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鬼子来了》中光影造型的心理效果分析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haolong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1世纪的今天,姜文挑战性地用黑白胶片来呈现一个黑白故事,在许多人看来是一个十分冒险的行为。就技术层面来讲,胶片的感光迟钝,因此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去专注于灯光的使用——如何满足胶片的感光度,如何运用光影叙事抒情,如何利用明暗形成视觉刺激和心理反应……这些都是《鬼子来了》的创作者所面临的难题。
  那么,在《鬼子来了》中,灯光是如何成功地“帮助”演员表演、传递场景氛围并感染观众的呢?通过该片中的主角马大三,本文将具体分析灯光是如何发挥其特性产生千变万化的效果、以及这些效果背后的具体原因。
  一、运用侧光制造强烈的明暗对比,传递紧张、刺激的心理效果
  侧光能够制造高光、亮面、暗面、明暗交界线、反光和投影,使物体生成立体感,是人们认识物体形态、获取视觉感受的条件。在一部黑白影像中,测光的使用不仅仅是制造画面的必要手段,更是一种刺激感官、形成心理震动的先决条件。
  素描利用黑、白、灰的关系训练人眼对明暗的感知,原因在于眼睛对色彩明度的对比最为敏感。在黑、白、灰组成的九个明度阶梯中,靠近白色的三级为高调色,靠近黑色的三级为低调色,中间的则是中调色。根据色彩间明度差别的大小,可将明度对比进行强弱程度的划分。三级以内的明度对比称之为短调对比,三至五级的对比称之为中调对比,而超过五级的则是长调对比。
  由于长调对比在明度轴上的距离较远,明暗落差大,所以对比强烈、形象清晰度高,能够造成紧张、刺激、活泼、明快、稳重、朴实的视觉和心理感受。
  《鬼子来了》中马大三要在敌人的眼皮子底下看管两个人质,提心吊胆地应付各种突发状况,惦记着自己和村民随时可能性命不保,因此总是处于担惊受怕和惶恐不安之中。为了将这种情绪外化到银幕上,创作者便利用强烈的侧光,制造长调对比画面,形成紧张、刺激的视觉感受,进而造成情感反射,让观众感受到马大三的情绪和状态,并与之达成共鸣。
  在这部影片中,绝对、强硬的侧光使用甚是频繁,形成了如同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黑色电影的照明风格。这种刻意制造的长调对比画面,将《鬼子来了》紧张、刺激、激烈的故事节奏,直截了当地传递给了观众。
  二、运用辅助光制造明度对比适中的画面,缓解视觉和心理的紧张感
  侧光是人们认识外部事物的必要条件,就如同古人利用阴阳来熟知万物一般,明暗的变化也体现出电影中不同场景的转换和情感基调的抑扬。生硬的侧光造成了画面明度的长调对比,传递出刺激和紧张的心理感受,相反,如果要缓解这种情绪,制造相对平稳的影像画面,就需要辅助光发挥作用。
  在黑白影像中,辅助光能够将画面明度对比控制在三级之外、五级以内的范围,形成明度差适中的中调对比,造成愉快、明亮、丰富、饱满、厚重、刚硬的感觉。
  当马大三和两个人质经历了一番惊心动魄的折腾之后,被翻译官误导的他跑去问八婶子要白面,这一场戏中没有了之前地窖里紧张的打斗,也没有了一群人点着油灯商量对策的惶恐,人物情绪是平静且放松的,和八婶子的对话里也充满了带有家庭氛围的亲切感。从图2来看,辅助光造成了明度的中调对比,影像的空间感和层次感较为清晰,暗部细节得以凸显,画面更为饱满、丰富。因此,观众感受到的是相对愉快的情感和平稳的情节节奏。
  虽然《鬼子来了》大量使用硬实的侧光来形成独特的画面效果,但视觉如果长期接受刺激性、爆发力极强的画面必然会产生疲劳和抵触。所以,布光方式同情节发展一样,也要注意抑扬顿挫,适当缓解紧张的视觉感受,通过辅助光来平衡影像节奏。
  三、运用底光打破画面平衡,制造不安、 恐惧感
  《鬼子来了》的布光方式和画面效果说明,即便是只有黑、白、灰的影像,也能够通过对光的调整、组合,形成带有不同情感色彩的画面。除了利用明暗对比,光也能通过人们对色彩的感知和联想制造不同的心理效果。
  不同的色彩具有各自不同的特性,视觉接受后也会自然产生不同的情感反应。人们对色彩的生理反应是下意识、经过长期进化和主观感受形成的,往往不需要思考和记忆。同时,生理上的接受必然会造成心理上的反应,而心理上的感受也会造成一定的生理刺激。造成这种连带反应的原因,主要来自于人们的生活经验和大脑联想,简单说来,就是一种感知联想。
  由于对色彩具有感知联想,因此人们会对色彩产生轻重、冷暖、大小、软硬等性质判断,并且会利用这些性质来进行光影造型,以达到期望的视觉效果和心理感受。
  通常情况下,人们会有深色重、浅色轻的判断,并且会习惯性地接受画面中深色在下、浅色在上的布局,因为这符合长期以来的视觉感受。当使用底光时,光从主体下方开始传播,使受光的浅色集中在主体下方,而背光的深色集中在上方,颠覆了人们长久以来的视觉习惯,造成了观影上的不适。另外,大面积深色在画面上方堆积,尤其是在黑白影像中,黑色的收缩性会使场景空间具有很强的压迫感,传递出压抑、不安的情绪。
  同时,底光使物体表面明暗位置发生了变化,造成物体形态的扭曲、变形,甚至让观众产生错觉。由于它所呈现的主体不再是人们记忆当中的原始状态,所以就会造成不适、恐慌感。在心理学上,人感受到紧张和恐惧的原因之一就是当一个熟悉的事物发生有别于以往认知的改变时,就会产生恐惧。因此,底光往往被使用于制造恐怖、惊悚的画面效果。
  四、运用散射光使光线分布均匀,制造 轻松、愉悦感
  底光的使用效果再次证明了人们对光影造型的认识来源于视觉接受和心理感知,因为感受到了,所以产生了联想和共鸣。虽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深刻理解光影造型对氛围营造和人物刻画发挥着多么奇妙无穷的作用,但是生理构造决定了人们对不同的光线形态所产生的光影效果会形成不同的心理感受。
  在光影造型中,人们会用不同光质的光源制造各种艺术效果。直射光即是硬光,明暗对比强烈,有助于强调主体的质感和轮廓,能够产生张力十足的画面效果。而最常见的、也是使用最多的则是软质的散射光,其特点是柔和、不刺激,光线分布均匀,影像的明暗对比小,不强调主体的轮廓和体积,能够产生影调层次丰富、视觉感受舒适的画面效果。   在自然条件下,散射光也是人们接触最为普遍的一种光线,因此对于散射光制造的画面效果也会感到更为亲切和自然。
  《鬼子来了》的影像风格是多用生硬的直射光,形成一种强烈、张扬的视觉感受,尤其是在冲突性和矛盾性极强的状况下,直射光所带来的心理感受是直截了当、不加遮掩的。与直射光相对应,散射光则往往用来传递较为轻松愉悦的情感,描绘出更有意境和内涵的画面。
  当马大三莫名其妙地接下了看管人质的任务后,被折腾得心惊胆战、如坐针毡,好不容易向八婶子要来了白面,和鱼儿在厨房里包饺子时,影片的节奏也慢慢走向了平稳,画面风格也由张扬转向了柔和。散射光改变了光线单一的传播路径,使主体受光面和背光面的过度自然、不生硬,柔和的影调形成了更为生活化的视觉感受,让观众体会到了马大三此刻内心的幸福、愉快,同时也让观众放松了紧张的观影情绪,缓解了精神压力。
  五、运用逆光制造虚实关系,传递困惑、 神秘感
  在光影造型中,逆光的使用通常是为了满足创作者的两点需求:一是单纯的表现需求,主要是为了勾勒轮廓、避免主体与背景相融;二是创作意图的表达需要,以实现巧妙的构图、营造特定的氛围、传递相应的情绪。
  在《鬼子来了》中,逆光的使用更多的是满足创作者的第二个意图,通过制造虚实关系,营造一种神秘的场景氛围、传递人物迷惑的心理状态。
  对马大三而言,最典型的逆光使用是在澡堂里结识刘爷的这一场戏。当走投无路的马大三被四表姐夫带到刘爷面前时,他始终对眼前这个看不清面孔的神秘人物充满了好奇、敬仰和疑惑。同样的,观众对于四表姐夫口中神乎其神的刘爷也充满了各种猜想——到底他对剧情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他的传奇故事是否属实?马大三的命运是否因此而发生改变?这些同样困扰着马大三的问题正是通过逆光来表现其对人物所造成的心理影响。
  逆光作为一种寓意极强的造型手段,在强化主体轮廓的同时,削弱了主体的质感、层次,甚至常常让人看不清人物的面部,使观众无法识别人物表情、判断人物情绪。同侧光形成的清晰形象相比,观众不能从人物面部和故事场景里读取到详实的信息,因此总是处在未知和猜想中。所以,逆光下的画面影像总是会表现出一种神秘感,尤其是在只能看到虚幻的人物剪影时,大量的画面信息被隐藏起来,观众便会不由自主地产生困惑感。
  结语
  电影是光与影的结合,而光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它的幻化无穷。光可以任由我们调整、组合、切割,一个小小的明暗都会制造出不同的视觉效果,更何况是经过精心设计和准确测量后的灯光布置。《鬼子来了》很好地证明了即便是没有运用丰富的色彩,也可以恰当地通过使用灯光来塑造人物形象、传递情感寓意,把故事拍得引人入胜、精彩绝伦。
  在《鬼子来了》这部影片中,导演成功地把光影造型的普遍规则同观众心理、视觉感受、色彩法则有机结合起来,使看似简单的画面传递出更多的情感和寓意。
  一些人常会忽略光线的作用,认为电影中的灯光是理所当然的,殊不知,一个画面的视觉感受正是由灯光的质感、方向、来源及色彩控制的,我们从镜头上感受到的人物表情、场景氛围可能需要电影工作者花上很长时间来设计出最合适的布光方式,以达到完美的视觉效果和心理感受。因此,单从这一层面上来说,《鬼子来了》成功做到了将灯光变成讲故事的重要手法之一而非单纯的拍摄工具,也向我们证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在拍摄过程中重视灯光的运用,并且不断思考、开发、创造新的用光技巧,才是孕育优质影像的不二法门。
其他文献
抗日战争是20世纪中国历史重要的一页,曾经用影像方式来关照这段历史的中国电影,成为民族历史记忆的一部分,在塑造中国人的抗战记忆上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八百壮士》《中华儿女》到《南京、南京》《金陵十三钗》,中国抗战电影已经走过了八十多年的历史。救亡图存、民族灾难与伤痛、对英雄的歌颂一度成为抗战电影的主题,数量可观的作品构成了世界反法西斯电影广阔宏图。  然而从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到1945年日本
[摘要] 由汤姆?霍伯执导《国王的演讲》讲述了英王次子伯特从小患口吃,临危受命登位成为乔治六世,王后为了树立国王的形象和威信,找到民间医生莱昂纳尔,经历特殊而又有趣的治疗,修补了伯特的心灵创伤,两人建立了深厚友谊,演讲大获成功。该片大量运用了贝多芬和莫扎特的音乐,成功塑造了典型的人物形象,影片的主题带给观众以人性的思考,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关键词] 国王 演讲 影评  《国王的演
无论是从关注个体成长的精神分析学角度出发,还是就宏观的社会学层面考虑,父亲一词都意味着“权威”、“秩序”、“力量”,在父的世界里他们既有言说的语言资本,又有掌控言语的权力。当王小帅正式开始自己的导演生涯时,他遭遇的第一道屏障却是一个“无父”的语境,对于理想之父的寻找便由此成为摆在他面前的首要任务。在此阶段,王小帅完成了早期的两部作品:《冬春的日子》和《极度寒冷》。  《冬春的日子》(1993年)是
[摘要]作为2010年广受观众好评的动画电影之一,《卑鄙的我》以少有的反面人物作为主角,讲述了主角格鲁精心策划了一出完美的偷月计划,在计划进行中与三位自己领养的小女孩之间发生的事情。影片通过诙谐幽默的情节讲述了一个感人的亲情故事。它没有深刻的人生哲理,没有超逼真的场景设计,没有强大的公司背景,它的成功应当归功于影片精细的故事情节、巧妙的角色安排和刻画以及轻松中引人深思的情感和意义。  [关键词]《
1996年一部以二战为背景的爱情电影《英国病人》一举夺下9项奥斯卡奖,影片用四条叙事线索巧妙地将战争、爱情、背叛等主题涵盖其中,勾勒了一段爱情与战争、回忆与现实的历史画卷,既气势磅礴又细腻动人。与这部电影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是2006年的国产电影《云水谣》,影片以宏大叙事的笔法,讲述了一段大时代动荡背景下历经60年,跨越海峡、坚贞不渝的爱情故事。这两部电影的共通之处在于:故事发生在激烈而残酷的战争中
【作者简介】路越,男,山东泰安人,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生,主要从事符号学、广告学、影视理论研究。  【基金项目】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海报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这部人气甚高的电影改编自加拿大著名作家杨·马克尔撰写的同名小说。一直以来,这部小说被公认为“拍不成电影的小说”,而李安四年磨一剑,凭借这看似老气的题材,一举斩获奥斯卡四项大奖。李安的成功在于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于他对原著的精
【作者简介】  电影《杀生》海报 “你看到的不一定是事实”,在看似荒诞、离奇、黑色幽默式的情节设置与叙事方式中,《杀生》以杀与被杀、爱与被爱、欺骗与被欺骗等二元对立的思维视角横空出世,它的多元素杂糅所造成的部分观众的难以理解与接受是不可避免的,但其极具隐喻特性的艺术张力却值得我们深思。电影《杀生》是一场“有意味”的死亡游戏,其艺术意味就在于通过特定空间里的特定人物将后现代生活中的浮躁、焦虑、异己感
[摘要]作为西方电视理论的奠基者之一,雷蒙·威廉斯从科技与文化的视角出发,阐释了电视作为一种技术的发展历史,通过对拉斯韦尔传播模式的分析再现了电视的意识形态特性。威廉斯的电视理论从多个角度显示了其丰富的文化渊源。  [关键词]电视理论 文化 意识形态    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雷蒙·威廉斯一直活跃在文化研究领域,并成为文化研究的集大成者。他的研究领域极其宽泛,涉及文学批评、文化理论、传播理论、
青春总会逝去,回忆却是永恒。走过年少的人对于“青春”的感情往往暧昧而复杂,即使它曾经承载辉煌、充斥梦想,却与现在的自己早已不同。《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讲述的是几个人的故事,却很轻易的让观影人看到昔日的自己、往日的青春。  一、 视觉构成——怀旧而明亮  影片前半段刻画的是上世纪90年代的大学生活,画面和色调都刻意营造怀旧的氛围,但毕竟是讲述的是与青春有关的故事,所以在怀旧中穿插着些许明亮。光影的
王帅,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硕士生  【作者简介】  电影《马戏学校》海报 在2007年6月的上海国际电视节上,一部由郭静和柯丁丁执导的纪录片《马戏学校》获得了最重要的奖项——“纪录片评委会奖”。这部纪录片冷静呈现了位于上海的一所马戏学校里学生残酷的训练过程。在全片时长将近93分钟里,没有对家长、老师和学生的采访,没有画外音的解说,制作上没有电脑特技,甚至连字幕也很少见。而就是这样一部简单直接真实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