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除了实现空间对接的重要任务外,搭载农作物种子进行太空实验也成为其一个任务。科研人员称“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将为航天工程育种提供稳定、长期、高效的空间试验平台。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9月20日对外宣布,中国将于9月27日至30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择机发射“天宫一号”。随后,“神舟八号”将相继发射,并实施首次空间无人交会对接任务,开启我国载人空间站建设序幕。
另外,作为两次无人飞行,除了实现空间对接的重要任务外,搭载农作物种子进行太空实验也成为其一个任务。科研人员称“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将为航天工程育种提供稳定、长期、高效的空间试验平台。
“天宫一号”搭载希望种子
此前,在中国宇航学会等部门组织的“天宫一号”搭载物的全国公开征集中,“搭载濒临灭绝植物种子的探究” 作为搭载的推荐方案报送相关部门。
“和以往神舟飞船发射一样,‘天宫一号’上也将搭载用于科研目的农作物种子。”正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的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潘毅博士告诉记者。
作为神舟飞船的神秘乘客之一,农作物种子可以说每次都出现在从“神一”到“神七”飞船的搭载物名单中,从来没有缺席过一次。
航天育种又称太空育种,它是利用返回式航天器,通过宇宙辐射、微重力和弱地磁场等多种因素对植物、微生物的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科研人员再从中筛选出需要的变异品种。太空育种较传统育种的最大优势是缩短育种时间,能在相对较短时间内,创造出大批优质种质资源,缓解农作物优质种源贫乏。
“与传统育种相比,其最大优势是变异几率高、育种周期短,可在相对较短时间内,创造出大批优质的种质资源。”国家航天育种工程项目首席专家、中国农科院航天育种中心主任刘录祥研究员说。
据悉,传统育种方式一般需要6~10年,而航天育种通过太空多种特殊条件的诱变,能缩短至4~5年。另外,航天育种能创造出大批优质种质资源,是缓解我国农作物优质种源贫乏的一个有效途径。航天种子一般具有性状稳定、抗逆性强,更高产和更耐盐等特点。比如:“航椒1号辣椒”维生素C含量为234毫克,比一般辣椒提高了183%左右;“太空5号小麦”口感好,产量超过传统品种10%以上;“太空万寿菊”花期延长,能达到9个月。
航天育种看上去很美
“你可以把航天育种看成一个美丽的故事。”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王守才教授对于航天育种却不怎么看好。
现代生物学理论认为,不管诱变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是X射线、γ射线、高能粒子、宇宙射线、药物还是什么“微重力”或其他未知因素,其结果都是一样的,都是由于改变了染色体、DNA的序列或化学结构而引起的突变,而突变不管是自发的还是诱发的,都是没有方向性、随机的,绝大部分突变都是有害或无用的,只有极少数突变会符合人们的要求。
“航天育种与地面传统育种方式相比成本高,成功率低。”王守才说。据统计,在航天育种实验过程中,搭载的农作物种子的突变率仅在0.05%~0.5%之间,大多数搭载的种子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专家认为,其实对种子本身而言突变无所谓优劣,而作为我们研究者就是要从这些突变种里选择那些抗病能力增强、高产和早熟等有利于我们人类的有益变异。
“但是,事与愿违,我们期望的有利于我们的突变在所发生的突变中往往是少数,而减产、抗病能力减弱等‘劣性突变’会更多。”王守才强调。
对于国内方兴未艾的太空育种形式,王守才认为,不要过于乐观。“航天育种只有很少人在做,目前国内的育种方式还是以传统的育种方式为主,航天育种所占比例很少。”
另外,王守才对于航天育种市场上“李鬼”当家的现象也表示了担忧。“作为消费者无从辨别真假。现在许多商家在炒作航天概念,一些公司卖的‘航天’种子,说是搭载了‘神舟×号’飞船,等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一看,还不如普通种子。还有些商家销售航天蔬育种的蔬菜和粮食,其实有一些是一场骗局,是商家以此抬高身价,欺骗消费者。”
航天育种其实并不神奇
面对航天育种的不同声音,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鹿金颖博士更愿意将其看成是一种学术上的不同看法,“航天育种技术还处于研究阶段,规模上还不能和普通育种方式相比较。”
“我国重视航天育种研究也和我国目前的太空实验条件有关。”鹿金颖说。与在美国和俄罗斯相比,我国的神舟飞船和试验卫星只能实现无人搭载,还不能像国际空间站那样做更加复杂的研究。
“等到我国真正拥有自己的空间站后,我们肯定不会做像现在一样搭‘顺风车’的简单实验了。”鹿金颖强调。“其实,我们对航天育种的机理研究也在不断完善。目前,我们已经摸清了一些种子突变的机理,知道为什么会发生突变,哪些发生了突变,这将更加缩短航天育种的时间。”
记者在朝阳区甜水园京客隆超市偶然发现一种太空南瓜,但是几乎无人问津。“太空南瓜个儿太大了,不知道和转基因是什么关系,吃着放不放心?”消费者对航天瓜菜安全问题有担忧。
对此,鹿金颖认为,航天育种并不同于转基因技术,并没有将外源基因导入作物中使之产生变异。作为一种诱变育种技术,航天育种只是让作物本身的染色体产生缺失、重复、易位、倒置等基因突变。这种变异和自然界植物的自然变异一样,只是时间和频率有所改变。太空育种本质上只是加速了生物界需要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才能产生的自然变异。
国际原子能机构、国际卫生组织、国际粮农组织已认定,利用物理的、化学的等人工诱变技术培育的作物品种,如果完全达到规定指标要求,就是安全的种子。
“航天育种其实并不神奇,在甘肃等地比较大的航空育种基地,当地的老百姓已经吃上了航天育种的蔬菜和粮食。但是,北京还很少见到经过航天育种的蔬菜大量上市,这是一些小范围的试种。”鹿金颖介绍说。
据悉,目前我国航天育种正处于大范围推广阶段。北京海淀区土井村试引进试种了“航天辣椒”和“航天茄子”。
记者了解到,从价格上说,经过航天育种技术的种子虽然比一般种子贵一些,但是由于产量高、抗病虫害能力强,所以种出来的蔬菜跟普通的价格差别并不大。不久的将来,“航天蔬菜”就可以成为市民的盘中餐了。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9月20日对外宣布,中国将于9月27日至30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择机发射“天宫一号”。随后,“神舟八号”将相继发射,并实施首次空间无人交会对接任务,开启我国载人空间站建设序幕。
另外,作为两次无人飞行,除了实现空间对接的重要任务外,搭载农作物种子进行太空实验也成为其一个任务。科研人员称“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将为航天工程育种提供稳定、长期、高效的空间试验平台。
“天宫一号”搭载希望种子
此前,在中国宇航学会等部门组织的“天宫一号”搭载物的全国公开征集中,“搭载濒临灭绝植物种子的探究” 作为搭载的推荐方案报送相关部门。
“和以往神舟飞船发射一样,‘天宫一号’上也将搭载用于科研目的农作物种子。”正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的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潘毅博士告诉记者。
作为神舟飞船的神秘乘客之一,农作物种子可以说每次都出现在从“神一”到“神七”飞船的搭载物名单中,从来没有缺席过一次。
航天育种又称太空育种,它是利用返回式航天器,通过宇宙辐射、微重力和弱地磁场等多种因素对植物、微生物的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科研人员再从中筛选出需要的变异品种。太空育种较传统育种的最大优势是缩短育种时间,能在相对较短时间内,创造出大批优质种质资源,缓解农作物优质种源贫乏。
“与传统育种相比,其最大优势是变异几率高、育种周期短,可在相对较短时间内,创造出大批优质的种质资源。”国家航天育种工程项目首席专家、中国农科院航天育种中心主任刘录祥研究员说。
据悉,传统育种方式一般需要6~10年,而航天育种通过太空多种特殊条件的诱变,能缩短至4~5年。另外,航天育种能创造出大批优质种质资源,是缓解我国农作物优质种源贫乏的一个有效途径。航天种子一般具有性状稳定、抗逆性强,更高产和更耐盐等特点。比如:“航椒1号辣椒”维生素C含量为234毫克,比一般辣椒提高了183%左右;“太空5号小麦”口感好,产量超过传统品种10%以上;“太空万寿菊”花期延长,能达到9个月。
航天育种看上去很美
“你可以把航天育种看成一个美丽的故事。”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王守才教授对于航天育种却不怎么看好。
现代生物学理论认为,不管诱变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是X射线、γ射线、高能粒子、宇宙射线、药物还是什么“微重力”或其他未知因素,其结果都是一样的,都是由于改变了染色体、DNA的序列或化学结构而引起的突变,而突变不管是自发的还是诱发的,都是没有方向性、随机的,绝大部分突变都是有害或无用的,只有极少数突变会符合人们的要求。
“航天育种与地面传统育种方式相比成本高,成功率低。”王守才说。据统计,在航天育种实验过程中,搭载的农作物种子的突变率仅在0.05%~0.5%之间,大多数搭载的种子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专家认为,其实对种子本身而言突变无所谓优劣,而作为我们研究者就是要从这些突变种里选择那些抗病能力增强、高产和早熟等有利于我们人类的有益变异。
“但是,事与愿违,我们期望的有利于我们的突变在所发生的突变中往往是少数,而减产、抗病能力减弱等‘劣性突变’会更多。”王守才强调。
对于国内方兴未艾的太空育种形式,王守才认为,不要过于乐观。“航天育种只有很少人在做,目前国内的育种方式还是以传统的育种方式为主,航天育种所占比例很少。”
另外,王守才对于航天育种市场上“李鬼”当家的现象也表示了担忧。“作为消费者无从辨别真假。现在许多商家在炒作航天概念,一些公司卖的‘航天’种子,说是搭载了‘神舟×号’飞船,等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一看,还不如普通种子。还有些商家销售航天蔬育种的蔬菜和粮食,其实有一些是一场骗局,是商家以此抬高身价,欺骗消费者。”
航天育种其实并不神奇
面对航天育种的不同声音,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鹿金颖博士更愿意将其看成是一种学术上的不同看法,“航天育种技术还处于研究阶段,规模上还不能和普通育种方式相比较。”
“我国重视航天育种研究也和我国目前的太空实验条件有关。”鹿金颖说。与在美国和俄罗斯相比,我国的神舟飞船和试验卫星只能实现无人搭载,还不能像国际空间站那样做更加复杂的研究。
“等到我国真正拥有自己的空间站后,我们肯定不会做像现在一样搭‘顺风车’的简单实验了。”鹿金颖强调。“其实,我们对航天育种的机理研究也在不断完善。目前,我们已经摸清了一些种子突变的机理,知道为什么会发生突变,哪些发生了突变,这将更加缩短航天育种的时间。”
记者在朝阳区甜水园京客隆超市偶然发现一种太空南瓜,但是几乎无人问津。“太空南瓜个儿太大了,不知道和转基因是什么关系,吃着放不放心?”消费者对航天瓜菜安全问题有担忧。
对此,鹿金颖认为,航天育种并不同于转基因技术,并没有将外源基因导入作物中使之产生变异。作为一种诱变育种技术,航天育种只是让作物本身的染色体产生缺失、重复、易位、倒置等基因突变。这种变异和自然界植物的自然变异一样,只是时间和频率有所改变。太空育种本质上只是加速了生物界需要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才能产生的自然变异。
国际原子能机构、国际卫生组织、国际粮农组织已认定,利用物理的、化学的等人工诱变技术培育的作物品种,如果完全达到规定指标要求,就是安全的种子。
“航天育种其实并不神奇,在甘肃等地比较大的航空育种基地,当地的老百姓已经吃上了航天育种的蔬菜和粮食。但是,北京还很少见到经过航天育种的蔬菜大量上市,这是一些小范围的试种。”鹿金颖介绍说。
据悉,目前我国航天育种正处于大范围推广阶段。北京海淀区土井村试引进试种了“航天辣椒”和“航天茄子”。
记者了解到,从价格上说,经过航天育种技术的种子虽然比一般种子贵一些,但是由于产量高、抗病虫害能力强,所以种出来的蔬菜跟普通的价格差别并不大。不久的将来,“航天蔬菜”就可以成为市民的盘中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