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國政府是否依法行政不仅受本级人大的监督,同时行政系统内部所形成的自上而下的推进式监督具有决定性作用,但是这种形式由于“链条”过长,导致当推力传达到地方政府时已经损耗大半,加上上级政府的供给无法满足下级政府部门的需求,导致地方政府依法行政只能依靠中央政府的强大推力实现,但是从长远看,地方政府要想实现有效依法行政,必须加强对动力机制的构建和研究, 从而寻求突破。本文通过对地方政府依法行政的动力机制进行分析,以期更好的促进地方政府依法行政,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地方政府 依法行政 动力机制
依法行政是指政府的所有活动都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相关规范内进行,依法行政是建设法治社会的关键,地方政府是我国政权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各项工作以及发挥政策的主要执行者。所以地方政府能否实现依法行政直接决定着我国政府整体依法行政水平,并对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有直接影响。所以必须加强对地方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视,探讨地方政府依法行政的动力机制。
一、加强对地方政府依法行政评价机制的完善和创新
地方政府依法行政评价机制的构建和完善需要从两个方面加强重视,第一,根据地方政府依法行政实际情况构建政府绩效考核机制,实现对地方政府的科学管理和考核。在此基础上制定完善的绩效管理流程,完善评估方案,从而实现全面控制,利用公平公正的绩效考核机制实现对地方政府的监督,提高地方政府依法行政积极性。第二,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法治指标,指标内容应当体现地方政府行为规范是否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展开,地方政府在运行过程中是否遵守正当程序,同时指标中还应当是对政府职责进行明确,保证地方政府的权责一致性,提高行政行为的科学合理性。通过给予地方政府依法行政适当的评价,并不断的完善和创新评价机制,必然能够对地方政府依法行政提供基础依据,从而保证依法行政的效果和顺利实施。
二、加强对地方政府依法行政激励机制的建设和完善
完善的依法行政激励机制可以激发主体的积极性,科学全面的激励机制可以实现对政府、公务员、公民、法人以及其他组织的激励,激励机制从本质上属于制度激励,具有稳定性和权威性等特点,并且会产生更加持久、有效影响。为提高地方政府依法行政动力机制必须建立完善的与行政主体相关的激励机制,保证行政主体能够在法定职权范围内积极行政,从而为社会、为人民提供更好服务。为提高激励效果可以采用权力激励、竞争激励、财政激励等几种形式,地方政府工作质量,提高依法行政动力。通过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措施,促使地方政府能够有动力进行依法行政,这对于提升地方政府的依法行政效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优化地方政府依法行政制约机制
在我国政府运行过程中有效的制约机制比较少,虽然有人民代表大会对行政权的制约机制、行政系统内部的横向和纵向的制约机制、人民法院对行政权的司法审查的制约机制以及权利对行政权的制约机制,但是这些现有机制在实施过程中缺少有效联系,整体性不强,各自为政现象明显。所以在优化地方政府依法行政制约机制过程中首先需要对现有制约机制进行梳理和整合,根据功能和性质的不同,对其发挥成效进行分析,从而实现合理分配。除此之外,还应当依法对行政制约机制进行整合,当前我国已有的依法行政制约机制可以按照权力制约、权利制约、程序规范、责任束缚等实现具体分类,按照结构、性质、效果程度的不同实现有机整合,从而保证各项制约之间实现互相弥补,发挥更大作用和效果。
四、加强对地方政府依法行政保障机制的优化
保障机制在地方政府依法行政动力机制构建上关联性并不明显,但是因为是其作为宏观和外围的环境所以对依法行政动力机制依然发挥保障作用,而这种保障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对法治环境的保障,地方政府有效实现依法行政最终是为建设法治政府服务,对推动法治国家的实现有重要作用,而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的支持。完善全面的法律制度可以保障地方政府依法行政的实现,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同时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社会发展必然趋势,所以我国必须加强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完善,积极构建地方政府监督制约机制,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作用,推动我国实现良好的法治环境。其次是对政治环境的保障,保障机制可以帮助地方政府依法行政的顺利开展,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我国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在我国具有特殊地位,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构建良好的政治环境,梳理领导和执政之间的关系,保证在党的领导下各级政府在宪法和法律规定范围内开展活动,从而推进地方政府依法行政的实现。第三对文化环境具有保障作用,我国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比较深,法治观念还没有达成共识,地方政府在依法行政过程中只有得到文化环境的支持,才能提高工作效果。当前必须转变“官本位”思想,树立宪法法律至上的理念,建设阳光政府,实现全民监督,促进地方政府依法行政的实现。
五、结语
依法行政是当前我国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工作质量的重要中手段,但是当前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地方政府依法行政缺乏有效的动力机制,从而影响法治国家建设。针对此地方政府必须对现有问题加强重视,积极转变观念,从各个方面做好制度优化、整合以及创新,从而构建有效的依法行政动力机制,为建设法治政府提供保障,也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1]朱晓明.地方政府依法行政的动力机制研究[J].行政论坛,2013,2002:81-85.
[2]廖振民.推进地方政府依法行政的动力机制探讨[A].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简政放权改革与法治政府建设——第六届中国行政改革论坛论文集[C].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2015:11.
[3]欧阳白果,杨芳,朱立方,朱世文. 地方政府依法行政的基本态势、问题及其对策探讨——以珠三角Z市为例[J]. 岭南学刊,2015,(02):46-52.
[4]曹平,霍军旗. 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背景下建设地方法治政府问题的研究[J].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25(04):47-52.
[5]曹全来. 地方治理过程中的政府角色——广西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实证考察[J]. 法制与经济,2014,(17):29-34.
[6]王凯伟,周波.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地方政府依法行政监督实施效果评估[J]. 中国行政管理,2016,(06):105-110.
关键词:地方政府 依法行政 动力机制
依法行政是指政府的所有活动都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相关规范内进行,依法行政是建设法治社会的关键,地方政府是我国政权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各项工作以及发挥政策的主要执行者。所以地方政府能否实现依法行政直接决定着我国政府整体依法行政水平,并对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有直接影响。所以必须加强对地方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视,探讨地方政府依法行政的动力机制。
一、加强对地方政府依法行政评价机制的完善和创新
地方政府依法行政评价机制的构建和完善需要从两个方面加强重视,第一,根据地方政府依法行政实际情况构建政府绩效考核机制,实现对地方政府的科学管理和考核。在此基础上制定完善的绩效管理流程,完善评估方案,从而实现全面控制,利用公平公正的绩效考核机制实现对地方政府的监督,提高地方政府依法行政积极性。第二,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法治指标,指标内容应当体现地方政府行为规范是否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展开,地方政府在运行过程中是否遵守正当程序,同时指标中还应当是对政府职责进行明确,保证地方政府的权责一致性,提高行政行为的科学合理性。通过给予地方政府依法行政适当的评价,并不断的完善和创新评价机制,必然能够对地方政府依法行政提供基础依据,从而保证依法行政的效果和顺利实施。
二、加强对地方政府依法行政激励机制的建设和完善
完善的依法行政激励机制可以激发主体的积极性,科学全面的激励机制可以实现对政府、公务员、公民、法人以及其他组织的激励,激励机制从本质上属于制度激励,具有稳定性和权威性等特点,并且会产生更加持久、有效影响。为提高地方政府依法行政动力机制必须建立完善的与行政主体相关的激励机制,保证行政主体能够在法定职权范围内积极行政,从而为社会、为人民提供更好服务。为提高激励效果可以采用权力激励、竞争激励、财政激励等几种形式,地方政府工作质量,提高依法行政动力。通过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措施,促使地方政府能够有动力进行依法行政,这对于提升地方政府的依法行政效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优化地方政府依法行政制约机制
在我国政府运行过程中有效的制约机制比较少,虽然有人民代表大会对行政权的制约机制、行政系统内部的横向和纵向的制约机制、人民法院对行政权的司法审查的制约机制以及权利对行政权的制约机制,但是这些现有机制在实施过程中缺少有效联系,整体性不强,各自为政现象明显。所以在优化地方政府依法行政制约机制过程中首先需要对现有制约机制进行梳理和整合,根据功能和性质的不同,对其发挥成效进行分析,从而实现合理分配。除此之外,还应当依法对行政制约机制进行整合,当前我国已有的依法行政制约机制可以按照权力制约、权利制约、程序规范、责任束缚等实现具体分类,按照结构、性质、效果程度的不同实现有机整合,从而保证各项制约之间实现互相弥补,发挥更大作用和效果。
四、加强对地方政府依法行政保障机制的优化
保障机制在地方政府依法行政动力机制构建上关联性并不明显,但是因为是其作为宏观和外围的环境所以对依法行政动力机制依然发挥保障作用,而这种保障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对法治环境的保障,地方政府有效实现依法行政最终是为建设法治政府服务,对推动法治国家的实现有重要作用,而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的支持。完善全面的法律制度可以保障地方政府依法行政的实现,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同时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社会发展必然趋势,所以我国必须加强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完善,积极构建地方政府监督制约机制,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作用,推动我国实现良好的法治环境。其次是对政治环境的保障,保障机制可以帮助地方政府依法行政的顺利开展,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我国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在我国具有特殊地位,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构建良好的政治环境,梳理领导和执政之间的关系,保证在党的领导下各级政府在宪法和法律规定范围内开展活动,从而推进地方政府依法行政的实现。第三对文化环境具有保障作用,我国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比较深,法治观念还没有达成共识,地方政府在依法行政过程中只有得到文化环境的支持,才能提高工作效果。当前必须转变“官本位”思想,树立宪法法律至上的理念,建设阳光政府,实现全民监督,促进地方政府依法行政的实现。
五、结语
依法行政是当前我国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工作质量的重要中手段,但是当前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地方政府依法行政缺乏有效的动力机制,从而影响法治国家建设。针对此地方政府必须对现有问题加强重视,积极转变观念,从各个方面做好制度优化、整合以及创新,从而构建有效的依法行政动力机制,为建设法治政府提供保障,也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1]朱晓明.地方政府依法行政的动力机制研究[J].行政论坛,2013,2002:81-85.
[2]廖振民.推进地方政府依法行政的动力机制探讨[A].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简政放权改革与法治政府建设——第六届中国行政改革论坛论文集[C].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2015:11.
[3]欧阳白果,杨芳,朱立方,朱世文. 地方政府依法行政的基本态势、问题及其对策探讨——以珠三角Z市为例[J]. 岭南学刊,2015,(02):46-52.
[4]曹平,霍军旗. 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背景下建设地方法治政府问题的研究[J].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25(04):47-52.
[5]曹全来. 地方治理过程中的政府角色——广西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实证考察[J]. 法制与经济,2014,(17):29-34.
[6]王凯伟,周波.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地方政府依法行政监督实施效果评估[J]. 中国行政管理,2016,(06):105-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