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童晓文现在任职的同济医院,关于他有两个趣谈:一个是有一次医院的院长召集干部开会,亲自打了电话让不是领导的童晓文参加。童晓文问:星期几开会?_院长说:星期日。童晓文一听不乐意了;“星期日我还要陪妻子去买衣服呢。开会有钱吗?没钱叫我去干什么!”另一个是童晓文每次到妇科病房查房都会同病人握手。病人感激童晓文:“童医生”谢谢您救了我。”童晓文则认真地说:“谢谢您给了我一个机会。”
这就是童晓文,一个率真得近乎可爱的人。率真的童医生的履历上拥有一串令人赞叹的称号:德国ULM大学医学博士,德国弗来宝大学妇产科医院首席手术医生,美国著名的Baylor医学院博士后、讲师,德国、美国、中国3国医生执照,上海惟一拥有多国行医执照、具备国外临床行医经验的归国医学专家……
体校走出的“暴躁”学生
从孩提时起,童晓文就不是一个按理出牌的男孩。7岁的童晓文因为从小爱打乒乓球,成为湖北某市乒乓球体校的一名学生。几年的体校生活告诉童晓文:什么都要靠自己,胜也好败也好都得认账。1975年,他拿到了市乒乓球比赛青少年组的亚军,老师告诉他:下一年人专业队的名单里有你。如果不是因为1976年毛主席逝世,全国两年内停止一切娱乐活动,童晓文的将来也许会同乒乓球纠葛在一起。
1976年,童晓文所在的体校宣布解散,12岁的童晓文成了一名初一的学生。第一次摸底考试就给了他不小的打击——100分的试卷,数学只考了5分,其他科目也大多不及格。童晓文很伤心,尽管他并没有想过将来要成为什么“家”,但是全班同学就属自己的成绩最差,这对于在体校里是“优等生”的他来说真的很难承受。
不仅如此,他还是学校树立的一个“典型”——不过是反面的。就在开学的第一天,他闯了大祸。下课时,几个邻班的男孩气势汹汹地跑到他们面前,抡起拳头要打他的同桌。还不知道自己的同桌叫什么名字,到底为什么与别人结仇,但是看见几个人欺负一个人,童晓文一把举起自己坐的凳子,“哗”的一声,砸在为首的男孩头上——对方看了童晓文一眼,眼珠一翻。慢慢地倒地晕了过去……随即而来的自然是无穷无尽的批评、谈话、写检查、做思想汇报。
老师来做家访了,他当着童晓文的面对家长说:“这个孩子还可以读书。”这样的一句话无疑是一道良药,给了童晓文莫大的鼓励和信心,他开始收敛自已潜心读书。在童晓文家隔壁,住着一对文革中被错判为“右派”的夫妇,夫妻俩常常用英语交谈。童晓文一放学就喜欢往邻居家跑,给他们买买火柴、打打酱油,没事的时候他就盯着入家听他们在说什么。对方闻他:“想学英语吗?为什么呢?”童晓文老老实实地回答:“想。会说英语多好,骂人也好、自言自语也好,普通人都听不懂你在说什么。”此话一出,一向喜怒不形于色的夫妻俩被逗得哈哈大笑。他们收下童晓文,免费教他学英语,并且在他上高中的时候,推荐他到武汉的一所大学听课。
1981年,童晓文参加高考,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武汉同济医学院。
大一到研二,7年爱情长跑
本科6年,在旁人眼里,童晓文根本算不上是一个好学生,因为每门课上课时都看不到他的人影。一般来说,他同任课老师一个学期只打两次照面:第一节课和最后一节课。上第一节课是为了看看任课教师长得什么样;上最后一节课是为了了解老师如何安排考试。尽管如此,他还是常常会忘记考试的时间。好几次,童晓文一个人坐在图书馆里,同班同学看见他,过来拍拍他的肩膀,问:今天下午考试,你知道的吧?他抬起头,迷茫地盯着对方:“什么,什么?要考试,考哪一门?”然后就是慌了神地赶紧找到那门课程的书本,拼命地读上一个中午,下午再忐忑不安地去考试。以至于十几年后的今天,童晓l文偶尔做梦,还会梦见有人告诉自己马上就要考试了,而自己什么也没有准备,最后在慌慌张张的感觉中惊醒。
就是这样一个学生,在大学一年级的时候追上了班上最美丽的女孩,并且在7年后,让她心甘情愿地成为自己的妻子。
童晓文心仪的女孩叫黄冬雅。上世纪80年代初,男孩向女孩表白的一般形式是给对方拼命地写情书。童晓文没这样做,他觉得既然看见她就有心跳加快的感觉,那就应该立即找到她、直接向她表白。黄冬雅当然不愿意搭理这个鲁莽的家伙,但是一次不理他,他下次又来了,而且依然是那副嬉皮笑脸的样子:“我刚刚从图书馆看完书,回宿舍的路上想到了你,所以就来找你了。”
虽然童晓文很少上课,但所有应该学习的时间他都在图书馆度过,各类医学著作都被他找到读了一个遍。每次黄冬雅去图书馆借书,几乎她看过的所有书上都有他的笔迹:遇到疑问就画一个问号,不能同意作者观点的地方会毫不客气地写上自己的意见。起初她看到之后很生气,觉得在书上乱涂乱画实在不应该。但是仔细一读,发现那些注释都非常有道理。后来熟悉了这个人,也熟悉了这个笔迹,她由衷地感到钦佩:一个人竟然读得了这么多书,而且是带着自己的思想在读!也难怪他常常毫不惭愧地说自己是这所大学里最用功的学生。终于,两个人走到了一起。
1988年,经过7年的爱情长跑之后,已经是武汉同济医学院硕士研究生的童晓文决定向恋人求婚。他对黄冬雅说:“每天都要送你回家,送来送去挺麻烦的,我希望下班你能自动回家。”就是这样的一句话,黄冬雅做了他的妻子。
留学海外,保留中国籍和中国心
1990年童晓文硕士毕业,毕业后留校在协和医院妇产科工作,妻子黄冬雅则在工作两年后也读了硕士。随后的生涯中,夫妻俩共同进步,所经过的求学经历几乎一模一样。只不过,童晓文在前,黄冬雅在后。
1992年,童晓文接到德国ULM大学的邀请,去攻读博士学位。学校为他指定了导师,一个从美国留学回来的德国人。师生见面第一天,导师的态度极其傲慢,他扔给童晓文一本医学著作:“看完了来见我。”一个星期后,童晓文把书读完了,还工工整整地写了一个读书提纲。当他找到老师时,这位先生正与一位年轻的护士聊天。他瞟了童晓文一眼:“没看见我正忙着吗?”童晓文火了,扭头就走,找到教务处坚决要换导师。同去的另一个中国留学生劝童晓文,要他注意一点国际影响,但是童晓文却认准一个道理:一个不懂得尊重别人的人肯定也不是优秀的学者。
两年后,童晓文以博士论文零扣分毕业,这样的殊荣在该校100名博士生中才会有一个。碰巧的是,他毕业后同自己的第一位导师竟然是同事。对方感到很不好意思,郑重地来到童晓文面前向他道歉。童晓文幽默地说:“没关系,我与漂亮女孩聊天也不喜欢别人打搅。” 一笑泯前嫌,两个人成了好朋友。
这个时候,童晓文已经将自己的兴趣放在妇产科肿瘤的研究上。为了谋求更好的发展机会,他去了美国。在美国不到半年的博士后生涯中,童晓文创造了又一个奇迹:短短时间里拥有了自己的独立实验室和5名博士后助手一,正式成为美国十大著名医学院之一——BAYLOR医学院讲师。而后的4年里,他得到了美国政府给予的总计100万美元的科研经费,在肿瘤治疗领域获得了两项美国专利。
1998年,德国再次以更完备的科研设施,更优厚的科研经费请回了童晓文。
童晓文夫妇俩都拥有德美两国行医执照,靠着各自过硬的医学技术在西方社会牢牢地站稳了脚跟,但是他们依然执着地保留了中国国籍。在国外多年,童晓文也不可避免受到外国人的质疑和歧视,一次他的一个同行毫不掩饰地嘲笑中国落后,童晓文非常礼貌地回敬对办“是的,就算你说的是事实,中国,不如德国强,但是我比你强!”他说,固守中国国籍才会让他感受到自己的腰板总是直直的。
回过不需要什么崇高的理由
很多人问童晓文,既然已经能够融入德国社会,为什么还要回国,而且是在2003年的春天,非典疫情最严重的时期。不是说不出崇高的理由,但宣晓文的回答很诚实,他说主要原因是为了长辈。
2002年,黄冬雅的父亲去世,童晓文携妻带子回国看望岳母,他明显地感受到,老人家的精神状态很不好了。在他们准备告别的时候,岳母拉着女儿的手老泪纵横,几乎不能把持。还有他自己的母亲,也不能接受儿子儿媳长年在国外的现实,每次童晓文打电话回家,母亲在电话的另一头没有说上几句话就开始流泪。她们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物质条件再优越也无法弥补缺乏亲情的遗憾。童晓文对妻子说:将心比心,咱们老了以后如果也是孤身一人,孩子不在身边那该有多寂寞啊。他们商量之后决定回国。
童晓文回来了,如今、他是同济大学的教授,同时又是同济大学附属医院的妇产科专家。在回国的这三年时间里,他多次到别的医院做免费的手术示范,将一些新的术式传授给别人。对于自己科室的学生,他更是手把手地教他们。有的人向他提出这样的顾虑别人将你的技术都学过去了,将来不怕他们超过你吗?但是童晓文觉得正如得到不意味着拥有一样,付出并不意味着失去。他说,社会需要一个人不是常有的事情,如果能为社会所需要,这也是一种幸福!
说这话的时候,童晓文早已经不是当年那个顽皮的、容易冲动的少年了,也不再是那个不太懂得哄女孩子、整天泡在图书馆里的大学生,只有一点没有变。他依然那么坦诚、那么执着,这也许就是他成功的最主要原因吧。
这就是童晓文,一个率真得近乎可爱的人。率真的童医生的履历上拥有一串令人赞叹的称号:德国ULM大学医学博士,德国弗来宝大学妇产科医院首席手术医生,美国著名的Baylor医学院博士后、讲师,德国、美国、中国3国医生执照,上海惟一拥有多国行医执照、具备国外临床行医经验的归国医学专家……
体校走出的“暴躁”学生
从孩提时起,童晓文就不是一个按理出牌的男孩。7岁的童晓文因为从小爱打乒乓球,成为湖北某市乒乓球体校的一名学生。几年的体校生活告诉童晓文:什么都要靠自己,胜也好败也好都得认账。1975年,他拿到了市乒乓球比赛青少年组的亚军,老师告诉他:下一年人专业队的名单里有你。如果不是因为1976年毛主席逝世,全国两年内停止一切娱乐活动,童晓文的将来也许会同乒乓球纠葛在一起。
1976年,童晓文所在的体校宣布解散,12岁的童晓文成了一名初一的学生。第一次摸底考试就给了他不小的打击——100分的试卷,数学只考了5分,其他科目也大多不及格。童晓文很伤心,尽管他并没有想过将来要成为什么“家”,但是全班同学就属自己的成绩最差,这对于在体校里是“优等生”的他来说真的很难承受。
不仅如此,他还是学校树立的一个“典型”——不过是反面的。就在开学的第一天,他闯了大祸。下课时,几个邻班的男孩气势汹汹地跑到他们面前,抡起拳头要打他的同桌。还不知道自己的同桌叫什么名字,到底为什么与别人结仇,但是看见几个人欺负一个人,童晓文一把举起自己坐的凳子,“哗”的一声,砸在为首的男孩头上——对方看了童晓文一眼,眼珠一翻。慢慢地倒地晕了过去……随即而来的自然是无穷无尽的批评、谈话、写检查、做思想汇报。
老师来做家访了,他当着童晓文的面对家长说:“这个孩子还可以读书。”这样的一句话无疑是一道良药,给了童晓文莫大的鼓励和信心,他开始收敛自已潜心读书。在童晓文家隔壁,住着一对文革中被错判为“右派”的夫妇,夫妻俩常常用英语交谈。童晓文一放学就喜欢往邻居家跑,给他们买买火柴、打打酱油,没事的时候他就盯着入家听他们在说什么。对方闻他:“想学英语吗?为什么呢?”童晓文老老实实地回答:“想。会说英语多好,骂人也好、自言自语也好,普通人都听不懂你在说什么。”此话一出,一向喜怒不形于色的夫妻俩被逗得哈哈大笑。他们收下童晓文,免费教他学英语,并且在他上高中的时候,推荐他到武汉的一所大学听课。
1981年,童晓文参加高考,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武汉同济医学院。
大一到研二,7年爱情长跑
本科6年,在旁人眼里,童晓文根本算不上是一个好学生,因为每门课上课时都看不到他的人影。一般来说,他同任课老师一个学期只打两次照面:第一节课和最后一节课。上第一节课是为了看看任课教师长得什么样;上最后一节课是为了了解老师如何安排考试。尽管如此,他还是常常会忘记考试的时间。好几次,童晓文一个人坐在图书馆里,同班同学看见他,过来拍拍他的肩膀,问:今天下午考试,你知道的吧?他抬起头,迷茫地盯着对方:“什么,什么?要考试,考哪一门?”然后就是慌了神地赶紧找到那门课程的书本,拼命地读上一个中午,下午再忐忑不安地去考试。以至于十几年后的今天,童晓l文偶尔做梦,还会梦见有人告诉自己马上就要考试了,而自己什么也没有准备,最后在慌慌张张的感觉中惊醒。
就是这样一个学生,在大学一年级的时候追上了班上最美丽的女孩,并且在7年后,让她心甘情愿地成为自己的妻子。
童晓文心仪的女孩叫黄冬雅。上世纪80年代初,男孩向女孩表白的一般形式是给对方拼命地写情书。童晓文没这样做,他觉得既然看见她就有心跳加快的感觉,那就应该立即找到她、直接向她表白。黄冬雅当然不愿意搭理这个鲁莽的家伙,但是一次不理他,他下次又来了,而且依然是那副嬉皮笑脸的样子:“我刚刚从图书馆看完书,回宿舍的路上想到了你,所以就来找你了。”
虽然童晓文很少上课,但所有应该学习的时间他都在图书馆度过,各类医学著作都被他找到读了一个遍。每次黄冬雅去图书馆借书,几乎她看过的所有书上都有他的笔迹:遇到疑问就画一个问号,不能同意作者观点的地方会毫不客气地写上自己的意见。起初她看到之后很生气,觉得在书上乱涂乱画实在不应该。但是仔细一读,发现那些注释都非常有道理。后来熟悉了这个人,也熟悉了这个笔迹,她由衷地感到钦佩:一个人竟然读得了这么多书,而且是带着自己的思想在读!也难怪他常常毫不惭愧地说自己是这所大学里最用功的学生。终于,两个人走到了一起。
1988年,经过7年的爱情长跑之后,已经是武汉同济医学院硕士研究生的童晓文决定向恋人求婚。他对黄冬雅说:“每天都要送你回家,送来送去挺麻烦的,我希望下班你能自动回家。”就是这样的一句话,黄冬雅做了他的妻子。
留学海外,保留中国籍和中国心
1990年童晓文硕士毕业,毕业后留校在协和医院妇产科工作,妻子黄冬雅则在工作两年后也读了硕士。随后的生涯中,夫妻俩共同进步,所经过的求学经历几乎一模一样。只不过,童晓文在前,黄冬雅在后。
1992年,童晓文接到德国ULM大学的邀请,去攻读博士学位。学校为他指定了导师,一个从美国留学回来的德国人。师生见面第一天,导师的态度极其傲慢,他扔给童晓文一本医学著作:“看完了来见我。”一个星期后,童晓文把书读完了,还工工整整地写了一个读书提纲。当他找到老师时,这位先生正与一位年轻的护士聊天。他瞟了童晓文一眼:“没看见我正忙着吗?”童晓文火了,扭头就走,找到教务处坚决要换导师。同去的另一个中国留学生劝童晓文,要他注意一点国际影响,但是童晓文却认准一个道理:一个不懂得尊重别人的人肯定也不是优秀的学者。
两年后,童晓文以博士论文零扣分毕业,这样的殊荣在该校100名博士生中才会有一个。碰巧的是,他毕业后同自己的第一位导师竟然是同事。对方感到很不好意思,郑重地来到童晓文面前向他道歉。童晓文幽默地说:“没关系,我与漂亮女孩聊天也不喜欢别人打搅。” 一笑泯前嫌,两个人成了好朋友。
这个时候,童晓文已经将自己的兴趣放在妇产科肿瘤的研究上。为了谋求更好的发展机会,他去了美国。在美国不到半年的博士后生涯中,童晓文创造了又一个奇迹:短短时间里拥有了自己的独立实验室和5名博士后助手一,正式成为美国十大著名医学院之一——BAYLOR医学院讲师。而后的4年里,他得到了美国政府给予的总计100万美元的科研经费,在肿瘤治疗领域获得了两项美国专利。
1998年,德国再次以更完备的科研设施,更优厚的科研经费请回了童晓文。
童晓文夫妇俩都拥有德美两国行医执照,靠着各自过硬的医学技术在西方社会牢牢地站稳了脚跟,但是他们依然执着地保留了中国国籍。在国外多年,童晓文也不可避免受到外国人的质疑和歧视,一次他的一个同行毫不掩饰地嘲笑中国落后,童晓文非常礼貌地回敬对办“是的,就算你说的是事实,中国,不如德国强,但是我比你强!”他说,固守中国国籍才会让他感受到自己的腰板总是直直的。
回过不需要什么崇高的理由
很多人问童晓文,既然已经能够融入德国社会,为什么还要回国,而且是在2003年的春天,非典疫情最严重的时期。不是说不出崇高的理由,但宣晓文的回答很诚实,他说主要原因是为了长辈。
2002年,黄冬雅的父亲去世,童晓文携妻带子回国看望岳母,他明显地感受到,老人家的精神状态很不好了。在他们准备告别的时候,岳母拉着女儿的手老泪纵横,几乎不能把持。还有他自己的母亲,也不能接受儿子儿媳长年在国外的现实,每次童晓文打电话回家,母亲在电话的另一头没有说上几句话就开始流泪。她们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物质条件再优越也无法弥补缺乏亲情的遗憾。童晓文对妻子说:将心比心,咱们老了以后如果也是孤身一人,孩子不在身边那该有多寂寞啊。他们商量之后决定回国。
童晓文回来了,如今、他是同济大学的教授,同时又是同济大学附属医院的妇产科专家。在回国的这三年时间里,他多次到别的医院做免费的手术示范,将一些新的术式传授给别人。对于自己科室的学生,他更是手把手地教他们。有的人向他提出这样的顾虑别人将你的技术都学过去了,将来不怕他们超过你吗?但是童晓文觉得正如得到不意味着拥有一样,付出并不意味着失去。他说,社会需要一个人不是常有的事情,如果能为社会所需要,这也是一种幸福!
说这话的时候,童晓文早已经不是当年那个顽皮的、容易冲动的少年了,也不再是那个不太懂得哄女孩子、整天泡在图书馆里的大学生,只有一点没有变。他依然那么坦诚、那么执着,这也许就是他成功的最主要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