关键词: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 叙事方式 情感表达 舞美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由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上海地下电台发报员李白的真实事件改编,
期刊
摘 要:刘亮程在《逃跑的马》中以朴素而富有诗性的语言对马、人的生存状况和生命意志进行深刻的审视和反思,在生存的急切 “逃跑”中,他发现人类在现代文明冲击下所面临的心灵焦虑问题。针对精神上的焦灼与空虚,他回归乡土,回归自然,在“人”和“马”生命的对照中感悟自然生物原始的生命欲望及生命关联,思考生命的内在意识,在慢节奏的自我审视下,刘亮程以其独特的生命意识和生活节奏消解现代生存的焦虑。  关键词:诗性
期刊
摘 要:章太炎的诗作大量引经学入诗,其诗歌创作理论主张褒情性、贬学问入诗,引经学入诗是以学问入诗的一种方式。章太炎虽不主张以学问入诗,却大量引“经学”入诗的原因,与其扎实的经学功底、革命家的身份以及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关。  关键词:诗歌创作 情性 文学经学化  一、“褒情性、贬学问”的诗学观  目前学界大致认同章太炎诗歌主张“情性”的观点,对其是否提倡“以学问入诗”则有不同看法。细察章太炎的诗学观,
期刊
摘 要:指称论是一种普遍的语言观,它将语词代表的对象当作语言的意义,这种观点在维特根斯坦看来是很成问题的,他对这一理论进行了批判并提出另一种观点:习得语言的目的不在于指称某物,而在于使用它。  关键词:维特根斯坦 指称论 奥古斯丁  在后期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思想中,其对实指定义的批判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指称论是回答“语词如何指涉对象”的一种理论,它的核心思想是:语词和其所指对象一一对应,前者依赖后
期刊
摘 要:《雷雨》的张力来源于其多元性解读。这不仅是一个反封建的階级故事,而且是一个将复仇、爱情、人性和命运杂糅在一起的大悲剧。本文在文本细读的过程中发现文字背后的人物的真相,探索人性的复杂,在对文本深层结构进行解读的同时,赋予人物悲悯的反思。  关键词:《雷雨》 矛盾 深层结构 人性 悲悯  《雷雨》是一部经久不衰的作品,缠绕进读者内心深处而无解。好的文学作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将人性和生命中的
期刊
摘 要:郭卿诗歌的语言有意淡化女性特征,少了些姹紫嫣红;像山涧的清泉,既有形,又有声;既不激越,又不迟缓;既来自大地,又升华到一定高度;既有逼真的现场感,又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她的语言介于口语与书面语之间,言浅意深,外冷内热,自然流畅,端庄典雅,现实不乏浪漫,质朴蕴含神奇,柔弱透出坚韧。  关键词:怀乡 家园 道德 灵魂 精神 归宿  著名诗人欧阳江河在《一夜肖邦》中写下这样痛彻心扉的诗句:“这已经
期刊
摘 要:《苏菲的世界》是一部关于哲学史的小说,前半部分叙述主人公苏菲与她的哲学课程,后半部分写另一主人公席德阅读其父亲手稿“苏菲的世界”。哲学课程、苏菲的故事与席德的故事形成了小说的三重虚构的框架,体现出元小说的文本特征。其中哲学课程所讲的哲学与哲学史不仅是小说的主要内容,而且统领着小说情节与人物命运,构成这部小说的哲学内涵。  关键词:《苏菲的世界》 元小说 哲学史  《苏菲的世界》是挪威作家乔
期刊
摘 要:《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这篇望月怀人之作流传千年,经久不衰。本文拟采用许渊冲教授所提出的“三化论”对其所译《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进行探究,旨在为我国古典诗词翻译和赏析提供借鉴和参照。经分析发现,译者因时制宜采用浅化、等化、深化的翻译策略,使所译诗词充分再现原作的情意和神韵。  关键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许渊冲 三化论  一、引言  在中国翻译界,“化”被看作翻
期刊
摘 要:神猴哈奴曼是印度梵文史诗《罗摩衍那》中重要的艺术形象,它勇敢机敏、本领高强、助人为乐,在印度文学、宗教和文化中有着特殊的地位。随着史诗和宗教的流传,哈奴曼的形象以各种形式走向经典化的过程。中国的孙悟空和泰国的大圣佛祖都有哈奴曼的影子,又都被人化、被世俗化,总之被异化、最后被经典化。  关键词:哈奴曼 艺术形象 经典化  印度梵文史诗《罗摩衍那》中的神猴哈奴曼是个重要的艺术形象,随着史诗和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