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兴的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一门课程。这就注定和其他科目有所不同。那么针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方法也是独特的,作为一名高中信息技术老师,根据我以往的教学经验,我总结了几种适合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在初步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信息收集、加工、处理能力的培养,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而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还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既定的教学模式,如何为实现信息技术教育在培养信息化人才,创造性人才方面能够发挥其积极有效的作用,就必须积极探索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一、游戏引导法
通过游戏教学法,训练和培养学生操作计算机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是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而操作经验就是认识各种类型的软件,并熟悉掌握该操作方法。每种软件的界面千变万化绝不雷同,但是组成界面的各种“界面元素”却是完全一样的,不外乎下拉式菜单、弹出式菜单、各种窗口、图标、组合框等等。益智性游戏软件的界面设计是最精良的,他几乎囊括了各种类型的“界面元素”。所以可以通过让学生适当的玩玩游戏来达到教学的目的。如在进行指法练习时,如果单独让学生练习指法,会很枯燥,效果也不好,可以安装几款打字游戏,比如金山打字通的激流勇进、鼠的故事、和生死时速等,这样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就练习了指法,非常的有效。
二、设置悬念法
上课时,教师先提出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想想如何解决,以任务激发学习知识的主动性。比如:在教Excel中统计、排序这一内容时,可问学生:本次期中考试成绩在电脑里处理,将各科成绩汇总,还要排名次,应该怎么办?然后引出Excel的统计、排序方法,通过Excel应用软件来完成任务,轻松又准确。又如:在讲解Word操作技巧时,可让学生思考:怎样利用Word设计图文并茂的板报,带着这一问题听讲更能激起他们的学习热情。通过设置一些悬念,再让学生用计算机去解决,他们会觉得学习计算机确实管用,能够解决实际中的问题,从而也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三、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法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把学生的角色从“让我学”变成“我要学”,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这样的教学法是从完成某一“任务”着手,将所学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中,提出或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或目标,引起学生的兴趣,再通过讨论、讲解或操作,明确哪是新知识,哪是旧知识,在老师的帮助指导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之完成“任务”,从而学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使其以后遇到其它类似的操作也能在稍做尝试后灵活运用,实现对所学知识的建构。如,在讲授Excel表格设计一节时,教师先演示一张课程表。要求等讲授完毕后,学生完成和教师演示的一样的课程表。由于有制作课程表的任务,学生在听课时就会很认真,有效的调动了学生的听课积极性。
四、演示法与实践法
演示法是教师陈示实物、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精彩、新颖的演示还会使学生对新学科产生极大兴趣,激励学生对新学科的热爱。有条件的学校,应能在硬件上保证教学的需要,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投影仪等是上好计算机课的基本硬件。教师可以应用演示法,使学生很方便地看到屏幕上的各种信息,更容易接受。除上述硬件设施外,还可以制作一些与本次教学有关的多媒体课件,辅助课堂教学。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通过上机实践,才能发现问题,才能更准确地理解计算机、更灵活地应用计算机。同时,在实践的过程中,老师可以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发现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合理布置学习任务。实践中,特别是对于一些动手能力差的学生,要鼓励他们不怕犯错误。虽然大纲已明确要求上机课时不少于总课时70%,但如何安排这70%,是我们正在摸索的课题。但至少可以肯定:①学好计算机必须有充足的上机实践的时间。②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准备好较大信息量的素材和习题,供选用、学习或探索。③上机实践,必须明确目标,有多层次要求,必让学生每堂课有所学,有所获。
计算机教学是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也是非常之多,一个好的教学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文讲了几点个人教学中的心得与观点,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利于互相交流教学体会,把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搞得更好。信息技术课是崭新的素质教育课程,我们只有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认真实践,及时总结,才会有创新,才能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发挥能力,完成由学生的被动学习到自觉学习的飞跃,使信息技术课真正成为亲切易学的实用课程。
参考文献:
[1]朱新明. 浅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新课程》,2011
[2]刘峰.浅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反思.《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在初步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信息收集、加工、处理能力的培养,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而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还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既定的教学模式,如何为实现信息技术教育在培养信息化人才,创造性人才方面能够发挥其积极有效的作用,就必须积极探索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一、游戏引导法
通过游戏教学法,训练和培养学生操作计算机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是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而操作经验就是认识各种类型的软件,并熟悉掌握该操作方法。每种软件的界面千变万化绝不雷同,但是组成界面的各种“界面元素”却是完全一样的,不外乎下拉式菜单、弹出式菜单、各种窗口、图标、组合框等等。益智性游戏软件的界面设计是最精良的,他几乎囊括了各种类型的“界面元素”。所以可以通过让学生适当的玩玩游戏来达到教学的目的。如在进行指法练习时,如果单独让学生练习指法,会很枯燥,效果也不好,可以安装几款打字游戏,比如金山打字通的激流勇进、鼠的故事、和生死时速等,这样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就练习了指法,非常的有效。
二、设置悬念法
上课时,教师先提出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想想如何解决,以任务激发学习知识的主动性。比如:在教Excel中统计、排序这一内容时,可问学生:本次期中考试成绩在电脑里处理,将各科成绩汇总,还要排名次,应该怎么办?然后引出Excel的统计、排序方法,通过Excel应用软件来完成任务,轻松又准确。又如:在讲解Word操作技巧时,可让学生思考:怎样利用Word设计图文并茂的板报,带着这一问题听讲更能激起他们的学习热情。通过设置一些悬念,再让学生用计算机去解决,他们会觉得学习计算机确实管用,能够解决实际中的问题,从而也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三、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法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把学生的角色从“让我学”变成“我要学”,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这样的教学法是从完成某一“任务”着手,将所学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中,提出或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或目标,引起学生的兴趣,再通过讨论、讲解或操作,明确哪是新知识,哪是旧知识,在老师的帮助指导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之完成“任务”,从而学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使其以后遇到其它类似的操作也能在稍做尝试后灵活运用,实现对所学知识的建构。如,在讲授Excel表格设计一节时,教师先演示一张课程表。要求等讲授完毕后,学生完成和教师演示的一样的课程表。由于有制作课程表的任务,学生在听课时就会很认真,有效的调动了学生的听课积极性。
四、演示法与实践法
演示法是教师陈示实物、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精彩、新颖的演示还会使学生对新学科产生极大兴趣,激励学生对新学科的热爱。有条件的学校,应能在硬件上保证教学的需要,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投影仪等是上好计算机课的基本硬件。教师可以应用演示法,使学生很方便地看到屏幕上的各种信息,更容易接受。除上述硬件设施外,还可以制作一些与本次教学有关的多媒体课件,辅助课堂教学。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通过上机实践,才能发现问题,才能更准确地理解计算机、更灵活地应用计算机。同时,在实践的过程中,老师可以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发现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合理布置学习任务。实践中,特别是对于一些动手能力差的学生,要鼓励他们不怕犯错误。虽然大纲已明确要求上机课时不少于总课时70%,但如何安排这70%,是我们正在摸索的课题。但至少可以肯定:①学好计算机必须有充足的上机实践的时间。②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准备好较大信息量的素材和习题,供选用、学习或探索。③上机实践,必须明确目标,有多层次要求,必让学生每堂课有所学,有所获。
计算机教学是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也是非常之多,一个好的教学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文讲了几点个人教学中的心得与观点,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利于互相交流教学体会,把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搞得更好。信息技术课是崭新的素质教育课程,我们只有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认真实践,及时总结,才会有创新,才能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发挥能力,完成由学生的被动学习到自觉学习的飞跃,使信息技术课真正成为亲切易学的实用课程。
参考文献:
[1]朱新明. 浅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新课程》,2011
[2]刘峰.浅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反思.《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