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课堂上要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开阔学生的数学视野,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堂教学活动,拓宽数学学习渠道,不断体验数学魅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情境教学 魅力课堂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是无止境的,需要数学教师不断地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更新教学理念,运用多种手段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浓厚的探究氛围,唤起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促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去探索、去思考,不断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以解决问题为主要探究方式,以体验、感悟为主线,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思维方式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张扬学生的个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问题情境,妙趣横生
问题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心脏,是小学生思维的起点,也是小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动力。问题情境是以问题为中心开展的课堂教学活动,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数学问题,引起学生认知上的冲突,刺激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由疑到思,由思到知,由知到用。使学生心情愉悦,保持良好的注意力,激发参与探究问题的兴趣,使课堂活动妙趣横生。如,教学《年、月、日》时,教师设置问题陷阱:“明明今年12岁了,刚过完12个生日,而丽丽今年也12岁了,她却只过了3个生日。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个问题你能回答吗?”学生由疑问产生好奇,由好奇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学习,去探究文本,去寻找答案,去发现数学秘密。这样巧妙地的质疑,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此时无声胜有声,无需教师多言,学生在情感上已产生了共鸣,为新课的学习做了恰当的铺垫。那不断涌现的质疑火花给数学课堂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生活情境,探究奥妙
生活情境是小学数学课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教师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让学生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去学习數学、理解数学,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对数学产生兴趣,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体现小学数学教学的本色,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更形象,返璞归真。如,教学“10以内连加连减法”时,教师用课件模拟生活情境:有几只小鸭子在水里游泳,又游来几只小鸭子,求一共有几只小鸭子在游泳?怎么计算呢?学生很快说出算式:5+3=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学生体会了加法的含义。(求一共有小鸭子在游泳,就是把正在游泳的5只小鸭子和又游来的3只小鸭子合并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一共有几只小鸭子在游泳,游走了3只,还剩几只?又该怎样计算呢?教师让学生同桌探讨,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学生列式:8-3= 为什么用减法计算呢?(从8里面去掉3,所以用减法计算。)利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可以优化小学生的认知过程,放飞学生个性化的思维,感受到数学课堂生活的快乐。主动地探讨问题,拉近了课堂与生活的距离,把“乐学”落到实处,让课堂教学锦上添花。
三、用生动的语言诱发兴趣
生动、灵活、有色彩的语言不但能够鼓励学生、吸引学生,还可能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模式。如,在讲年月日时,为了激发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兴趣,老师可以在开始的时候引入年历,学生的兴趣就会被带动起来:“这年历虽然很小,但是有很大的秘密包含其中,同学们想要了解吗?”可以用这样的问题提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被某些东西吸引住了就会集中课堂听课的注意力。老师可以用语言适时地对学生进行鼓励,老师可以这样说:“年历中关于数学的规律总是一直存在的,如果我们做一个善于细心观察生活的好孩子,我相信年历会告诉你这些规律的。”
四、多引导学生动脑提高兴趣,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
在教学中,操作和思维是密不可分的。操作是前提条件,思维是关键因素。通过不断的思维转化,可以把学生的理性思维上升到感性思维。所以要引导学生积极地动脑,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的结论更能够加深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学“被除数、除数末尾有零的除法简算”时,怎么处理余数一直都是数学教学的难点,当在教“15100÷200=75…()”时,关于余数的确定就会有多种多样的说法:有的同学会说是100,原因是“151个百除以2个百,余数该是1个百”.有的同学觉着应该根据商不变的性质把15100÷200看作151÷2余数100就比除数大了。到底哪一个答案正确呢?最后让学生通过验算而找出正确的答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出问题后,学生会给出各种各样的答案,此时,不需要立即判断对错,而是要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自己来判断对错,可以开展谈论和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最后找到最科学的方法来确定答案。这种学习过程,让学生真实地经历了数学思维的一个探索过程,实现了对知识自我构建以及自我理解的过程
五、体验情境,魅力无限
数学是学生思维的体操,体验情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升华,能够帮助学生运用和掌握数学知识。小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人。在课堂上要增加学生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引入数学知识,使数学知识生活化,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思维动起来,让“静态”的数学课堂变成“动态”的生活课堂。为学生提供生活情境,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在体验中进行心灵交流,师生在交流互动中达成共识,实现教学目标。改善小学生的学习环境,扩大学生的参与面,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不断绽放美丽夺目的光彩,彰显数学魅力。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一种艺术,需要广大教师不断地去探究,找到适合自己教学的方法,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准则,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拨动小学生的思维之弦,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问题的解决活动,使学生善学、乐学、会学,让数学课堂教学“动”起来,追求情境之美,体验数学魅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情境教学 魅力课堂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是无止境的,需要数学教师不断地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更新教学理念,运用多种手段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浓厚的探究氛围,唤起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促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去探索、去思考,不断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以解决问题为主要探究方式,以体验、感悟为主线,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思维方式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张扬学生的个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问题情境,妙趣横生
问题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心脏,是小学生思维的起点,也是小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动力。问题情境是以问题为中心开展的课堂教学活动,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数学问题,引起学生认知上的冲突,刺激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由疑到思,由思到知,由知到用。使学生心情愉悦,保持良好的注意力,激发参与探究问题的兴趣,使课堂活动妙趣横生。如,教学《年、月、日》时,教师设置问题陷阱:“明明今年12岁了,刚过完12个生日,而丽丽今年也12岁了,她却只过了3个生日。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个问题你能回答吗?”学生由疑问产生好奇,由好奇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学习,去探究文本,去寻找答案,去发现数学秘密。这样巧妙地的质疑,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此时无声胜有声,无需教师多言,学生在情感上已产生了共鸣,为新课的学习做了恰当的铺垫。那不断涌现的质疑火花给数学课堂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生活情境,探究奥妙
生活情境是小学数学课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教师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让学生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去学习數学、理解数学,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对数学产生兴趣,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体现小学数学教学的本色,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更形象,返璞归真。如,教学“10以内连加连减法”时,教师用课件模拟生活情境:有几只小鸭子在水里游泳,又游来几只小鸭子,求一共有几只小鸭子在游泳?怎么计算呢?学生很快说出算式:5+3=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学生体会了加法的含义。(求一共有小鸭子在游泳,就是把正在游泳的5只小鸭子和又游来的3只小鸭子合并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一共有几只小鸭子在游泳,游走了3只,还剩几只?又该怎样计算呢?教师让学生同桌探讨,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学生列式:8-3= 为什么用减法计算呢?(从8里面去掉3,所以用减法计算。)利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可以优化小学生的认知过程,放飞学生个性化的思维,感受到数学课堂生活的快乐。主动地探讨问题,拉近了课堂与生活的距离,把“乐学”落到实处,让课堂教学锦上添花。
三、用生动的语言诱发兴趣
生动、灵活、有色彩的语言不但能够鼓励学生、吸引学生,还可能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模式。如,在讲年月日时,为了激发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兴趣,老师可以在开始的时候引入年历,学生的兴趣就会被带动起来:“这年历虽然很小,但是有很大的秘密包含其中,同学们想要了解吗?”可以用这样的问题提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被某些东西吸引住了就会集中课堂听课的注意力。老师可以用语言适时地对学生进行鼓励,老师可以这样说:“年历中关于数学的规律总是一直存在的,如果我们做一个善于细心观察生活的好孩子,我相信年历会告诉你这些规律的。”
四、多引导学生动脑提高兴趣,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
在教学中,操作和思维是密不可分的。操作是前提条件,思维是关键因素。通过不断的思维转化,可以把学生的理性思维上升到感性思维。所以要引导学生积极地动脑,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的结论更能够加深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学“被除数、除数末尾有零的除法简算”时,怎么处理余数一直都是数学教学的难点,当在教“15100÷200=75…()”时,关于余数的确定就会有多种多样的说法:有的同学会说是100,原因是“151个百除以2个百,余数该是1个百”.有的同学觉着应该根据商不变的性质把15100÷200看作151÷2余数100就比除数大了。到底哪一个答案正确呢?最后让学生通过验算而找出正确的答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出问题后,学生会给出各种各样的答案,此时,不需要立即判断对错,而是要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自己来判断对错,可以开展谈论和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最后找到最科学的方法来确定答案。这种学习过程,让学生真实地经历了数学思维的一个探索过程,实现了对知识自我构建以及自我理解的过程
五、体验情境,魅力无限
数学是学生思维的体操,体验情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升华,能够帮助学生运用和掌握数学知识。小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人。在课堂上要增加学生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引入数学知识,使数学知识生活化,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思维动起来,让“静态”的数学课堂变成“动态”的生活课堂。为学生提供生活情境,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在体验中进行心灵交流,师生在交流互动中达成共识,实现教学目标。改善小学生的学习环境,扩大学生的参与面,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不断绽放美丽夺目的光彩,彰显数学魅力。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一种艺术,需要广大教师不断地去探究,找到适合自己教学的方法,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准则,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拨动小学生的思维之弦,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问题的解决活动,使学生善学、乐学、会学,让数学课堂教学“动”起来,追求情境之美,体验数学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