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家长学堂微课课程建设初探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20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职家长学堂微课课程建设是指学校作为组织者,联合家长、学生、政府、社会等多方力量,通过课程调查、组建家长学堂微课课程建设工作小组、制定家长学堂微课授课内容、设计家长微课教案、分析课后反馈并调整等环节完成课程建设。通过设计出家长和学生真正需要的微课,能提高家长家庭教育的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家长学堂;微课课程;亲子沟通;中职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29-0040-04
  一、中职家长学堂微课课程建设提出的背景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浙江省桐乡市一位刘先生因儿子玩网游不做作业,一气之下,拔了网线,扇了儿子两巴掌。之后,叛逆期的小刘趁家长不注意,拿了一把水果刀,把自己反锁在房间。夫妻俩劝说无效,只能惊动警察帮助调解。在调解时,小刘说,作业其实已经做好了,本来他在爸爸检查时想说的,可一看到对方的脸色,他就懒得解释了。没想到爸爸却因此拔掉了网线,还打了他,一时冲动,他就做出了这些吓人的举动。在这则案例中,如果刘先生熟悉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掌握家庭教育技巧,就不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家庭教育对人的一生影响最深,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也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2017年,教育部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教基〔2017〕8号),明确将家庭教育纳入德育工作体系。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要求重视家庭教育,充分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密切家校联系,指导家长理性帮助孩子确定成长目标。
  本文为此提出家长学堂微课课程的理念,旨在借助家长学堂,提高家长家庭教育的能力。学校作为组织者,联合家长、学生、政府、社会等多方力量,通过课程调查、组建家长学堂微课课程建设工作小组、制定家长学堂微课授课内容、设计家长微课教案、分析课后反馈并调整等环节完成课程建设,设计、制作出家长和学生真正需要的微课,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中职家长学堂的现状及不足
  家长学堂是指以家长为主要对象,以传授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和方法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教育形式。目的是促进家长家庭教育观念的更新,帮助家长掌握家庭教育的现代科学知识和方法,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为子女的成长构建一个适宜的家庭教育环境。
  家长学堂是中职家校合作的重要形式之一。现今中职家长学堂大多采用专题讲座、家长会议、经验交流会、“家长开放日”等形式开展活动,一般一学期一至两次,在学校召开家长会时开展指导教育。目前,中职学校家长学堂开展成效不够理想。
  1.家长方面
  (1)供需不平衡。现今社会越来越重视学生的教育,家长对有关家庭教育的知识需求量增大;在中职学校,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学制的学生又有不同的特点和需求,每学期召开一至两次家长学堂,根本满足不了家长的学习需求。
  (2)学习状态两极化。在中职学校,每次召开家长学堂,总有一部分家长缺席。当班主任把学习内容发到网络端要求家长学习时,总有一部分家长没有任何反应。这些缺席的家长常常是家庭教育问题最严重、最需要学习的家长。在学习过程中,参与度越高、学习越认真的家长家庭教育效果越好,缺席、不学习的家长常常家庭问题更多。
  2.学校方面
  (1)缺乏课程体系。2004年,在教育部和全国妇联颁发的《关于全国家长学校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家长学校要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应有针对性”。这句话可以解读为,每个家长学堂应该有针对本校学生情况的课程建设和教学体系。在中职学校,家长学堂的授课内容一般缺少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之间没有承接性,缺乏课程体系。
  (2)缺乏双向合作。教育讲究互动,只有良好的互动才能带来教学相长。在如今的中职家长学堂教学中,往往教师灌输得多,家长提问得少。教师在选择授课内容、设计教学环节时也很少过问家长的意见,互动环节较少,课后也缺少反馈环节。
  三、开设中职家长学堂微课课程的设想
  微课是指为帮助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音频、视频、动画、多媒体等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中职家长学堂微课课程在提升家长家庭教育能力上很有优势。
  首先,扩大受教面。在学校开展家长学堂教学,由于时间、场地等因素的限制,每个家庭往往只派一位家长参加。改为微课后,家庭里的每一位家长都能参与学习。
  其次,增加学习量。 每节微课时长较短,还能反复观看,方便家长利用碎片时间学习。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制定教学计划,建设微课课程,帮助家长们系统学习。教学内容除了有关学生身心健康的内容,还可增加安全、法制等方面内容。
  最后,便于课后反馈。在中职学校,往往家長会和家长学堂一起召开,时间较长。家长学堂一下课,家长们就往家赶,教师来不及获得课后反馈。微课可增加课后反馈环节,网络提交也十分便利。及时的反馈,也可帮助教师对接下来的微课内容进行调整。
  四、中职家长学堂微课课程建设初探
  (一)课程调查
  家长学堂开课前,教师要知道家长们最想学些什么。所以,课程调查必不可少。课程调查的内容包括开设课程对象的家庭情况、文化水平、最想了解哪方面的知识、喜欢的微课教学形式、对课程设计的建议、对授课主讲教师的要求等。
  以笔者所在学校——湖州交通技师学院为例。家长文化程度上,“本科和专科”占26%,“高中”占48%,“初中”占15%,大部分家长具备接受家庭教育指导的能力。家庭情况方面,“单亲家庭”占11%,“隔代教养家庭”占24%,“外来务工家庭”占38%。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加入这些方面的授课内容。关于“最想了解哪方面的知识”(多选),想了解如何防止网络沉迷的家长占68%,如何提高学习兴趣占58%,如何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占48%,如何开展青春期性教育占39%。68%的家长希望微课以故事或案例的形式进行教学,51%的家长希望不同主题的微课有不同的主讲教师,26%的家长希望孩子的班主任可以担任主讲教师。   (二)组建家长学堂微课课程建设工作小组
  具体角色和分工见表1。
  (三)制定家长学堂微课授课内容
  具体授课内容和授课人安排见表2。
  (四)设计家长学堂微课教案
  (五)分析课后反馈并调整
  课后反馈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作业情况反馈,二是微课情况反馈。
  1.作业情况反馈
  下面以“亲子关系测试卷”(20题)为例说明。共发放作业2624份,家长完成并提交作业2547份,作业提交率为97%。笔者对其中最能反映中职亲子关系现状的几项进行了分析。
  (1)“不管我的工作或生活再忙碌,每一天我都会留一些时间给子女。”其中,选择很不符合的占68%,不符合占15%,尚符合占10%,符合占5%,非常符合占2%。
  (2)“我能经常保持愉快的心情和孩子相处。”其中,选择很不符合的占14%,不符合占12%,尚符合占5%,符合占48%,非常符合占21%。
  (3)“我认为孩子是有理性的,能自己面对和解决问题。”其中,选择很不符合的占12%,不符合占45%,尚符合占23%,符合占12%,非常符合占8%。
  (4)“孩子说话时,我能耐心专注地听完。”其中选择很不符合的占5%,不符合占14%,尚符合占52%,符合占18%,非常符合占11%。
  (5)“我能经常和孩子有亲密的接触(如摸头、拍肩、拍手、相互拥抱……)。”其中,选择很不符合的占18%,不符合占39%,尚符合占20%,符合占13%,非常符合占10%。
  (6)“亲子间有冲突时,我不认为一定是孩子的错。”其中,选择很不符合的占19%,不符合占36%,尚符合占12%,符合占16%,非常符合占17%。
  (7)“我要求孩子做的事情,我自己都能做到。”其中,选择很不符合的占23%,不符合占28%,尚符合占16%,符合占20%,非常符合占13%。
  从这些反馈情况中,可以看出学校大部分学长虽然关心爱护学生,但他们往往缺少换位思考、主动做孩子榜样的意识,在亲子陪伴、亲子沟通技巧等方面都有欠缺。这些反馈可以帮助家长学堂微课课程建设工作小组及时调整授课计划,把家长真正需要的知识制作成微课。
  2.微课情况反馈
  在每次微课结束或一个阶段的学习完成后,可设计一张微课反馈问卷。问卷内容包括“您对本次微课的评价是什么”“您觉得这次微课的内容对自己的工作/生活有帮助或启示吗”“您会把这次微课中的内容或心得分享或推荐给身边的人吗”“您觉得课程的内容如何”“您觉得课程的实用性如何”“您觉得课程的节奏如何”“您觉得课程的互动性如何”“课程是否适合您”“您觉得授课老师的职业精神如何”“您觉得讲师的授课技巧与表达能力如何”“在这一课程中,您最喜欢的是什么”“您认为本课程有什么需要改善的,应如何改”等。反馈问卷以选择题为主,既方便家长回答,也方便教师统计分析。
  以“中职生心理变化知多少”一课为例。课后设有三个选择题,内容为对本次微课的评价、本次课是否适合家长需求、对授课教师的要求。分析结果显示,89%的家长对本次课很满意,94%的家长认为本次课适合家庭需求,53%的家长希望授课教师多用案例的形式进行讲授。收到反馈后,工作小组在接下来的教学设计中对授课方式进行了调整,加入了一些案例,帮助家长更好地学习。
  五、中职家长学堂微课课程建设的思考
  (一)对课程建设的要求
  第一,以“生”为本,将家长和学生纳入课程建设体系。让家长和学生加入微课课程建设工作小组,参与制定授课内容等各个环节,制作出家长和学生真正需要的家长学堂微课课程。同时,家长和学生的参与,也会吸引和带动更多的家长关注微课,使微课更具有吸引力和说服力。
  第二,短而精,多形式多手段教学。为了方便家长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微课学习,每一节微课都要制作得短而精。家长学堂微课课程工作小组参考了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将每节微课时长控制在五分钟左右。为了使微课内容更生动,更吸引家长,在教学时要采用多形式多手段,如“如何从交友情况了解自己的孩子”一课,可借鉴服装博主搭配衣服的方法,帮助家长们从细节去观察孩子的朋友,從而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孩子。
  第三,关注反馈,及时调整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家长和学生的反馈是对微课的真实检验。课程建设小组要派专人对微课反馈进行统计分析,对接下来的微课及时进行调整。尽可能地用家长最喜欢的授课方式给家长上他们最想学习的内容。
  第四,关注热点,课程与时事紧密结合。课程建设小组要及时关注时事热点,特别是一些与学生发展有关的事件。借助热点进行聚焦,借助媒体进行讨论,借助微课传授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
  (二)对学校的要求
  首先,搭建工作平台。作为中职家长学堂微课课程的组织者,学校有责任给所有参与课程建设的人员搭建一个共同交流、共同工作的平台。工作人员可以借这个平台整合资源、互相学习、联合工作,共同制作出优质的微课课程。
  其次,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微课虽短,但制作时间长、技术要求高。在制作过程中,一些视频的拍摄、动画的制作和后期的加工,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这就要求学校提供大量资金和技术支持,保障微课课程建设工作的运行。
  最后,做好微课推广工作。中职家长学堂微课课程面对的学习对象是所有中职学生家庭。微课的点击率越高,说明受众越广,微课越受欢迎。学校作为微课的主要推广机构,要借助相关平台努力推广,使更多的家庭受益。
  (三)对微课课程建设者的要求
  首先,与时俱进,提升技能。中职家长学堂微课要求灵活、有情境、贴近生活、追求个性,这就给课程建设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家庭的知识需求和日新月异的技术要求,课程建设者要与时俱进,不断提升授课水平和微课制作能力。
  其次, 从被动学习到自主成长,静待花开。通过微课学习来提升家长家庭教育素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课程建设者们要保持一种平和的教育心态,相信静待花开才能真正实现家长们从被动学习转为自主成长,从而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良好互动机制和相互赋能的支持系统。
  总之,中职家长学堂微课课程建设是一个漫长且需要不断完善的过程,只有学校、家长、学生、政府、社会各界等多方力量的加入,才能制作出中职家庭真正需要的微课课程,才能真正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素养,才能为中职生的成长提供更温暖的家庭氛围和心理支持。
  参考文献
  [1]张烁.形成 “家校共育”的合力[N].珠海特区报,2019-4-15.
  [2]李楠.选择恰当的共育方式[N].中国教师报,2019-4-17.
  编辑/张国宪 终校/于 洪
其他文献
摘要:一名六年级男生因失眠问题主动前来求助,心理教师采用放松疗法帮助他舒缓心情,学会放松;利用沙盘游戏走进他的内心,引导他“看见”自我;运用空椅子技术引导他与妈妈对话,表达内心真实的想法。通过四次咨询,来访者的焦虑情绪得到明显缓解,失眠情况得到显著改善,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得到缓和,重拾学习和生活的信心。  关键词:失眠问题;放松疗法;沙盘游戏;六年级学生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
〔关键词〕特定对象恐惧症;潜意识条件性情绪;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  “我简直要被自己折磨疯了!”这是大连市某高中高一女孩小池见到笔者的第一句话。小池的父亲一脸无奈地对笔者说:“这孩子不知道怎么就怕灯管了,可晚上学习必须要开灯呀!这一开灯就说害怕,可怎么办?”原来,这个文静的女孩看到灯管一类的、散发光束的物体便感到恐惧、不知所措,严重影响到正常的学习与人际交往。正是这种恐惧感将小池折磨“疯”了,遂前来
〔关键词〕教育戏剧;心理童话;小学生;活动设计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24-0058-02  【活动理念】  1.学生成长规律与现实分析。小学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了一年时间的小学学习生活,规则意识和知识学习都有了较大的飞跃。但是相对地,缺乏对美好的同伴关系的感受和品味。甚至有时候,因为我们的教育存在过多的“比较”与“评价”,影响了学生之间
〔摘要〕本文通过一例学校心理咨询案例谈学校心理咨询的范围,将心理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类说明,旨在说明心理咨询不是万能的,它虽然可以应用于很多领域,但是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当来访者的问题超出学校心理咨询的范围时,要学会适时转介,不要延误来访者的最佳治疗时期。  〔关键词〕学校心理咨询;转介;心理健康层次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07-0047-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直接決定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和实效,而教师的专业激情则是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充分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的前提和必要条件。通过系统的专业培训,激发教师的“专业归属”激情、“专业发展”激情、“专业精进”激情和“专业自觉”激情,提高教师自我学习、发展和完善的动力,从而教师专业发展内源性动机得到不断增强,教师更有能力做好学生成长道路
刘畅,河北省沧州市第五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中共党员,中学一级教师,三级心理咨询师,心理普及工作者,生涯规划导师,MBTI生涯施测师。2004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工作在教学一线,连续担任高中政治课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曾获得“优秀班主任”“先进德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荣获沧州市第三节班主任基本功素质大赛一等奖,多次获“局级嘉奖”,政治优质课多次获省市级一、二等奖。  2012年开始接触心理健康教育,2
〔摘要〕来访者为中职一年级女生,目睹同伴手部流血受伤,出现情绪失控和退缩行为,后期产生失眠、头脑发昏、胸口发闷等躯体反应,无法正常在教室学习。咨询师运用倾听、共情释放该生压抑的情绪,运用放松疗法帮助该生缓解躯体紧张状态,使用认知疗法和空椅子技术让该生缓解过度的自责、愧疚心理,减轻对躯体不良影响。在老师和同学的共同帮助下,该生感受到真诚的爱和关心,能够积极转化消沉心态,勇敢面对自己的内心,获得成长。
如何在初中阶段使学生在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下面谈一点我的看法。     一、注重观察能力的培养,打开创新之门    观察是创新的入门阶段。要创新就是要有新发现,观察是发现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要创新就要给学生造就一双“慧眼”,学会观察,掌握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培养观察能力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1 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品行,端正观察态度。无论观察什么都
〔编者按〕本期“创刊20年”的分享嘉宾是邓公明老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与他相伴19年了。上大学时,他初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杂志助他在实习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工作后,杂志成为他心理课教学和咨询工作中的助手,为他答疑解困,并让他坚定了成为一名优秀心理教师的信念。如今,他在心理健康教育之路上越走越顺畅,并有多篇文章在杂志上发表,两次受邀成为杂志封面人物。2017年,邓老师被破格评为重庆
〔关键词〕代币法;正面管教;家庭暴力  一、代币法和正面管教简介  代币法:代币法是行为疗法中的一种经典方法。在本案例中,辅导老师将小贴纸作为代币,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对个案符合要求的行为进行肯定和奖励,从而促使个案的正向行为逐步得到强化,不良行为得以逐渐消退。  正面管教:正面管教教育体系是以阿德勒(Alfred Adler)的个体心理学和德雷克斯(R. Dreikurs)的教育心理学思想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