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别人认为不可能的事等

来源 :发明与创新(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LAOQ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做别人认为不可能的事
  费得里克·阿恩
  
  1895年,英国科学院的院长宣称会飞的机器是一项永远不可能实现的技术。几年后,莱特兄弟就证实了人类历史上这个最长久的梦想是可以实现的。此后,人们又认为人类永远不可能超越音速,因为这在当时的物理学上是不可能实现的,那时的流行说法是:如果我们还在愚蠢地去做超越音速飞行的话,那么飞机会爆炸的。
  可事实上,1947年美国的战斗机Bell x-1已经超越了音速,而现在的民航客机也早已超越了音速,往返飞翔在大西洋上数十年了。在几年前,还有人认为太空旅行在几十年内是不可能实现的。亿万富翁丹尼斯·提托却在2001年证明太空旅行是可以实现的,只要你愿意花数百万美元的话。
  在人类历史上,真理总是在后来又被证明是谬论,我们无法理解人类为什么会那么愚蠢。再举个例子,HP公司聘请的顾问曾经估算过市场上最多需要5000台计算机,但HP公司未采纳顾问的意见,他们在5年内销售了75000台计算机!
  迄今为止,判断最失败的当属查尔斯·杜埃尔,他在1899年发表言论:“所有能够发明的都已经被发明了。”查尔斯·杜埃尔本人作为美国专利局局长,说出这样的话实在可笑。他在同年辞职仅仅是因为他认为不会再有新发明了。
  这的确很可笑,可怜的查尔斯·杜埃尔错过了很多发明,如计算机、手机、互联网和核武器。但“责人必先责己”,我们已经有很多最终证明是错误的事情,如果杜埃尔没有说过那样的话却载入史册,那就更让人羞愧了。但一位美国学者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证明杜埃尔不是被迫辞职的。换句话说,历史就是由一系列许多人都相信的稀奇故事构成,我们认为这些神话是真理只是因为我们听的次数太多。尽管杜埃尔的话不正确,但此话带来的警示却流传至今,“永远不要说绝对的话,否则,你一定会自食其果”。
  
  提出问题,点燃创造火花
  汤姆·伍杰克
  
  每个人都想知道,如果自己做了另外的选择,生活会是什么样呢?
  如果做了一件和现在不同的事情,可能会发生什么呢?
  假如我写了一本书,这本书是关于__________
  假如我制作了一部电影,它会是一个__________
  假如我画了一幅画,题材会是__________
  假如我创作了一首歌曲,内容会是关于__________
  假如要做一件出人意料的事情,我会做__________
  假如要为一群朋友做一顿饭,我会做__________
  假如我设计了一个梦想中的家,它将会有__________
  假如获得了5000元举办一场新年晚会,我会通过__________使它令人难忘。
  假如有一年的时间白费学一门课程,我会学__________
  假如有两个月的时间可以去世界上任何地方,我会去__________
  假如可以生活在世界上任何地方,我会住在
  假如可以和这个星球上的任何人共进晚餐,我愿意共餐的人是__________
  想象各种可能性,提出不同的问题,这是一种可以点燃你的创造火花的愉快方式。但当你面对已经着手在做的一项任务时,你该怎么办呢?你如何能进入创造思维状态呢?再重复一遍,问题提供解决思路。问问自己:
  “是什么让我真的感到兴奋?”
  回答这个问题将会吸引你的注意力,你会去掌握和这个问题相关的各种因素。这会令你感觉良好,并最终促使你更积极、有效率地工作。
  但是,你能把这种方法运用到平常的工作中吗?诸如,洗碗、做一份旅行消费报告、打印一份手稿等。当然啦,一定能!给自己设计一些问题,进入一种兴趣盎然的思维状态,你就会有一段非常愉快的时光来从事一项工作。问题的答案将会帮助你关注工作中有趣的、令人精神愉悦的部分。
  这些有助于你专心致志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一般可采取如下形式:“对这件事我的兴奋点究竟是什么?”“这个职位最糟糕的地方是什么?”“我怎么才能愉快地解决这个问题?”“我可以从这个问题中学到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可以表明一项工作中具有创造力的方面。
  就拿洗碗来说吧,假如这个活动不能激发你的创造思维,那么你可以问问自己:“对于要洗的这一堆碗,究竟哪一点让我感觉到兴奋呢?”你可能会发现,答案一下子就跳进脑海里:它为你提供了一次学习家务劳动的机会,你对这个机会很感兴趣,你会试着尽可能又快又干净利落地去洗它们;你也可以把洗碗当成做一个游戏,你会观察肥皂泡泡,或者是观察水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可以试着用不同的方式来洗每个盘子。尽管一项工作本身看起来不具有创意,但任何工作都可以用有创造性的方式来完成。
其他文献
“儒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一晃离开部队快十年了,但我的心却仍在军营,脑子里也总是回忆起曾经在部队的点点滴滴,对部队难以割舍的感情时涌心头,总想为部队做些什么。因为自己平时喜欢进行发明创造,便将对军营的一腔热忱融入了与军事有关的发明之中。    长短袖可调节的新式军装    2006年6月,我因为谈业务的关系去了北京。刚去的时候天还不热,所以我也只带了一些长
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的启发下,一些学者创造了时空机器的理论。即通过科学的手段,可以把人送到过去和未来,甚至有人要以此来改变历史。本文拟对这一理论进行深入地分析,证实时空机器理论是不可行的。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认为,当物体的运动速度增加时,运动物体的时间就会变慢,当这个物体的运动速度达到光速时,它的时间就会完全静止。于是有人便推论得出,当物体的速度超过光速时,那么这个物体的时间就会倒流,通过这种方式,
卢毅《“飞夺泸定桥”是虚构的吗?》  长期以来,“飞夺泸定桥”一直被视为红军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典型战例。但近年有人提出质疑,如英籍作家张戎认定“飞夺泸定桥”纯系虚构,宣称“当时国民党无数通讯没有一份讲泸定桥打了仗”,且邓小平在1982年曾对美国前总统卡特的顾问布热津斯基说:“这只是为了宣传,我们需要表现我们军队的战斗精神。其实没有打什么仗。”另外,两个叫李爱德、马普安的英国人  在《两个人的长征
依依是一个很有个性的女孩,她从小爱美,爱赶时髦,爱穿新衣裳。对她来说,新衣裳指的是衣服款式的新颖,在市场上找不到与之类似的衣服。按这个标准,即使刚刚买来的新衣裳她也感觉不够新,因为她知道设计再新颖独特的衣裳也是批量生产的,世上不会只有一件这种款式的衣裳。她希望大家都能拥有一件真正只属于自己的绝版新衣裳。于是,她想到一个“个性化定制”服装的创意。  经过一番努力,依依的创意付诸实施,她按顾客要求在电
1922年5月出生在河南洛阳一个农民家庭的李敏,读过很多书,尽管当时正是军阀混战时期,但是家里一直支持他念书,四年小学、两年高小。1936年,14岁的李敏顺利考入洛阳中学。  李敏说,进入洛阳中学念书是他当年的大事,可是对于整个中国来说,当时蒋介石在洛阳办50大寿更是大事。为此,张学良、杨虎城都来到洛阳贺寿。也就在这时,蒋介石要消灭共产党的消息开始四处传播。  身在洛阳中学的李敏感受尤为明显,当时
如今,医生开始使用功能强大的DNA测试“基因芯片”来检测胎儿是否存在基因异常,通过该方法,医生可以提前发现一些同基因有关的综合征的迹象。科学家对此众说纷纭,怀孕的父母也莫衷一是。有人认为,这种测试可以提前发现有问题的怀孕,让未来的父母更好地选择;有人担心,测试结果可能会让怀孕的父母更加忧心,出现更多流产,产生严重的生物伦理问题。  美国国立人类基因组研究所的莱斯利·比塞克说:“这是一个潘多拉魔盒。
基础科学推动世界发展  基础科学在整个国家的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的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从历史回顾来看;一个是从现实生活中看。  从历史上看,整个人类技术文明的发展历经了几次大的革命,从文艺复兴以后到18世纪中叶以蒸汽机和各种机械发明为标志的工业革命;19世纪的电气化,20世纪30年代开始的对核能的利用以及现代的信息化。分析一下这几个时期,都可以看到首先是由于在基础科学研究上的突破,引起了技
核心提示:时下,“低碳生活”这个词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我们日常用词中,也正日益成为人们生活的主题。而所谓的“低碳生活”指的是一种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如果简单理解,低碳生活,就是返璞归真地去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活动。  其实。低碳生活,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态度。比如人人都注意节电、节水、节油、节气;除了植树,还有人买运输里程很短的商品,有人坚持爬楼梯,形形色色,有的
晚清时期,虽然当时没有电影和电视,但当湘军东征归来,长沙城内看戏已成为当时最时髦最受欢迎的事。这时的长沙城,有着充满烟火气的“娱乐的幸福感”。站在戏台下,像个呆头鹅  晚清时,戏剧为什么会在长沙城内成为民众广受欢迎的娱乐方式,当时的长沙人又是怎样看戏的?  光绪三十年(1904)以前,在长沙全城还找不到戏园。当时的普通人看戏,大多赶往热闹的庙宇,因为可以免费看到庙台戏(亦称台子戏)。因湘军东征回来
林淼《关于北洋水师在军舰炮管上晾衣服的争议》  近代史上的中国,一次又一次挨打。不少人把矛头指向清军的腐败无能。而其中经常被诟病的,就是北洋水师官兵在军舰炮管上晾晒衣物,甚至连教科书中也将其作为史料引用。事情的真相到底是怎样的?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军舰上晾衣服,和军纪好不好全无关系。由于还没有烘干机等盥洗设备,所以当时各国海军都允许非战备时间组织官兵在甲板上晾晒衣物。当时军舰内部空间狭窄,在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