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很精彩的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eyg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7-0-02
  我是不喜欢畅销书的。
  在我眼中,所谓的畅销书大多都是一些流行作家用夹杂着大量流行语的手法为了迎合人们的口味而写的作品。这一类书往往毫无价值可言,把原本神圣的理想、纯洁的爱情变得低卑、变得肮脏、变得一文不值。但当我读了这部书后,我才相信,畅销书原来也能够很精彩。
  这部书以通俗的小说方式,用瑞士表匠的耐心,德国制造工人的严谨,法国酿酒师的情怀,美国喜剧演员的幽默,讲述了600多年前那场波澜壮阔的元末农民起义。它是一本完美的历史书、励志书,任何枯燥的历史、无用的口号励志在它面前都是那样苍白无力,它是一本浑然天成、近乎十全十美的书。
  一、成功
  怎样才能成功?这是一个被人们问了2年并还会再问2年的问题,这本书从始至终也在贯穿着这个问题。
  心灵的强大是真正的强大。托尔斯泰说过一句话,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朱元璋就是这样一个经历过无数痛苦的人。但是他从一个只能无助地看着父母死去的孩童,一个被人欺负后只能躲在柴堆里小声哭的杂役,变成了能坚强面对一切困难的战士,一个武装到心灵的战士。而恰恰是心灵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那么,何为心灵的强大呢?首先就是自信。当朱元璋要拿自己的小渔船和陈友谅的三层巨舰对决时,他说了这样一段话:“我经历了常人不能人忍受的磨难,忍受了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胜利必定属于我!”这就是绝对的自信。我们学习也罢,人生也罢,要的就是这种自信。有了这绝对的自信,我们的一代伟人朱元璋在面临生死的抉择、命运的考验、成王败寇的压力时都能够保持这样自信,更何况我们面对的只是小小的考试,小到不能再小的考试成绩呢?第二,沉稳与冷静。朱棣在他的对手眼里是恐怖的,为什么呢?就是他的冷静。他能够在面对手无寸铁的敌人时取消进攻来获得更大利益,这种冷静已经到了可怕的程度,就好比你发现了一堆金银财宝,你没有去将它捧起来看,而是围绕珠宝走了一圈又置之不理去寻找其它的珍宝。面对荣华富贵而荣辱不惊,面对路阻且长却逆流而上,这是伟大的心灵伟大的人。
  这个世界上,最让人敬畏的就是无知。面对未知而手忙脚乱,面对危险而无从下手,这才是人生最可怖的事。我们越接近未知往往就越会害怕。但是,当我们可怕到了极点时却往往就是我们能打败未知的时候。我们只有以颤抖之身挑战,以敬畏之身追赶,才能够达到那胜利的彼岸。
  我们的世界有很多规则,不懂规则或是不守规则必然会被胜利抛弃,被成功抛弃。朱元璋废丞相,违背了历史规则,使明朝后期政治黑暗,它违背了历史规则;音乐学家发现小提琴的黄金分割线处音色最美,这是自然规则。规则就是成功,违背规则无异于背道而驰,你就在远离规则的同时,远离了成功。但是,我们有时也会给自己定下无名的规则,像建文帝,给自己定下了不能杀叔叔的游戏规则,结果他被自己的叔叔害死了。如果没有这条规则呢?不要让自我的思维定式成为我们身后的黑影来左右我们的生活,成为我们的桎梏。
  理论与实践也是成功者所必须知道的。黄子澄掩耳盗铃,想用天下人皆知的骗术来骗朱棣;脱脱本想救民于水火却因不了解官吏的腐败导致农民起义以致元朝崩溃;空想社会主义本想建立完美社会却破产。这一切都告诉我们:理论实践永远有差距,不但要做好理论家,而且更要做一个实践家。我们的思想可以飞向天空,但我们的脚却必须踩在坚实的土地上。
  二、那些人
  陈友谅是作者在这本书中极力突出的一个形象。我想,作者如此必定是为了讽刺当今某些黑暗面吧!给他一个最确切的评价就是有才无德。他是一个背信弃义的人,他就像曹操一样“只许我负天下人,不许天下人负我”,就是这类人的通病。不仅如此,他说的一句话与希特勒还有几分相似:“在你弱小的时候没有人会可怜你”。他为了权势地位,背叛了很多人,他坚信暴力能解决一切。他像希特勒一样,小时候饱受人们的歧视唾骂,经过众人的鄙视、嘲笑,最终形成了他扭曲的心灵。张学良用他的一生对的日本的年青人说:“历史已经证明,暴力不能解决问题”。陈友谅也最终死于他所迷信的暴力。反观我们的社会现实,那些毒奶粉毒大米的制造者、那些吸食毒品靠着别人的爱来购买毒品者、那些无恶不作的极端组织成员,不都是一个个陈友谅吗?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做出任何事,他们的心灵都是扭曲的,他们或许很悲哀,但他们的一生才是最大的悲哀。
  郑士利是一个小到不能再小的人物,只是一个普通的平民。作为一个平凡的人,他没有机会见识皇家的威严,没有福气享受当官的荣耀,他一无所有,却凭借自己的勇气为全体空印案官员开脱,揭开了制度的不合理面,完成了个人的壮举。由于他的英勇行为,这位并非皇亲也非明臣将相的普通人被写入了《明史》。像他这样的人是不会被我们遗忘的,他活在人民心中。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有的人甘愿做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三、我为什么说它好
  先看看这句景物描写:“晴日浮光跃金,舟发鸟翔,雨时云水茫茫,风急浪高”,这简直是完美的景物描写,将古人描写洞庭湖的景物描写完美的穿成一条线,绝对值得我们去学习。不仅如此,里面还有作者自己写的小诗“烈火初张照云海,赤壁楼船一扫空”,这句话有点象《三国演义》开头的《临江仙》。我想说,这本书的作者不是那种为了让你感到有趣而天马行空编故事的人,他是一个真正的作家。最让我难忘的是对每一个英雄死时的语言描写:“李善长走上了刑场,他最后看了一眼天空。今天的天气真好,天很蓝。他突然想到,三十六年前他走进朱元璋军营的那天,似乎也是个晴朗的天。”。对马皇后:“生如夏花,逝如冬雨;人生如此,何悔何怨。”,这两句话语读来真是让人眼睛湿润,可谓是写伤感却不带伤感,在凄凉中透着伤感,在伤感中浸着凄凉。什么是感动人的描写,不是像古代农村妇女诉苦时那样连哭带叫的嚎啕大哭,不是像网络小说一样女主人公无缘无故的哭哭啼啼,那只会让人发笑、让人厌恶。真正的感人是名将临死时的慷慨,是马皇后病重时的拒绝医治,因为这些人的让我们感动,这些人的死有价值。
  四、立场
  这是我读这本书最大的收获。在朱元璋起义时,我站在朱元璋一边;在朱棣靖难时,我又站在建文帝这一边,这就是一个立场的问题。立场可以改变很多东西,它会在无形之中影响你对事件的看法、对一个人的认识,落到笔下就是对人物的描写。假如我有与作者除立场外的一切,我也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章。作者用历史学家那客观的眼睛,捕捉到了历史中的一个又一个精彩的故事。作者不受立场的影响,是就是是,非就是非,以超乎常人的对自己情感的控制力完成了这部作品。我想,如果与他面对面交谈,他必定是一个时而幽默时而严肃的良好交谈对象。不用别的,只做到 这一点,他的作品就与众不同。
  问世间书为何物,直叫人爱恨相与。
  我不喜欢畅销书,但这次例外!
其他文献
摘 要:《秋夜》的独特并不是因为其在《野草》中的位置的独特而独特,而是自有其特殊性。特别是在象征性关系的描写,精神以及苦闷的表述,叙事的风格上都有其独特的价值。《秋夜》是《野草》的开篇之作,在其诗学内蕴以及精神操控上具有统领价值,也因此学界对其的研讨一直以来甚嚣尘上。或者因为其本身在意蕴上的佶屈聱牙,或者是因为鲁迅思想的纵深及其现实遭遇的多种可能性,对《秋夜》的解读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盛况。但万变不离
摘 要:日本女作家林京子创作的《预定时间》是一篇以日本男性“我”的口吻叙述的回忆录性质的小说。笔者按照小说中的时间顺序,梳理出“我”作为特派记者奔赴上海,为实现梦想而殚精竭虑,却卷入母国发动的侵略战争中并被国家掌权者所利用,而不得不经历理想的扭曲变形以至最终的破灭这一过程。“我”的罪恶感也表露出作者对战争的反省意识。  关键词:林京子;预定时间;上海;理想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3--01  诗词鉴赏在高考题中所占分值为10分,这10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并不容易得到。特别是对于普通高中的学生,他们底子差,对古代文化常识掌握的又不够多,这就出现了一种情况,有的学生在做此类题时无从下手,只是凭语感来答题,所以得分率非常低。根据这种现象,老师除了平时多让学生积累古典文化知识之外,还
“文化自觉”是费孝通先生晚年提出的概念,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有学者诠释说所谓“文化自觉”,就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大学的文化自觉,被认为是在世界高等教育的新变革中,中国的大学尤其是一流大学走向成功的必要前提。开放大学作为还在探索和成长中的新型大学,现在强调文化自觉是否为时过早或当别论。可以断言的是,如果没有相应程度的文化
摘 要:自由,是一个个体生存和生活的前提,民主是政治意义上的保障。在面对自由与民主遭到践踏的情况下,一种代表“秩序“与”正义“的符号崭露头角。导演用“V“面具和烟花”V”造型符号在两个时空中加了一层膜,象征着自由与正义从历史至未来都是人民永不懈怠的追求。这种典型的符号传递正是影片所要传达的象征意义。  关键词:符号;自由;象征  作者简介:朱正山(1989.11-),男,陕西省商洛人,西北师范大学
金庸,本名查良镛,浙江海宁人,生于1924年。曾任报社记者、翻译、编辑,电影公司编剧、导演,等等;1959年在香港创办《明报》,出版报纸、杂志及书籍。1993年退休。先后撰写武侠小说15部,广受当代读者欢迎。  提起金庸先生的大名,华人世界里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知其本名“查良镛”的读者想必要减去一半,至于他的另一个笔名“徐慧之”,估计连资深“金粉”都要茫然问句:“是谁?”不久前,90岁金庸在大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1-0-01  七等生,原名刘武雄,台湾通宵人,1939年出生,1962年开始创作。七等生这个名字正如他小说一般独特和另类,由于其作品形式奇特,内容晦涩难懂而成为活跃台湾论坛最具争议的作家之一。  《我爱黑眼珠》是七等生具有代表性的短篇小说,主要讲述了男主人公李龙第在水灾来临时,面对洪水相隔的对面房顶的
摘 要:功能主义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传统英国功能主义、美国结构功能主义、新“功能-系统”论等几个阶段,其对于文化人类学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艺术的文化人类学考察相较于传统研究更加复杂特殊。由美国结构功能主义学反思而来的“功能-系统”论虽然具有抽象和模式化的社会学特征,但其反人本中心主义的主张、强调系统“期待”中“自我实现”等观点,对艺术人类学理论和方法的创新具有重大启示意义。  关键词:英国功能
项目课题:该文为2015年齐齐哈尔大学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透过审视俄罗斯人的性格》的研究内容。  摘 要:舒克申是当代苏联文艺界的一个特殊现象,才华横溢,集作家、导演和演员于一身,并取得极大的成就。他的眼光永远着眼于农村,农村中的人们及他们的命运。他对农民的历史十分感兴趣,尤其是那些离开了农村的农民的历史。作家以其敏锐的洞察力感觉到离开了农村的农民的人之本性的丢失,以警醒当时的农民们,也为当今的我
摘 要:本文基于韦勒克、沃伦对于意象、隐喻、象征三者相互联系的理论,以叶芝中后期诗作《玫瑰树》中的“玫瑰”意象为分析文本,旨在论述、探究诗人在其中后期诗作中“玫瑰”意象的隐喻性和象征性的美学特征。  关键词:玫瑰;意象;隐喻性;象征性  作者简介:程航华,女,汉族,陕西省西安市人,西安理工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功能语言学、英语文体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