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比较视角看中西方文化的共性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2kai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冲突和对抗并非人类发展的主旋律,中西方文化更多的是相似与和谐的一面.通过从神的特点、创世与造人说、基督教与佛教的教义、罗马帝国与秦王朝及汉王朝及江山与美人等十个方面对中西方文化进行的历史对比发现,二者在风俗习惯、信仰、道德观、价值观及世界观方面有很大的共性.本文旨在为世人提供一点启示:寻求共识,着眼共同利益、求同存异是实现世界和平与和谐的基础.
其他文献
古代诗歌独具特色,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但由于语言及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在汉诗英译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造成其美感的损失.本文从古代诗歌意、音、形三个方面的特点出发
本文把弗雷格的意义理论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弗雷格主要关注从语言的句法逻辑上澄清意义的表述;后期弗雷格较多地从语义分析上来讨论语词语句的意义问题,是对早期意义理论的继
谐音作为一种语用现象被汉语使用者普遍使用.汉语的语音、语义特点为谐音表达提供了物质条件,但是其中更深层的原因是中国人趋吉避凶的心理.本文试图从汉语谐音在汉语中的实
注重感知体验会使语文课堂充满灵气和活力。只有让学生亲自体验,他们的感受才会深刻,也才能真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有了自己的感受,生命才会产生共鸣。 Focus on the perc
新生活,快节奏,促进创造新文化.在如今这个网络纵横的时代,网络语体层出不穷,特点鲜明.本文描述了各种网络新语体的类型、特征及兴起的原因.
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最为传统的课程之一,古代文学这门课程在中文教学中历来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所有课程中,它的课程时数最多、教学时长最长。然而近年来,古代文学课程面
在对外汉语语音教学过程中,虽然许多外国学生对汉语普通话的发音规则非常了解,但依然难以避免“洋腔洋调”的汉语表达,其主要原因则是学习者母语负迁移影响.本文就通过对留学
一直以来,母语迁移问题都是研究的热点.根据对比分析假说,母语干扰二语习得.然而,母语也能促进二语习得.本文以汉语为母语,英语为二语,以普遍语法为理论基础,从音系和语音、
《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是培养英语专业本科生翻译能力的主要课程.然而,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多问题.特别是对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来说,找到一种适合的翻译教学方法对
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评价体系长期以来主要以静态评价为主,重视结果而忽视过程,不利于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本文拟以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为依据,以布朗等人设计的逐步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