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对剖宫产术中及术后出血量的影响

来源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y8881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中益母草联合缩宫素对术中及术后阴道出血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北京民航总医院妇产科2011年1月至2011年6月行剖宫产的512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全部患者分为两组各256例.实验组采用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治疗,对照组单独使用缩宫素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2h、24 h内阴道出血量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益母草和缩宫素联合使用组产妇术中出血量(210.43±50.38) ml、产后2h出血量(35.84±29.24) ml、产后24 h出血量(61.62±35.32)ml均明显少于单独使用缩宫素组[分别为(234.14±16.91)ml、(52.37±32.15)ml、(86.18±36.67) ml,P<0.05].结论 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可有效减少剖宫产术中及术后出血。

其他文献
更年期综合征是女性围绝期和绝经期因卵巢功能衰减的一组内分泌失调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综合症状.目前西医多采用雌激素替代疗法,由于该疗法禁忌症多,且可能导致子宫内膜增生等副作用,而致许多患者不能接受.因此,我们采用纯中药柴桂五苓汤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期刊
目的 观察益肾颗粒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Ⅳ型胶原、层黏连蛋白、纤维黏连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肾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单侧肾切除链脲佐菌素Ⅰ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试验分为正常组、单切肾组、DN模型组、益肾颗粒低剂量组(8.1 g/kg)、益肾颗粒高剂量组(16.2 g/kg)、洛汀新组(0.0015 g/kg);正常组、单切肾组、DN模型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均灌胃给药,1次/d,连续16周.观察
柴胡具有较好的护肝作用,含柴胡的多种中成药制剂已被临床广泛用于胆石症、阻塞性黄疸、慢性肝炎等疾病的治疗[1 ].柴胡的主要有效成分是柴胡皂苷(SS).研究表明,柴胡的抗炎、抗病毒、抗肿瘤等一系列药理作用与SS密不可分.在各种类型的SS(柴胡皂苷a、bl-4、c、d、e、f、h)中,柴胡皂苷d(SSd)活性最强.据报道,SS对肝细胞的保护机制主要包括调节受损肝细胞的能量代谢紊乱,抑制氧自由基及脂质发
期刊
先天八卦代表时间的顺序流行,后天八卦代表空间的对待合十[1-4].先后天八卦是可以相互转化的[2-3],后天之坎卦可以通过卦的演变(卦变、卦的方位不变)转化为先天之坤卦,先天之坤卦可以通过卦序的演变(卦不变、卦的方位变)转化为后天之坤卦,后天之坤卦可以通过卦的演变转化为先天之巽卦;先天之巽卦可以通过卦序的演变转化为后天之巽卦,后天之巽卦可以通过卦的演变转化为先天之兑卦,先天之兑卦可以通过卦序的演变
期刊
目的 探讨补脾祛风方对特应性皮炎(atopic demafifis,AD)血清总免疫球蛋白(TIgE)和嗜酸性粒细胞(EOS)的影响.方法 将101例A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1例,两组均给予复方当归薄荷膏外用,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服用补脾祛风方,对照组口服氯雷他定片.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检测两组患者TIgE水平和EOS计数.结果 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TIgE明显下降(t=8.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因病情重,故死亡率较高.初期死亡与颅脑损伤严重程度有关,后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肺部感染,因此防治肺部感染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尤为关键.近年来我科对部分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肺感染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血必净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期刊
目的 观察护肝解纤汤治疗肝硬化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4例肝硬化患者分为两组各17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护肝解纤汤治疗,两组均治疗6月,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白蛋白/球蛋白(A/G)、总胆红素(TBiL)、尿素氮(BUN)、肌酐(Scr)以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ALT、AST、TB
目的 系统评价桃红四物汤及其加减方治疗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库、MEDLIN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相关桃红四物汤及其加减方治疗DN的随机或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检出文献由两名研究人员选择并提取资料,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评价纳入研
笔者跟随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吕文良学习期间,接诊荨麻疹患者1例,服中药五诊即疹消痒止.现将病案详述如下,并附体会.1 病案举例患者,男性,74岁.于2009年7月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皮疹,色红或白,奇痒,从胸腹部开始,由小变大,渐至全身,成片块状,此起彼伏.先后就诊于多家医院,2009年7月27日于北京某医院确诊为荨麻疹,予盐酸西替利嗪片,注射葡萄糖酸钙等治疗,效果不佳,停药后出
期刊
本文以阴虚湿热证和上热下寒证为例,对中医临床过程中的矛盾症状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通过引经据典,寻求其临床治疗方法.得出了阴虚湿热证的治疗原则应以治疗阴虚证为主,配合治疗湿热证;上热下寒证症的治疗原则应为“从阴引阳”.认为在矛盾症状的治疗上,必须审因论证,寒热同调,虚实兼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