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者阐述了加强职业实践教学环节探索强化职业技能训练的有效方法。并结合铁道施工与养护专业3122集中实训的具体实施,谈了个人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强化 职业技能训练 有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5-0130-02
一、前言
职业教学应坚持从强化实践、突出应用、培养能力入手,遵循以技术岗位所必需的知识和能力为依据,建立以应用能力为主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同步进行的课程体系,以突出技能训练为特色,加强实践教学。我校2011级和2012级集中实训,是按照铁道施工与养护专业“3122”人才培养模式和学校教学总体安排,依据 “交通系3122集中实训实施方案” 全面开展的。实训环节共完成7个实训项目,分别为专业认识实习(2周)、工程材料实训(2周 )、计算机绘图实作(2周)、工程地质实习(2周)、桥涵工程实践(2周)、轨道工程实践(2周)、工程测量实习(含技能考核)(6周)。
在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技能实训,即是满足工学交替培养模式的需要,实现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与职业岗位、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也是铁道施工与养护专业的重要的教学环节,并作为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学绩档案。
二、目前职业学校存在的普遍问题
1.学生学习程度与能力水平参差不齐,整班上课教学质量难以保证。整班上课,矛盾转嫁到教学中,教学计划难以保证,学生学习困难重重,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2.教师面临严峻挑战,职业技能提高刻不容缓。教师的指导缺乏现身说法,学生实践、实训无法取得应有效果。
3.突出职业教育规律与特色的教材有待完善,技能培训教材匮乏。缺乏技能训练的教材导致了实验、实训教学的盲目性。
4.教学方法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研究和探索,忽视了中职生的学习特点与职业方向性。
5.传统评价模式缺乏灵活性与全面性,缺乏针对性。
三、强化职业技能训练的有效方法
我校建校以来已为国家建设输送毕业生3万余人,毕业生以其扎实的理论功底、突出的实践技能,深受用人单位欢迎,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已成为铁路和地方建设的栋梁之才。这都得益于学校主动适应社会和市场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锐意进取、积极探索、勇于改革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以改革谋发展、以特色创一流”的四条原则,突出“学校有特色、专业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的三特培养,努力把学校“做大、做强、做活、做特”,是我校的办学理念,也是我校之所以始终立于我省职教潮头的成功经验。
(一)深化教学改革,突出实践教学。
紧紧围绕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有针对性地选学相关学科知识,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从岗位分析出发,确立专业培养目标和方向,找准职业岗位综合能力的层次定位,结合职业岗位的现实和社会需求,经过充分论证后制订教学计划。教学计划充分考虑学生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安排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实用、适用”为度,兼顾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安排足够的实践、实训学时。对每门实践课都单独进行考核,充分地体现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二)重要技能教学“三年不断线”,贯穿教学活动的全过程,逐步提高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三)改变实践教学的教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培养目标,围绕职业能力和岗位群的要求,制定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学以致用,是非常重要的。加强能力培养应该采用模拟“实战”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方法上引入案例教学。案例教学的关键在于案例的设计,既要来自社会实际,又要具有针对性、知识性和可操作性。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的需要,选用案例,组织学生研究、讨论之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避免了即使掌握了大量的理论知识也不会解决实际问题的缺陷,使学生不仅掌握有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教师围绕案例进行教学,同时也引导学生围绕案例进行学习,不同类型的学生,在教学中可引入难易程度不同的案例,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主动性,以达到预期的实训效果。
(四)实践教学和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加强应用能力的培养。
实践教学要以技术、技能训练为主,加强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把实践教学和职业认证教育结合起来,这样既强化了学生实际动手的能力,提高其职业技能水平,有效解决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问题,又使学生取得了相应的岗位职业资格证书,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明显提高,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欢迎。
(五)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从制度上保证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我们把每一门实践课程都作为必考课,单独考核,将成绩计入学籍档案,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建立考评体系。对学生的考核,坚持以职业岗位能力为重点,知识、能力、技能考核并重,以能力和技能考核为主的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我校的集中实训(实习)改革,自2011级始,在学生中之所以受到广泛的好评,是因为本着“实际、实用、实践”,坚持实训文件的“八有”原则,即实训教学大纲、实训计划安排、实训指导书、实训日志、实训报告、实训考勤、实训成绩、实训工作总结。具体工作如下:
1.搞好实训动员
实训前,召开实训动员会,由领导讲清实训的目的和意义,强调实训的主要内容和要求,明确实训地点、实训成绩考核办法、实训纪律、注意事项等等,使学生提高认识,产生兴趣,激发学生参加实训的积极性。
2.编写好实训文件 指导教师根据实训大纲的要求,结合实训地点的具体情况编写实训计划和实训指导书,实训前发给学生。文件的编写紧密围绕实训内容和实训地点的具体情况,详略得当,指导性强。必要时可附有实训思考题、实训参考书目和实训报告编写提纲。学生由此了解每天的实训内容和要求掌握的知识要点,查阅有关的参考书,解决实训中遇到的问题,真正起到指导实训的作用。
3.认真负责,严格要求。
指导教师要熟悉实训现场的生产情况,掌握操作技能。在实训中可根据内容安排必要的讲座,使学生系统地了解生产知识;也可根据生产情况向学生提出问题或布置作业,学生的实训日记要随时抽查,发现不足,及时纠正。要严格实训管理制度,及时处理学生的违纪现象,保证良好的实训秩序。
4.严格考核
学生最怕的是考试,抓住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改变过去只凭实训报告评定成绩的做法,把实际操作、实训考试和实训答辩作为评定实习成绩的重要依据,严格进行考核。
对于教学实训,可根据学生的操作技能、实训考试或答辩、实训报告和操行考评四项按百分制评定实训成绩。其中,操作技能50分,答辩或考试30分,实训报告10分,操行考评10分。每项都制定相应的评分标准,由指导教师严格掌握。
对于生产实习和毕业顶岗实习,根据实习报告、实习考试或答辩、操行考评三项按百分制评定实习成绩。其中,实习报告30分、实习考试或答辩50分、操行考评20分,操行考评要检查出勤情况、遵守纪律情况和实习表现,使实习成绩更加真实。
四、强化职业技能训练的思考
1.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以服务经济建设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保证“质”,把握“量”,确保培养的毕业生被市场所接受,实现“零距离”上岗并进行创造性工作,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加大实践、实训力度。
2.培养“双师型”教师,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
选拔骨干教师送出去进修,请企业优秀技能人才来校任教。职业教师备课时应该更多地针对学生的兴趣,上课时多增加模型,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
3.开发职业教材,体现职业教育的规律与特色。
按照职业岗位对应用能力的需要组织教学,强调技术的熟练性和服务的规范性,传授知识与技能训练并重。克服“偏、难、繁、旧”,突出“新、宽、活”。增加教材中的研究探索性、实践性内容,采用知识模块结构等,积极编写技能训练教材,使实验、实训规范化,确实提高学生技能。
4.改变教学模式
著名教育学家江山野先生强调指出:当学生已经能够自己阅读教材和思考的时候,就要让他们去阅读和思考。教师应该教学生学会阅读,开展读书指导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读书指导法就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参考书和课外读物获取知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引导学生自读、自解、自悟的教学方法。教师指导是关键和前提,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探索环境,创造良好的情景,不断生疑、不断发问,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逐步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5.建立“复合式、全程化、多元化”的考核体系。
教学评价起着调整教学和质量监督的作用,没有完善的评价体系,教学改革就无法顺利进行,改变现行教学中传统的学业评定方式,增加发展性、过程性、技能形成性评价及职业道德评价指标,建立“复合式、全程式、多元化”的考核体系,实行“双证书”制度,将学生的学习态度,投入状况,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创新性纳入评价体系,进行综合评价。
五、我校铁道施工与养护专业3122集中实训的几点思考
从学生调查反馈得知,凡是配备专职的专业指导教师,并且负责教师精心组织实施实训设计,能带学生走出课堂,并安排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项目,学生愿意参与,收获较多,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
1.领导重视是教学改革成败的先行保障
教学改革是全校生存的命脉,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建立由专业系牵头,相关教辅部门全力配合机制---建立试验仪器设备、机房、多媒体、实训基地、模型室等全校协调统一使用机制。
2.师资是教学改革成败的保障
实施项目教学,保证专业教师充足的同时,学生人数宜控制在30人以内。每班宜安排专业指导教师2名,指导教师针对项目对应岗位提炼核心知识和技能,主辅轮流,全力配合。这样学生才不会感到乏味,枯燥。从而使计划实施到位,实现项目目标。
3.精心组织是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
项目内容安排上,需要负责教师结合实训基地、学生状况分组实施,分组指导到位,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分组进行。每位教师指导10---15位学生,适时同步考核基本知识和技能,项目成果结合岗位实际,让学生在模拟的工作环境下,体会与工作岗位零距离接触。
学生真正的收获才是教学改革的成败。我校教学改革已实施二年,实现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与职业岗位、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进一步深度对接,是我们中等职业教师职责所在,也是职业教育为之奋斗的目标。
1 黑龙江省教育科学项目牵动计划重大项目课题《黑龙江省中职改革与发展示范学校建设的策略研究》,课题批准号:QDA1211005,子课题项目“示范校建设策略在“3122”和“2121”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实践研究”。编号:XMKT-SF-005。
[关键词]强化 职业技能训练 有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5-0130-02
一、前言
职业教学应坚持从强化实践、突出应用、培养能力入手,遵循以技术岗位所必需的知识和能力为依据,建立以应用能力为主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同步进行的课程体系,以突出技能训练为特色,加强实践教学。我校2011级和2012级集中实训,是按照铁道施工与养护专业“3122”人才培养模式和学校教学总体安排,依据 “交通系3122集中实训实施方案” 全面开展的。实训环节共完成7个实训项目,分别为专业认识实习(2周)、工程材料实训(2周 )、计算机绘图实作(2周)、工程地质实习(2周)、桥涵工程实践(2周)、轨道工程实践(2周)、工程测量实习(含技能考核)(6周)。
在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技能实训,即是满足工学交替培养模式的需要,实现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与职业岗位、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也是铁道施工与养护专业的重要的教学环节,并作为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学绩档案。
二、目前职业学校存在的普遍问题
1.学生学习程度与能力水平参差不齐,整班上课教学质量难以保证。整班上课,矛盾转嫁到教学中,教学计划难以保证,学生学习困难重重,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2.教师面临严峻挑战,职业技能提高刻不容缓。教师的指导缺乏现身说法,学生实践、实训无法取得应有效果。
3.突出职业教育规律与特色的教材有待完善,技能培训教材匮乏。缺乏技能训练的教材导致了实验、实训教学的盲目性。
4.教学方法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研究和探索,忽视了中职生的学习特点与职业方向性。
5.传统评价模式缺乏灵活性与全面性,缺乏针对性。
三、强化职业技能训练的有效方法
我校建校以来已为国家建设输送毕业生3万余人,毕业生以其扎实的理论功底、突出的实践技能,深受用人单位欢迎,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已成为铁路和地方建设的栋梁之才。这都得益于学校主动适应社会和市场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锐意进取、积极探索、勇于改革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以改革谋发展、以特色创一流”的四条原则,突出“学校有特色、专业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的三特培养,努力把学校“做大、做强、做活、做特”,是我校的办学理念,也是我校之所以始终立于我省职教潮头的成功经验。
(一)深化教学改革,突出实践教学。
紧紧围绕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有针对性地选学相关学科知识,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从岗位分析出发,确立专业培养目标和方向,找准职业岗位综合能力的层次定位,结合职业岗位的现实和社会需求,经过充分论证后制订教学计划。教学计划充分考虑学生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安排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实用、适用”为度,兼顾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安排足够的实践、实训学时。对每门实践课都单独进行考核,充分地体现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二)重要技能教学“三年不断线”,贯穿教学活动的全过程,逐步提高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三)改变实践教学的教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培养目标,围绕职业能力和岗位群的要求,制定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学以致用,是非常重要的。加强能力培养应该采用模拟“实战”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方法上引入案例教学。案例教学的关键在于案例的设计,既要来自社会实际,又要具有针对性、知识性和可操作性。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的需要,选用案例,组织学生研究、讨论之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避免了即使掌握了大量的理论知识也不会解决实际问题的缺陷,使学生不仅掌握有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教师围绕案例进行教学,同时也引导学生围绕案例进行学习,不同类型的学生,在教学中可引入难易程度不同的案例,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主动性,以达到预期的实训效果。
(四)实践教学和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加强应用能力的培养。
实践教学要以技术、技能训练为主,加强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把实践教学和职业认证教育结合起来,这样既强化了学生实际动手的能力,提高其职业技能水平,有效解决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问题,又使学生取得了相应的岗位职业资格证书,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明显提高,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欢迎。
(五)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从制度上保证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我们把每一门实践课程都作为必考课,单独考核,将成绩计入学籍档案,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建立考评体系。对学生的考核,坚持以职业岗位能力为重点,知识、能力、技能考核并重,以能力和技能考核为主的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我校的集中实训(实习)改革,自2011级始,在学生中之所以受到广泛的好评,是因为本着“实际、实用、实践”,坚持实训文件的“八有”原则,即实训教学大纲、实训计划安排、实训指导书、实训日志、实训报告、实训考勤、实训成绩、实训工作总结。具体工作如下:
1.搞好实训动员
实训前,召开实训动员会,由领导讲清实训的目的和意义,强调实训的主要内容和要求,明确实训地点、实训成绩考核办法、实训纪律、注意事项等等,使学生提高认识,产生兴趣,激发学生参加实训的积极性。
2.编写好实训文件 指导教师根据实训大纲的要求,结合实训地点的具体情况编写实训计划和实训指导书,实训前发给学生。文件的编写紧密围绕实训内容和实训地点的具体情况,详略得当,指导性强。必要时可附有实训思考题、实训参考书目和实训报告编写提纲。学生由此了解每天的实训内容和要求掌握的知识要点,查阅有关的参考书,解决实训中遇到的问题,真正起到指导实训的作用。
3.认真负责,严格要求。
指导教师要熟悉实训现场的生产情况,掌握操作技能。在实训中可根据内容安排必要的讲座,使学生系统地了解生产知识;也可根据生产情况向学生提出问题或布置作业,学生的实训日记要随时抽查,发现不足,及时纠正。要严格实训管理制度,及时处理学生的违纪现象,保证良好的实训秩序。
4.严格考核
学生最怕的是考试,抓住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改变过去只凭实训报告评定成绩的做法,把实际操作、实训考试和实训答辩作为评定实习成绩的重要依据,严格进行考核。
对于教学实训,可根据学生的操作技能、实训考试或答辩、实训报告和操行考评四项按百分制评定实训成绩。其中,操作技能50分,答辩或考试30分,实训报告10分,操行考评10分。每项都制定相应的评分标准,由指导教师严格掌握。
对于生产实习和毕业顶岗实习,根据实习报告、实习考试或答辩、操行考评三项按百分制评定实习成绩。其中,实习报告30分、实习考试或答辩50分、操行考评20分,操行考评要检查出勤情况、遵守纪律情况和实习表现,使实习成绩更加真实。
四、强化职业技能训练的思考
1.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以服务经济建设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保证“质”,把握“量”,确保培养的毕业生被市场所接受,实现“零距离”上岗并进行创造性工作,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加大实践、实训力度。
2.培养“双师型”教师,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
选拔骨干教师送出去进修,请企业优秀技能人才来校任教。职业教师备课时应该更多地针对学生的兴趣,上课时多增加模型,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
3.开发职业教材,体现职业教育的规律与特色。
按照职业岗位对应用能力的需要组织教学,强调技术的熟练性和服务的规范性,传授知识与技能训练并重。克服“偏、难、繁、旧”,突出“新、宽、活”。增加教材中的研究探索性、实践性内容,采用知识模块结构等,积极编写技能训练教材,使实验、实训规范化,确实提高学生技能。
4.改变教学模式
著名教育学家江山野先生强调指出:当学生已经能够自己阅读教材和思考的时候,就要让他们去阅读和思考。教师应该教学生学会阅读,开展读书指导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读书指导法就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参考书和课外读物获取知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引导学生自读、自解、自悟的教学方法。教师指导是关键和前提,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探索环境,创造良好的情景,不断生疑、不断发问,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逐步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5.建立“复合式、全程化、多元化”的考核体系。
教学评价起着调整教学和质量监督的作用,没有完善的评价体系,教学改革就无法顺利进行,改变现行教学中传统的学业评定方式,增加发展性、过程性、技能形成性评价及职业道德评价指标,建立“复合式、全程式、多元化”的考核体系,实行“双证书”制度,将学生的学习态度,投入状况,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创新性纳入评价体系,进行综合评价。
五、我校铁道施工与养护专业3122集中实训的几点思考
从学生调查反馈得知,凡是配备专职的专业指导教师,并且负责教师精心组织实施实训设计,能带学生走出课堂,并安排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项目,学生愿意参与,收获较多,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
1.领导重视是教学改革成败的先行保障
教学改革是全校生存的命脉,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建立由专业系牵头,相关教辅部门全力配合机制---建立试验仪器设备、机房、多媒体、实训基地、模型室等全校协调统一使用机制。
2.师资是教学改革成败的保障
实施项目教学,保证专业教师充足的同时,学生人数宜控制在30人以内。每班宜安排专业指导教师2名,指导教师针对项目对应岗位提炼核心知识和技能,主辅轮流,全力配合。这样学生才不会感到乏味,枯燥。从而使计划实施到位,实现项目目标。
3.精心组织是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
项目内容安排上,需要负责教师结合实训基地、学生状况分组实施,分组指导到位,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分组进行。每位教师指导10---15位学生,适时同步考核基本知识和技能,项目成果结合岗位实际,让学生在模拟的工作环境下,体会与工作岗位零距离接触。
学生真正的收获才是教学改革的成败。我校教学改革已实施二年,实现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与职业岗位、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进一步深度对接,是我们中等职业教师职责所在,也是职业教育为之奋斗的目标。
1 黑龙江省教育科学项目牵动计划重大项目课题《黑龙江省中职改革与发展示范学校建设的策略研究》,课题批准号:QDA1211005,子课题项目“示范校建设策略在“3122”和“2121”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实践研究”。编号:XMKT-SF-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