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号召“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表明了我们党持之以恒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自共和国成立以来,从毛泽东“战天斗地”的生态思想,到党的十九大报告将“美丽中国”加入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实践是一以贯之的。
“战天斗地”
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新中国,亟须摆脱“一穷二白”的帽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决定学习苏联,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现代化建设策略,对环境保护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战天斗地”、过度开采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在这样的情况下,毛泽东开始了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一方面,为了防范自然灾害对农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党号召全国人民兴修了各种水利工程;另一方面,进行了发展林业、消灭荒山的实践探索。但是,由于相关政策法律制度不太完善,且缺乏环境危机治理的经验,党的第一代领导人没有探索出系统的生态文明建设思路。
“植树造林,绿化祖国”
改革开放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注意到生态环境恶化给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邓小平积极提倡大家要利用科学技术来保护生态环境,呼吁“植树造林,绿化祖国,造福后代”,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邓小平的倡议下,1981年12月13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的决议》,规定每人每年栽3-5棵树的义务。邓小平还以高龄之躯亲自参与植树,以动员人民群众广泛参与。1983年3月12日,他在北京十三陵水库参加义务植树时说:“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建设社会主义、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要坚持二十年,坚持一百年,坚持一千年,要一代一代永远干下去。”此外,邓小平还尊重自然规律,强调生态适应性,主张因地制宜地制定发展战略。“所谓因地制宜,就是哪里适宜发展什么就发展什么,不适宜发展的就不要去硬搞。像西北的不少地方,应下决心以种草为主,发展畜牧业。”在邓小平生态保护思想的指导下,国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展邓小平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思想,更加关注和重视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在进行新型工业化路子的探索中,提出“环境保护工作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注重环境的保护和生态的修复,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再发展”的老路。随着1996年《中国的环境保护》白皮书的发行,“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1998年3月29日,国家环保总局成立。同年11月,国务院印发《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2000年,国务院又印发了《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家不断加大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投资力度,其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额占GDP 的比重从“1981年的0.51%”,提高到“2002年的1.14%”。更为关键的是,2002年,党的十六大把实现“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等理念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提出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不同于西方任何国家的现代化道路,从而实现了环境保护与发展的双赢。总之,中国共产党人对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践探索,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生态保障,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态文明思想不断完善并趋于成熟。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观,并提出要坚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五个统筹”的新部署。这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关于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思路、方式等都有了新的发展和提升。200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关系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到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在具体的文明形态上,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不仅第一次提出“生态文明”这一概念,还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来进行部署。可以说,党的十七大已经基本形成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轮廓。另外,党中央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此来推动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改善民生”不仅是物质层面上,还包括环境领域的改善。所以,正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意蕴所指示的那样,我们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要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和谐共存的良性社会。而当前我国的资源、环境、人口压力仍然较大,并不因为我们提出生态文明的理念、施行种种举措之后就没有环境危机了,所以,在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必须把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解决当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这也是推进生态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使命。
“建设美丽中国”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生态文明建设有了新的认识和部署。“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单独的一个部分,可见分量之重。报告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第一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写进党的章程,成为治国理政的指导方针之一,并提出了“美丽中国”这一生态文明的价值目标,提出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体现了科学发展、生態和谐、环境优美的内在要求,宣告中国正努力走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另外,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要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的“三大发展”,为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奠定了思想基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生态文明进行了制度上的建构,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从四个方面对“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作出详细部署。会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细则作出详细规定,强调用制度来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并将生态文明建设及其详细规定写入党的重要会议文件中,这在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史上尚属首次,也从侧面反映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这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对改革开放近40 年来“中国式奇迹”的经验总结,更是中国共产党深化对发展规律认识的思想结晶。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如果生态环境指标很差,一个地方一个部门的表面成绩再好看也不行,不说一票否决,但这一票一定要占很大的权重。”他尤其强调要加强环境保护立法,用法治的思维解决生态危机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有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描述,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之外增加了“美丽”,并指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深化的实践历程表明,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是推动国家、社会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力量。我国人口众多、资源匮乏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要同时实现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美丽中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对于我们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类的全面发展和共同繁荣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战天斗地”
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新中国,亟须摆脱“一穷二白”的帽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决定学习苏联,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现代化建设策略,对环境保护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战天斗地”、过度开采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在这样的情况下,毛泽东开始了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一方面,为了防范自然灾害对农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党号召全国人民兴修了各种水利工程;另一方面,进行了发展林业、消灭荒山的实践探索。但是,由于相关政策法律制度不太完善,且缺乏环境危机治理的经验,党的第一代领导人没有探索出系统的生态文明建设思路。
“植树造林,绿化祖国”
改革开放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注意到生态环境恶化给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邓小平积极提倡大家要利用科学技术来保护生态环境,呼吁“植树造林,绿化祖国,造福后代”,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邓小平的倡议下,1981年12月13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的决议》,规定每人每年栽3-5棵树的义务。邓小平还以高龄之躯亲自参与植树,以动员人民群众广泛参与。1983年3月12日,他在北京十三陵水库参加义务植树时说:“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建设社会主义、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要坚持二十年,坚持一百年,坚持一千年,要一代一代永远干下去。”此外,邓小平还尊重自然规律,强调生态适应性,主张因地制宜地制定发展战略。“所谓因地制宜,就是哪里适宜发展什么就发展什么,不适宜发展的就不要去硬搞。像西北的不少地方,应下决心以种草为主,发展畜牧业。”在邓小平生态保护思想的指导下,国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展邓小平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思想,更加关注和重视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在进行新型工业化路子的探索中,提出“环境保护工作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注重环境的保护和生态的修复,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再发展”的老路。随着1996年《中国的环境保护》白皮书的发行,“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1998年3月29日,国家环保总局成立。同年11月,国务院印发《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2000年,国务院又印发了《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家不断加大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投资力度,其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额占GDP 的比重从“1981年的0.51%”,提高到“2002年的1.14%”。更为关键的是,2002年,党的十六大把实现“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等理念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提出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不同于西方任何国家的现代化道路,从而实现了环境保护与发展的双赢。总之,中国共产党人对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践探索,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生态保障,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态文明思想不断完善并趋于成熟。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观,并提出要坚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五个统筹”的新部署。这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关于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思路、方式等都有了新的发展和提升。200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关系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到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在具体的文明形态上,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不仅第一次提出“生态文明”这一概念,还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来进行部署。可以说,党的十七大已经基本形成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轮廓。另外,党中央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此来推动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改善民生”不仅是物质层面上,还包括环境领域的改善。所以,正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意蕴所指示的那样,我们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要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和谐共存的良性社会。而当前我国的资源、环境、人口压力仍然较大,并不因为我们提出生态文明的理念、施行种种举措之后就没有环境危机了,所以,在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必须把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解决当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这也是推进生态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使命。
“建设美丽中国”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生态文明建设有了新的认识和部署。“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单独的一个部分,可见分量之重。报告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第一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写进党的章程,成为治国理政的指导方针之一,并提出了“美丽中国”这一生态文明的价值目标,提出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体现了科学发展、生態和谐、环境优美的内在要求,宣告中国正努力走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另外,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要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的“三大发展”,为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奠定了思想基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生态文明进行了制度上的建构,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从四个方面对“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作出详细部署。会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细则作出详细规定,强调用制度来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并将生态文明建设及其详细规定写入党的重要会议文件中,这在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史上尚属首次,也从侧面反映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这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对改革开放近40 年来“中国式奇迹”的经验总结,更是中国共产党深化对发展规律认识的思想结晶。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如果生态环境指标很差,一个地方一个部门的表面成绩再好看也不行,不说一票否决,但这一票一定要占很大的权重。”他尤其强调要加强环境保护立法,用法治的思维解决生态危机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有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描述,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之外增加了“美丽”,并指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深化的实践历程表明,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是推动国家、社会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力量。我国人口众多、资源匮乏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要同时实现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美丽中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对于我们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类的全面发展和共同繁荣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