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有效提问培养学生深度思考的能力

来源 :教育·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lkj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标明确指出:要引导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而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又是创新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好办法。
  在数学课堂中,让学生养成敢提问、愿提问的意识,掌握能提问、善提问的方法,这是教学工作最基本的目标之一。要想真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的提问真实有效的发生,教师就要将学生的提问落实到自己的备课和教学行為中。
  注重有效复习,让提问自然生成
  针对数学概念教学,数学教师经常会采取针对课题进行质疑的方式,学生们的问题往往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而对于怎样学习、新旧知识之间有怎样的联系等,这样的问题涉猎较少。遇到这样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有效的复习为新知的学习做充分的铺垫,让学生的提问真正引领后续的探究活动。
  例如,在教学“分米、毫米的认识”时,教师出示课题之后,引发学生思考;关于“分米和毫米”这两个长度单位,你最想了解什么内容?学生会根据之前学习“米和厘米”的经验,提出相关的问题,比如:1分米有多长?1毫米有多长?学习“毫米”有什么用处?什么时候会用“分米”做单位?毫米、厘米和米之间有什么联系呢?这些单位如何更好的识记?学生之所以能提出这些有价值的问题,是由于在课前的复习阶段,教师就有意识地通过简单的情境,帮助学生复习了“米和厘米”的学习过程,唤起了学生的已有学习经验。学生的提问在此基础上进行,有利于学生厘清概念学习的脉络,激发进一步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注重数形结合,让提问有所依据
  在计算教学中,很多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算理,会引导学生根据算式进行质疑。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没有可以依靠的“脚手架”,会空谈自己对计算的理解,往往效果不尽人意。所以,在开展计算教学时,教师可以创设动手操作环节,引导学生在充分操作的基础上理解算理,从而,让算理有所依据。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时,根据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动手分小棒的过程理解84÷2的计算方法,紧接着让学生进行尝试,把整个平均分的过程用竖式的方式表达出来。学生会开动脑筋,根据自己的理解表达平均分的过程,最终找到要学习的笔算竖式的方法。此时,教师可以根据除法竖式,鼓励学生进行提问,学生会针对“每一步是怎么得来的,又表示什么意思”进行提问。此时,教师可以结合动手分小棒的过程,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来理解除法竖式每一步所表示的含义,这样既理解了算理,也突破了教学的难点。在问题解决后,学生还会产生新的问题,就会不断将学习推入高潮。
  注重思维导向,让提问精准发生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教师努力创设了自主提问的氛围,但是很多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不是教师的预设问题。这时,教师就要反思自己的提问方式是否具有明确的指向性,而不是让学生天马行空地提问,让深度思考不易发生。
  例如,在三年级“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的教学中,在学生根据情境列完算式之后,教师并没有急于教学笔算乘法的竖式,而是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计算113×6的结果,然后展示学生的作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初步理解各种不同的方法。随后,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教师在此处安排提出问题的学习任务:围绕这些计算方法,请你提出值得继续研究的数学问题。这样的提示语描述得比较清晰,指向性强,是针对“计算方法”进行提问,而不是就这几道题目随便提问。学生可以就不明白的一种方法进行提问,也可以针对多种方法建立联系进行提问,还可以思考方法背后的原因等等。有了这样的设计,学生的提问就会随着思维的深入,引发深度思考。
  注重课后延伸,让提问引发思考
  在数学课结束前,为了有效地弥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遗漏之处,同时激发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进行新知识的探讨,教师应当合理利用总结、延伸来促进学生质疑能力的有效提升,为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来进行质疑问难。
  例如,在进行“分米、毫米的认识”相关知识教学时,预留一些时间给学生进行质疑问难,一些学生对“还有比毫米更小的长度单位吗”提出了质疑,一些学生对“毫米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和“生活中为什么没有分米尺呢”提出了质疑……这些问题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和知识点的理解,还能促进学生提问能力的有效提升。同时,教师在进行课堂总结时,要引导学生围绕课题对课堂中的重点知识、难点知识以及自身存在疑惑的知识进行质疑问难,让学生通过质疑来加深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同时激发学生带着思考继续学习的动力。
  总之,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是打造生问课堂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有效地进行引导,鼓励学生从原生问题不断发展到有价值的问题,学生掌握一定的提问方法,最终才能让生问课堂落地生根,让数学学习更有意义。
  (作者单位: 北京市密云区古北口镇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近年来媒体融合的发展非常迅速,各个地方都选择了“两微一端”的媒体发展方式,逐步形成新媒体矩阵,在主导和引领媒体舆论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县级媒体新闻客户端与其他的多元
期刊
电视行业最开始是媒体行业中最具有影响力的一种形式,运用电视能够为大众传播多种多样的信息,并且为大众提供了非常方便的生活。伴随新媒体的出现,电视台发展逐渐变得困难,大众对节目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新闻编辑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将其编辑与策划能力进行提升,才能成为媒体行业中的核心竞争力。  传统媒体地位正在改变  伴随时代演变以及信息技术水平的逐渐提升,大众对媒体的要求也随之变得越来越严格,不管是哪种传播形
媒体问政形式主义化  虽然媒体问政是新式的问政模式,但已有很多相关人士对其进行了相应研究,融媒体时代背景下媒体问政的发展是比较迅速的,这符合时代的要求。媒体问政在加强民主政治、群众参与政治方面都具有明显的积极意义,但是作为新兴的问政模式,在实施过程中也同样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媒体问政出现的首要问题是形式化,主要表现为很多官方网络平台在群众的一阵兴奋之后都会归于平静,至于信息中涉及的细节问题以及后续发
融媒体时代短视频新闻的发展现状rn缺乏优质内容生产rn当前短视频新闻发展趋势主要以两个方向为主,一是短视频新闻的重点仍是在新闻上,短视频主要为新闻服务的.二是短视频新
期刊
新媒体时代,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获取信息方式的多样化,潜移默化地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和审美理念。党报作为地方党委机关报,传统的版面设计已不能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求,公众阅读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对党报版面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版面设计理念滞后。版面是读者对党报的第一印象,传统的党报版面缺乏新意,格式化严重。有的党报读者据此反映,党报新闻版面的整体设计过于沉闷,为尽快适应新的新闻媒体发展环
当前,我国的新闻媒体行业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周期,电视新闻节目已经变得更具创新性,数量也越来越多.在过去,沟通的不便和信息传播的延迟性严重限制了新闻评论和娱乐动态的
期刊
运动摄影是影视画面的特有语言,也是影视摄影的生命。对于影视摄影这门“运动的艺术”,早期的电影艺术理论家爱森斯坦认为,“运动才真正是银幕造型的第一艺术特点。”  运动摄影也称移动摄影或运动镜头,相对于固定机位的拍摄来说,是指摄影机通过推、拉、摇、移、跟、升降、旋转等多种运动形式,以及镜头焦距和摄影频率的变化来进行拍摄。运动摄影在影视作品里的作用巨大,它不仅可以展示动作连续性与场面规模;展现拍摄对象的
在新媒体的发展环境之下,电视媒体转型发展的持续推进,为电视体育新闻报道提供了新的载体平台。本文立足新媒体时代,以嘉兴国际马拉松赛事为例,阐述了电视体育新闻采编策划转型发展的“三个方面”,并在此基础之上,从“三条创新路径”,即采编途径创新、采编形式创新和策划角度创新,阐述了新媒体时代电视体育新闻采编策划的创新策略。
柬埔寨位于中南半岛,基于其地缘优势及与中国的友好关系,成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陶瓷之路)的重要一站,也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重要国家.2017年5月在北京举办的首届“一
期刊
互联网的发展对我国传统的媒体行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如果纸质媒体想要在新媒体的背景下持续发展,那么就必须要正视这场战役。新媒体记者就应该发挥纸质媒体的优势,学习新媒体的亮点,对自己不足的地方进行改善,不断地创新,这样纸质媒体才可以长远的发展。本文对新媒体时代纸质媒体记者能力提升进行分析。  科技的不断发展,让新闻媒体引进了更多的先进技术与高端设备,这些设备的引进高效地提升了新闻的传播品质,在此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