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乡村旅游业迅速发展,拉玛开益、开秧门、拉玛文化历史底蕴浓厚,德庆拉玛一条街等文化活动,有力地促进了中排传统文化的宣传和发展。近年来兰坪县中排乡在完善现有农民文艺队基础上,借助民俗旅游的资源优势。重点打造了怒夺傈僳歌舞队、碧玉河“江边汉调”表演队、烟川“拉玛文化”表演队、德庆“拉玛文化”表演队等。
关键词:精神文明;乡村文化;思考;建议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文化请过的宏伟目标,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深化农村改革,构筑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也是以人为本,关注三农问题的具体凸现。当前我县乡村的文化建设是否适应新形势发展和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呢?笔者通过深入调研,以中排乡为例,了解了乡镇文化发展的现状,剖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点思考建议。
1 中排乡基本情况
中排乡位于兰坪县西北部,距离县城173公里,下辖12个行政村。现有12间农家书屋,村均藏书量2000余册,村级演出队伍10支,涉及“江边汉调”、“拉玛开益”、“傈僳民歌”、“开秧门”等。村民文化生活相对比较丰富,但缺乏领导性、组织性,需要进一步的整合。
2 中排乡文化工作开展现状
中排乡的文化工作始终坚持“培养一批文化骨干、打造一批具有乡域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让百姓唱有舞台、乐有去处”的基本思路,紧紧依托现有的文化资源优势,通过开展系列特色活动,创新活动形式,较好地提升了乡域文化品质。
2.1 依托资源,彰显特色,打造拉玛文化品牌
近年来,乡村旅游业迅速发展,拉玛开益、开秧门、拉玛文化历史底蕴浓厚,德庆拉玛一条街等文化活动,有力地促进了中排传统文化的宣传和发展。同时,大大提高了传统文化在村民中的影响力,借助乡村旅游品牌,一些民间通俗艺术也日益得到挖掘。
2.2 “文化特色村”雏形初步形成
2015年,中排乡在完善现有农民文艺队基础上,借助民俗旅游的资源优势。重点打造了怒夺傈僳歌舞队、碧玉河“江边汉调”表演队、烟川“拉玛文化”表演队、德庆“拉玛文化”表演队等,通过不断加大师资投入,团队表演水平不断提升,在民间活动和民俗村建设中展现了风采,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
2.3 日常文化工作扎实有序开展
在乡政府的有序组织下,各村文艺活动开展良好,近3年来累计演出100余场;每村选聘1名文化管理员,定期为村民放映免费电影。丰富村民业余生活。乡里也举办乡村歌手歌唱比赛,歌手大合唱比赛,农村舞蹈比赛,激励村民自发投入文化事业当中,有效地提高了村民积极性。
2.4部门联动,规范文化市场管理
根据乡内文物保护点的特点,乡党委、政府明确文物保护的重点,与各行政村签订文物保护协议,实行问责制。每年,我们定期不定期地配合县文化局、消防大队等部门对文物景点进行检查。同时,为进一步净化文化市场。我们经常联合执法部门到经营单位、学校等进行宣传教育和监管督查,并配合县文化部门打击非法电子游戏厅(室)和黑网吧,查处违禁黄色书刊、影碟音像等。
3 乡村文化发展存在问题
3.1乡镇文化站管理体制不顺
农村文化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体制性障碍。乡镇机构改革之后,乡镇文化站实行的是“行政隶属乡镇政府领导,业务上接受主管部门指导”的管理模式。这种体制,一是产生了文化专职工作人员不专的问题。一些文化站工作人员常年承担行政工作任务,难有精力组织文化活动。
3.2文化管理员和大学生村官的作用并没有完全发挥
村级的文化资源管理员水平更是有限,经常是“矮子里面拔高个”,对村内的文化活动组织能力不足,选聘村级文化资源管理员的初衷并没有完全达到,需要加强培训。大学生村官作为选聘到基层工作的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并没有将自身特长完全发挥,大部分时间在科室挂职,到村内时间较短,难以有效地整合村内资源,组织好文化活动。
3.3农村文化活动室的作用不能正常发挥
村级文化活动室虽然建起来了,设施也配备齐全了,但因为管理不善、某些群众素质较低毁坏器材、借而不还等原因,大部分村的文化活动室不敢彻底对群众开放,因此文化活动室还没有真正成为“群众之家”。部分村子农家书屋常年关闭,书籍也没有妥善管理,也没有形成良好的借还机制,村民的阅读积极性并没有完全调动。
3.4文化活动形式单调,内容陈旧
文化活动方式过于简单,内容缺乏创新,往往仅限于由政府组织的各种文艺演出或举办一些广场文化活动,而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形式没有被充分挖掘和利用,并没有形成有效良好的互动局面,群众的自发组织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3.5村级文化活动得不到重视
在部分传统的农村人看来,物质生活水平都没有提上去,更不用提文化活动,每天的精力都投入到自家农田或者工作当中,根本就没有时间搞文化活动,部分带头的文艺骨干得不到村民的理解,更可能得不到村干部的理解,文化活动搞起来要花钱,短期内还看不到利益,根本得不到村干部的支持。
4 推动乡镇文化发展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加快文化事业发展,对拉动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进程,提高地区百姓的文明素质,改善百姓的物质文化生活,推动社会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1突出地区文化优势,打造民族文化品牌
紧紧抓住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拉玛开益”“开秧门”的有利契机,打造民族文化活动品牌,进一步提升乡村文化品位,进一步扩大对外影响力。依托乡村旅游业,推动传统文化的弘扬和推广,通过举办更高级别民俗节日活动,扩大影响力,从而进一步宣传品牌,从根本上形成互补,从发展上形成互助。 4.2建立健全机制,搞好文化发展软环境建设加大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文化发展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引导和辅助,而不是在群众文化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加大专职文化职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专职文化职员的工作水平。
4.3充分發挥大学生村官和文化管理员作用
文化管理员队伍中,整体素质偏低是导致专职不专,阵地丢失,文化活动少的重要因素。各级文化业务部门要加强对文化专干的教育和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努力提高他们的政治和业务素质,使他们成为群众文化管理上的能手,群众文化活动辅导上的行家。此外,充分调动大学生村官积极性,利用自身专业特长在村内组织各项文化活动,真正将大学生村官的作用发挥出来,与文化管理员共同策划组织本村文化活动,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形成百花齐放、百村争荣的局面。
4.4加强阵地资源管理,指导村级开展各项益民活动
在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共享工程、健身设施管理上加大力度,聘请专业老师加强培训指导,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建立和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管理和维护机制,确保乡村文化中心、村级文化室发挥应有作用极为关键。一方面要解决好乡镇文化中心、村级文化室人员不足的问题。乡文化中心编制人员要确保在岗,专、兼职文化干部一定到位。村级文化室管理人员,有条件的村可设专职,没条件的村可以由负责共青团、妇联的相关人员或村官兼职。要从根本上解决有人管的问题;另一方面加强基础设施的使用、维护、管理制度建设。为群众提供运行良好的公共文化场所。只有不断健全管理队伍,基层文化设施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
4.5扎实有效开展日常工作,不断提升文化凝聚力和吸引力
进一步加大宣传,注重业余团队交流培训,提高演艺水平。真正的培养一支人才队伍,能够因地制宜,引进人才,促进人才交流。加大乡村文艺团队建设,接受群众的批评,更好的提高演出水平,让农民实实在在享受文化权益。
4.6提高重视程度,促进村级文化活动开展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村干部对文化活动的重视程度。乡镇和各村要拿出专项资金,加大对文化活动的扶持力度,加强各演出团队的基础设备建设,鼓励村民自发的进行娱乐活动,例如广场舞、演唱比赛之类的活动,保证他们活动的基本场所。
参考文献
[1]李友仁《云南群众文化论从一》,云南民族出版社,2013年8月。
[2]何畏《中国著名乡镇文化研究》,华夏出版社,1991年8月。
关键词:精神文明;乡村文化;思考;建议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文化请过的宏伟目标,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深化农村改革,构筑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也是以人为本,关注三农问题的具体凸现。当前我县乡村的文化建设是否适应新形势发展和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呢?笔者通过深入调研,以中排乡为例,了解了乡镇文化发展的现状,剖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点思考建议。
1 中排乡基本情况
中排乡位于兰坪县西北部,距离县城173公里,下辖12个行政村。现有12间农家书屋,村均藏书量2000余册,村级演出队伍10支,涉及“江边汉调”、“拉玛开益”、“傈僳民歌”、“开秧门”等。村民文化生活相对比较丰富,但缺乏领导性、组织性,需要进一步的整合。
2 中排乡文化工作开展现状
中排乡的文化工作始终坚持“培养一批文化骨干、打造一批具有乡域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让百姓唱有舞台、乐有去处”的基本思路,紧紧依托现有的文化资源优势,通过开展系列特色活动,创新活动形式,较好地提升了乡域文化品质。
2.1 依托资源,彰显特色,打造拉玛文化品牌
近年来,乡村旅游业迅速发展,拉玛开益、开秧门、拉玛文化历史底蕴浓厚,德庆拉玛一条街等文化活动,有力地促进了中排传统文化的宣传和发展。同时,大大提高了传统文化在村民中的影响力,借助乡村旅游品牌,一些民间通俗艺术也日益得到挖掘。
2.2 “文化特色村”雏形初步形成
2015年,中排乡在完善现有农民文艺队基础上,借助民俗旅游的资源优势。重点打造了怒夺傈僳歌舞队、碧玉河“江边汉调”表演队、烟川“拉玛文化”表演队、德庆“拉玛文化”表演队等,通过不断加大师资投入,团队表演水平不断提升,在民间活动和民俗村建设中展现了风采,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
2.3 日常文化工作扎实有序开展
在乡政府的有序组织下,各村文艺活动开展良好,近3年来累计演出100余场;每村选聘1名文化管理员,定期为村民放映免费电影。丰富村民业余生活。乡里也举办乡村歌手歌唱比赛,歌手大合唱比赛,农村舞蹈比赛,激励村民自发投入文化事业当中,有效地提高了村民积极性。
2.4部门联动,规范文化市场管理
根据乡内文物保护点的特点,乡党委、政府明确文物保护的重点,与各行政村签订文物保护协议,实行问责制。每年,我们定期不定期地配合县文化局、消防大队等部门对文物景点进行检查。同时,为进一步净化文化市场。我们经常联合执法部门到经营单位、学校等进行宣传教育和监管督查,并配合县文化部门打击非法电子游戏厅(室)和黑网吧,查处违禁黄色书刊、影碟音像等。
3 乡村文化发展存在问题
3.1乡镇文化站管理体制不顺
农村文化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体制性障碍。乡镇机构改革之后,乡镇文化站实行的是“行政隶属乡镇政府领导,业务上接受主管部门指导”的管理模式。这种体制,一是产生了文化专职工作人员不专的问题。一些文化站工作人员常年承担行政工作任务,难有精力组织文化活动。
3.2文化管理员和大学生村官的作用并没有完全发挥
村级的文化资源管理员水平更是有限,经常是“矮子里面拔高个”,对村内的文化活动组织能力不足,选聘村级文化资源管理员的初衷并没有完全达到,需要加强培训。大学生村官作为选聘到基层工作的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并没有将自身特长完全发挥,大部分时间在科室挂职,到村内时间较短,难以有效地整合村内资源,组织好文化活动。
3.3农村文化活动室的作用不能正常发挥
村级文化活动室虽然建起来了,设施也配备齐全了,但因为管理不善、某些群众素质较低毁坏器材、借而不还等原因,大部分村的文化活动室不敢彻底对群众开放,因此文化活动室还没有真正成为“群众之家”。部分村子农家书屋常年关闭,书籍也没有妥善管理,也没有形成良好的借还机制,村民的阅读积极性并没有完全调动。
3.4文化活动形式单调,内容陈旧
文化活动方式过于简单,内容缺乏创新,往往仅限于由政府组织的各种文艺演出或举办一些广场文化活动,而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形式没有被充分挖掘和利用,并没有形成有效良好的互动局面,群众的自发组织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3.5村级文化活动得不到重视
在部分传统的农村人看来,物质生活水平都没有提上去,更不用提文化活动,每天的精力都投入到自家农田或者工作当中,根本就没有时间搞文化活动,部分带头的文艺骨干得不到村民的理解,更可能得不到村干部的理解,文化活动搞起来要花钱,短期内还看不到利益,根本得不到村干部的支持。
4 推动乡镇文化发展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加快文化事业发展,对拉动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进程,提高地区百姓的文明素质,改善百姓的物质文化生活,推动社会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1突出地区文化优势,打造民族文化品牌
紧紧抓住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拉玛开益”“开秧门”的有利契机,打造民族文化活动品牌,进一步提升乡村文化品位,进一步扩大对外影响力。依托乡村旅游业,推动传统文化的弘扬和推广,通过举办更高级别民俗节日活动,扩大影响力,从而进一步宣传品牌,从根本上形成互补,从发展上形成互助。 4.2建立健全机制,搞好文化发展软环境建设加大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文化发展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引导和辅助,而不是在群众文化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加大专职文化职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专职文化职员的工作水平。
4.3充分發挥大学生村官和文化管理员作用
文化管理员队伍中,整体素质偏低是导致专职不专,阵地丢失,文化活动少的重要因素。各级文化业务部门要加强对文化专干的教育和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努力提高他们的政治和业务素质,使他们成为群众文化管理上的能手,群众文化活动辅导上的行家。此外,充分调动大学生村官积极性,利用自身专业特长在村内组织各项文化活动,真正将大学生村官的作用发挥出来,与文化管理员共同策划组织本村文化活动,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形成百花齐放、百村争荣的局面。
4.4加强阵地资源管理,指导村级开展各项益民活动
在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共享工程、健身设施管理上加大力度,聘请专业老师加强培训指导,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建立和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管理和维护机制,确保乡村文化中心、村级文化室发挥应有作用极为关键。一方面要解决好乡镇文化中心、村级文化室人员不足的问题。乡文化中心编制人员要确保在岗,专、兼职文化干部一定到位。村级文化室管理人员,有条件的村可设专职,没条件的村可以由负责共青团、妇联的相关人员或村官兼职。要从根本上解决有人管的问题;另一方面加强基础设施的使用、维护、管理制度建设。为群众提供运行良好的公共文化场所。只有不断健全管理队伍,基层文化设施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
4.5扎实有效开展日常工作,不断提升文化凝聚力和吸引力
进一步加大宣传,注重业余团队交流培训,提高演艺水平。真正的培养一支人才队伍,能够因地制宜,引进人才,促进人才交流。加大乡村文艺团队建设,接受群众的批评,更好的提高演出水平,让农民实实在在享受文化权益。
4.6提高重视程度,促进村级文化活动开展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村干部对文化活动的重视程度。乡镇和各村要拿出专项资金,加大对文化活动的扶持力度,加强各演出团队的基础设备建设,鼓励村民自发的进行娱乐活动,例如广场舞、演唱比赛之类的活动,保证他们活动的基本场所。
参考文献
[1]李友仁《云南群众文化论从一》,云南民族出版社,2013年8月。
[2]何畏《中国著名乡镇文化研究》,华夏出版社,1991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