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外学习是中职学生的“软肋”,在中职医护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活动应致力于介入学生的课外学习中去,矫正学生的不良心理,激发自主学习的动力。对此,基于辩证的视角探索了中职医护教学中课外作业与学生学习心理的整合。
关键词:中职教育 医护课程 学习心理 课外作业
中职学生本身具备的医护知识有限,基础知识也极其薄弱,因此,仅凭借课堂教学中的短暂时间,根本无法满足学生学习所需要的信息量,更谈不上知识、经验的积累以及综合素养的提高。如此,则使得如何为学生开辟更多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和途径,让他们以足够的知识“储备量”继续深入学习成为了教学的关键。课外作业在教育活动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然而,由于很多中职学生潜意识里认为职教和普教存在着根本的差别,因此形成了轻视学习的心理,同时对课外作业也不够重视。要消除学生的错误心理,教师就必须要从课外作业的设计入手,注重课外作业与学生的心理互动,把握课外作业与学生心理的辩证关系。对此,本文基于辩证的视角探索了中职医护教学中课外作业与学生学习心理的整合。
一、基于辩证视角看作业与学生心理的关联
对于很多中职学生来说,课外作业是一种负累,但也有学生将完成作业视作考验自己的一种方式,因此,从辩证的角度来看,课外作业与学生心理之间是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首先,它的对立面表现在了学生对作业的排斥层面,如有些学生在课外首先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将作业放在最后,这充分表达了中职学生的价值观、学习意识、学习态度以及学习动力等极其匮乏,表现出了他们厌学、叛逆的心理。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归结于学生对学习的认识,即以“学技术”“找工作”为核心的学习态度;同时也受制于职教学生的整体特点,即很多中职学生在普教中因成绩低下或个性顽劣才转向职业教育,这种整体素质势必会形成一种不良氛围,影响着学生的学习。
其次,它的统一面则表现在了课外作业与学生的学习需求相匹配层面。那么,什么是学习需求?学习需求是指学生心理上持续保持着的一种不平衡的状态,这种不平衡侧重内心认知更多的新事物,是有意识或潜意识中对维持个体发展所必须的客观条件的反应。每一名学生都有学习的需求,然而这种需求是否大于学生对娱乐、上网、逛街、购物等活动的需求,是课外作业与学生心理形成统一辩证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二、课外作业与学生学习需求的整合
1.把握好作业布置的三个要点
要想让课外作业达到预期效果,实现作业“效益”的最大化,教师就必须要把握布置好作业的三个要点。第一,要把握好中职学生的心理,不能一味的、周而复始的为学生布置繁重的作业,首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如学生即将面临考试,学习任务较重,而此时学生的心理肯定承受着较大的压力,因此,此时的作业应以趣味性为主,让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感受到乐趣;其次,要深入分析学生是否存在厌学情绪,结合学生的思想动态合理布置作业。在实践中,教师可对学生们进行分组,定期测试,以测试结果作为分组和调整小组成员的依据。在分组的基础上,按照各小组的差异布置不同类型的课外作业,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第二,要把握好作业的形式。在教学实践中,作业并非仅是以文字性问题形式存在的,其也可以是一项活动,一个实验,甚至是一个游戏。教师要把握好作业的形式,只有布置符合中职学生心理特点的作业,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作业也才能取得实效。第三,要把握好作业的内容,首先要结合学科特点,其次要与本课学习有关,最后要让作业生动谐趣,不能千篇一律,更不能生搬硬套教材中的题目。
三、优化作业内容设计
作业的内容形式有很多,关键在于如何能够使其与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相匹配,与学生的学习需要相融合;同时,结合课程目标的设定,教师还需要让课外作业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综合来说,中职医护教学中课外作业的设计应至少突出以下三项内容。
第一,能够诱发学生进行深度思考。教师可将作业内容与课堂学习内容以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医护知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课外完成作业的同时也会思考收获了什么,让学生每当完成一次课外作业即获得一些技能,而非单纯的知识。
第二,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将课外作业当作课堂教学的延伸。如“生命的细胞基础”一课,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途径和多种手段为学生们展示细胞在光学显微镜下的动态,细致并全面的向学生展现光学显微镜下的真核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及细胞核三个部分,表达视觉不同,细胞的定义不同,细胞的微观结构是指光学显微镜下的细胞结构,而电子显微镜下所见到的细胞结构则称为细胞的亚微结构等知识。在课后,布置的作业需要与课堂知识进行衔接,如“光学显微镜下的细胞具有哪些特点?能否运用上课所学的‘生命的分子基础’知识为细胞下定义?”等类似问题来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进行探索。
第三,设计任务驱动式作业模式,提出任务,引导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依然以“生命的细胞基础”一课为例,该课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四个主题,分别是膜相结构、非膜相结构、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由此,课外作业布置也应当与这些主题相关联,向学生们提出学习任务。例如,①解析细胞的膜相结构和非膜相结构、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概念、定义和内容;②通过实验了解膜相结构的正常形态结构;③比较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分别从细胞大小、细胞核、核糖体、内膜系统和细胞骨架等类别明确其间的差异。
考虑到一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难以顺利完成任务,因此教师可给予学生一些提示。例如,①细胞的膜相结构包括:细胞膜、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线粒体、过氧化物酶体、核膜及小泡等;②细胞的非膜相结构包括:染色质、染色体、核糖体、中心粒、微丝、微管以及中间纤维。膜相结构和非膜相结构的概念口诀:①口诀“胞膜内融合腺泡过高”;②口诀“管死中心和中间体制”。
总而言之,中职院校医护教学中课外作业的改革与创新应面向全体学生,并且满足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需要。要让学生更多的在课外参与实践,感受实践过程;要使中职医护教学适应能够新时代背景下的国人健康需求,能够以科学的改革与创新,构建起全新的职教医护教育体系,从而为我国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慧敏.课外作业对学生学习心理的影响及实施原则[J].教育评论,1996,(06): 29-30.
[2]罗文君.中职学生课外作业管理策略初探——以《图形图像处理》课程为例[J].教育导刊,2013,(11): 80-82.
[3]夏友红.中职英语学生课堂学习与课外作业之评价范例[J].职业教育研究,2011,(02): 48-50.
关键词:中职教育 医护课程 学习心理 课外作业
中职学生本身具备的医护知识有限,基础知识也极其薄弱,因此,仅凭借课堂教学中的短暂时间,根本无法满足学生学习所需要的信息量,更谈不上知识、经验的积累以及综合素养的提高。如此,则使得如何为学生开辟更多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和途径,让他们以足够的知识“储备量”继续深入学习成为了教学的关键。课外作业在教育活动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然而,由于很多中职学生潜意识里认为职教和普教存在着根本的差别,因此形成了轻视学习的心理,同时对课外作业也不够重视。要消除学生的错误心理,教师就必须要从课外作业的设计入手,注重课外作业与学生的心理互动,把握课外作业与学生心理的辩证关系。对此,本文基于辩证的视角探索了中职医护教学中课外作业与学生学习心理的整合。
一、基于辩证视角看作业与学生心理的关联
对于很多中职学生来说,课外作业是一种负累,但也有学生将完成作业视作考验自己的一种方式,因此,从辩证的角度来看,课外作业与学生心理之间是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首先,它的对立面表现在了学生对作业的排斥层面,如有些学生在课外首先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将作业放在最后,这充分表达了中职学生的价值观、学习意识、学习态度以及学习动力等极其匮乏,表现出了他们厌学、叛逆的心理。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归结于学生对学习的认识,即以“学技术”“找工作”为核心的学习态度;同时也受制于职教学生的整体特点,即很多中职学生在普教中因成绩低下或个性顽劣才转向职业教育,这种整体素质势必会形成一种不良氛围,影响着学生的学习。
其次,它的统一面则表现在了课外作业与学生的学习需求相匹配层面。那么,什么是学习需求?学习需求是指学生心理上持续保持着的一种不平衡的状态,这种不平衡侧重内心认知更多的新事物,是有意识或潜意识中对维持个体发展所必须的客观条件的反应。每一名学生都有学习的需求,然而这种需求是否大于学生对娱乐、上网、逛街、购物等活动的需求,是课外作业与学生心理形成统一辩证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二、课外作业与学生学习需求的整合
1.把握好作业布置的三个要点
要想让课外作业达到预期效果,实现作业“效益”的最大化,教师就必须要把握布置好作业的三个要点。第一,要把握好中职学生的心理,不能一味的、周而复始的为学生布置繁重的作业,首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如学生即将面临考试,学习任务较重,而此时学生的心理肯定承受着较大的压力,因此,此时的作业应以趣味性为主,让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感受到乐趣;其次,要深入分析学生是否存在厌学情绪,结合学生的思想动态合理布置作业。在实践中,教师可对学生们进行分组,定期测试,以测试结果作为分组和调整小组成员的依据。在分组的基础上,按照各小组的差异布置不同类型的课外作业,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第二,要把握好作业的形式。在教学实践中,作业并非仅是以文字性问题形式存在的,其也可以是一项活动,一个实验,甚至是一个游戏。教师要把握好作业的形式,只有布置符合中职学生心理特点的作业,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作业也才能取得实效。第三,要把握好作业的内容,首先要结合学科特点,其次要与本课学习有关,最后要让作业生动谐趣,不能千篇一律,更不能生搬硬套教材中的题目。
三、优化作业内容设计
作业的内容形式有很多,关键在于如何能够使其与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相匹配,与学生的学习需要相融合;同时,结合课程目标的设定,教师还需要让课外作业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综合来说,中职医护教学中课外作业的设计应至少突出以下三项内容。
第一,能够诱发学生进行深度思考。教师可将作业内容与课堂学习内容以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医护知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课外完成作业的同时也会思考收获了什么,让学生每当完成一次课外作业即获得一些技能,而非单纯的知识。
第二,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将课外作业当作课堂教学的延伸。如“生命的细胞基础”一课,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途径和多种手段为学生们展示细胞在光学显微镜下的动态,细致并全面的向学生展现光学显微镜下的真核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及细胞核三个部分,表达视觉不同,细胞的定义不同,细胞的微观结构是指光学显微镜下的细胞结构,而电子显微镜下所见到的细胞结构则称为细胞的亚微结构等知识。在课后,布置的作业需要与课堂知识进行衔接,如“光学显微镜下的细胞具有哪些特点?能否运用上课所学的‘生命的分子基础’知识为细胞下定义?”等类似问题来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进行探索。
第三,设计任务驱动式作业模式,提出任务,引导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依然以“生命的细胞基础”一课为例,该课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四个主题,分别是膜相结构、非膜相结构、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由此,课外作业布置也应当与这些主题相关联,向学生们提出学习任务。例如,①解析细胞的膜相结构和非膜相结构、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概念、定义和内容;②通过实验了解膜相结构的正常形态结构;③比较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分别从细胞大小、细胞核、核糖体、内膜系统和细胞骨架等类别明确其间的差异。
考虑到一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难以顺利完成任务,因此教师可给予学生一些提示。例如,①细胞的膜相结构包括:细胞膜、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线粒体、过氧化物酶体、核膜及小泡等;②细胞的非膜相结构包括:染色质、染色体、核糖体、中心粒、微丝、微管以及中间纤维。膜相结构和非膜相结构的概念口诀:①口诀“胞膜内融合腺泡过高”;②口诀“管死中心和中间体制”。
总而言之,中职院校医护教学中课外作业的改革与创新应面向全体学生,并且满足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需要。要让学生更多的在课外参与实践,感受实践过程;要使中职医护教学适应能够新时代背景下的国人健康需求,能够以科学的改革与创新,构建起全新的职教医护教育体系,从而为我国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慧敏.课外作业对学生学习心理的影响及实施原则[J].教育评论,1996,(06): 29-30.
[2]罗文君.中职学生课外作业管理策略初探——以《图形图像处理》课程为例[J].教育导刊,2013,(11): 80-82.
[3]夏友红.中职英语学生课堂学习与课外作业之评价范例[J].职业教育研究,2011,(02): 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