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2+在水、甲醇和乙醇中结构性质的从头算分子动力学模拟

来源 :物理化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feela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Car.Parrinello分子动力学(CPMD)方法分别研究了Be2+在水、甲醇和乙醇中的溶剂结构性质。并对Be2+的第一溶剂壳结构的实验及理论结果进行了比较.所得第一溶剂壳结构与已报道的实验和理论结果较为一致.对径向分布函数、配位数以及角度分布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在水、甲醇和乙醇中,Be2+第一溶剂壳为稳定理想的四面体结构.在本文的模拟时间尺度内,没有观察到第一溶剂壳中的分子与第二溶剂壳中的分子进行交换,进一步证明Be2+第一溶剂壳为稳定的四配位结构.根据计算得到的空间分布函数,Be2+
其他文献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M06//B3LYP)对脯氨酸硫酯在自然化学连接(NCL)反应中低反应活性的现象进行了详细的理论研究. 通过对脯氨酸和丙氨酸硫酯NCL反应的具体反应路径(Path-Pro
采用吡啶原位吸附傅里叶变换红外(Py-FTIR)光谱对液相离子交换(LPiE)和固相离子交换(SSIE)法制备的CeY分子筛以及HY和NaY的酸性进行了测定.在原位条件下采用单探针分子噻吩、环己烯
使用静电纺丝技术和偕胺肟反应制备了三种不同直径的改性聚丙烯腈(PAN)纳米纤维膜,然后将它们作为配体分别与Fe^3+进行配位反应制备改性PAN纳米纤维膜铁配合物,重点研究了三种改性
外加一定的阳极电位可提高未掺杂的α-Fe2O3和Ti掺杂的α-Fe2O3(Ti-Fe2O3)电极的光电流或光电化学氧化水的速率, 但文献中通常假定电位全部降落在半导体固体一侧(带边钉扎), 其对
以硫代乙酰胺为硫源, 通过一种较温和的溶剂热法先将生长于氟掺杂的SnO2 (FTO)导电玻璃上的ZnO纳米片硫化, 再将其在空气中高温焙烧氧化,利用ZnO/ZnS晶格的膨胀收缩效应使ZnO纳
在巨正则系综下对阱宽为λ=1.5, 链长分别为4、8、16的方阱链状流体实施Monte Carlo模拟, 采用建立在完整标度基础上的无偏的Q-参数方法, 通过histogram reweighting技术以及
采用离子交换法、浸渍法制备一系列的Co-MOR催化剂,并将其用于CH4选择性催化还原NOx(CH4-SCR)反应.运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荧光光谱(XRF)、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拉曼(UV-Raman)光
寻找确定分子体系构象稳定性的关键因素是至关重要的,但即使对最简单的分子,其稳定性的起源和本质仍存在很大的争议.本文以水团簇为例,采用量子分子动力学产生185个八聚水分子团
采用化学浴沉积法制备了碱式硫酸锌(ZSH)纳米片,并经1000°C煅烧处理得到了ZnO多孔片.详细研究了ZSH在Zn2+-六亚甲基四胺前驱体溶液体系中的形成机理、ZSH的热解过程、ZnO的
报道了利用聚(3.己基噻吩)(P3HT)作为前置缓冲层来弥补(4,8-双-(2-乙基己氧基)-苯并【1,2-b:4,5-b’】二噻吩)-(4-氟代噻并【3,4-b】噻吩(PBDT-TT-F):[6,6-苯基-Ce,-丁酸甲酯(PCe,BM)共混体相异质结(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