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核承气汤化瘀泻热“性-效”相关物质基础研究

来源 :中国药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renxiaon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经典名方桃核承气汤化瘀泻热的“性-效”相关物质基础。方法 建立蓄血证大鼠模型,考察桃核承气汤全方(17.29 g/kg)及其药性拆分成分[苦寒组(大黄+芒硝)9.43 g/kg、辛温组(桂枝+桃仁)4.71 g/kg、甘平组(甘草)3.14 g/kg]对大鼠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活动度、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时间、内皮素1)和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在确定优势药性组的基础上,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鉴定其成分,进行分子对接并筛选结合能≤-5.0 kcal/mol的成分作为“性-效”相关物质基础。结果 桃核承气汤全方和辛温组药材均能显著改善模型大鼠的凝血指标(P<0.05或P<0.01),其全方和苦寒组药材均能显著改善模型大鼠的炎症指标(P<0.05或P<0.01)。辛温组为化瘀优势药性组,苦寒组为泻热优势药性组。分别从辛温组、苦寒组药材中鉴定出32、35个成分;结合能≤-5.0 kcal/mol的辛温组药材成分有10个(脱落酸、羟基酪醇、原花青素B1等),苦寒组药材成分有13个(黄芩素、芦荟大黄素、去甲蟛蜞菊内酯等)。结论 桃核承气汤全方有化瘀、泻热的功效,其物质基础分别来自辛温组药材(桂枝、桃仁)和苦寒组药材(大黄、芒硝)。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近三年来在学科专业课程中培养师范生反思能力探索与实践的经验、成效及启示。以有机化学课程教学为实践范例,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探索与实践:通过修订课程教学大纲,明确反思能力培养要求;任课教师言传身教,自觉进行反思教学;开展撰写反思报告等四项反思性学习方法与技能的训练等。
期刊
近年来,微信公众平台凭借其全面的社交体验和便捷的传播方式,获得了广大群众的青睐,其运营推广效果也备受关注。本文以“信息系统论坛”公众号为例,提出影响微信公众号运营推广效果的三个因素,分别是文章的推送顺序、传播渠道以及用户参与程度。本文主要使用Excel和SPSS软件作为统计分析工具进行相关性分析,揭示了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推广效果与上述三大因素的关系。最后根据研究所得结果,提出提升运营推广效果针对性
随着我国新一轮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优化,公立医疗机构将面临患者数量短期内激增、医务人员职业风险加剧、医疗资源严重短缺和就诊流程亟待优化等挑战。对此,提出做好五个方面的应对策略:严防医疗资源挤兑,加强医疗物资储备,全面加强引导宣传,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政府统筹医疗资源供给。
公共文化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要组成内容。从“制度—生活”视角看,公共文化治理现代化表现为由政府主导建构现代公共文化制度,并使制度进入居民日常生活实践,以塑造良好公共文化生活的状态与过程。自“十一五”以来,我国公共文化治理形成了以渐进求突破的制度进路,并积聚了显著的制度优势;但也面临化繁为简、以简驭繁的治理能力挑战与获得感不足等的治理效能难题。对此,政府应以制度生活互融、城乡
<正>在商代,人们所知道的数目仅是一个有限的自然数集合,还没有涉及分数或小数.由此推知:当时不可能有除法运算.商代人肯定会加法运算,因为这是人类最容易掌握的一种算术运算.在商代也可能出现过乘法运算,实际上算术的乘法运算只是一种相同的数目的连续相加,这种加法人们无疑会经常遇到,久而久之乘法便产生了,人们就不必再将相同的数目连续相加了.进行乘法运算的关键是运用九九乘法表.有了九九乘法表,个位数与个位数
期刊
国家级非遗“阜阳剪纸”作为中国民间艺术的灿烂瑰宝,是我国民间剪纸的缩影,反映出当地居民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和创造力。通过分析阜阳剪纸的艺术特征、发展和保护现状及数字化保护优势,发现阜阳剪纸的传承与保护仍处于传统发展模式,数字化进程相对缓慢。未来,政府部门、保护机构、民间组织、社会公众等主体应积极关注阜阳剪纸的数字化保护、传承与发展进程,并从存储、展示、传播、应用、支撑五个方面探索剪纸数字化的实施路径。
<正>为更好坚持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支撑引领中国教育现代化,自2022年开始,《中国教育信息化》由半月刊变更为月刊。刊期变更后,市刊将更紧密结合当前国内外教育信息化发展形势,聚焦发展战略、宏观政策、治理创新、国际前沿、创新实践与技市应用,反映业内权威专家学者的声音,及时呈现业界发展动态和学术研究成果,为各级教育管理者、决策者提供决策参考,为各级教育信息化工作者、科研人员、一线教师、信息
期刊
在当前的新课程改革大环境下,保证教师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参与物理课堂兴趣的渠道比较多。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树立新型的教学理念,加强师生之间的良好合作。如此一来,能够让学生积极、自主地投入到物理课堂的学习活动中,将他们的参与热情激发出来,为现代化社会培养高素质的物理人才奠定基础。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的创新思路进行研究,以期为将来有关研究的顺利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