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元素,是学生驾驭文字的能力体现,更是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语文知识的重要手段。小学的六年中,作文教学的目标有着明确表述。从整体上看,是从“兴趣”、完成“完整、通顺”的句子、“能乐于表达自己看、听、想到的事物”、对见闻描述或写出自己“感受和想象”到“有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的欲望”等,一个逐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教学:
1.加强课堂作文实践
小学课堂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时间相对宽松,很多时候都存在浪费课堂时间的现象。教师常常将作文放到课上进行练习,甚至有的教师采取当堂点评的方式。
考虑到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写作能力有限,因此写作的过程应当让他们处于一种放松的环境中。易于他们发挥正常写作水平,利于提升写作能力。
个人认为应在课堂上安排一些必要的能力训练活动,而将写作任务布置到课下完成。课堂上可以鼓励学生开口说话,而课下不妨只让他们把说出来的话写下来,或者把想要说但是没有说出来的话写下来。在课上多做一些语言练习,帮助学生形成表达习惯,同时对学生的表现加以肯定,这样才能真正在培养兴趣的基础上逐步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在漫长的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也应当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避免一蹴而就。低年级的学生感情世界尚未成熟丰富,因此在命题的时候应当避免一些空洞的表述方式,而应当以切实的题目为重,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可以慢慢转移到对于内心的表述上。比如,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尽量不要让他们花费太多时间去找所谓的“最感动的一刻”或者“最深刻的记忆”,而应当让他们去学习描述家里的一个花瓶,或者最喜欢的一件玩具等等。因为作文课程更多的是要帮助学生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的,而不是帮助培养其情感的。
2.名家赏析指导写作方向
很多时候学生难以准确表述出自己的心情和想法,甚至是对于自己看到的事物也难以准确描述,这是阅读范围过窄导致的问题。对此应在作文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入一些欣赏片段帮助学生有目的的学习。
在作文课上引入名家片段不代表要将作文课转化成为文学欣赏课,而是要给学生一个典范,帮助他们树立一个标准或者说是前进的标志,让他们的前进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同时增加一个对作文的评价准绳。在引入名家片段的时候,应当注意与学生的学习写作内容相适应。如果学生正处于学习描述的阶段,那就找一段描述性的文字供学生揣摩。引入的内容不一定要是一个完整的作品,也可以是一个片段,其选材也不要过于拘谨,既可以是莫泊桑的精准描述,也可以是网络上下载的平常文字,但是一定要注意与学生的学习环境相联系。比如可以将《中国石拱桥》引入学生作文课堂,帮助学生理解描述的作用,加深描述文字的印象,体会描述的力量。
此外,让学生去进行自己的创新描述的时候,不过于苛求,无论描写的是一处风景,还是家里的玩具,都应该给学生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但是在宽松的同时还应当树立标准,比如可以让学生描述学校的楼宇或者操场,甚至学校的大门等。这一类的描述对象在描述之后,很容易在班级内部产生共鸣,并且进而激发起学生思维,形成一个思考的氛围,在互相帮助的前提下共同完成描述任务。而对于课下的写作任务而言,即便写的只是课堂上的内容,即便是大家写的都差不多,在一段时间内也可以不必苛责学生缺乏独创精神。
3.提升语言驾驭能力
福楼拜在对莫泊桑进行写作指导的过程中,常常会要求他对所看到的事物进行精准的语言描述。这位严格的老师要求他的学生所描述出来的东西不能与其他的事物想混淆,这就要求必须准确抓住事物的特点和重点进行描述。
这种做法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适用性,中高年级的学生在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上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对他们而言,不能仅仅是“表达出来”的问题,而是如何要“精准”表达的问题。而这种追求“精准”的表达,就是一个对语言不断提炼的过程。
对于这种方法,要在课上进行有明确目标的“命题小作文”。这就好像虽然世界上只有一个圆明园,也不会只有一个词汇可以形容它。而对于这种教学方法而言,教师的点评就显得尤为重要。最好能够在课上完成100字以内的描述性文字,描述的目标最好是一件大家都很清楚的物品或者事件,这样对于描述的结果才存在一定的对比性。而相对较小的篇幅也允许教师当堂批阅,并且选出其中的典范加以评析,或者找出广泛存在问题进行纠正。
在不断练习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去掉一些虚浮的形容词,而换成更为直观和贴切的词汇,是这种联系的最终目标。这种训练方式对于低年级同学并不是十分适用,但是对于中年级就可以体现出很好的效果。它可以帮助学生有效改善词汇驾驭能力,换句话说,同样是描述夕阳,这种训练的目标是将原来的“红极了”这一类的表述转化成为“红的像火一样”或者“比火还红”的夕阳。
4.学生已经不是小孩子
最后,还有一个问题必须要说明,那就是:学生已经不再是小孩子了。身为教师,我们必须把他们当做一个独立的个体对待,不能把他们视为家长的附属品,更不能把他们当做是我们思想的复制品。
他们是可以独立思考的人,他们的思考方式或者还不够成熟,掌握的词汇也不够丰富,表达的方式也不够娴熟,但是他们是独立思考的个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对于并非“错误”的思想和观点,我们允许他们存在,并且鼓励他们表达出来。纵然有些思想可能会是有些自私的,那也只需要教师把它们指出来,帮助纠正,而不是横加打压。允许学生和自己想的不一样,允许学生表达出了自己没有看到的一面。教师的职责在于帮助学生成长,而非在学生心中树立起自己的权威。
在作文的教学过程中更是如此,我们需要鼓励学生自主的表达他们的思想,要有所创新,而不是全盘抄袭。
1.加强课堂作文实践
小学课堂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时间相对宽松,很多时候都存在浪费课堂时间的现象。教师常常将作文放到课上进行练习,甚至有的教师采取当堂点评的方式。
考虑到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写作能力有限,因此写作的过程应当让他们处于一种放松的环境中。易于他们发挥正常写作水平,利于提升写作能力。
个人认为应在课堂上安排一些必要的能力训练活动,而将写作任务布置到课下完成。课堂上可以鼓励学生开口说话,而课下不妨只让他们把说出来的话写下来,或者把想要说但是没有说出来的话写下来。在课上多做一些语言练习,帮助学生形成表达习惯,同时对学生的表现加以肯定,这样才能真正在培养兴趣的基础上逐步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在漫长的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也应当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避免一蹴而就。低年级的学生感情世界尚未成熟丰富,因此在命题的时候应当避免一些空洞的表述方式,而应当以切实的题目为重,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可以慢慢转移到对于内心的表述上。比如,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尽量不要让他们花费太多时间去找所谓的“最感动的一刻”或者“最深刻的记忆”,而应当让他们去学习描述家里的一个花瓶,或者最喜欢的一件玩具等等。因为作文课程更多的是要帮助学生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的,而不是帮助培养其情感的。
2.名家赏析指导写作方向
很多时候学生难以准确表述出自己的心情和想法,甚至是对于自己看到的事物也难以准确描述,这是阅读范围过窄导致的问题。对此应在作文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入一些欣赏片段帮助学生有目的的学习。
在作文课上引入名家片段不代表要将作文课转化成为文学欣赏课,而是要给学生一个典范,帮助他们树立一个标准或者说是前进的标志,让他们的前进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同时增加一个对作文的评价准绳。在引入名家片段的时候,应当注意与学生的学习写作内容相适应。如果学生正处于学习描述的阶段,那就找一段描述性的文字供学生揣摩。引入的内容不一定要是一个完整的作品,也可以是一个片段,其选材也不要过于拘谨,既可以是莫泊桑的精准描述,也可以是网络上下载的平常文字,但是一定要注意与学生的学习环境相联系。比如可以将《中国石拱桥》引入学生作文课堂,帮助学生理解描述的作用,加深描述文字的印象,体会描述的力量。
此外,让学生去进行自己的创新描述的时候,不过于苛求,无论描写的是一处风景,还是家里的玩具,都应该给学生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但是在宽松的同时还应当树立标准,比如可以让学生描述学校的楼宇或者操场,甚至学校的大门等。这一类的描述对象在描述之后,很容易在班级内部产生共鸣,并且进而激发起学生思维,形成一个思考的氛围,在互相帮助的前提下共同完成描述任务。而对于课下的写作任务而言,即便写的只是课堂上的内容,即便是大家写的都差不多,在一段时间内也可以不必苛责学生缺乏独创精神。
3.提升语言驾驭能力
福楼拜在对莫泊桑进行写作指导的过程中,常常会要求他对所看到的事物进行精准的语言描述。这位严格的老师要求他的学生所描述出来的东西不能与其他的事物想混淆,这就要求必须准确抓住事物的特点和重点进行描述。
这种做法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适用性,中高年级的学生在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上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对他们而言,不能仅仅是“表达出来”的问题,而是如何要“精准”表达的问题。而这种追求“精准”的表达,就是一个对语言不断提炼的过程。
对于这种方法,要在课上进行有明确目标的“命题小作文”。这就好像虽然世界上只有一个圆明园,也不会只有一个词汇可以形容它。而对于这种教学方法而言,教师的点评就显得尤为重要。最好能够在课上完成100字以内的描述性文字,描述的目标最好是一件大家都很清楚的物品或者事件,这样对于描述的结果才存在一定的对比性。而相对较小的篇幅也允许教师当堂批阅,并且选出其中的典范加以评析,或者找出广泛存在问题进行纠正。
在不断练习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去掉一些虚浮的形容词,而换成更为直观和贴切的词汇,是这种联系的最终目标。这种训练方式对于低年级同学并不是十分适用,但是对于中年级就可以体现出很好的效果。它可以帮助学生有效改善词汇驾驭能力,换句话说,同样是描述夕阳,这种训练的目标是将原来的“红极了”这一类的表述转化成为“红的像火一样”或者“比火还红”的夕阳。
4.学生已经不是小孩子
最后,还有一个问题必须要说明,那就是:学生已经不再是小孩子了。身为教师,我们必须把他们当做一个独立的个体对待,不能把他们视为家长的附属品,更不能把他们当做是我们思想的复制品。
他们是可以独立思考的人,他们的思考方式或者还不够成熟,掌握的词汇也不够丰富,表达的方式也不够娴熟,但是他们是独立思考的个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对于并非“错误”的思想和观点,我们允许他们存在,并且鼓励他们表达出来。纵然有些思想可能会是有些自私的,那也只需要教师把它们指出来,帮助纠正,而不是横加打压。允许学生和自己想的不一样,允许学生表达出了自己没有看到的一面。教师的职责在于帮助学生成长,而非在学生心中树立起自己的权威。
在作文的教学过程中更是如此,我们需要鼓励学生自主的表达他们的思想,要有所创新,而不是全盘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