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展示安徽纺织服装产业优势

来源 :纺织服装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xihahawotia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2月12日,由中国服装协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流通分会指导,安徽省制衣生产行业协会主办,安徽缝制设备协会、安徽时尚街区、繁昌县孙村镇人民政府、中纺商联(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协办,青岛跨国采购促进中心有限公司承办的首届安徽国际纺织服装产业博览会在安徽省合肥市安徽国际会展中心开幕。
  展会得到了上海服装行业协会、浙江省服装行业协会、浙江省服饰创意协会、江苏省服装协会、江苏省工商联服装业商会、杭派女装商会、安徽省青年模特协会、安徽省羽绒皮草行业协会等地方商协会的大力支持。
  发挥政策红利,谋划发展新格局
  博览会期间,举行了2020安徽服装产业发展大会暨长三角一体化纺织服装高峰论坛。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流通分会会长夏令敏,中国服装协会顾问蒋衡杰,中纺联流通分会副会长、中纺联产业集群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徐建华,安徽省经信厅消费品处处长刘金岭、副处长程效春,安徽省社管局处长夏慧芬等嘉宾,以及全国各地纺织服装商协会负责人,纺织服装企业、品牌代表,专业采购商代表共30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并参观了展会。
  夏令敏表示,中国工程院2019年对26类有代表性的制造业产业进行了国际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世界领先的中国制造业产业有5类,分别是通信设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输变电装备、纺织、家电。除个别指标稍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外,我国纺织行业绝大多数指标已接近甚至领先于世界先进水平,纺织强国目标已基本实现。但与此同时,行业发展也面临着诸多压力。对企业而言,应对中美贸易摩擦,应对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最主要的办法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关注国内市场,把国内市场做好;出口市场要多元化布局,重点关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市场需求;有条件的企业可关注海外投资布局,但务必控制风险。
  对于安徽以及长三角地区的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方向,夏令敏表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纺织服装产业要先行。这其中主要包括:要深入研究国家政策,充分发挥政策红利;加大力度吸引人才集聚;努力营造重商爱商安商的投资兴业的良好氛围;以开放包容的精神开创协作共赢的局面;构建智慧化时代长三角时尚产业体系;打造长三角世界级现代纺织服装产业集群。
  刘金岭表示,首届安徽国际纺织服装产业博览会的举办,不仅是安徽纺织服装行业紧密联系、合作交流的有效形式,而且是安徽纺织服装行业谋求创新、科学发展的有益探索,同时也是展示安徽纺织服装行业发展成就的重要平台。接下来,安徽省将积极推进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紧抓行业品牌建设,提高产业竞争力,塑造安徽纺织服装品牌新形象。同时,立足产业优势,推进智能制造,实现制造业与信息化高度融合。此外,还要助推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打造特色产业集群,推动产业集聚发展,进一步提升产业集中度。
  会上,与会代表还就“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下纺织服装产业的战略机遇”进行了深入探讨,并举行了安徽省制衣协会届中增选理事单位和副会长单位的授牌仪式。
  借会展平台,提升产业整体水平
  安徽省地处中国中部经济区,有深厚的纺织产业基础,已经形成了安庆、芜湖、六安、阜阳、宿州、宣城、望江、繁昌、岳西、宿松、南陵、五河、泗县长沟镇等纺织服装产业聚集区。举办本届安徽国际纺织服装产业博览会,是进一步推动纺织服装产业转移,优化产业结构,发挥中西部产业优势的重大举措。展会的举办将进一步整合行业优质资源,降低安徽纺织服装企业的制造成本,提升行业生产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据统计,安徽纺织服装业企业总数为1.4万余家,其中纺织企业4448家、服装服饰企业9750家,规模以上企业1828家;2018年,安徽省纺织服装行业规上企业总产值1884亿元。但就目前而言,安徽纺织服装业亟待做大做强,不仅要增加产业规模,更要突出优势,完善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培育行业知名的纺织服装品牌。
  据展会主办方介绍,本届展会特设安徽纺织服装成就展区,展会分为服装、家纺成品展区,面料、辅料、纱线展区,缝制设备、印染设备、鞋帽设备及材料展区,纺织服装(城)商业地产展区等五大展区,参展商数量达200多家,展览面积10000平方米,参展企业、产品及品牌涵盖了纺织服装全产业链,前来参观洽谈的专业采购商预计超过20000人次。主办方负责人表示,展会旨在打造中国中西部地区规模最大、覆盖最广的纺织服装第一专业展会。
  以雄厚的纺织服装产业基础和四通八达的渠道为依托,以安徽国际纺织服装产业博览会为平台,接下来,安徽纺织服装业将通过引进产业链条上下游企业、补齐产业链条短板,引进东部沿海地区以及江浙沪地区的纺织产业技术和产业人才,提升安徽省纺织服装产业整体水平,进一步推动安徽紡织服装业做强自有品牌、强化产业集群效应、提高整体产业知名度。
其他文献
走过变局丛生的2019,我们沐浴在2020的阳光里。  新一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我国人均GDP已突破标志性的1万美元;新一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建设纺织强国纲要(2011—2020年)》规划的纺织强国目标也已基本实现。而在跨入又一个新十年之际,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在谈论中国制造、中国文化,谈论中国纺织服装业。  财经媒体人吴晓波在跨年演讲中提出:高品质、核心技术、圈层消费成为
期刊
近年来,台湾纺织业除了持续在功能时尚、可持续环保方面创新研发,更在工业4.0浪潮中,积极朝智能制造发展,转型升级为高科技产业的一员。新研发优势让台湾纺织业在国际供应链中成为不可或缺的角色。转型升级不会停止,更需要新血液不断加入,专业及跨领域人才需求大增,因此,台湾纺拓会将于今年5月30日再次举办“科技纺织征才博览会”,协助企业变身“伯乐”,发掘及培育“千里马”,共同开创崭新未来。  台湾纺织业大变
期刊
近日,由POP趋势&设界主办,联合25个时尚产业基地、园区市场平台、商协会组织等共同发起的“疫情下的时尚走向与趋势解析”万人在线公益课堂举办。此次课程由POP趋势讲师曲丹丹、POP流行趋势研究团队精心设计,结合社会疫情环境,预测新的流行动向,提出疫情下的多个流行趋势主题,并就疫情后复苏经济的实操性进行指引,助力企业战“疫”胜利。  在阐述气候绅士主题时,曲丹丹提到了弹性城市这一概念,指出了目前气候
期刊
为使具有中国元素、中国符号、中国文化的天竹纤维进一步发展壮大,12月4日,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指导,天竹联盟主办,吉林化纤集团承办,绍兴市柯桥区中国轻纺城建设管理委员会、轻纺城集团、全球纺织网、东营润丰纺织支持,以“共建平台、共享资源、共同发展”为主题的第十五届天竹联盟代表大会在绍兴柯桥举行。来自全球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代表再次相聚绍兴柯桥,谋划天竹联盟创新发展新未来。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夏
期刊
12月13日晚,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发布会,宣布中美双方已就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文本达成一致。同时,双方达成一致,美方将履行分阶段取消对华产品加征关税的相关承诺,实现加征关税由升到降的转变。  历时22个月,几經波折,中美经贸磋商终于迈出了重要一步。全球资本市场几乎一致上涨,一年多来一直承压的业界人士心中想必也为之一宽。  在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最新公布的第6批2000亿美元加征关税商品清单项下的产品排
期刊
12月9日,2019全球华人时装设计大赛决赛暨颁奖典礼举行,入围决赛的26位选手上演了一场精彩创意大战,最终角逐出了本届大赛的最强者:3号选手康达独摘桂冠,获得10万元金奖奖金;21号选手房蕾、25号选手韩正文荣获银奖;14号选手李晴兴、22号选手薛瑶荣获铜奖。  全球华人时装設计大赛自2013年举办以来,每年制定不同大赛创作主题,探索关于时尚的更多可能,引导全球海内外优秀华人时装设计师对宇宙、自
期刊
12月11-12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兼秘书长高勇在中国纺织机械协会会长顾平、陕西省纺织行业协会会长田福海等人陪同下,先后在咸阳和宝鸡市的纺织企业、服装院校考察,参加了宝鸡市政府召开的纺织服装企业座谈会,并和宝鸡市委市政府领导就当地纺织业的发展进行交流。高勇强调,陕西的科研院所多,发展纺织服装业的优势明显,关键问题还是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不断壮大民营经济份额,要以“科技、时尚、绿色”为指
期刊
这两年对于海大股份來说仍是稳健发展年,但事实上,在这样一个充满变数的市场状态下,持续、稳定的向好发展状态,对于很多企业乃至行业而言都可谓表现出色。海大股份如何实现这样的增长?该公司总经理陈丽洁表示,得益于企业在“变”与“不变”之间的取舍。  四维转变,形成新动能  “这两年宏观经济形势更加复杂多变,中国纺织业受到了不小影响,行业企业的生产经营也因此遭遇了各种困难和挑战。但这是经济全球化必然会面对的
期刊
12月11~13日,2019年全国纺织行业“金伦杯”长丝织造织布工和整经工职业技能竞赛全国决赛在江苏盛泽镇举办。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纪委书记、本次竞赛组委会副主任王久新,中纺联副会长、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副主席杨冬旭,中纺联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徐文英,中纺联人力资源部主任、纺织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主任孙晓音,中国长丝织造协会会长、纺织企业技术进步咨询服务中心主任
期刊
12月12日,由国民护肤品牌百雀羚独家冠名、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和承德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的“2019第二十五届中国模特之星大赛总决赛”在丰宁中国马镇旅游度假区上演。作为本年度中国模特界收官赛事,大赛历时9个月,吸引了來自23个赛区57个选送机构上万人报名参与。  最终,20号女选手吴佩和34号男选手白蓝洲摘得桂冠;5号史靓颖和16号孔祥钰并列获得女子亚军;22号刘以昕和37号王宇并列获得男子亚军;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