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肥效率的评价及其在马铃薯上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马铃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ngqua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氮在马铃薯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氮肥的施用直接影响到马铃薯块茎的产量和品质.不同基因型马铃薯对氮肥的吸收、利用效率有显著差异.就氮效率的评价方法进行归纳,在对马铃薯氮素需求基础上,综述了马铃薯氮素效率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并进行展望,以期为不同氮效率基因型马铃薯的进一步研究和合理施用氮肥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为提高马铃薯原原种结薯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开展了苗源及栽培密度对马铃薯原原种生产的影响研究.试验为二因素裂区设计,4次重复,苗源为主区,栽培密度为副区,供试品种为\'费乌瑞它\'.试验设置组培苗和水培苗2个苗源,200,400,600和800株/m24个栽培密度.结果表明,苗源对匍匐茎长度和叶面积以外的其他农艺性状均有显著影响,密度仅对根长、匍匐茎数量、叶面积和单株干物质积累量有显著影响,根长具有显著两因素互作效应.同一密度下,水培苗的单株结薯数和产量(600株/m2除外)高于组培苗.在主因素组培
为了促进河北省二季作区优势产区秦皇岛市昌黎县马铃薯两膜种植高效发展,于2020和2021年在昌黎县进行了两膜种植下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以当地主栽品种\'中薯5号\'为对照,对9个马铃薯品种的物候期、块茎性状、主要生物学性状以及经济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希森6号\'为适宜昌黎县两膜覆盖种植的马铃薯品种,其生育期符合当地栽培周期,薯块性状、生长情况及产量等综合性状表现较好,较抗早疫病和疮痂病,产量优于对照品种\'中薯5号\',两年产量分别为57456和56952 kg/hm2
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实践教学是“新农科”建设背景下提升农林专业内涵建设的重要举措.为进一步优化动物生产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对扬州大学近4届毕业生进行了专业实践教学满意度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动物科学专业教学实践条件和师资力量的满意度较高,但是对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实习等实践教学模块的满意度相对较低.根据本次调研结果,提出了动物生产类专业加强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的举措,包括加强建设教学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推进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健全覆盖动物生产所有环节的生产实践教学
试验旨在研究神丹6号绿壳蛋鸡公鸡早期生长发育规律,为该配套系的公雏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以神丹6号绿壳蛋鸡出雏公鸡为素材,测定0~15周龄体重、体尺、饲料转化效率、腿骨长度和重量,并进行生长曲线拟合分析;15周龄时测量胫骨强度.结果表明,神丹6号绿壳蛋鸡公鸡0~15周龄生长发育速度较快,最佳生长曲线模型为Bertalanffy模型;腿骨整体发育良好,鸡冠性状与体重体尺显著正相关,腿骨长度、胫骨强度与胫长显著正相关(P<0.05).综上可知,神丹6号绿壳蛋鸡公鸡早期生长发育良好,饲养价值较高.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马铃薯新品种\'云薯902\'近年来在内蒙古、山东、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地试种,结果显示该品种产量略高于主栽品种\'费乌瑞它\',但是品质优于\'费乌瑞它\',耐肥性较好.\'云薯902\'适宜各种生态条件下的种植,建议种植时,施足基肥,以取得良好的种植效益.
马铃薯是典型的喜钾作物,钾肥施用量对于马铃薯产量具有较大影响,钾高效品种的利用不仅可减少钾肥的用量,还可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从而减少农田生态环境的污染.为此,研究采用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设低钾水平(75 kg/hm2)和高钾水平(300 kg/hm2),选用20份西南地区代表性马铃薯品种(系)为材料,对其开展了钾素吸收和利用效率研究,并对其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系)在两个钾素水平下钾素吸收和利用效率的相关参数存在显著差异;钾素吸收效率在低钾水平下与植株含钾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在高钾水平下与块茎含
为明确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菌线粒体DNA单倍型组成和分布情况,采用PCR-RFLP方法分析了2015~2020年采自黑龙江省7个马铃薯种植区的193份马铃薯晚疫病菌株的线粒体DNA单倍型及频率分布.结果表明,IIa单倍型为优势线粒体DNA单倍型,占比89.12%,Ia和Ib两种单倍型也均有发现,分别占比9.84%和1.04%,所有样品中未发现IIb单倍型.与前人研究相比较,黑龙江省线粒体DNA单倍型存在动态变化,因此,加强对晚疫病菌群体遗传结构的监测,对更好地进行马铃薯晚疫病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旨在分析动物科学类课程混合式教学过程中影响学生满意度的因素.通过收集扬州大学2个学院2020年春、秋2个学期动物科学类基于THEOL网络教学平台开展混合式教学的58门课程满意度调查相关数据,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教师职称、教师性别、教龄、学院等因素对学生满意度的影响,同时分析了满意度与混合式教学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教师性别和学院对满意度有显著影响(P<0.05),学生对女教师的满意度显著高于男教师(P<0.05),学院B学生的满意度极显著高于学院A(P<0.01);选课学生的学习时长、选课学生
马铃薯是继小麦、稻谷和玉米后的全球第四大粮食作物,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中国是世界马铃薯第一生产大国,扩大马铃薯种植范围是新时期确保中国粮食安全的新途径.但是,在马铃薯种植生长过程中,会遇到真菌病害,一旦被感染,危害极其严重.文章主要对马铃薯晚疫病、早疫病、黑痣病和枯萎病四种真菌病害进行综述,描述了其主要危害和症状,阐述了致病菌,总结了化学、生物等防治方法,最后对此研究做出展望.
马铃薯早疫病在榆林市发生普遍,生产中长期使用固定几种农药,使得病原产生抗药性,防治效果变差.为筛选有效防治马铃薯早疫病的药剂,试验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纯化马铃薯早疫病病原,通过柯赫法则确定病原,采用形态学和rDNA-ITS的分子系统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鉴定病原,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9种杀菌剂对病原菌的室内抑制效果.结果表明,榆林市马铃薯早疫病病原菌为Alternaria alternata;9种杀菌剂毒力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噁酮·氟噻唑(SC)>异菌·氟啶胺(SC)>苯甲·百菌清(SC)>烯酰·吡唑酯(W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