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就林业在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阐述,制定了林业发展战略目标,并提出了实现林业发展战略的措施。
关键词:林业 建设农业强市 战略地位
根据市委、市政府将虎林市由一个农业大市建成农业强市的决定,以及以实施“绿色产品战略”工程为龙头,发展生态农业的总体思路,现就林业在建设农业强市的战略地位谈几点粗浅认识。
1 森林是农业的生态屏障,对农业起到其它生态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
森林生态系统是调节整体生态系统平衡的主体,是形成区域性气候和水文条件、地理景观的决定因素,它的生物种类相当丰富,它内部的相互关系、构造、机能也极其复杂,是生态系统中最发达的类型之一。世人皆知,森林能够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等多种生态功能。实施“绿色产品战略”,建设农业强市,实现粮食总量增加,除兴修水利,科学种田外,没有森林这个屏障的保护,要取得粮食高产、稳产是不可能的。现就我市森林覆盖面积变化对环境的影响,说明森林的巨大作用。
我市1970年前,森林覆盖率42.9%,现在下降到19.6%,由于森林覆盖率的锐减,导致生态环境发生明显变化。
首先,水分小循环失调。据市气象资料记载,现在的降水量比1977-1998年20年平均降水量,每年减少70.5毫米,在此期间,空气相对湿度下降,蒸发量增加5.7%。进入九十年代,特别是现在,降水量忽增忽减,春涝秋涝时有发生,导致一年四季中的降水量不均。应该肯定,降水量的变化主要受大气环流的影响,但是,小区域有节奏的变化,也说明了森林覆盖面积变化起到一定的作用。
其次,风速加快,风力加大,风害严重。我市由于森林面积减少,特别是平原中的岛状林面积大量减少,减少了大气下垫面的粗糙度,气团所受阻力降低,近地面大气层的上界面下降。因此,风力加大,风速加快,全市近百万亩左右的农田受到不同程度的袭击。由于大风刮走表土,散失水分和养分,导致了土壤肥力下降。没有森林的庇护,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生态破坏是巨大的。因此,建设农业强市,不仅要加快生态体系建设,实施专业化生产,也必须将营造农田防护林做为科教兴林的一个工程,做好落实。
2 林业是农村经济的一个支柱产业,对增强农业综合经济实力起到重要作用
实施“绿色产品战略”工程,建设农业强市,在农村经济总量上取得突破,除了调整种植结构,推进科教兴农,增粮兴牧,大上乡企,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全力推进农业一次开发,二次开发,深度开发,同时也要把与农村经济相关的林产品开发纳入运行轨道。
上述农业综合开发,是加快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必行战略,但近期效益必须与长期效益结合起来。林业就是经营周期长的产业,例如,以现行物价,每造一亩落叶松人工林,15年第一次间伐,取得700-800元的效益,到20年第二次间伐,即可得到1000-1500元效益,如果按工艺伐设计,到26年每亩全效益达4000-4500元,按常规采伐,到41年时可达7000元以上。因此,乡级和村级都要有规划的建立一定规模的用材林基地,设立“绿色银行”,为农村经济总量长期增长奠定可靠的物质基础,对繁荣农村经济起到重要作用。
3 造林绿化是保障实施“绿色产品战略“工程和建设农业强市顺利进行的特殊工程
我市在建设农业强市的进程中,各类矿藏资源也将大量开发,伴随各类工厂的建立,人口、车辆的猛增,势必带来大量各种微量致害的有毒物质,影响人的健康和对农产品的污染。实施“绿色产品战略”工程和建设农业强市,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在治理环境污染的措施中,造林绿化是最有成效的措施之一。森林是二氧化碳的消耗者和氧气的制造者,据计算,一般阔叶林在生长季节,每天每公顷大约能吸收1吨二氧化碳,生产750公斤的氧气。以成人每天呼吸需要消耗0.75公斤氧气,排出0.9公斤二氧化碳计算,城市居民每人只要10平方米的森林,就可以消耗掉每天呼吸排出的二氧化碳并供给所需的氧气。森林、林木具有吸收大气中有毒气体的功能,森林可以吸尘,对灰尘具有阻挡、过滤和吸收作用。森林可以杀菌,森林的枝叶能吸附大量的尘埃,减少细菌的载体,因而能使空气中的细菌量减少。森林可防噪音,40米宽的林带可以降低噪音10-15分贝,街道绿化树可以降低噪音8-10分贝。综上所述,大力绿化环境,最大限度增加城乡森林和绿化植被面积,是实施“绿色产品战略”工程和建设农业强市的特殊工程。
4 林业发展战略
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农业强市的总体思路,林业发展战略的总目标是:建设一个与农牧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具有最佳三个效益的林业。
4.1 从提高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观点出发,探索农、林、牧各业占地的最佳比例,以求更合理的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全市低山丘陵总面积22.5%,山前漫岗占8.3%,沟谷平原占2.9%,平原占52.2%,低平原占14.1%。根据“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的使用土地原则,从完达山南麓到阿布沁河、七虎林河、穆凌河、乌苏里江左岸的广大平原,土肥水足,地势平坦,热能量较多,是发展农牧业、水产养殖的最佳部位,约占总面积的65%左右,在这个区域中,发展林业的重点是:高标准绿化四旁,全面实施农田防护林工程。位于北、西北、东北部的完达山是发展林业的基地,约占总面积的25%左右,从完达山南麓向平原过渡地带的丘陵和山前漫岗是营造水土保持林和发展果树的最佳部位,约占总面积的10%左右。各业按这样的地理位置和占地比例区划,就能发挥土地的最大生产潜力,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
4.2 从发挥森林的最大生态效益出发,探索最佳的森林覆盖率,以求创造一个最佳的生态环境。根据我市“十二五”发展规划布局,森林覆盖率总指标由19.6%达到28%,这是全市由地形、地貌和发展农、林、牧业的主攻方向所决定的。具体区划是:完达山山地用材林区由53.2%达到64.2%;中部丘陵漫岗水土保持林区由2.7%达到10.2%。这个目标实现后,也就是农业强市所具备的生态条件。
4.3 从科学发展林业的观点出发,探索最佳的林种、树种结构,以求速生丰产的最佳效益。根据我市地貌类型,人工造林的林种布局,应以农田防护林为主,防护林与用材林、经济林、特用林相结合。具体区划是:海拔100米以下,坡度小于5度的地带,重点营造农田防护林,同时结合绿化四旁,营造特用林。为了加大广大平原农业区的大粗糙度,增强防风作用和解决农村生产、生活对木材的需要,有计划的营造一些用材林。海拔100-120米,坡度15度以下的地带,除保护好现有的天然林、人工林外,重点营造水土保持林和经济林。海拔120米以上,坡度15度以上的地带,营造用材林,为国家培育后备森林资源,建设永续利用的木材生产基地。根据总体地貌、降水量、积温和树种的生物学特性,造林绿化的树种应以阳性树种为主,阳性树种和阴性树种相结合。用材林应大力营造复层林相的混交林,同时栽针保阔,现有柞林要控制采伐,造林树种要以红松、落叶松、三大硬阔为主,经济林以果树、中草药、浆果类为主,特用林以杨、柳、槭、榆、木本花卉为主,也可引进优良绿化树种,丰富绿化内容。
5 实现林业发展战略的措施
5.1 广泛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全民全社会对林业的认识。实施“绿色产品战略”工程和建设农业强市,林业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必须解决一些人认为林业周期长,见效慢,又是与农业有间接作用的工程,远水解不了近渴。因此,需要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宣传林业的战略地位,提高认识,鼓励个人开发林业,兴办家庭林场,林业行业也要拓宽经营渠道,扩大经营范围,增加经营项目,搞活企业,加快绿化虎林大地的进程。
5.2 加大对林业的投入。在加大对农业物资和资金的投入中,林业应占一定的比例,采取多种筹措资金渠道,大力支持专业开发、专业经营、规模经营,国有林场要使用好中幼林抚育资金,高标准高质量培育好森林,乡镇林业站要搞好服务,带动乡镇搞好绿化造林工作,市财政在资金上给予扶持,以支持他们完成建设农业强市所承担的林业任务。
5.3 加强对林业工作的领导。各级党组织和政府都要把林业工作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组成部分,切实加强领导,坚持层层制定并严格执行“领导抓造林绿化,森林资源消长目标责任制”,主动将林业工作的责任担在肩上。深入实际,培养典型,总结经验,及时发现并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为实施“绿色产品战略”工程和建设农业强市做出新贡献。
关键词:林业 建设农业强市 战略地位
根据市委、市政府将虎林市由一个农业大市建成农业强市的决定,以及以实施“绿色产品战略”工程为龙头,发展生态农业的总体思路,现就林业在建设农业强市的战略地位谈几点粗浅认识。
1 森林是农业的生态屏障,对农业起到其它生态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
森林生态系统是调节整体生态系统平衡的主体,是形成区域性气候和水文条件、地理景观的决定因素,它的生物种类相当丰富,它内部的相互关系、构造、机能也极其复杂,是生态系统中最发达的类型之一。世人皆知,森林能够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等多种生态功能。实施“绿色产品战略”,建设农业强市,实现粮食总量增加,除兴修水利,科学种田外,没有森林这个屏障的保护,要取得粮食高产、稳产是不可能的。现就我市森林覆盖面积变化对环境的影响,说明森林的巨大作用。
我市1970年前,森林覆盖率42.9%,现在下降到19.6%,由于森林覆盖率的锐减,导致生态环境发生明显变化。
首先,水分小循环失调。据市气象资料记载,现在的降水量比1977-1998年20年平均降水量,每年减少70.5毫米,在此期间,空气相对湿度下降,蒸发量增加5.7%。进入九十年代,特别是现在,降水量忽增忽减,春涝秋涝时有发生,导致一年四季中的降水量不均。应该肯定,降水量的变化主要受大气环流的影响,但是,小区域有节奏的变化,也说明了森林覆盖面积变化起到一定的作用。
其次,风速加快,风力加大,风害严重。我市由于森林面积减少,特别是平原中的岛状林面积大量减少,减少了大气下垫面的粗糙度,气团所受阻力降低,近地面大气层的上界面下降。因此,风力加大,风速加快,全市近百万亩左右的农田受到不同程度的袭击。由于大风刮走表土,散失水分和养分,导致了土壤肥力下降。没有森林的庇护,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生态破坏是巨大的。因此,建设农业强市,不仅要加快生态体系建设,实施专业化生产,也必须将营造农田防护林做为科教兴林的一个工程,做好落实。
2 林业是农村经济的一个支柱产业,对增强农业综合经济实力起到重要作用
实施“绿色产品战略”工程,建设农业强市,在农村经济总量上取得突破,除了调整种植结构,推进科教兴农,增粮兴牧,大上乡企,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全力推进农业一次开发,二次开发,深度开发,同时也要把与农村经济相关的林产品开发纳入运行轨道。
上述农业综合开发,是加快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必行战略,但近期效益必须与长期效益结合起来。林业就是经营周期长的产业,例如,以现行物价,每造一亩落叶松人工林,15年第一次间伐,取得700-800元的效益,到20年第二次间伐,即可得到1000-1500元效益,如果按工艺伐设计,到26年每亩全效益达4000-4500元,按常规采伐,到41年时可达7000元以上。因此,乡级和村级都要有规划的建立一定规模的用材林基地,设立“绿色银行”,为农村经济总量长期增长奠定可靠的物质基础,对繁荣农村经济起到重要作用。
3 造林绿化是保障实施“绿色产品战略“工程和建设农业强市顺利进行的特殊工程
我市在建设农业强市的进程中,各类矿藏资源也将大量开发,伴随各类工厂的建立,人口、车辆的猛增,势必带来大量各种微量致害的有毒物质,影响人的健康和对农产品的污染。实施“绿色产品战略”工程和建设农业强市,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在治理环境污染的措施中,造林绿化是最有成效的措施之一。森林是二氧化碳的消耗者和氧气的制造者,据计算,一般阔叶林在生长季节,每天每公顷大约能吸收1吨二氧化碳,生产750公斤的氧气。以成人每天呼吸需要消耗0.75公斤氧气,排出0.9公斤二氧化碳计算,城市居民每人只要10平方米的森林,就可以消耗掉每天呼吸排出的二氧化碳并供给所需的氧气。森林、林木具有吸收大气中有毒气体的功能,森林可以吸尘,对灰尘具有阻挡、过滤和吸收作用。森林可以杀菌,森林的枝叶能吸附大量的尘埃,减少细菌的载体,因而能使空气中的细菌量减少。森林可防噪音,40米宽的林带可以降低噪音10-15分贝,街道绿化树可以降低噪音8-10分贝。综上所述,大力绿化环境,最大限度增加城乡森林和绿化植被面积,是实施“绿色产品战略”工程和建设农业强市的特殊工程。
4 林业发展战略
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农业强市的总体思路,林业发展战略的总目标是:建设一个与农牧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具有最佳三个效益的林业。
4.1 从提高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观点出发,探索农、林、牧各业占地的最佳比例,以求更合理的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全市低山丘陵总面积22.5%,山前漫岗占8.3%,沟谷平原占2.9%,平原占52.2%,低平原占14.1%。根据“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的使用土地原则,从完达山南麓到阿布沁河、七虎林河、穆凌河、乌苏里江左岸的广大平原,土肥水足,地势平坦,热能量较多,是发展农牧业、水产养殖的最佳部位,约占总面积的65%左右,在这个区域中,发展林业的重点是:高标准绿化四旁,全面实施农田防护林工程。位于北、西北、东北部的完达山是发展林业的基地,约占总面积的25%左右,从完达山南麓向平原过渡地带的丘陵和山前漫岗是营造水土保持林和发展果树的最佳部位,约占总面积的10%左右。各业按这样的地理位置和占地比例区划,就能发挥土地的最大生产潜力,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
4.2 从发挥森林的最大生态效益出发,探索最佳的森林覆盖率,以求创造一个最佳的生态环境。根据我市“十二五”发展规划布局,森林覆盖率总指标由19.6%达到28%,这是全市由地形、地貌和发展农、林、牧业的主攻方向所决定的。具体区划是:完达山山地用材林区由53.2%达到64.2%;中部丘陵漫岗水土保持林区由2.7%达到10.2%。这个目标实现后,也就是农业强市所具备的生态条件。
4.3 从科学发展林业的观点出发,探索最佳的林种、树种结构,以求速生丰产的最佳效益。根据我市地貌类型,人工造林的林种布局,应以农田防护林为主,防护林与用材林、经济林、特用林相结合。具体区划是:海拔100米以下,坡度小于5度的地带,重点营造农田防护林,同时结合绿化四旁,营造特用林。为了加大广大平原农业区的大粗糙度,增强防风作用和解决农村生产、生活对木材的需要,有计划的营造一些用材林。海拔100-120米,坡度15度以下的地带,除保护好现有的天然林、人工林外,重点营造水土保持林和经济林。海拔120米以上,坡度15度以上的地带,营造用材林,为国家培育后备森林资源,建设永续利用的木材生产基地。根据总体地貌、降水量、积温和树种的生物学特性,造林绿化的树种应以阳性树种为主,阳性树种和阴性树种相结合。用材林应大力营造复层林相的混交林,同时栽针保阔,现有柞林要控制采伐,造林树种要以红松、落叶松、三大硬阔为主,经济林以果树、中草药、浆果类为主,特用林以杨、柳、槭、榆、木本花卉为主,也可引进优良绿化树种,丰富绿化内容。
5 实现林业发展战略的措施
5.1 广泛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全民全社会对林业的认识。实施“绿色产品战略”工程和建设农业强市,林业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必须解决一些人认为林业周期长,见效慢,又是与农业有间接作用的工程,远水解不了近渴。因此,需要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宣传林业的战略地位,提高认识,鼓励个人开发林业,兴办家庭林场,林业行业也要拓宽经营渠道,扩大经营范围,增加经营项目,搞活企业,加快绿化虎林大地的进程。
5.2 加大对林业的投入。在加大对农业物资和资金的投入中,林业应占一定的比例,采取多种筹措资金渠道,大力支持专业开发、专业经营、规模经营,国有林场要使用好中幼林抚育资金,高标准高质量培育好森林,乡镇林业站要搞好服务,带动乡镇搞好绿化造林工作,市财政在资金上给予扶持,以支持他们完成建设农业强市所承担的林业任务。
5.3 加强对林业工作的领导。各级党组织和政府都要把林业工作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组成部分,切实加强领导,坚持层层制定并严格执行“领导抓造林绿化,森林资源消长目标责任制”,主动将林业工作的责任担在肩上。深入实际,培养典型,总结经验,及时发现并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为实施“绿色产品战略”工程和建设农业强市做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