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顾2016年全国房地产政策,可谓风云变幻。前半年在经济下行压力和库存水平高企的背景下,房地产政策相对宽松,降准、降息、降税、降首付频繁上演。“过热、调控、降温……”成为2016年楼市关键词的背后,“你买房了吗?”一句朋友间简单的问候语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2016年楼市的变化。在降库存系列政策的刺激下,部分热点城市出现楼市过热现象。但从四季度开始,房地产政策逐步收紧,限购、限贷、限地,热点城市不断出台新政以控制房价、地价过快上涨。全年前松后紧的政策走势明显。展望2017年,房地产市场将会怎么走?中央释放的这些改革信号,将怎样影响民众的买房决定?
限购之前的疯涨
“9.30”楼市调控开启之前,国内多数二线城市出现房价出现连续数月上涨局面。9月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70个大中城市房价数据中,有63城上涨。楼市“过热”背后,“地王潮”也成今夏热词,中原地产数据显示,2016年前9个月,百亿总价地块高达6宗、超过50亿的更是高达28宗。
从9月30日晚间到10月6日,限购新政相继在北京、天津、郑州、无锡、济南、合肥、武汉、苏州、深圳、广州、珠海、东莞等二十个城市落地。2016年的“国庆”成为史上房地产调控政策最为密集的假期。从今年“十一”前后,到11月底的两个月时间里,中国24个城市进行了50余次房地产市场调控。各地政府在之前限购限贷的基础上,又加强了从销售价格监管、超严房货审批、规范交易市场等层面的调控。这是在“因城施策”的政策背景下,房地产限购政策相继在重点城市出台,每个城市出台的政策不尽相同。如今,这轮调控尚没有结束,就在12月21日,郑州、武汉再次发布了加码收紧购房的政策。
12月21日,住建部副部长易军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所作的《关于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情况的报告》中说,在保持房地产市场稳定方面,“住建部一手抓热点城市控房价、防泡沫、防风险:一手抓三四线城市和县城去库存,指导和督促库存较大的200多个三四线城市和230多个县城落实去库存政策措施,取得积极成效。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10月份、11月份,一线城市和热点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明显降温,房价环比涨幅快速回落,房价走势明显趋稳:全国已竣工的商品房待售面积自今年3月份起,连续9个月下降。”
上半年房价疯涨的原因
1.二孩政策
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是继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生育政策的进一步调整完善,这是中央基于我国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2015年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后,全面二孩政策的影响成为社会关注焦点。2015年1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全面二孩政策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人口政策的调整,有利于优化人口结构、应对老龄化冲击、增加劳动力供给。二孩政策在2016年元旦正式实施之后,家庭对改善型住房的需求更为强烈。在全国商品房销售结构方面,1-2月份,住宅对全部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的贡献率达95.0%:其中,90平方米以上的大中户型住宅的贡献率为76.6%。
2.降首付
在政策方面,去年以来,中央陆续出台了降息、降低首付比例、公积金政策调整等一系列政策,部分需求结束观望入市,一线城市市场升温明显,部分二线热点城市销售翻番。2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发布了《关于调整个人住房贷款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在不实施限购措施的城市,居民家庭首次购买普通住房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原则上最低首付款比例为25%,各地可向下浮动5个百分点;对拥有1套住房且相应购房贷款未结清的居民家庭,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30%。对于实施限购措施的城市,个人住房贷款政策按原规定执行。降首付政策把握住了救市的关键,购房者普遍“患首付、不患月供”,首付降低显著提高购房能力,加快置换频率,进而提振楼市成交。
3.去库存
4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在房地产方面,会议强调,要按照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和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要求,有序消化房地产库存,注重解决区域性、结构性问题,实行差别化的调控政策。尽管去年12月份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也提到了化解房地产库存,并将化解房地产库存视为今年的重要工作之一。
数据显示,今年2月底,北京、上海、深圳I等全国15个主要的一二线城市合计住宅库存面积为1.09亿平方米,较1月底的1.13亿平方米环比下降3.54%,较去年同期下降18.9%。限购之后的房地产市场
9月30日,北京市發布《关于促进本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文件规定,首套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35%,首套非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40%。对拥有1套住房的居民家庭,为改善居住条件再次申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购买普通自住房的,无论有无贷款记录,首付款比例均不低于50%;购买非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70%。
北京“9·30”新政中提到,试点采取限定销售价格并将其作为土地招拍挂条件,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自持部分住宅作为租赁房源。
10月13日,国土局针对海淀永丰及大兴黄村的6宗地块采取“限房价、竞地价”的举措,对地块均设定合理土地上限价格,当竞买报价达到上限价格时,不再接受更高报价,转为通过现场竞报企业自持商品住房面积的方式确定竞得人。企业自持的商品住房将全部作为租赁住房,不得销售。
伴随10月份各地调控的落地,楼市的快速降温,“地王潮”也戛然而止,无锡、苏州、南京等多地还特别出台了土地限价举措。截至12月14日,12月上旬的全国土地市场合计成交超过10亿的26宗,超过5亿的地块56宗,溢价率超过100%的只有4宗,而超过50%的只有13宗。
11月,70城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个数减少,分别比上月减少7个和8个。与11月上半月比,11月下半月15个一线和热点二线城市中,北京、天津、上海、杭州等9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下降。
楼市将怎么走?
12月16日正式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还明确,综合运用金融、土地、财税、投资、立法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既抑制房地产泡沫,又防止出现大起大落。
会议就指出,要加快住房租赁市场立法,加快机构化、规模化租赁企业发展。“针对一、二线土地市场供应不足导致的地价、房价上涨,可以从两个层面来解决。”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建言称,首先要加大土地供应指标,采取人地挂钩模式:其次由于一、二线城市存量土地比较多,同样有盘活的余地。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同时明确,去库存方面,要坚持分类调控,因城因地施策,重点解决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库存过多问题。要把去库存和促进人口城镇化结合起来,提高三四线城市和特大城市间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提高三四线城市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吸引力。
在目前实行的限购政策中,提高首付款比例,认房又认贷,其目的在于打击投资性需求的释放,让住房回归居住功能,抑制投机、保证刚需、稳定市场和房价。强化“控地价、限房价”的交易方式,有效控制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此举被认为将限制高价“地王”再现。再加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定下的主基调,2017的房地产市场也许会回归理性,让房子回到其居住的本来意义。
限购之前的疯涨
“9.30”楼市调控开启之前,国内多数二线城市出现房价出现连续数月上涨局面。9月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70个大中城市房价数据中,有63城上涨。楼市“过热”背后,“地王潮”也成今夏热词,中原地产数据显示,2016年前9个月,百亿总价地块高达6宗、超过50亿的更是高达28宗。
从9月30日晚间到10月6日,限购新政相继在北京、天津、郑州、无锡、济南、合肥、武汉、苏州、深圳、广州、珠海、东莞等二十个城市落地。2016年的“国庆”成为史上房地产调控政策最为密集的假期。从今年“十一”前后,到11月底的两个月时间里,中国24个城市进行了50余次房地产市场调控。各地政府在之前限购限贷的基础上,又加强了从销售价格监管、超严房货审批、规范交易市场等层面的调控。这是在“因城施策”的政策背景下,房地产限购政策相继在重点城市出台,每个城市出台的政策不尽相同。如今,这轮调控尚没有结束,就在12月21日,郑州、武汉再次发布了加码收紧购房的政策。
12月21日,住建部副部长易军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所作的《关于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情况的报告》中说,在保持房地产市场稳定方面,“住建部一手抓热点城市控房价、防泡沫、防风险:一手抓三四线城市和县城去库存,指导和督促库存较大的200多个三四线城市和230多个县城落实去库存政策措施,取得积极成效。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10月份、11月份,一线城市和热点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明显降温,房价环比涨幅快速回落,房价走势明显趋稳:全国已竣工的商品房待售面积自今年3月份起,连续9个月下降。”
上半年房价疯涨的原因
1.二孩政策
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是继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生育政策的进一步调整完善,这是中央基于我国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2015年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后,全面二孩政策的影响成为社会关注焦点。2015年1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全面二孩政策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人口政策的调整,有利于优化人口结构、应对老龄化冲击、增加劳动力供给。二孩政策在2016年元旦正式实施之后,家庭对改善型住房的需求更为强烈。在全国商品房销售结构方面,1-2月份,住宅对全部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的贡献率达95.0%:其中,90平方米以上的大中户型住宅的贡献率为76.6%。
2.降首付
在政策方面,去年以来,中央陆续出台了降息、降低首付比例、公积金政策调整等一系列政策,部分需求结束观望入市,一线城市市场升温明显,部分二线热点城市销售翻番。2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发布了《关于调整个人住房贷款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在不实施限购措施的城市,居民家庭首次购买普通住房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原则上最低首付款比例为25%,各地可向下浮动5个百分点;对拥有1套住房且相应购房贷款未结清的居民家庭,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30%。对于实施限购措施的城市,个人住房贷款政策按原规定执行。降首付政策把握住了救市的关键,购房者普遍“患首付、不患月供”,首付降低显著提高购房能力,加快置换频率,进而提振楼市成交。
3.去库存
4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在房地产方面,会议强调,要按照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和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要求,有序消化房地产库存,注重解决区域性、结构性问题,实行差别化的调控政策。尽管去年12月份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也提到了化解房地产库存,并将化解房地产库存视为今年的重要工作之一。
数据显示,今年2月底,北京、上海、深圳I等全国15个主要的一二线城市合计住宅库存面积为1.09亿平方米,较1月底的1.13亿平方米环比下降3.54%,较去年同期下降18.9%。限购之后的房地产市场
9月30日,北京市發布《关于促进本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文件规定,首套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35%,首套非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40%。对拥有1套住房的居民家庭,为改善居住条件再次申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购买普通自住房的,无论有无贷款记录,首付款比例均不低于50%;购买非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70%。
北京“9·30”新政中提到,试点采取限定销售价格并将其作为土地招拍挂条件,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自持部分住宅作为租赁房源。
10月13日,国土局针对海淀永丰及大兴黄村的6宗地块采取“限房价、竞地价”的举措,对地块均设定合理土地上限价格,当竞买报价达到上限价格时,不再接受更高报价,转为通过现场竞报企业自持商品住房面积的方式确定竞得人。企业自持的商品住房将全部作为租赁住房,不得销售。
伴随10月份各地调控的落地,楼市的快速降温,“地王潮”也戛然而止,无锡、苏州、南京等多地还特别出台了土地限价举措。截至12月14日,12月上旬的全国土地市场合计成交超过10亿的26宗,超过5亿的地块56宗,溢价率超过100%的只有4宗,而超过50%的只有13宗。
11月,70城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个数减少,分别比上月减少7个和8个。与11月上半月比,11月下半月15个一线和热点二线城市中,北京、天津、上海、杭州等9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下降。
楼市将怎么走?
12月16日正式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还明确,综合运用金融、土地、财税、投资、立法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既抑制房地产泡沫,又防止出现大起大落。
会议就指出,要加快住房租赁市场立法,加快机构化、规模化租赁企业发展。“针对一、二线土地市场供应不足导致的地价、房价上涨,可以从两个层面来解决。”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建言称,首先要加大土地供应指标,采取人地挂钩模式:其次由于一、二线城市存量土地比较多,同样有盘活的余地。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同时明确,去库存方面,要坚持分类调控,因城因地施策,重点解决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库存过多问题。要把去库存和促进人口城镇化结合起来,提高三四线城市和特大城市间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提高三四线城市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吸引力。
在目前实行的限购政策中,提高首付款比例,认房又认贷,其目的在于打击投资性需求的释放,让住房回归居住功能,抑制投机、保证刚需、稳定市场和房价。强化“控地价、限房价”的交易方式,有效控制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此举被认为将限制高价“地王”再现。再加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定下的主基调,2017的房地产市场也许会回归理性,让房子回到其居住的本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